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來的糖尿病患者增長及血糖自我監測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40年前剛好 幾乎是我 進入醫院的第一年

不過進入醫院之前,我已經做過不少醫療相關的工作

接觸過不少糖尿病病人

包括學生時期在診所打工。

那是民國67-68年 彰化市中正路上的郭婦產科

記得郭醫生教我怎麼做尿糖測驗 怎麼幫病人打胰島素。

我將病人的尿液 放入玻璃試管內

放到酒精燈上燒著 等待它顏色上的變化來判斷尿糖多少

注射胰島素則是使用很細很細的玻璃空針

(後來進入醫院工作才知道 那可是那個年代最細的所謂TB空針)

爾後我到醫院工作 胰島素還是同一種類

但是尿糖檢測已經來到血糖檢測了。


最初的血糖檢測使用指尖血液滴在試紙上 經過水龍頭流下的水沖刷後再做檢測

我在醫院新陳代謝科研究室裡操作過沖水後檢測血糖 同一管血液差異不小啊!

民國75-76年間開始有直接血液滴在試片上做血糖測量

依稀記得一台小型血糖機器價位將近當時一位醫學中心護理師的月薪一萬五仟元


時至今日的血糖自我監測已經來到了使用組織液的即時顯示模式

這真是難以想像的改變啊

不禁要讚嘆這醫學 或說科學技術等等的演進改變

病齡久一點的糖友可能有上述某些經歷

小小糖友也都已經長大了

我自己服務教育過的小病友

經過十年 二十年後

正好有多位目前在醫院服務。


話說 組織液即時顯示血糖是瞬息變化

但是它跟抽血的血漿血糖是有時間上的差異

讓使用者能夠更便利的看到即時結果

目的是讓使用者能瞬間因應

顯示血糖高了 也許提醒使用者(是否吃多了?)

顯示血糖低了 也許提醒使用者(該補充了)

各家產品公司專業在儀器的功能提升

只是對於應用的APP似乎還難以達到想要更精進的病友的理想狀態

於是乎 病友端自己開發的APP在病友之間應用得更普遍。


我的觀察

我們來到了便利時代

至於這個結果是不是 能不能幫忙到這個使用者?

就需要來到個人是否做好自我管理,並且時間這些健康行為在日常生活當中

科技的應用還是得有足夠的知識以及能力

知識 的取得在目前的環境中是相當容易了

差別就在 健康行為的實踐了


我看到台灣糖尿病人數從70幾萬到今天的270幾萬

這40年來是變成四倍的人數

這個因素有許多是環境的影響

還有

人民基本的健康素質

我們躲進醫療環境中談健康行為的實踐

但是我們環境中的

珍珠加奶茶 炸雞加薯條 外送平台普遍 外食人口倍增

昨日餐廳晚餐

上主菜前四道小菜

是芋頭(不知道是不是甜的) 蘿蔔絲(裹了糖醋) 芒果絲(當然甜) 小黃瓜絲(糖醋)

我問了身邊的營養師主任

他說:無法算

當我們斤斤計較著

不!

是 公克公克計較著病人的糖類公克數

今天

我們身邊時時刻刻出現的飲食是(無法算)

哀啊

先來個

食物含糖量計算的監測儀吧

在台灣很實用

似乎人人需要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熟齡文青-avatar-img
2024/07/26
這篇文章對我們日常飲食有很大的提醒,謝謝分享寶貴經驗!
avatar-img
sugar的沙龍
17會員
165內容數
女兒 太太 媽媽 護理師 愛寫特別是手寫 線上訪談護理師 喜愛瑜伽 學習中醫 蠟筆版畫
sugar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2/27
75歲的阿松。說著。自己。不識字。獨居。 跟孩子已經沒有往來。 我問不到為什麼? 他跟我說已經兒子沒有往來。 最近他需要膽囊手術,醫院要他加速簽名。 可是,他跟孩子的關係,幾乎是切斷了。 那能夠找誰呢? 他一個住在鄉下,這種手術,沒有家人簽署也無法進行。或者需要,其它的方式。 有人想
2025/02/27
75歲的阿松。說著。自己。不識字。獨居。 跟孩子已經沒有往來。 我問不到為什麼? 他跟我說已經兒子沒有往來。 最近他需要膽囊手術,醫院要他加速簽名。 可是,他跟孩子的關係,幾乎是切斷了。 那能夠找誰呢? 他一個住在鄉下,這種手術,沒有家人簽署也無法進行。或者需要,其它的方式。 有人想
2025/02/14
做了社區長者的健康評估,雖然是線上訪談,但是,長輩們對於在鏡頭前面,跟我面對面的提問與回答,還是在意鏡頭前面的自己。我看到他們整理儀容,撥撥頭髮,理理鬢角,就知道,不論年齡幾歲,每個人都在意自己儀容。 除了他們的基本資料外,我會特別關心,他們使用什麼樣子的交通工具來到社區活動中心?有人騎腳踏車、機
2025/02/14
做了社區長者的健康評估,雖然是線上訪談,但是,長輩們對於在鏡頭前面,跟我面對面的提問與回答,還是在意鏡頭前面的自己。我看到他們整理儀容,撥撥頭髮,理理鬢角,就知道,不論年齡幾歲,每個人都在意自己儀容。 除了他們的基本資料外,我會特別關心,他們使用什麼樣子的交通工具來到社區活動中心?有人騎腳踏車、機
2025/01/20
訪談線上我問她:有吃降血糖或降血壓藥嗎? 她老實地說:醫師有開,但我不想吃,我想3個月再測測看。 (一般追蹤血糖管理是否得當,通常三個月抽血驗糖化血色素判斷控制良莠) 在這種線上訪談過程,不同於醫院的衛教現場,我並沒有她的檢查數據,實際上全是她說的。 她告訴我糖化血色素8% (意思指平
2025/01/20
訪談線上我問她:有吃降血糖或降血壓藥嗎? 她老實地說:醫師有開,但我不想吃,我想3個月再測測看。 (一般追蹤血糖管理是否得當,通常三個月抽血驗糖化血色素判斷控制良莠) 在這種線上訪談過程,不同於醫院的衛教現場,我並沒有她的檢查數據,實際上全是她說的。 她告訴我糖化血色素8% (意思指平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糖尿病回診。頂擺想欲講台語,落尾嘛無講,閣下一擺決心,今仔日來講。   納掛號費,抽血,量體重……,是無講啥物話,毋過嘛無講華語。   血壓、體重、身懸量好,伊講:「等著看診。」 我鞋仔穿好,閣問一擺較放心:「借問一下,今仔日愛量inbody無?」(身體組成分析) 「今天不用。」 逐擺
Thumbnail
糖尿病回診。頂擺想欲講台語,落尾嘛無講,閣下一擺決心,今仔日來講。   納掛號費,抽血,量體重……,是無講啥物話,毋過嘛無講華語。   血壓、體重、身懸量好,伊講:「等著看診。」 我鞋仔穿好,閣問一擺較放心:「借問一下,今仔日愛量inbody無?」(身體組成分析) 「今天不用。」 逐擺
Thumbnail
醫病關係很難在短時間建立,剛開始我的醫生病患不多,我們能聊得很多,後來他的名氣逐漸響亮,每次門診都上百人,我們能說話的時間大量壓縮,有時短到只能用一個眼神來表達那段時間的情緒。經驗豐富的醫生也是一看就知道,有時無聲勝有聲。 從我二十多歲發病,這十幾年的時間想起來也是不可思議。
Thumbnail
醫病關係很難在短時間建立,剛開始我的醫生病患不多,我們能聊得很多,後來他的名氣逐漸響亮,每次門診都上百人,我們能說話的時間大量壓縮,有時短到只能用一個眼神來表達那段時間的情緒。經驗豐富的醫生也是一看就知道,有時無聲勝有聲。 從我二十多歲發病,這十幾年的時間想起來也是不可思議。
Thumbnail
病患家屬斬釘截鐵地和我說:「血糖藥我會按時打啦!就按照血糖數值調整而已!」 殊不知.....隔天上班的我驚呆了......
Thumbnail
病患家屬斬釘截鐵地和我說:「血糖藥我會按時打啦!就按照血糖數值調整而已!」 殊不知.....隔天上班的我驚呆了......
Thumbnail
爸轉到普通病房之後,我們又開始找看護。
Thumbnail
爸轉到普通病房之後,我們又開始找看護。
Thumbnail
心情筆記 2024.4.14 #癌療記事 上週五一早到醫院報到,先去抽血站抽血、驗血,然後量血壓、身高體重.一樣,每次到醫院,只要量血壓,一定會超標過高,但只要完成療程,領藥時再測一遍,又恢復到正常了。 今天要做第二階段、連續三週的化療,也是全部療程第九次,總共要做20次。有了前
Thumbnail
心情筆記 2024.4.14 #癌療記事 上週五一早到醫院報到,先去抽血站抽血、驗血,然後量血壓、身高體重.一樣,每次到醫院,只要量血壓,一定會超標過高,但只要完成療程,領藥時再測一遍,又恢復到正常了。 今天要做第二階段、連續三週的化療,也是全部療程第九次,總共要做20次。有了前
Thumbnail
在臨床上,我們施打藥物除了是幫病患治療之外,最重要的是還需要知道患者對藥物是否有過敏,我的習慣是在注射藥物前還是會問患者是否對藥物過敏,畢竟注射藥物就是一種風險,那麼~故事就開始延續了
Thumbnail
在臨床上,我們施打藥物除了是幫病患治療之外,最重要的是還需要知道患者對藥物是否有過敏,我的習慣是在注射藥物前還是會問患者是否對藥物過敏,畢竟注射藥物就是一種風險,那麼~故事就開始延續了
Thumbnail
「一位 30 多歲的女性患者,在幾年前懷孕的過程中發現有糖尿病,血糖都超標。患者在產後持續接受治療,但是因為生活忙碌,血糖控制並不理想。」張舜程醫師指出,「最近兩年,患者發現腳上的小傷口癒合速度比較慢。
Thumbnail
「一位 30 多歲的女性患者,在幾年前懷孕的過程中發現有糖尿病,血糖都超標。患者在產後持續接受治療,但是因為生活忙碌,血糖控制並不理想。」張舜程醫師指出,「最近兩年,患者發現腳上的小傷口癒合速度比較慢。
Thumbnail
經過長達一年的抽血、檢查,總算可以手術了! 但原來還有很多我沒想過的事...
Thumbnail
經過長達一年的抽血、檢查,總算可以手術了! 但原來還有很多我沒想過的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