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的意義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旅行的意義是什麼?陳綺貞歌詞裡的回答是離開,我則相信更重要的是離開後、與既有生活的重逢。

今年四月,紐西蘭 21 個公路旅行的晚上,在 12 個不同的房間中度過。商旅、青旅、度假村小木屋、Airbnb。篩選時首要以預算為考量,其次才是地點易達性(因多數時有租車,移動相對方便)、設施、整體氛圍等。每晚花費相差不大的房間,可以擁有如何相異的住宿品質?對我而言,又代表未來對於居住條件的何種想像?

這趟旅程後,我們根據住宿的整體氛圍、地點、共用空間、廚房、浴室、房間、床組、景觀及主人親切度進行評分。說來有趣,總是在體驗過不怎麼喜歡的項目後,才發現原來擁有某個條件如此重要。就像大家常說的,失去後才懂得擁有的好,又好比地震搖整晚失眠,隔天特別珍惜一夜安穩好眠。


數據顯示的排名結果並不意外。從中細看,歸納幾點理想生活參考:

1) 所有生活必備設施、工具都齊全且易於取得,是住起來無大事掛心的基本條件 → 即便有種資源有限的緊迫感(個人經驗通常這種緊迫感是虛幻的),還是希望盡量把必備品按優先順序一一取得。必備品齊全,心裡小障礙少了,居住的幸福感會增加許多(常會比想像中還多)。

2) 然而再乾淨、有設計感、設備齊全的房子,少了主人的人情味,都無法稱得上真心喜歡或想要久待 → 任何形式的物質擁有,只有表面順眼是不夠的。沒有與自己內在共鳴的情感、故事,擁有了也不會心動。房子如此、物品如此,選擇工作、關係時也是這樣的準則吧。

3) 平常被我定義為可有可無的裝飾品,記載著主人的喜好跟生命足跡,更是定調空間氛圍的要素 → 我想讓空間呈現怎樣的氛圍,來定錨、校準時時變動的心情?那也包含了我對於未來自己的想像

4) 有了租車作為代步工具,空間限制縮小,選擇就變多了 → 用金錢換什麼,可以讓我擁有更多選擇?這個價值是否值得?對花大筆錢之前的猶豫時刻會有幫助


總結來說,同樣的支出,創造截然不同的入住體驗。然而即便是最終得分最高的房間,也有美中不足的地方。或許想像中滿分的心動住宿(和生活方式),在提高預算後會出現,也或許它正等著我去畫圖、實現。但可以確定的是,它絕對不會是每個人的滿分住宿 :D


我是 Joby (揪比)這裡是我探索身心靈的自由書寫小天地!歡迎追蹤我的 IG: rainbowjoby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外在是內在狀態反射。
我無需羨慕他人,因為我也正活出閃亮的自己。以這個角度出發,就比較不會覺得自己不夠好,或者因內心感到缺憾而產生文人相輕、質疑對方真誠度的補償心態。反而能跟它背後的美好價值共振,並且把焦點轉回到我的內在創造力,成為助力推我往前走。
自願走進這片黑暗時,剛開始是帶著「相信黑暗盡頭有光」的信念。但光什麼時候會出現?過程可能面對非常多挑戰,特別是當自己所相信的與大環境價值相左,總會經歷內在掙扎和懷疑。什麼情況下應該行動,又是什麼情況下應該臣服於內在的無動力,靜待時機成熟呢?而即便我知道沒有一個標準答案,還是想問「我真的做對了嗎?」
喜歡藝文作品,也有陣子常自己創作。透過它們,我看見、共感、抒發那些屬於人類幽微或者深埋的情感。 某一天,我突然發現自己對於陰影或隨之引發的情緒上癮了。
紐西蘭打工度假回來後,處在全職無業的狀態(笑)已經一個月了。狀態好的時候,我可以充滿熱情地練習畫畫、透過書寫進行內在對話、運動、看書。狀態不好的時候就只想躺著,提不起勁,做什麼都覺得不對。可是當我沒有動力、零產出的候,那種我不值得的感覺就會冒出來。
我生活中不時會有突然感覺受傷的時刻,其中一個情境是,當我把自己很滿意的作品分享給重要他人,但對方沒有給予我期待中的稱讚,反而是直白點出不夠好的地方。 昨天下午,我就因為這樣而爆哭一場。明明對方說的我也同意,為什麼會感到受傷?
外在是內在狀態反射。
我無需羨慕他人,因為我也正活出閃亮的自己。以這個角度出發,就比較不會覺得自己不夠好,或者因內心感到缺憾而產生文人相輕、質疑對方真誠度的補償心態。反而能跟它背後的美好價值共振,並且把焦點轉回到我的內在創造力,成為助力推我往前走。
自願走進這片黑暗時,剛開始是帶著「相信黑暗盡頭有光」的信念。但光什麼時候會出現?過程可能面對非常多挑戰,特別是當自己所相信的與大環境價值相左,總會經歷內在掙扎和懷疑。什麼情況下應該行動,又是什麼情況下應該臣服於內在的無動力,靜待時機成熟呢?而即便我知道沒有一個標準答案,還是想問「我真的做對了嗎?」
喜歡藝文作品,也有陣子常自己創作。透過它們,我看見、共感、抒發那些屬於人類幽微或者深埋的情感。 某一天,我突然發現自己對於陰影或隨之引發的情緒上癮了。
紐西蘭打工度假回來後,處在全職無業的狀態(笑)已經一個月了。狀態好的時候,我可以充滿熱情地練習畫畫、透過書寫進行內在對話、運動、看書。狀態不好的時候就只想躺著,提不起勁,做什麼都覺得不對。可是當我沒有動力、零產出的候,那種我不值得的感覺就會冒出來。
我生活中不時會有突然感覺受傷的時刻,其中一個情境是,當我把自己很滿意的作品分享給重要他人,但對方沒有給予我期待中的稱讚,反而是直白點出不夠好的地方。 昨天下午,我就因為這樣而爆哭一場。明明對方說的我也同意,為什麼會感到受傷?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因為有一個目的,而你選擇出發前往。」 如果問我說旅行是帶有什麼樣的意義?我應該會說就是一種「尋求」。你可能是要尋求著放鬆、尋求與生活圈外的人交流,又或是尋求自我探索。甚至這個「尋求」最後所得到的,可能來自於你的出發、過程或是終點。 雖然我對於《享受吧!一個人的旅行。》中吉兒跟朋友抱怨生
旅行總是令人心情愉悅的 旅行可以使人暫時逃離日常生活的壓力 也可以讓人探索新的事物 每個人對美好旅程定義不同 有些人嚮往四處探訪當地知名景點 品嚐美食又或者只想換個環境 享受舒心休憩體驗 但不外乎都希望透過旅行 為生活注入新的能量
Thumbnail
世界那麼大,應該多看一點,所以我們才旅行,看這全世界與我們的世界有何不同,體驗異國文化,了解人文風情,感受最深刻的體會,刻畫在內心的寫照,一五一十全部放在內心的感官中與記憶中。旅行總教我們它本身的意義,但又為了什麼才要旅行?我是說,旅行並不總然是這樣簡單,買了機票,規劃旅程,然後到了當地,開始
Thumbnail
旅行不僅是探索世界的旅程,也是與自己、他人和世界對話的體驗。透過旅行,人們可以發現內在的力量,建立與他人的情感連結,並聆聽世界各地的故事和魅力。
Thumbnail
旅行,就是偏離日常軌道的探險,讓自己永遠在重新定位中。旅行既是觀點轉換,又是身分的轉換,地方因為你而有了意義。
Thumbnail
對我而言,旅行的意義是多采多姿的,從年少的憧憬到隨著年齡增長的思考,旅行意義不斷變化。文章中作者分享了自己對旅行觀唸的轉變,認為應該用心感受當地文化和人情才能真正體會旅行的意義。他喜歡紀錄旅行的點滴,這些回憶成為了他的寶藏。此外,他更傾向於在國內進行深度旅行,探索臺灣的風土人情。
09/14/2018 人が澄む 旅行的意義昇華   這些年,我常出國。 出國的目的當然就是工作。 因此去了不少地方,雖談不上見多識廣,但倒也真看了不少觀光景點。 一個旅程,至少要看上百個景點。 也因此出國觀光對我早己沒有任何意義。 與其大老遠跑去看教堂,古堡,皇宮,古蹟。 我寧可和
Thumbnail
不管是遠行還是歸來, 每一次的心情總是會有著不同的體會。 旅行是貼近生活的一種實現與融入, 開拓眼界視野讓心更加寬廣。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因為有一個目的,而你選擇出發前往。」 如果問我說旅行是帶有什麼樣的意義?我應該會說就是一種「尋求」。你可能是要尋求著放鬆、尋求與生活圈外的人交流,又或是尋求自我探索。甚至這個「尋求」最後所得到的,可能來自於你的出發、過程或是終點。 雖然我對於《享受吧!一個人的旅行。》中吉兒跟朋友抱怨生
旅行總是令人心情愉悅的 旅行可以使人暫時逃離日常生活的壓力 也可以讓人探索新的事物 每個人對美好旅程定義不同 有些人嚮往四處探訪當地知名景點 品嚐美食又或者只想換個環境 享受舒心休憩體驗 但不外乎都希望透過旅行 為生活注入新的能量
Thumbnail
世界那麼大,應該多看一點,所以我們才旅行,看這全世界與我們的世界有何不同,體驗異國文化,了解人文風情,感受最深刻的體會,刻畫在內心的寫照,一五一十全部放在內心的感官中與記憶中。旅行總教我們它本身的意義,但又為了什麼才要旅行?我是說,旅行並不總然是這樣簡單,買了機票,規劃旅程,然後到了當地,開始
Thumbnail
旅行不僅是探索世界的旅程,也是與自己、他人和世界對話的體驗。透過旅行,人們可以發現內在的力量,建立與他人的情感連結,並聆聽世界各地的故事和魅力。
Thumbnail
旅行,就是偏離日常軌道的探險,讓自己永遠在重新定位中。旅行既是觀點轉換,又是身分的轉換,地方因為你而有了意義。
Thumbnail
對我而言,旅行的意義是多采多姿的,從年少的憧憬到隨著年齡增長的思考,旅行意義不斷變化。文章中作者分享了自己對旅行觀唸的轉變,認為應該用心感受當地文化和人情才能真正體會旅行的意義。他喜歡紀錄旅行的點滴,這些回憶成為了他的寶藏。此外,他更傾向於在國內進行深度旅行,探索臺灣的風土人情。
09/14/2018 人が澄む 旅行的意義昇華   這些年,我常出國。 出國的目的當然就是工作。 因此去了不少地方,雖談不上見多識廣,但倒也真看了不少觀光景點。 一個旅程,至少要看上百個景點。 也因此出國觀光對我早己沒有任何意義。 與其大老遠跑去看教堂,古堡,皇宮,古蹟。 我寧可和
Thumbnail
不管是遠行還是歸來, 每一次的心情總是會有著不同的體會。 旅行是貼近生活的一種實現與融入, 開拓眼界視野讓心更加寬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