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理心地圖TA消費者行為分析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消費者研究,可以了解以下:

  • 瞭解消費者行為、能力、態度,了解消費者本身有哪些限制
  • 確認消費者使用情境、需求,以期產品最終符合消費者期許的目標
  • 讓設計決策能有依據,並非猜測或個人喜好,可以回朔研究結果
  • 確認專案目標,以利後續評估產品成敗

 

研究消費者基本特徵,運用顧客標籤進行分眾 

常見的消費者基本特徵,如年齡、性別、婚姻、收入、個人興趣等,但其實還可以透過四種類型要素來研究消費者特徵:

  1. 地理空間(居住地點、氣候環境、交通⋯⋯)
  2. 人口統計(社會階層、家庭人口⋯⋯)
  3. 心理個性(人格特質、生活型態、思想開放/保守…)
  4. 行為表現(忠誠度、行為習慣⋯⋯)

 

顧客特徵研究不僅可以作為產品初期的市場設定指標,也可以搭配顧客標籤來進行精準行銷,而透過標籤化可以更有效率地分群,讓企業聚焦特定消費者的策略方式,許多線上、線下的商家透過分析顧客的消費軌跡,找出屬於自身消費者的特徵及行為模式,運用數據設計出更有力、更具個性化的行銷策略

 

使用同理心地圖工具

1.同理心地圖:

同理心地圖可以協助我們了解目標族群,掌握以下特點建立簡單的 TA 輪廓:

  • TA 的想法和感覺為何 (Think & Feel)

他們如何思考與感受焦慮/期待的事情 ?

真正重要的/最關注的/憂慮與渴望

  • TA 所聽為何 (Hear)

       他們可能會藉由誰來得知我們的產品?

朋友/家人/重要人士

  • TA 所看為何 (See)

 在他們生活的環境中,他們會如何使用我們的產品?

 環境/朋友/市場提供事物

  • TA 說了什麼 做了什麼 (Say & Do)

 當他們在使用我們的產品時,會說或做些甚麼?

 公開場合表態/外在表現/對待他人

  • TA 痛點為何 (Pain)

 他們選擇/使用我們的產品時會遇到什麼限制或困難?

 恐懼/困惑/阻礙

  • TA 想獲得什麼 (Gain)

  他們使用我們的產品可以得到哪些益處?

  想要與需要/衡量成功標準/阻礙

1會員
3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詹翔霖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7 大人才策略 防範挖角風險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成功創業青年 青年創業成功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你可能也想看
一般對話技巧沒用?你不妨試試這,從內而外建立深度對話|《同理心對話》閱讀心得大家都知道溝通技巧很重要,但是要注意,只有外在的技巧改善溝通並不夠。本文分享從《同理心對話》學到的技巧,分成『說話者』及『聽者』,讓你從內心開始改善溝通,並達到更深層次的對話。
Thumbnail
avatar
安 • AN
2024-02-18
同理這兩件事其實襯托出一個重點:「同理」 第一個事件的同理是媽媽做的 第二個事件的同理是我妹做的 從兩件事情的相襯中,我了解到了當下的同理有多重要 那將決定她此時此刻可以信任誰 能幫助她找到關心她並理解她的人 姨姨的一句「怎麼了?」 媽媽的一句「覺得痛就哭沒關係。」 讓她放心大膽的道出她的委屈與難過。
avatar
Huei Yun
2023-07-26
同理心地圖也可以這樣用!以國門開放前夕 飯店業大缺工為例從近期媒體報導的幾則勞動新聞,看似個別其實又是互為一體,但是彼此之間又卻充滿了矛盾! 人力不足是共識。 不願意去改善勞動條件(低薪)。 把法遵當個案處理,不想也不願意納入企業的風險管理機制。 ✅大學私校深陷招生危機!6年後50校消失! 今年大學分發入學缺額共1萬4493人再創新高,全國僅11所大專院
Thumbnail
avatar
鄒靜修
2022-10-10
可以從同理心地圖看主管的『心思』嗎?發出郵件後我就後悔了,因為我突然覺得他一定會『怎樣』想,果不其然,馬上就受到質疑。但我是真的瞭解主管看到那封郵件會怎麼想嗎?以下就用Dave Gray發明的同理心地圖來分析看看。
avatar
CY Chiu
2022-09-30
同理自己的練習|你看見自己了嗎?這周參加了「同理自己」工作坊,練習之一是寫下: 1. 照鏡子並寫下 3 個念頭 2. 令我煩躁的人,寫下 3 個念頭 3. 討厭的事,寫下 3 個念頭 (若有興趣也可以先寫下來再往下讀) 我寫的是
Thumbnail
avatar
喬安納
2022-07-30
同理最近得知身邊的學生確診後~自己其實感到害怕 事情來得太突然,不知道該怎麼辦 當下覺得怎麼會如此幸運,總想釐清怎麼會是自己? 看過很多人寫下了心路歷程,才懂那種感受 手足無措、腦袋空白、面對現實處理所有工作的事情、憤怒、負面情緒接踵而來 面對另一方的抱歉,看到他們的自責 加上又要安撫自己那不安的情緒
avatar
Tina Wen
2022-05-12
同理同理,得先能夠同理自己, 同理自己,需要如實面對內心的感受, 傾聽它,回應它,理解它的出現, 然後接納它; 當你接納自己的感受, 你的內心會變得柔軟, 你的態度會更加堅定, 你會具備勇氣與力量, 去面對眼前的挑戰與難關, 你也才可能用「心」去同理別人, 而不是用頭腦在同理; 同理的心,是溫暖的,
Thumbnail
avatar
Sanuya心靈內在空間
2022-05-11
感情裡的同理心!|分手100次 觀影心得而在感情裡妳”對”了?就是我“錯”了? 那麼你愛的是”對”的我嗎?還是我“錯”愛你?
Thumbnail
avatar
空氣人生 (my_airlife)
2022-04-09
《龍與雀斑公主》看一次無法同理,看兩次為之驚嘆的細膩動容之作 - #微劇透心得點評在撰寫本篇心得之前,我曾經對這部細田守的電影有一點小小的失落感,因為這部電影帶給我的初體驗是凌亂的。 我當時去看的是首映場,現場滿廳的所有人都是未經干擾的一張白紙,而結束放映後的影廳氣氛真的非常微妙。 這種種的疑惑,讓網路上的評論稍微傾向了差評那一邊。 一些有助於劇情理解的細節,還請看我娓娓道來。
Thumbnail
avatar
聽我鮪鮪道來
2021-12-24
《失控的同理心》 讀後心得「同理心是我們的文化中一項神聖不可侵犯的價值,布倫教授將他拉下聖壇,做了一番生動又有趣的重新檢視。」—紐約時報 闔上書本,關掉網路。其實我們可以再想想。
Thumbnail
avatar
Paul.H@歸來法廬
2020-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