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心理學筆記04:在佛洛伊德之後,一起聽聽新精神分析學派在乎什麼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人生來就是孤伶伶的,因為焦慮先於我們出生之前。」

新精神分析源於對佛洛伊德引領的精神分析更多的探討,本次的內容主要討論到阿德勒、榮格、艾瑞克森、霍妮等人的理論。

佛洛伊德相當重視早期經驗的重要性,然而其詮釋仍有侷限,因此引發後續的多樣學說,性驅力不再是絕對因素。

首先是阿德勒,他提出我們應該「完整的」看人,因為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阿德勒相信:自卑感永遠是行為的驅動力。個人成長來自補償,也就是克服想像或真實的自卑,因此達到超越。在讀到這個說法的時候,我覺得有些困惑,我同意自卑後的補償作用能夠使人達到超越,然而要如何恰如其分掌握自卑的程度,方才不會先被壓垮而能長出力氣對抗?他提出的社會興趣我認為相當重要,因為身處現代的我們,其實無法「一個人」離群所居而能好好活著。當我們知覺到自己是社會的一份子之後,才能夠更進一步肯認自己的價值,並且願意有所貢獻。

再來談到榮格的分析心理學,集體潛意識是我覺得相當玄妙而且好奇的領域。不論是老師上課的影片,或是課本裡的內容,都讓人感到想要更近一步了解。不同地域、不同種族的人們,竟能夠在夢裡有相似的雷同,為什麼呢?我們的共同性源於什麼,潛意識裡我們共同擔憂的竟是相同的挑戰嗎?上課聽到anima,animus時,格外興奮,以前在聽podcast時,就曾經聽到心理師以此分析角色,無論是老師說的一見鍾情,還是日常裡常見男男女女間因為在彼此身上看見自己所缺乏的特質因而被吸引,都讓人不得不相信,我們對於「無」的渴望竟如此強烈。他提出shadow的概念,提醒人們應該要直視自身的黑暗面,「不要再假裝沒有這件事了!」承認我們都是肉身承載的靈魂,即便有過壞的念頭,不見得需要掩蓋,而應該正視它、面對它。下課時有問過老師圖騰、mandala想要傳遞的概念是什麼,聽完以後覺得有點想哭。人終歸是渴望追求圓滿的,然而在外圓內方的世界裡,我們被狠狠束縛住,在放射狀的掙扎裡,渴求一個理想的未來。

提到艾瑞克森,會覺得很不陌生,因為高中時即被涵蓋在課程內容中。然而隨著性格課程的進行,會發現他提出「看人生的全程」其實是與先輩滿不同的觀點,並不容易。但我還是不太能認同所謂前面階段沒發展好就會影響後來的固著,我相信有些階段的危機可能讓後續階段發展有更多難關,然而也可能沒有影響,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成熟度的提高,許多階段的考驗是能夠迎刃而解的。

因為準備報告的緣故,近一個月都在接觸霍妮的學說。好喜歡霍妮提出的基本焦慮,身為一個平時即為焦慮的人,看到時真的好興奮;也好喜歡老師的詮釋:「人生來就是孤伶伶的,因為焦慮先於我們出生之前。」我想,這也是為什麼,常會有無以名狀的無助感產生吧。在霍妮的理論裡,我想我是屬於離群型的人,對隱私有高度需求,覺得跟自己在一起比較安心。老師自學期初便不斷提醒我們:「不要這麼沒有彈性!」我一直沒有很了解,我覺得單一策略如果行得通,為什麼不能繼續採用呢?到了現在,好像慢慢可以理解,這很像我們一直聽到的「過與不及都不好」,仰賴單一策略可以解決當下問題,但不見得能夠一定程度提升生活品質,我們應該將目光放更遠,才能讓未來的生命也能持續找到出口。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SheNightNight
4會員
14內容數
SheNightNight的其他內容
2025/02/25
人生像薛西佛斯推石,一場不斷重來的戰鬥。 備考的你,是否也曾問:「我真的快樂嗎?」在單調日常中,我們學著在重複裡找回步伐,像那位推石的人一樣,不求永恆,只為此刻真實。這篇文字,是寫給我,也寫給正在路上的你。
Thumbnail
2025/02/25
人生像薛西佛斯推石,一場不斷重來的戰鬥。 備考的你,是否也曾問:「我真的快樂嗎?」在單調日常中,我們學著在重複裡找回步伐,像那位推石的人一樣,不求永恆,只為此刻真實。這篇文字,是寫給我,也寫給正在路上的你。
Thumbnail
2024/10/29
「知道為何,便能忍受任何。」 從學測的失敗,到孤獨備戰指考,那段被認為是「落後」的日子,其實是我最堅定的選擇。即使最終未能進入夢想校系,但我學會了:只有清楚自己為何努力,才能無懼一切困難與寂寞。
Thumbnail
2024/10/29
「知道為何,便能忍受任何。」 從學測的失敗,到孤獨備戰指考,那段被認為是「落後」的日子,其實是我最堅定的選擇。即使最終未能進入夢想校系,但我學會了:只有清楚自己為何努力,才能無懼一切困難與寂寞。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被討厭的勇氣》深入探討心理學理論,鼓勵人勇於追求自己的價值觀和信念,並探討內在和高級的幸福。本文介紹了阿德勒心理學理論對人際關係的看法及如何實現內在的幸福。
Thumbnail
《被討厭的勇氣》深入探討心理學理論,鼓勵人勇於追求自己的價值觀和信念,並探討內在和高級的幸福。本文介紹了阿德勒心理學理論對人際關係的看法及如何實現內在的幸福。
Thumbnail
探討不同人對生活和心靈的追求,提供關於心理分類法、占星、MBTI等系統的瞭解和接納,以及如何表達自己。透過接受自己、尊重差異,找到自己的生活目的和幸福感。
Thumbnail
探討不同人對生活和心靈的追求,提供關於心理分類法、占星、MBTI等系統的瞭解和接納,以及如何表達自己。透過接受自己、尊重差異,找到自己的生活目的和幸福感。
Thumbnail
本文主要討論阿德勒、榮格、艾瑞克森、霍妮等人的精神分析學派理論,以探討早期經驗的重要性和集體潛意識等議題。
Thumbnail
本文主要討論阿德勒、榮格、艾瑞克森、霍妮等人的精神分析學派理論,以探討早期經驗的重要性和集體潛意識等議題。
Thumbnail
(人格心理學第三第四課) 1. 又是一個週五。 8點,心理系教學樓,人格心理學第三次課。向老師把Freud的人格理論講完了,開始講精神分析流派其他心理學家的觀點。   “在Freud之前,就有人研究無意識和夢,也有人使用談話法和催眠法來治療病人,也有人強調性問題,在精神疾病方面的重要影響。
Thumbnail
(人格心理學第三第四課) 1. 又是一個週五。 8點,心理系教學樓,人格心理學第三次課。向老師把Freud的人格理論講完了,開始講精神分析流派其他心理學家的觀點。   “在Freud之前,就有人研究無意識和夢,也有人使用談話法和催眠法來治療病人,也有人強調性問題,在精神疾病方面的重要影響。
Thumbnail
從2014出版之後就一直在暢銷排行榜的「被討厭的勇氣」 這本書的命名給人單純探討人際關係的感覺,但實際上書裡非常深入探討行為與情緒背後的心理動機 以「阿德勒心理學」為主體,從中探討各種人生中可能遭遇的疑難問題 並且用一對哲學家與年輕人的問答、辯論來呈現,相對於單一陳述式的方式,更能
Thumbnail
從2014出版之後就一直在暢銷排行榜的「被討厭的勇氣」 這本書的命名給人單純探討人際關係的感覺,但實際上書裡非常深入探討行為與情緒背後的心理動機 以「阿德勒心理學」為主體,從中探討各種人生中可能遭遇的疑難問題 並且用一對哲學家與年輕人的問答、辯論來呈現,相對於單一陳述式的方式,更能
Thumbnail
日前拜讀到葉舟的「阿德勒說了些什麼」,便想著來做一下閱讀心得,跟你們分享書本的中心思想。不想花時間去看整本書的懶人們,可以過來看一看我延伸的思想分析。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是生於奧地利的一位醫師與心理治療師,同時是個體心理學的學派創始人。近年來,由於「被討厭的勇氣」一書的人氣,他的名字亦為人熟知
Thumbnail
日前拜讀到葉舟的「阿德勒說了些什麼」,便想著來做一下閱讀心得,跟你們分享書本的中心思想。不想花時間去看整本書的懶人們,可以過來看一看我延伸的思想分析。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是生於奧地利的一位醫師與心理治療師,同時是個體心理學的學派創始人。近年來,由於「被討厭的勇氣」一書的人氣,他的名字亦為人熟知
Thumbnail
心理類知名暢銷書。透過哲學家與年輕人兩方的對談,由淺入深地探討心理學三巨頭之一阿德勒的思想。顛覆一般普遍的認知,提出「人生目的論、否定心理創傷、所有的煩惱都來自於人際關係」等想法,透過課題分離來創造幸福人生。
Thumbnail
心理類知名暢銷書。透過哲學家與年輕人兩方的對談,由淺入深地探討心理學三巨頭之一阿德勒的思想。顛覆一般普遍的認知,提出「人生目的論、否定心理創傷、所有的煩惱都來自於人際關係」等想法,透過課題分離來創造幸福人生。
Thumbnail
心理學概述 在本章中,我們將介紹心理學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心理學的起源、發展和主要分支,以及心理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通過了解心理學的基礎知識,讀者將能夠更好地理解後續章節中的內容。 心理學的起源 心理學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臘時期,當時的哲學家開始探討人類思想和行為背後的原因。隨著時間的推移
Thumbnail
心理學概述 在本章中,我們將介紹心理學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心理學的起源、發展和主要分支,以及心理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通過了解心理學的基礎知識,讀者將能夠更好地理解後續章節中的內容。 心理學的起源 心理學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臘時期,當時的哲學家開始探討人類思想和行為背後的原因。隨著時間的推移
Thumbnail
心理學概述,什麼是心理學? 心理學是一門研究人類心理活動和行為的學科,它涉及到我們思考、感受、行為的種種。透過心理學的研究,我們能夠更深入地了解人類內心世界的運作,探索思想和情感的本質,並試圖解釋人類行為的原因和影響。 心理學的起源與發展 心理學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哲學和醫學的發展。古希臘哲學
Thumbnail
心理學概述,什麼是心理學? 心理學是一門研究人類心理活動和行為的學科,它涉及到我們思考、感受、行為的種種。透過心理學的研究,我們能夠更深入地了解人類內心世界的運作,探索思想和情感的本質,並試圖解釋人類行為的原因和影響。 心理學的起源與發展 心理學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哲學和醫學的發展。古希臘哲學
Thumbnail
淺意識是由心理學家所提出的一個概念,是指位於我們意識之下、較難察覺的心靈層面。這一概念的形成歷程涉及多個心理學派的研究和理論,以下是一些對淺意識產生的主要影響: 弗洛伊德的潛意識理論: 許多對淺意識的研究起源於弗洛伊德的心理學理論。他認為,人的心靈活動可以分為三個層次:意識、前意識和潛
Thumbnail
淺意識是由心理學家所提出的一個概念,是指位於我們意識之下、較難察覺的心靈層面。這一概念的形成歷程涉及多個心理學派的研究和理論,以下是一些對淺意識產生的主要影響: 弗洛伊德的潛意識理論: 許多對淺意識的研究起源於弗洛伊德的心理學理論。他認為,人的心靈活動可以分為三個層次:意識、前意識和潛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