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雜談] 聊聊博愛座之亂|20240625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博愛座之亂,這個議題一直都是熱門話題,但最近尤為顯著,洗到台灣各大媒體、社群網站、意見領袖等等都在談論,有些說法讓我不禁皺眉,尤其將該議題的炒作與阿共的陰謀掛勾。

先說結論,我是很支持廢除博愛座的看法,畢竟禮讓這種事本就應是由人民素養的內而外,而非源於社會道德的綁架,畢竟大家都付了錢,自然都有權利使用座位。

或許有些人也認為,若不實施博愛座,那麼弱勢在社會上將更弱勢,冷血而殘酷的現實社會必然更無情的排擠他們,但我並不認同。

在我的生活經驗中,不乏觀察到在公車上、捷運上,年輕人低頭酣睡,不顧身旁的弱勢族群,諸如老人、孕婦、小孩等等,但也是有許多人願意讓坐,也鮮少遇到有人直言批評酣睡的青年不讓座有何不妥,這讓我認知到,社會上人們對於讓位這件事大多保持中立的態度。

選擇不讓位的人,在旁人眼裡或許觀感不太好,但並不會讓人完全無法接受,當然或許在大多數的人心底,讓不讓位根本事不關己,既然與我無關,自然完全不在意,最好是不要牽連到自己身上是最好。

選擇讓位的人,在旁人眼裡或許會在心底暗暗讚賞,但並不會有人高聲喝采,讓人認為這就是人性光輝的高光時刻,因為這樣的舉動根本稱不上善舉,只能算的上一件小小的好事,就好比不隨地亂丟垃圾的等級一樣。

從上述觀察,人們的讓位行為誘因並不大,因為讓不讓位根本對於自身沒有任何立即性的影響,除了某些正義魔人的咆哮與鐵拳之外,甚至方才舉例的亂丟垃圾還可能有罰則的風險,但不讓位又何從罰起?而且又如何判斷這個人是惡意的不讓位呢?

在我們得到的資訊來看,不讓位而吵上新聞的人,大多數是因為疲勞、難言之隱等問題而不讓位,而非刻意,而在這些資訊上,我反而觀察到,某些弱勢人士總是認為博愛座是他們的專屬座位,而非源於愛心的座位,比起普羅大眾,這群人更是將這個議題真正的發酵者,或許比起宣導禮讓弱勢,更應該讓弱勢的人們清楚的認知到,這份愛心絕非人們的義務,而是友愛。

說實話,我最常就是早上搭公車時,一群趕著去早市買菜的阿婆,他們總是拖著半身高的菜車,旁若無人地霸佔了所有的博愛座,當然她們的年齡給了她們這麼做的合理性,禮讓她們自然沒有任何問題,然而有時侯她們卻會以咆哮,甚至動手的方式驅趕坐在博愛座的少年或中年男性,尤其是當她們的菜車裝得滿滿時更是如此,她們完全不管這些人是不是剛值完大夜班,早已精疲力竭,甚至有些人酣睡到口水都滴了下來,都被活生生的推醒,而這些人睜眼看到是老婆婆,也沒了與之爭執的想法,只能無奈地站到一旁依靠著柱子繼續休息。

目睹這一切的我,沒有一絲怒意,更沒有任何同情,因為這在我們生活中習以為常,彷彿在我們心底便認為,博愛坐就是給弱勢坐的,一般人就是不能坐,無論再累再苦都坐不得。

因此我打從心底的贊同廢除博愛座,將愛心歸於愛心,而非如今這種以身份或年齡對大多數人霸凌的行徑。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銘叔的沙龍
31會員
195內容數
透過「流浪者之歌」的故事,我充分的體認到,人生最重要的事便是「面對自我」、「認知自我」,唯有如此,我們才能真正的活著,而非隨波逐流。或許,我的感悟,在你的眼裡很是膚淺,我的想法,在你看來太過單純,但這卻是我透過「自問」得到的答案。比起向人尋求人生解答,我更願意多點失敗,多繞點路,只為了找到屬於我的,「答案」。
銘叔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13
這篇文章探討了模仿與自我認同之間的關係,作者分享自身經驗,說明瞭盲目模仿的陷阱與找到自我認同的過程。文章的核心觀點在於:模仿他人雖然有助於成長,但過度模仿會導致失去自我。真正的成長在於理解自己的侷限,並在模仿的基礎上做出屬於自己的選擇。
Thumbnail
2025/04/13
這篇文章探討了模仿與自我認同之間的關係,作者分享自身經驗,說明瞭盲目模仿的陷阱與找到自我認同的過程。文章的核心觀點在於:模仿他人雖然有助於成長,但過度模仿會導致失去自我。真正的成長在於理解自己的侷限,並在模仿的基礎上做出屬於自己的選擇。
Thumbnail
2025/04/08
現代人追求效率的同時,也應重視基本功的培養。AI工具的便利之餘,更考驗著我們對知識的理解與辨別能力。唯有紮實的基本功,才能在資訊洪流中保持清晰的思緒,不被表面的快速所迷惑。
Thumbnail
2025/04/08
現代人追求效率的同時,也應重視基本功的培養。AI工具的便利之餘,更考驗著我們對知識的理解與辨別能力。唯有紮實的基本功,才能在資訊洪流中保持清晰的思緒,不被表面的快速所迷惑。
Thumbnail
2025/04/03
深陷黑暗泥沼的人,會發自內心的追求光明,但我只是月光,而非豔陽,真正的曙光終究是來自於退去泥濘的你。
Thumbnail
2025/04/03
深陷黑暗泥沼的人,會發自內心的追求光明,但我只是月光,而非豔陽,真正的曙光終究是來自於退去泥濘的你。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相反的,他們所捍衛的那些言論,卻是長年以來都被大眾所允許的歧視與冒犯言論。極端來說,這些歧視與冒犯言論的發言者的確也應該享有言論自由。但問題是,這些貶抑與傷害特定群體的言論,往往會創造或加強一些不友善的環境,並讓一部分的群體因此失去言論自由、甚至人身自由與安全都可能受到影響。
Thumbnail
  相反的,他們所捍衛的那些言論,卻是長年以來都被大眾所允許的歧視與冒犯言論。極端來說,這些歧視與冒犯言論的發言者的確也應該享有言論自由。但問題是,這些貶抑與傷害特定群體的言論,往往會創造或加強一些不友善的環境,並讓一部分的群體因此失去言論自由、甚至人身自由與安全都可能受到影響。
Thumbnail
你可以覺得這只是小事一樁,但我告訴你這非事實。現實生活就是如此,人從四面八方而來,大家匯在一起各有背景,當中只要有一個人破壞制度,即使那破壞只是很小的一點,後果也可以很嚇人。
Thumbnail
你可以覺得這只是小事一樁,但我告訴你這非事實。現實生活就是如此,人從四面八方而來,大家匯在一起各有背景,當中只要有一個人破壞制度,即使那破壞只是很小的一點,後果也可以很嚇人。
Thumbnail
博愛座一直是熱門話題。一些人覺得廢除博愛座會令社會更加冷酷。但觀察公共交通上的行為,發現大部分人都公事公辦,或讓位或不讓位都不影響自身,誰坐誰站只跟個人態度有關。因此,支持將愛心歸於愛心,讓有需要的人能真正得到幫助。
Thumbnail
博愛座一直是熱門話題。一些人覺得廢除博愛座會令社會更加冷酷。但觀察公共交通上的行為,發現大部分人都公事公辦,或讓位或不讓位都不影響自身,誰坐誰站只跟個人態度有關。因此,支持將愛心歸於愛心,讓有需要的人能真正得到幫助。
Thumbnail
近期國會改革法案引發了許多爭議和社會運動。本文將探討人民的訴求、國會規則的漏洞和集會抗議的意義。後半部分將從神經科學角度出發,分析大腦或基因與政治立場的關聯,並思考政治神經學未來的發展。
Thumbnail
近期國會改革法案引發了許多爭議和社會運動。本文將探討人民的訴求、國會規則的漏洞和集會抗議的意義。後半部分將從神經科學角度出發,分析大腦或基因與政治立場的關聯,並思考政治神經學未來的發展。
Thumbnail
台灣社會對於同性戀的態度,我覺得隨著時代演變,是有些變化的。 我記得幾年前同性婚姻請願議題曾讓社會輿論沸揚,我也激動不已。但課堂單純,不便談論個人主見,尤其是這種敏感議題。 但或許腦波所想,在宇宙間還是有機會量子感應?! 某天課堂,小B竟恰巧提問:「老師,你對同性戀的看法是什麼? 」 菜b導
Thumbnail
台灣社會對於同性戀的態度,我覺得隨著時代演變,是有些變化的。 我記得幾年前同性婚姻請願議題曾讓社會輿論沸揚,我也激動不已。但課堂單純,不便談論個人主見,尤其是這種敏感議題。 但或許腦波所想,在宇宙間還是有機會量子感應?! 某天課堂,小B竟恰巧提問:「老師,你對同性戀的看法是什麼? 」 菜b導
Thumbnail
台灣國會改革懶人包(自各家網路資料精簡整理) 一、國會改革背景 最近,台灣的國會改革引發廣泛討論。主要是針對《立法院職權行使法》、《刑法》、《立法院組織法》、《立法委員行為法》、《立法委員互選院長副院長辦法》等五部法律進行修正。藍白兩黨(國民黨和民眾黨)聯手推動修法,而民進黨則強烈反對,導致立
Thumbnail
台灣國會改革懶人包(自各家網路資料精簡整理) 一、國會改革背景 最近,台灣的國會改革引發廣泛討論。主要是針對《立法院職權行使法》、《刑法》、《立法院組織法》、《立法委員行為法》、《立法委員互選院長副院長辦法》等五部法律進行修正。藍白兩黨(國民黨和民眾黨)聯手推動修法,而民進黨則強烈反對,導致立
Thumbnail
光是可以動用暴力的威脅,就可以摧毀一切。 只要有一方使用暴力,存心蠻橫不講理, 我們以為共同遵循的制度、法律、邏輯,就完全失效。社會結構崩塌,一切失去保障。 戰爭亦同。 在這人世間,卑微地活著才是常態。 民主、公平、正義...... 都是掌握權力者吃飽了才施捨些許的鏡中水月。
Thumbnail
光是可以動用暴力的威脅,就可以摧毀一切。 只要有一方使用暴力,存心蠻橫不講理, 我們以為共同遵循的制度、法律、邏輯,就完全失效。社會結構崩塌,一切失去保障。 戰爭亦同。 在這人世間,卑微地活著才是常態。 民主、公平、正義...... 都是掌握權力者吃飽了才施捨些許的鏡中水月。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