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TMBA愛瑞克(中)高效閱讀的訣竅就是「不要把書讀完」?透過速讀破解知識焦慮!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在知識大爆炸的時代,即使高效學習速度也趕不上這個時代,
而且人工智慧學習速度遠比你快。

接續上篇專訪,這次愛瑞克藉由他的最新力作《內在成就》(2023),分享了他對速讀技巧、閱讀策略以及多元化知識融合的見解,在快速變化的社會中透過速讀,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策略,破解知識焦慮、提升學習效率和知識吸收能力。

愛瑞克X王政皓|怪獸科技公司

愛瑞克X王政皓|怪獸科技公司


本次專訪精華要點

這次專訪分為三大部分,此為中篇,著重於速讀技巧、閱讀策略與多元化知識的融合。

主要內容包括:

  • 速讀技巧的介紹:雪球速讀法、探索速讀法與工具書速讀法。
  • 閱讀策略的探討:問題導向閱讀的優劣、工具書與非工具書的平衡。
  • 多元化知識的融合:科技與人文的結合、網路文章與書籍的閱讀策略。



「有什麼問題看什麼書」真的適用現代人嗎?

知識焦慮的根源,來自於學習的速度跟不上遇到問題的速度

這個世界上有讀不完的書,以及非常多「學了一定有用」的知識,一開始我們靠興趣,但是興趣多變;然後我們追新知,發現新知進化得比我們學習的速度還快;之後我們回去讀經典,卻發現經典一輩子也讀不完;於是我們開始尋求底層邏輯。

資訊爆炸的時代,許多人在面對知識焦慮時,選擇透過閱讀解決實際問題。然而,「問題導向」的閱讀策略對某些人來說,感覺成效有限。許多讀者發現,一些書籍的觀念與自己的當前階段不符,導致讀書的效果大打折扣。

這道菜人人說好,但就是不合你的胃口啊

舉例來說,針對投資心法,有些人建議閱讀《窮查理的普通常識》(2014)等經典書籍,但愛瑞克認為,這類書籍的作者通常是在人生的某個特定階段寫下這些作品,而這些階段與年輕讀者的生活經歷可能相去甚遠,從而導致難以產生共鳴。

延伸閱讀:

再見了,查理蒙格:回顧《窮查理的普通常識》影響我很深的三大觀念|經典書怪讀的@怪獸

愛瑞克的選書策略:要打破同溫層的限制

愛瑞克確實認同帶著問題去找書的重要性,然而,不少人在選書時往往仰賴崇拜對象的推薦,他提醒讀者選書時要注意年齡和階段的差異

與其追隨暢銷書排行榜,他認為不如尋求年齡相近或大 10 歲左右的人推薦自己書籍。原因在於,這些人可能剛剛走過相似的迷茫階段,他們的建議會更貼近現實與實用。

但為何是年紀大 10 歲?愛瑞克指出,依賴同儕推薦的書籍,往往會陷入同溫層的困境。20 歲的讀者傾向於選擇淺顯易懂的書籍,以致深度不夠,需要透過不同年紀的視野打開自身格局。

至於 30 歲的創業者,能夠從 40 歲作者的作品中(如《納瓦爾寶典》,2024)獲益良多。透過跨階段閱讀,可以有效避免知識的局限性,激發更深層次的思考和靈感。

讀書需要追求平衡或取捨嗎?

現代人生活節奏加快,許多人靜不下心來閱讀,更希望學習如何在眾多書籍中取捨、高效學習,卻忘了有些較冷門、不受主流意見重視的書籍對自己依然非常重要。

愛瑞克強調,問題導向的閱讀策略固然有效,但閱讀工具書與非工具書的平衡至關重要——因為,工具書能解決具體問題,而非工具書則能啟蒙思維,帶來高層次的智慧提升

工具書的作用

愛瑞克指出,工具書是能解決特定領域問題的實用書籍,能幫助讀者掌握實際技能。例如,投資理財類書籍能教導讀者如何管理財務,提升生活品質。愛瑞克認為,工具書的閱讀能讓人更有能力解決現實問題,並進一步幫助他人,這是一種「修福」的過程。

非工具書的價值

然而,只閱讀工具書是不夠的。佛家曾提過:「修福不修慧,大象披瓔珞;修慧不修福,羅漢應供薄。」因為,非工具書如哲學、文學、藝術及心靈成長書籍,雖然不能直接解決問題,但能啟迪智慧,提供人生長遠的精神養分,兩者缺一不可,讀者應根據自身階段和需求,在不同類型的書籍中找到平衡點。

例如,當你在人生的某個階段感到迷茫時,比起強求只閱讀工具書,可以閱讀《小王子》或《牧羊少年的奇幻之旅》這類具有啟發性的文學作品。

最佳比例:根據需求調整

把一個容器內的水持續加熱,在整個過程,沒有任何一度的加溫是白費的,所有付出的時間和能量都有貢獻。

愛瑞克認為,閱讀的最佳比例應根據個人的需求和階段來調整,而不是固定的比例。他建議,閱讀不應拘泥於形式,而應以實際需求為導向,靈活調整閱讀策略,在最需要的時候閱讀相關書籍,這樣才能最快地獲得收穫。

速讀的三大技巧,怎麼提升閱讀品質?

《怪獸科技公司》一貫的節目風格,就是結合科技與人文,因此有大量跨領域知識必須攝取,幫助焦慮迷惘的年輕族群可以更好地適應快速變化的社會。

但到底該怎麼在有限的時間內高效地吸收知識?對此,愛瑞克的《內在成就》中提到三種速讀方法:雪球速讀法、探索速讀法和工具書速讀法。

整合速讀法:提升吸收品質

愛瑞克認為,速讀不是為了讀完一本書,而是要在最短時間內掌握最重要的知識。他指出,很多人買了書卻沒讀完,造成時間和金錢的浪費。因此,他推薦的三種速讀法可以在 30 分鐘內讓讀者掌握書籍的重要知識,避免硬逼自己讀完不感興趣的部分。

  • 雪球速讀法:先閱讀目錄、前言和後記,了解書籍架構,然後找尋關鍵字快速翻閱內文,反覆閱讀逐步擴大對書中關鍵字的理解。
  • 探索速讀法:將焦點放在自己不熟悉但有興趣的部分,隨心所向地調整閱讀重點。
  • 工具書速讀法:帶著問題去找答案,只挑選最相關的部分深入閱讀。

愛瑞克強調,不要強迫自己讀完不感興趣的部分,因為這樣做不僅浪費時間,還難以記住內容(一本書只要 300~500 元,只要找到一個改變一生的觀念就回本了)。相反,速讀法可以讓讀者快速掌握書籍的框架和重點,提升閱讀效率。

提升閱讀品質的方法

愛瑞克建議,要提高閱讀品質,有兩個方法特別有效。首先是馬上實踐,例如學到雪球速讀法後,立即找一本書練習,通過實踐內化學到的技巧。其次是教別人,把學到的知識傳授出去,在教學過程中深化理解,並提高記憶的持久度。

網路文章與書籍的閱讀策略

在現今資訊爆炸的時代,愛瑞克認為網路文章和書籍各有其重要性和用途。網路文章提供即時資訊,搜尋方便,但可能存在錯誤。而書籍則經過層層把關,品質更高,但出版速度較慢。他建議,根據用途選擇閱讀材料:即時了解最新資訊可以依靠網路文章,而需要深度理解和可靠資訊時,則應選擇書籍。

結論:要找到合適的閱讀策略

總結來說,問題導向的閱讀策略固然有效,但讀者應根據自己的年齡和階段,謹慎選擇書籍,並避免陷入同溫層的局限。

透過尋求來自年齡稍長但經歷相似的人的建議,可以更好地應對知識焦慮,獲得真正有價值的啟發和成長。運用愛瑞克提到的快速閱讀技巧,相信你也能在資訊爆炸的時代中,找到一條更輕鬆、更高效的學習之路。

愛瑞克|內在成就@怪獸科技公司

愛瑞克|內在成就@怪獸科技公司


raw-image

🤖 怪獸科技公司旗下五大版圖

最懂你的 #科技入門:一起培養在快速變化社會的超強適應力

🗣️ 節目|怪獸科技公司 Podcast(每週日晚上 9 點各大平台首播)

✍️ 專欄|怪獸科技公司 vocus 沙龍

🎥 影音|怪獸科技公司 YouTube:來賓焦點訪談✖️重點短影音

🔥 社群|怪獸科技公司 IG:怪獸科技公司/商管人文✖️人生職涯

📰 電子報|怪獸雙週快報:1 則熱門時事分析✖️ 2 本人生思考書摘

11.2K會員
327內容數
你是否有想過,為什麼看過這麼多成功的人的例子,聽過這麼多厲害的人他們的分享,有時候自己卻好像只是在原地踏步呢?《怪獸科技公司》第二季將從科技產業的角度切入,透過跨領域的視野,帶你掌握各種必備的自我管理能力與心法,一起用科技去思考你的人生。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專訪於2023年】范克萊本金獎得主費亞多:音樂是靈魂之聲   睽違21年,范克萊本鋼琴大賽金獎得主、74歲鋼琴大師弗拉基米爾.費亞多(Vladimir Viardo)在台北舉辦大師班,席間他除了示範演奏,還信手捻來各種音樂小故事,並鼓勵學生「盡信書不如無書」,勇於表達自己對音樂的想法,「別彈得像是音樂盒一樣精美,這樣沒有靈魂。」 ●音樂如時光、如水流
Thumbnail
avatar
李欣恬
2024-05-15
【專訪】《2024 鄭宜農 春季海外巡迴演唱會》- 請你接收這份「專屬於海外現場」的驚喜禮物,感受被她深深觸動的音樂能量四月的美好悄然到來,它帶來萬物復甦的春季,也帶來了一份驚喜禮物 -《2024 鄭宜農 春季海外巡迴演唱會》。是的,鄭宜農終於要來了!這一次鄭宜農攜帶著她的全新「春季海外巡迴演唱會」與製作人伙伴Chunho一起,不僅去到香港P NCH 演出開唱,更將在新加坡與馬來西亞帶來她的專場演出!
Thumbnail
avatar
英子
2024-04-13
【專訪】彈琴應是自然且快樂地展現自己 鋼琴家橫山幸雄 蕭邦鋼琴大賽得主橫山幸雄在疫情後再度來台,他表示,疫情三年間大家都待在家裡,形成一種慣性,工作完會直接回家,但人是慣性的動物,他相信人們回到音樂廳的習慣,有天也能回來。作為音樂家,他認為彈琴應當要自然且快樂地展現自己,就像日常生活中的吃飯喝水一樣自在。 橫山幸雄出生於1971年,畢業於
Thumbnail
avatar
李欣恬
2024-03-30
【專訪】音樂家像蜜蜂一樣勤勞——小提琴家班哲明・比爾曼美國寇帝斯音樂院最年輕教授、小提琴新星班哲明.比爾曼(Benjamin Beilman)再度來台,本周末將和台北市立交響樂團演奏康戈爾德小提琴協奏曲。 班哲明表示,他5歲開始學琴,家裡是姊姊先開始學,他常常聽著姊姊練琴聲,隨後也跟進學習,「我很享受拉琴的感覺,爸媽雖然沒有特別希望我們當
Thumbnail
avatar
李欣恬
2024-03-28
專訪音樂冥想專家郭懷慈|是那些重複的事項構成了我們資深音樂冥想專家郭懷慈,是首位華人語音引導音樂冥想專家,她用她溫和又磁性的聲音,及精選的減壓音樂,陪伴許多聽者透過簡易的運動伸展,達到身體的紓壓。
Thumbnail
avatar
風潮音樂 Wind Music
2024-03-21
專訪生活實驗 五六四 妳問我幾歲、幾公斤: 我告訴妳是秘密, 妳說這又不是秘密, 我說了以後,妳說: 還蠻年輕的嘛! 妳說妳和我長的蠻像的。 我睡覺,妳就睡覺; 我起床,妳也起床, 如果再和我穿的一樣, 就被別人認成媽麻了。 妳問我寶寶跟妳說什麼?
avatar
YJW
2023-12-14
【專訪】《阿姨們》作者羅毓嘉:從戰鬥少女蛻變成阿姨,政治本來就是我文學的養分確實是有一種「厭女情結」或顯而易見或暗潮洶湧地存在:「我就說,你想一想你內心,就是他很害怕被那個女字旁的東西牽連到,我就跟他說,我講的這種阿姨就是很『自在』,不在意別人怎麼想,當你聽到別人說你是阿姨的時候,你在意的是什麼呢?阿姨也是有很man的啊……」
Thumbnail
avatar
高澄天
2022-12-28
【專訪】《科學家》作者陳柏煜:過分用力地傳達思念不是傷害文章,而是傷害情感本身新銳作家陳柏煜在今年5月中旬出版了散文與評論合集《科學家》,上輯「蓋玻片」以抒情散文寫童年、成長與家庭,檢視了作家的寫作起源。下卷「載玻片」不但回答了作者對童年志向的勘驗結果,確認了「寫作的天分」,並展示了非虛構寫作的另個面向:亦即評論、訪談與介於其間的文體。
Thumbnail
avatar
高澄天
2022-10-28
【專訪】《雪佛》作者王盛弘:「遺憾」是人生的必然,但作為寫作者我留住了文字王盛弘坦言:「在馬可孛羅的前三本書,書名都和編輯來回喬很久,但這次《雪佛》書名一出,馬上就取得共識。『雪佛』這個意象借自《徒然草》,我拿它來說記憶,多少有點『物哀』的況味,它更接近於記憶的本質,即《金剛經》所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Thumbnail
avatar
高澄天
2022-07-05
【專訪】朱天文《願未央》:創作是一個人的聖戰,「背向人間」或許是保有自己的最好方式朱天文同時提到「創作不能民主化」,縱然文學獎是個民主機制,比如朱天文名山之作《荒人手記》決審會議,就有一位評審獨排眾議極力反對,但《荒人手記》最終仍在另四位評審的支持下獲獎。創作這件事的本質不是「大家一致同意」,它幾乎就是「一個人的聖戰」,朱天文說:「你是很孤獨的,孤獨地面對,沒有一個人可以幫你。」
Thumbnail
avatar
高澄天
2022-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