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回復到“黄金”狀態?

如何回復到“黄金”狀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有沒有過一種經驗?就是有一段時間好像做什麼都不順,怕什麼就來什麼,不管是事業、家庭、身體、感情,全部都一起出狀況,讓我們兵荒馬亂、手足無措!


我有過,而且很多次!以前在面對困境時,我也沒有時間多想什麼,就是想辦法把問題一個一個解開,但過程裡的心情都很低落,只是刻意被自己壓抑著


後來發現,如果只是「被動」地面對問題,雖然也能解決,但在情緒上會受到比較大的影響


人生是不可能一帆風順的,所有人每時每刻都在面對或大或小的挑戰,如果我們抱著「又來了!」的消極心態,很容易就會覺得自己是全世界最不幸的人,讓自己活在「悲劇主角」的迴圈裡


但人生不就是因為這些「不確定性」才有趣嗎?如果只是按照所有的計畫走完這一生,所有的結果也都是在可預見、可控範圍內,這種人生會不會也容易讓人覺得索然無味?


所以我後來學了一種方法,就是「主動」地歡迎問題來到,每次碰到問題,我會先深呼吸一口氣,然後用輕鬆的口氣對自己說:「又來了啊,歡迎!這次我們能學到什麼新的技能呢?」


人生不是得到就是學到,如果能在逆境中換一種角度看事情,你會發現該完成的事一樣能完成,還變得更高效,所以我們最該花心力守護的是我們的「狀態」,這比你的「能力」更重要,只要狀態好了,事情也會慢慢變好的!

avatar-img
親閱誠福的沙龍
8會員
187內容數
世界再紛擾 有你就很好 創業過、失敗過、當過上市公司高管,現在最重要的角色是「父親」 一個中年老爸的生活感受分享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親閱誠福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外向的人適合做管理,內向的人適合做專業或技術方面的事,真的是這樣嗎? 我們先定義內向與外向的差別,所謂的「外向」其實是比較容易從社交或與人交流中獲得能量的人,他更容易在與人互動的過程中感受到對方的善意跟溫暖,從而得到某種力量的支持 而「內向」的人則是在獨處時更容易獲取能量,他之所以覺得社
那天在車上與孩子聊天,聊到「人設」翻車的話題,2023、2024年翻車的網紅、公眾人物不少,我們討論為什麼會有「翻車」這件事 我的看法是,其實沒有什麼「翻車」或「失言」,只有「真的」跟「假的」 會「翻車」是因為一開始就把自己的人設定得與真實的自我背離太多
這兩天帶著兩個孩子到台北快閃,見了久違的好友,還一起參加了另一位好朋友公司的AI科技服務產品發表 會議結束後,經商有成的朋友拉著我們這群大人小孩一起腦力激盪,可以如何應用這個新服務?在哪個地方應用?對哪個族群應用? 當我們或好友16歲的女兒拋出一個想法時,她就會繼續挑戰我們的想法
最近幾年在對岸的選秀節目大行其道,從「中國好聲音」、「我是歌手」、「夢想的聲音」等,從素人到專業歌手的比賽,營造出一片華語樂壇百花齊放的「繁榮現象」 因為短影音的盛行,許多素人也因為網路上的流量爆發,一夕之間成為網紅歌手,不論是詞曲創作還是歌唱作品,都以從前數十倍甚至百倍的速度在更新迭代
「選擇比努力重要」這句話應該是從「互聯網時代」開始,流行了好多年,其實在沒有網路以前,也有一句話:「男(女)怕入錯行」 看到現在世界頂尖企業的CEO或創辦人們,最年輕的可能只有20多歲,大家彷彿都覺得人生的重點在「選對賽道」,選對了一飛沖天,選錯了打入凡間!
面對一個不好的情況,人們第一個想到的是「逃離」,想辦法離開現在的環境,例如上班上得不開心,所以想離職,覺得只要「離開」這裡,情況就會變好 也有人不是要逃離現況,而是覺得還有自己更想要得到的東西,所以用盡全力想達成一個目標,認為自己只要「得到」就會幸福!
外向的人適合做管理,內向的人適合做專業或技術方面的事,真的是這樣嗎? 我們先定義內向與外向的差別,所謂的「外向」其實是比較容易從社交或與人交流中獲得能量的人,他更容易在與人互動的過程中感受到對方的善意跟溫暖,從而得到某種力量的支持 而「內向」的人則是在獨處時更容易獲取能量,他之所以覺得社
那天在車上與孩子聊天,聊到「人設」翻車的話題,2023、2024年翻車的網紅、公眾人物不少,我們討論為什麼會有「翻車」這件事 我的看法是,其實沒有什麼「翻車」或「失言」,只有「真的」跟「假的」 會「翻車」是因為一開始就把自己的人設定得與真實的自我背離太多
這兩天帶著兩個孩子到台北快閃,見了久違的好友,還一起參加了另一位好朋友公司的AI科技服務產品發表 會議結束後,經商有成的朋友拉著我們這群大人小孩一起腦力激盪,可以如何應用這個新服務?在哪個地方應用?對哪個族群應用? 當我們或好友16歲的女兒拋出一個想法時,她就會繼續挑戰我們的想法
最近幾年在對岸的選秀節目大行其道,從「中國好聲音」、「我是歌手」、「夢想的聲音」等,從素人到專業歌手的比賽,營造出一片華語樂壇百花齊放的「繁榮現象」 因為短影音的盛行,許多素人也因為網路上的流量爆發,一夕之間成為網紅歌手,不論是詞曲創作還是歌唱作品,都以從前數十倍甚至百倍的速度在更新迭代
「選擇比努力重要」這句話應該是從「互聯網時代」開始,流行了好多年,其實在沒有網路以前,也有一句話:「男(女)怕入錯行」 看到現在世界頂尖企業的CEO或創辦人們,最年輕的可能只有20多歲,大家彷彿都覺得人生的重點在「選對賽道」,選對了一飛沖天,選錯了打入凡間!
面對一個不好的情況,人們第一個想到的是「逃離」,想辦法離開現在的環境,例如上班上得不開心,所以想離職,覺得只要「離開」這裡,情況就會變好 也有人不是要逃離現況,而是覺得還有自己更想要得到的東西,所以用盡全力想達成一個目標,認為自己只要「得到」就會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