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敬老座、需要座到博愛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我的年紀很尷尬,已經退休,以我的說法就是介於老不老、小不小之間,所以每次上台北搭捷運總是全程站著,深怕一坐下去就被人看老了。

以前當老師的時候,常有學生在打飯菜時優先禮讓我,還不忘用句成話,說要敬老尊賢,我總是笑著說:「我那裡老?那裡閒?」即使知道這個敬老兩個字是尊敬老師。

在軍中當兵的時候,最受不了學長學弟制,就是你有什麼樣的階級,就會有什麼樣的特權,所以老兵坐著,新兵只能站著,如果當老兵站了起來,新兵只能趴下去做伏地挺身,我同梯的這樣走過來,等到當了老兵以後就想把以前被欺負的全部討回來,不是向著欺負他的學長,而是向著初入軍中的學弟,這種牛頭不對馬嘴形成了我對於當時軍中生活的種種意象。

其實我用了三個角度來理解博愛座的爭吵事件,首先以我自身當例子,深怕被人看老了,因為一般人對於年紀都有一些不好的刻板印象,所以我十幾年前到咖啡館駐唱時,總是透過穿著來掩飾我的年紀,其實這些年青朋友的年紀和我兒子相當,他們大概以為我只是一個年紀略大的大哥,我也因為這樣才能自在地展現自我。

很多對於年紀的刻板印象來自一些人的為老不尊,覺得老是他的資歷、是他的特權、或許也是在這世界上唯一讓自己覺得高人一等的東西,就像我以前的軍中學長一樣,當他把博愛座解釋成敬老座,是自己專屬特權的展現時,他當然會用許多不理性的肢體動作來捍衛這個自認為屬於自己的東西。

學校任教時,我總是告誡學生,天下沒有理所當然的東西,要贏得別人的尊敬,至少要像個樣子,有學生說很羨慕社會一些弱勢團體被善心人士幫助,我笑著說:「你現在好手好腳不需要,等你「歹手歹腳」(台),就會有很多人幫助你了!」

這也是我想向那些倚老賣老的老屁孩說的話:「要別人禮讓你,先「歹腳歹手」(台)再說吧!」如果博愛座也是敬老的一種措施,這種老屁孩不值得尊重!

整件事情的盲點應該是有些老屁孩將博愛座當成敬老的特權座,而不是當成需要座,然後要人讓不到,就在那邊撒野、大吵大鬧,我倒覺得和這些胡攪蠻纏、一天到倚老賣老耍特權的人理性溝通太累了!不如把這項福利的主導權放給實際上坐在博愛座的人身上,他要讓不讓決定權在他,然後在旁邊貼一個字條:「如果你堅持要人讓座,請說明你需要博愛座的理由!」這時這些得理不饒人的老屁孩就得用一種求懇的態度了。

這個社會上,有很多人明明沒有道理,說不過別人,動不動就以自己年紀比較大來轉移焦點,可是除了年紀比較大,待人修養都顯得幼稚,這樣的老,我們敬得下去嗎?不敬也罷!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新石的沙龍
24會員
398內容數
希望將自己生命中所發生的重要事件,整理成智慧,分享給讀者。
新石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08
本文以生物學的比喻,闡述共產主義如同病毒或癌細胞,會破壞社會結構,感染正常細胞(人民),最終導致社會癱瘓甚至死亡。以國民黨、美國及臺灣的例子說明共產主義的入侵及危害,並提出以經濟制裁等方式,切斷共產勢力的養分供應,最終消滅共產主義。
Thumbnail
2025/04/08
本文以生物學的比喻,闡述共產主義如同病毒或癌細胞,會破壞社會結構,感染正常細胞(人民),最終導致社會癱瘓甚至死亡。以國民黨、美國及臺灣的例子說明共產主義的入侵及危害,並提出以經濟制裁等方式,切斷共產勢力的養分供應,最終消滅共產主義。
Thumbnail
2025/04/04
黨工:「領導!是不是我的認知有問題?台灣不是我們不可分割的一部份嗎?怎麼他們還有軍隊、總統,連護照都和我們不一樣,這是怎麼回事?」 領導:「這本來是國家機密!既然你是未來的接班團隊,那我就把來龍去脈跟你講好了!你看過魯迅的阿Q正傳吧!」 黨工:「我看過!裡面提到阿Q被人打得很慘,只好用精神勝利法
Thumbnail
2025/04/04
黨工:「領導!是不是我的認知有問題?台灣不是我們不可分割的一部份嗎?怎麼他們還有軍隊、總統,連護照都和我們不一樣,這是怎麼回事?」 領導:「這本來是國家機密!既然你是未來的接班團隊,那我就把來龍去脈跟你講好了!你看過魯迅的阿Q正傳吧!」 黨工:「我看過!裡面提到阿Q被人打得很慘,只好用精神勝利法
Thumbnail
2025/04/03
最近教育又搬上了檯面,原因是有一個高中老師,又是接受央視採訪,又是和白狼同框,主管機關說基於教育中立和言論自由,這樣的行為是可以接受的。 教師的本業是教育,舞台是課堂上,行有餘力在課餘的時間的確可以做其他的事,只要這些事不影響教育工作或形象。 可是跑去敵國官方媒體,大談國家政策,又跑去和黑道人物
Thumbnail
2025/04/03
最近教育又搬上了檯面,原因是有一個高中老師,又是接受央視採訪,又是和白狼同框,主管機關說基於教育中立和言論自由,這樣的行為是可以接受的。 教師的本業是教育,舞台是課堂上,行有餘力在課餘的時間的確可以做其他的事,只要這些事不影響教育工作或形象。 可是跑去敵國官方媒體,大談國家政策,又跑去和黑道人物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年紀很尷尬,已經退休,以我的說法就是介於老不老、小不小之間,所以每次上台北搭捷運總是全程站著,深怕一坐下去就被人看老了。 以前當老師的時候,常有學生在打飯菜時優先禮讓我,還不忘用句成話,說要敬老尊賢,我總是笑著說:「我那裡老?那裡閒?」即使知道這個敬老兩個字是尊敬老師。 在軍中當兵的時候,最
Thumbnail
我的年紀很尷尬,已經退休,以我的說法就是介於老不老、小不小之間,所以每次上台北搭捷運總是全程站著,深怕一坐下去就被人看老了。 以前當老師的時候,常有學生在打飯菜時優先禮讓我,還不忘用句成話,說要敬老尊賢,我總是笑著說:「我那裡老?那裡閒?」即使知道這個敬老兩個字是尊敬老師。 在軍中當兵的時候,最
Thumbnail
你上次和什麼人有過真正交流的對談是什麼時候? 人老了的一個標誌是步步為營的機巧,有人說那是「世故」。年少時很容易和人交心,星夜相談也無妨,兩肋插刀也很可以,那是全無戒備,不怕受傷把自己全盤交了出去。
Thumbnail
你上次和什麼人有過真正交流的對談是什麼時候? 人老了的一個標誌是步步為營的機巧,有人說那是「世故」。年少時很容易和人交心,星夜相談也無妨,兩肋插刀也很可以,那是全無戒備,不怕受傷把自己全盤交了出去。
Thumbnail
70歲了,回憶前塵今世。片段的記憶 說不出口的 都在這裡了  看著湍急河水,懵懂長大……芳華20……歲月如梭……教學生涯……退休雲遊
Thumbnail
70歲了,回憶前塵今世。片段的記憶 說不出口的 都在這裡了  看著湍急河水,懵懂長大……芳華20……歲月如梭……教學生涯……退休雲遊
Thumbnail
就要三十年過去,你們做父母的議題是不是來到死當的臨界點了。
Thumbnail
就要三十年過去,你們做父母的議題是不是來到死當的臨界點了。
Thumbnail
雖然是年過八十的高齡老人。不過,在心中,在日常生活的各個層面,我並沒有感覺到所謂「老了」的明顯衰退的現象。 慶幸我還可以在每天早晨起床後習慣性地打開手機, 瀏覽國內外的第一手新聞,接著才查一下受到新訊息、有趣的貼文。 不去想, 也絕不提 “自己老了”; 大的成就還在積極追尋中。
Thumbnail
雖然是年過八十的高齡老人。不過,在心中,在日常生活的各個層面,我並沒有感覺到所謂「老了」的明顯衰退的現象。 慶幸我還可以在每天早晨起床後習慣性地打開手機, 瀏覽國內外的第一手新聞,接著才查一下受到新訊息、有趣的貼文。 不去想, 也絕不提 “自己老了”; 大的成就還在積極追尋中。
Thumbnail
有一個人,童年日子過得很不錯,家人同學朋友鄰居都對他很好,肚子餓隨時有東西吃,腿痠隨時有椅子坐,身體累了隨時有床睡,生活中樣樣常不缺。 走過童年,來到二、三十歲,餓了需要自己出門賺錢買食物,腿痠要找地方休息,累了睏了不能隨時躺下,要等時機。接著來到五十歲、六十歲,餓了要自己下廚煮食物,腿痠也不
Thumbnail
有一個人,童年日子過得很不錯,家人同學朋友鄰居都對他很好,肚子餓隨時有東西吃,腿痠隨時有椅子坐,身體累了隨時有床睡,生活中樣樣常不缺。 走過童年,來到二、三十歲,餓了需要自己出門賺錢買食物,腿痠要找地方休息,累了睏了不能隨時躺下,要等時機。接著來到五十歲、六十歲,餓了要自己下廚煮食物,腿痠也不
Thumbnail
曾經和一個大學同學交流時,他的分享至今仍令我印象深刻。 「我爸退休後還是跟以前一樣,總是汲汲營營,有很多事情想做,但明明自己身體也不是那麼好了,我就不懂為何他要把自己搞得這麼忙!」 仔細回想之前認識過的熟齡朋友們,確實有不少退休人士比從前工作時還要忙碌!他們把自己的行程排得很滿,早上去公
Thumbnail
曾經和一個大學同學交流時,他的分享至今仍令我印象深刻。 「我爸退休後還是跟以前一樣,總是汲汲營營,有很多事情想做,但明明自己身體也不是那麼好了,我就不懂為何他要把自己搞得這麼忙!」 仔細回想之前認識過的熟齡朋友們,確實有不少退休人士比從前工作時還要忙碌!他們把自己的行程排得很滿,早上去公
Thumbnail
「因為你會老,因為你愛的人會老,因為你愛的人身旁的人會老。」 之前曾在法扶基金會出版的《讓我們安心變老》一書中讀到這句話,頗有感觸的。 「老」一直以來在社會大眾眼中通常是較負面、黑暗的詞,尤其對許多年輕人而言,老人就是固執、守舊、很「歡」的代名詞。儘管如此,身旁愛我們的人、我們愛的人終究有一
Thumbnail
「因為你會老,因為你愛的人會老,因為你愛的人身旁的人會老。」 之前曾在法扶基金會出版的《讓我們安心變老》一書中讀到這句話,頗有感觸的。 「老」一直以來在社會大眾眼中通常是較負面、黑暗的詞,尤其對許多年輕人而言,老人就是固執、守舊、很「歡」的代名詞。儘管如此,身旁愛我們的人、我們愛的人終究有一
Thumbnail
心情筆記 2024.1.20 #老年生活 看到國小同學賴群組的訊息,一位同學生病住院治療,孩子都不在身邊,在外工作,家中沒有其他人可以幫忙,只好請看護照顧。同學們也都將近70高齡,單獨生活已是正常,父母大多不在,孩子也長大成人,自立工作生活。 晚年要面對的就是如何照顧好自己,不像
Thumbnail
心情筆記 2024.1.20 #老年生活 看到國小同學賴群組的訊息,一位同學生病住院治療,孩子都不在身邊,在外工作,家中沒有其他人可以幫忙,只好請看護照顧。同學們也都將近70高齡,單獨生活已是正常,父母大多不在,孩子也長大成人,自立工作生活。 晚年要面對的就是如何照顧好自己,不像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