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六、躁鬱症的共病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根據文獻統計,躁鬱症擁有恐慌共病的比例相當高,因為之前我不太理解恐慌症,直到某段時間有連續三天我都沒辦法好好睡覺,在第三晚我經歷了恐慌,呼吸急促的窒息感,讓我喘不過氣的感覺太可怕了,家人帶我去急診室,我只知道醫護人員在點滴裡加了鎮定劑,但是我還是沒辦法入睡。

每次回想起那次經驗我就心有餘悸,那種感覺太可怕了,然後我的情緒就會很低落,我擔心一樣的狀況又會重複發生,再來一次。

沈武典醫師提到對於治療躁鬱症的目的有三項:去除不適症狀、恢復生活功能、提高生活品質。我自己一直朝著這些目標邁進,偶爾又回到原點,那種身心都不是太好的狀況,心裡難免挫折,更羨慕大家都能如常生活,其實,在我心裡,還是免不了對健康生活的嚮往。心裡的恐懼、惆悵都是真的,可能也是因為如此,我才想把這些難過寫下來,分享給病友,你們不要覺得孤單,或是感覺寂寞時,就來看看吧,這個世界正有一個和你一樣很努力生活的個體,我不想放棄,你也別輕言放棄好嗎?

avatar-img
177會員
377內容數
躁鬱症又稱雙相情感疾患,它剝奪了生命中許多美好,但也同時在絕望中看見許多人性光輝。想分享自己十多年來用如何藉著一些實用的方式,讓自己感覺好一些,尤其在面對自殺議題時,該如何自處。願患者都能更自在、平靜的面對這場生命風暴,也知道就算生病了,還是可以有很多不一樣的選擇。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 莊小昕-avatar-img
2024/03/05
4
我時常覺得我們每個人身體裡都有兩個自己,一個是『大腦自己』,一個是『自律神經自己』,自律神經那個是大腦無法控制的,但卻影響深深,每個人都要學習和兩個自己好好相處。希望您能找到適合您的方式,而且我覺得一定會慢慢好轉的!加油!
4
玄玄心-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3/05
1
❦ 莊小昕 謝謝打氣💕
1
安立格-avatar-img
2024/03/05
4
有個小意見,參考一下。呼吸急促,喘不過氣,會有兩種可能。一個是心理因素,就像你一直認定的。這就沒法著墨。另有一種是生理的因素。譬如因某事或暴怒,導致呼吸急促。這時候,心臟不自覺的吸入大量氧氣,多到器官不再需要,而留在血管理,造成血液的酸鹼值或電解質變化,然後會感覺沒法呼吸,甚至痙攣。這時候,減少氧氣的吸入就很重要。國外救護人員建議用漢堡紙袋,罩住口鼻,讓自己來回吸入自己吐出的氣,這二氧化碳含量高,會慢慢中和自身血液狀態,就會穩定下來,甚至疲倦入睡。參考參考。
4
玄玄心-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3/05
1
安立格 真的很感恩🙏
1
Allie-avatar-img
2024/03/05
4
抱抱你!多保重!🌻
4
玄玄心-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3/05
1
Allie 已經一年了,這一年進步很多了❤️❤️❤️
1
您的經歷跟分享、還有一份善良的心,只發表在方格子的話真是太浪費了。我認為比起所謂專家,若是能集結成冊或是去不同地方跟有相同或類似情況的人們分享,您的價值更勝過於他/她們。希望您能早日達到自己想要的理想生活❤️❤️❤️
3
玄玄心-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3/05
1
布魯斯的運動心理世界 謝謝你的好點子,我會多鼓勵自己試試看😉的確比起專家學者,有經驗的分享會更貼近患者的需求。我先從每天在這一篇文章為起點~
1
賀凡-avatar-img
2024/03/05
1
心有戚戚焉,焉能不表同感😭
1
玄玄心-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3/05
賀凡 好辛苦的路,還好我們不孤單😉
玄玄心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已經累積多年的躁鬱症病史的你一定知道,我們的身體住了三種靈魂。躁期、鬱期和穩定期。想理解多一些的狀況,可以從莊桂香女士的著作《三種靈魂—我與躁鬱症共處的日子》更詳細的理解在這三個時期會有的狀態。 通常讓家人感到最痛苦的應該是躁期的發作,而然患者最辛苦的是鬱症的復發,當然穩定期是最好的狀態。
之前看到一句話,寫著「我沒希望你成才,而是希望你成人。」我很喜歡,忖度著能寫出這句話的人,應該也是有故事的人吧。 每個人的生命經驗都是特別的,換句話說,不是用金錢、身分地位或是健康與否就能衡量誰比較有價值。同樣的在疾病面前,人人平等。就算生了一樣的病,每個人的病程都不盡相同。
躁鬱症是一種慢性病,就如同糖尿病、高血壓一樣,只是它的病灶在大腦,治療過程中又沒有什麼客觀的測量評估復原效果,大致都以病人主訴為主。 為自己訂個目標,是一個協助自我的好的開始。適度的設定目標可以避免我們陷入不斷惡性循環的目標。你想要的是什麼呢?復發的次數少一些?躁症得到相對的控制?或是鬱期的症狀快
我很常對自己說的一句話:「這不是妳的錯」有時候光是重複提醒自己這句話,就已經是幫助自己的開始了。 生而為人,我們來這個世界是為了體驗愛,不僅是被愛,也學會愛人。但遺憾的,不是我們周遭的人都懂得如何去愛,所以很多人在被傷害之後還深深反省自己。
躁鬱症患者要把自己的生活過好就已經是件不太容易的事情了,如果加上婚姻的重量,就必須更小心。婚姻帶來的支持可能讓患者愈來愈好,但因為婚姻的連帶責任和負擔,也可能是增加病患病情的負擔。 建議當病患考慮進入婚姻時,除了要確定雙方和雙方的家庭都知道你的病況,因為知道才可能理解。
偶然在臉書上看到一位心理師,他自述統計曾被當過兩次。我心中其實好佩服他,因為他現在是一名小有名氣的半公眾人物,說起這件事雲淡風輕,可是求學時期的他應該對此是充滿挫敗感的吧! 我自己修過統計,從大學大學、到研究所的高統,那對我來說是一門很有趣的課,我的成績也非常好,那時我不太理解大家的難處。
已經累積多年的躁鬱症病史的你一定知道,我們的身體住了三種靈魂。躁期、鬱期和穩定期。想理解多一些的狀況,可以從莊桂香女士的著作《三種靈魂—我與躁鬱症共處的日子》更詳細的理解在這三個時期會有的狀態。 通常讓家人感到最痛苦的應該是躁期的發作,而然患者最辛苦的是鬱症的復發,當然穩定期是最好的狀態。
之前看到一句話,寫著「我沒希望你成才,而是希望你成人。」我很喜歡,忖度著能寫出這句話的人,應該也是有故事的人吧。 每個人的生命經驗都是特別的,換句話說,不是用金錢、身分地位或是健康與否就能衡量誰比較有價值。同樣的在疾病面前,人人平等。就算生了一樣的病,每個人的病程都不盡相同。
躁鬱症是一種慢性病,就如同糖尿病、高血壓一樣,只是它的病灶在大腦,治療過程中又沒有什麼客觀的測量評估復原效果,大致都以病人主訴為主。 為自己訂個目標,是一個協助自我的好的開始。適度的設定目標可以避免我們陷入不斷惡性循環的目標。你想要的是什麼呢?復發的次數少一些?躁症得到相對的控制?或是鬱期的症狀快
我很常對自己說的一句話:「這不是妳的錯」有時候光是重複提醒自己這句話,就已經是幫助自己的開始了。 生而為人,我們來這個世界是為了體驗愛,不僅是被愛,也學會愛人。但遺憾的,不是我們周遭的人都懂得如何去愛,所以很多人在被傷害之後還深深反省自己。
躁鬱症患者要把自己的生活過好就已經是件不太容易的事情了,如果加上婚姻的重量,就必須更小心。婚姻帶來的支持可能讓患者愈來愈好,但因為婚姻的連帶責任和負擔,也可能是增加病患病情的負擔。 建議當病患考慮進入婚姻時,除了要確定雙方和雙方的家庭都知道你的病況,因為知道才可能理解。
偶然在臉書上看到一位心理師,他自述統計曾被當過兩次。我心中其實好佩服他,因為他現在是一名小有名氣的半公眾人物,說起這件事雲淡風輕,可是求學時期的他應該對此是充滿挫敗感的吧! 我自己修過統計,從大學大學、到研究所的高統,那對我來說是一門很有趣的課,我的成績也非常好,那時我不太理解大家的難處。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靈感用盡、鍵盤不再響,盯著喜歡、分享、留言的數字,心跳跟著小鈴鐺七上八下⋯⋯vocus 2025 年 4 月限定新商品,要為創作者打氣! 🚨「創作者打氣包」 最懂創作者的vocus,為創作者打造 ✨ 打氣包,包什麼?!四件道具挺創作者 一、【打氣復活卷】 專屬你的打氣小語,成功登記免費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焦慮症是一種心理疾病,常伴隨著心理與生理症狀。本文將介紹焦慮症的症狀,並探討應對方法。透過瞭解焦慮症,讓讀者能更好地照顧自己。
※內文許多譬喻,請勿誤會。 最近憂鬱症發作,我不想談發作的原因,因為一談是很長的篇幅,在這篇文章我想跟大家說一些我內心的想法。 我有病識感,所以我知道我怎麼了,但是我脫離不了那個深淵,我只想休息...我的心已經好累好累,無奈我還是得上班工作賺錢,因為我還要還債、生活;在這有限的空間時間裡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講述了一位曾患有重度憂鬱症,後被診斷患有躁鬱症、PTSD的患者,以及漸漸好轉與復發的過程,在經歷自殺未遂後,開始就診並接受身心科治療的過程,並提及了與諮商師的配對、不同醫生之間的轉換和其工作環境、生活壓力對其康復的影響。最後,文章還描述了患者重新診斷的病情和康復之路的挑戰。
Thumbnail
雖然被身心科醫生診斷為憂鬱症,但實際上我的病程裡時常會出現多樣化的症狀和情緒。今天想講的是,焦慮,是與憂鬱的低谷不同,另一種感受和症狀。而我的焦慮最終告訴我,原來他來自「我無法活在框架、我無法符合標準」的恐懼和不安。
Thumbnail
潘文雙與寧澈朝旁一閃,「叩、叩!」凶猛的鐵索當即擊碎地磚。後聞四周發出沉響,三面石牆緩慢下降,封住各處通路,要將人困在橫向的廊道裡。潘文雙本欲飛身滾去牆的另一頭,然而鐵索一騰,似拳甩中左頰,潘文雙吃痛而倒,咻咻的鳴聲隨後撲往臉面!
Thumbnail
憂鬱症/躁鬱症的情緒起起伏伏,一下子心情好一下子又反常,身為患病之人,實在痛苦。無盡的累、疲乏總讓人不想做事、昏昏欲睡,這段無解的低落期,該怎麼解決呢?
Thumbnail
是日,揚州刺史韓超率領二十名精兵,浩浩蕩蕩地遊行大街,這群官兵無須吆喝讓路,光憑媲美貙虎的氣勢,見者無不折服,自動退避。
Thumbnail
成長型思維闡述了大腦運作時,用「最糟的角度」來思考事情的後果。躁鬱症患者基於過去失敗的經驗與大腦的功能缺陷,對糟糕的狀況和感覺更加根深蒂固。將挑戰拆成小任務可以增加自信心,透過成長型思維策略幫助患者更聚焦、更專注在進步的動力。
Thumbnail
瞭解躁鬱症與恐慌症的共病性,以及一位患者的真實經歷。醫師提到治療目標,並分享對健康生活的渴望,希望給其他病友帶來力量。
Thumbnail
靈感用盡、鍵盤不再響,盯著喜歡、分享、留言的數字,心跳跟著小鈴鐺七上八下⋯⋯vocus 2025 年 4 月限定新商品,要為創作者打氣! 🚨「創作者打氣包」 最懂創作者的vocus,為創作者打造 ✨ 打氣包,包什麼?!四件道具挺創作者 一、【打氣復活卷】 專屬你的打氣小語,成功登記免費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焦慮症是一種心理疾病,常伴隨著心理與生理症狀。本文將介紹焦慮症的症狀,並探討應對方法。透過瞭解焦慮症,讓讀者能更好地照顧自己。
※內文許多譬喻,請勿誤會。 最近憂鬱症發作,我不想談發作的原因,因為一談是很長的篇幅,在這篇文章我想跟大家說一些我內心的想法。 我有病識感,所以我知道我怎麼了,但是我脫離不了那個深淵,我只想休息...我的心已經好累好累,無奈我還是得上班工作賺錢,因為我還要還債、生活;在這有限的空間時間裡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講述了一位曾患有重度憂鬱症,後被診斷患有躁鬱症、PTSD的患者,以及漸漸好轉與復發的過程,在經歷自殺未遂後,開始就診並接受身心科治療的過程,並提及了與諮商師的配對、不同醫生之間的轉換和其工作環境、生活壓力對其康復的影響。最後,文章還描述了患者重新診斷的病情和康復之路的挑戰。
Thumbnail
雖然被身心科醫生診斷為憂鬱症,但實際上我的病程裡時常會出現多樣化的症狀和情緒。今天想講的是,焦慮,是與憂鬱的低谷不同,另一種感受和症狀。而我的焦慮最終告訴我,原來他來自「我無法活在框架、我無法符合標準」的恐懼和不安。
Thumbnail
潘文雙與寧澈朝旁一閃,「叩、叩!」凶猛的鐵索當即擊碎地磚。後聞四周發出沉響,三面石牆緩慢下降,封住各處通路,要將人困在橫向的廊道裡。潘文雙本欲飛身滾去牆的另一頭,然而鐵索一騰,似拳甩中左頰,潘文雙吃痛而倒,咻咻的鳴聲隨後撲往臉面!
Thumbnail
憂鬱症/躁鬱症的情緒起起伏伏,一下子心情好一下子又反常,身為患病之人,實在痛苦。無盡的累、疲乏總讓人不想做事、昏昏欲睡,這段無解的低落期,該怎麼解決呢?
Thumbnail
是日,揚州刺史韓超率領二十名精兵,浩浩蕩蕩地遊行大街,這群官兵無須吆喝讓路,光憑媲美貙虎的氣勢,見者無不折服,自動退避。
Thumbnail
成長型思維闡述了大腦運作時,用「最糟的角度」來思考事情的後果。躁鬱症患者基於過去失敗的經驗與大腦的功能缺陷,對糟糕的狀況和感覺更加根深蒂固。將挑戰拆成小任務可以增加自信心,透過成長型思維策略幫助患者更聚焦、更專注在進步的動力。
Thumbnail
瞭解躁鬱症與恐慌症的共病性,以及一位患者的真實經歷。醫師提到治療目標,並分享對健康生活的渴望,希望給其他病友帶來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