躁鬱症──生存之道(part2)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如同有著多重人格般的躁鬱症患者,反覆在躁期和鬱期之間徘徊,彷彿光陰交錯的分叉點,當躁期來臨時,感到如魚得水般的靈感泉涌而上,世界是如此的美好,有如早晨的太陽光,像兩道光輝的金絲,閃耀著片片塵埃的明亮整個世界。然而這種美好不會持續太久,鬱期來臨時,會感到整個世界背過身去,沒有任何一處容得下自己,在一條名為憂傷的河流之中反覆飄揚,而無法靠岸。

這種反覆轉換的症狀,給躁鬱症患者帶來極大的苦惱,甚至有些人會長期處在鬱期,人生宛如在黑暗中般,看不見一絲光彩。但我想,當悲傷如同狂風暴雨欲摧毀人的心志,若是撐不下去就會變成殘枝敗葉,但若能從中體悟憂傷的心境,轉化為力量,就能使人成長。

長年處在憂鬱階段的我,一直誤會自己是得了憂鬱症,然而近期我經由醫生的診斷,確定自己是名雙極疾症病患,只是因為長年處在鬱期,讓我誤會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赫米特的沙龍
7會員
208內容數
將會分享我的人生瑣碎的事,雖然還很年輕,但請相信,我經歷的事情,不會比活到80歲的老人少。
赫米特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29
母親在我幼時便告訴自己:道歉並不代表自己輸了。
Thumbnail
2025/03/29
母親在我幼時便告訴自己:道歉並不代表自己輸了。
Thumbnail
2025/02/11
2025/02/11
2024/11/01
星期三的總考像場災難,內心的傷痛不是一時之間能夠撫平的,如果真的要說對不起誰,我想第一個該道歉的是我的父母,父親不辭辛勞的載送我上下學,然而我這次卻仍然表現不如預期。我的母親支持我所做的一切,他總是適時的提出援助來幫忙我,鼓勵我,照顧我,可是這一次,我卻搞砸了。 對系上當然有許多的不滿,即使去向系
Thumbnail
2024/11/01
星期三的總考像場災難,內心的傷痛不是一時之間能夠撫平的,如果真的要說對不起誰,我想第一個該道歉的是我的父母,父親不辭辛勞的載送我上下學,然而我這次卻仍然表現不如預期。我的母親支持我所做的一切,他總是適時的提出援助來幫忙我,鼓勵我,照顧我,可是這一次,我卻搞砸了。 對系上當然有許多的不滿,即使去向系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憂鬱症/躁鬱症的情緒起起伏伏,一下子心情好一下子又反常,身為患病之人,實在痛苦。無盡的累、疲乏總讓人不想做事、昏昏欲睡,這段無解的低落期,該怎麼解決呢?
Thumbnail
憂鬱症/躁鬱症的情緒起起伏伏,一下子心情好一下子又反常,身為患病之人,實在痛苦。無盡的累、疲乏總讓人不想做事、昏昏欲睡,這段無解的低落期,該怎麼解決呢?
Thumbnail
如同有著多重人格般的躁鬱症患者,反覆在躁期和鬱期之間徘徊,彷彿光陰交錯的分叉點,當躁期來臨時,感到如魚得水般的靈感泉涌而上,世界是如此的美好,有如早晨的太陽光,像兩道光輝的金絲,閃耀著片片塵埃的明亮整個世界。然而這種美好不會持續太久,鬱期來臨時,會感到整個世界背過身去,沒有任何一處容得下自己,在一條
Thumbnail
如同有著多重人格般的躁鬱症患者,反覆在躁期和鬱期之間徘徊,彷彿光陰交錯的分叉點,當躁期來臨時,感到如魚得水般的靈感泉涌而上,世界是如此的美好,有如早晨的太陽光,像兩道光輝的金絲,閃耀著片片塵埃的明亮整個世界。然而這種美好不會持續太久,鬱期來臨時,會感到整個世界背過身去,沒有任何一處容得下自己,在一條
Thumbnail
對於憂鬱症,我想許多人都了解那是一種會造成情緒低落的疾病,但是極少數人對於躁鬱症有認知。 躁鬱症在現代被稱為雙極疾症,發作時主要分為躁期跟鬱期,躁期來臨時,心情像是迎著海風飛馳的帆船一樣輕快,腦中有許多多采多姿的想法想要付諸實行,如同露出雲層的山峰似島嶼般一簇簇的懸浮著,山浪峰濤,層層疊疊,大腦被
Thumbnail
對於憂鬱症,我想許多人都了解那是一種會造成情緒低落的疾病,但是極少數人對於躁鬱症有認知。 躁鬱症在現代被稱為雙極疾症,發作時主要分為躁期跟鬱期,躁期來臨時,心情像是迎著海風飛馳的帆船一樣輕快,腦中有許多多采多姿的想法想要付諸實行,如同露出雲層的山峰似島嶼般一簇簇的懸浮著,山浪峰濤,層層疊疊,大腦被
Thumbnail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雙相情感失調,或稱躁鬱症,是一個常見的精神科診斷。在台灣,雙相情感失調既診斷不足又常過度診斷,治療時,雙相情感失調患者也比憂鬱症患者,更容易治療不足。在這篇文章中,我們介紹了它的臨床特徵、鑑別困難與治療方法。
Thumbnail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雙相情感失調,或稱躁鬱症,是一個常見的精神科診斷。在台灣,雙相情感失調既診斷不足又常過度診斷,治療時,雙相情感失調患者也比憂鬱症患者,更容易治療不足。在這篇文章中,我們介紹了它的臨床特徵、鑑別困難與治療方法。
Thumbnail
躁鬱症,對於很多人來看,可能是一種負面的情緒狀態,但對於當事人而言,卻是一種無法控制的情緒放大狀態。本文講述了作者自己的躁鬱症經歷,以及與夥伴的溝通中特別的傾聽和尊重所帶來的影響。
Thumbnail
躁鬱症,對於很多人來看,可能是一種負面的情緒狀態,但對於當事人而言,卻是一種無法控制的情緒放大狀態。本文講述了作者自己的躁鬱症經歷,以及與夥伴的溝通中特別的傾聽和尊重所帶來的影響。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作者如何面對憂鬱症,並從中找到成長和改變。雖然一開始作者討厭憂鬱症,但漸漸地學會接受並與它共處。最終,憂鬱症成為作者生命中的一部分,使她變得更堅強。文章強調逆境中的成長和勇氣。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作者如何面對憂鬱症,並從中找到成長和改變。雖然一開始作者討厭憂鬱症,但漸漸地學會接受並與它共處。最終,憂鬱症成為作者生命中的一部分,使她變得更堅強。文章強調逆境中的成長和勇氣。
Thumbnail
瞭解躁鬱症與恐慌症的共病性,以及一位患者的真實經歷。醫師提到治療目標,並分享對健康生活的渴望,希望給其他病友帶來力量。
Thumbnail
瞭解躁鬱症與恐慌症的共病性,以及一位患者的真實經歷。醫師提到治療目標,並分享對健康生活的渴望,希望給其他病友帶來力量。
Thumbnail
已經累積多年的躁鬱症病史的你一定知道,我們的身體住了三種靈魂。躁期、鬱期和穩定期。想理解多一些的狀況,可以從莊桂香女士的著作《三種靈魂—我與躁鬱症共處的日子》更詳細的理解在這三個時期會有的狀態。 通常讓家人感到最痛苦的應該是躁期的發作,而然患者最辛苦的是鬱症的復發,當然穩定期是最好的狀態。
Thumbnail
已經累積多年的躁鬱症病史的你一定知道,我們的身體住了三種靈魂。躁期、鬱期和穩定期。想理解多一些的狀況,可以從莊桂香女士的著作《三種靈魂—我與躁鬱症共處的日子》更詳細的理解在這三個時期會有的狀態。 通常讓家人感到最痛苦的應該是躁期的發作,而然患者最辛苦的是鬱症的復發,當然穩定期是最好的狀態。
Thumbnail
躁鬱症是一種慢性病,就如同糖尿病、高血壓一樣,只是它的病灶在大腦,治療過程中又沒有什麼客觀的測量評估復原效果,大致都以病人主訴為主。 為自己訂個目標,是一個協助自我的好的開始。適度的設定目標可以避免我們陷入不斷惡性循環的目標。你想要的是什麼呢?復發的次數少一些?躁症得到相對的控制?或是鬱期的症狀快
Thumbnail
躁鬱症是一種慢性病,就如同糖尿病、高血壓一樣,只是它的病灶在大腦,治療過程中又沒有什麼客觀的測量評估復原效果,大致都以病人主訴為主。 為自己訂個目標,是一個協助自我的好的開始。適度的設定目標可以避免我們陷入不斷惡性循環的目標。你想要的是什麼呢?復發的次數少一些?躁症得到相對的控制?或是鬱期的症狀快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作者從國中開始感受到情緒上的不對勁,經歷了躁狂與憂鬱交替的折磨,最終認識並接受自己患有躁鬱症。作者描述了躁期和鬱期的特點,以及對藥物的依賴和自我調整的過程。這篇文章對於瞭解躁鬱症患者的心路歷程有著獨特的價值,同時也展示了作者對生活的積極態度和調適能力。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作者從國中開始感受到情緒上的不對勁,經歷了躁狂與憂鬱交替的折磨,最終認識並接受自己患有躁鬱症。作者描述了躁期和鬱期的特點,以及對藥物的依賴和自我調整的過程。這篇文章對於瞭解躁鬱症患者的心路歷程有著獨特的價值,同時也展示了作者對生活的積極態度和調適能力。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