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走過來|55+ 半退休生活日記 #7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人生總是不斷地在「取」跟「捨」。有時候取捨之間做出選擇後,你可以自問「最差的情況」自己能否接受?

轉職若是選擇拋棄過往資歷的壞處就是一切可能歸零,薪資大大打折,還可能回到初入社會一、二年資歷的薪資,而工作內容可能現在的我覺得「屈就」。歸零好處就是可以選擇的職缺工作範圍更大、更多,只要你感興趣的,每一項你感興趣的職缺通通是機會。

每一種選擇後的發展可能更好,也可能不好不壞,甚至也可能每況愈下。根據統計,台灣每年結束營業的公司與存活公司的比率大約在5%至6%之間;新創公司大約70%三年內失敗結束。


經濟部公司統計資料查詢

經濟部公司統計資料查詢


所以,選擇不一樣的冒險,就必須有風險的認知以及承擔的能力。除此之外,還需要有停損的設定。

風險的認知,近幾年由於全球政經環境的變化、COVID19疫情、烏俄戰爭、升息與通膨、兩岸政治關係,以出口為導向的台灣,一直以來受到全球供需市場、大環境政經情勢變化的影響。自己職場工作近三十年遇到台灣不景氣的時候,不知有多少回。當不景氣發生的時候,可能某個或數個行業、產業,企業營運困境就會直接反映到人力,人事凍結、不調薪、年終獎金縮水、放無薪假、甚至資遣,就會出現在財經新聞報導。即使不轉職,這種景氣造成工作減少的情況,「被離職」的發生機會變高了。轉換新工作,意味你可能容易遇到就業市場職缺少的情況,或者轉換沒多久遇到「被離職」的情況。

承擔的能力,有時候追尋夢想、實踐理想,想的時候很「豐滿」,但現實的生活還有實踐過程卻是很「骨感」。帳單要付、成本投入、缺人缺工缺技術、他人負面責難與不看好、自己熱情消退或自我懷疑...,都須要想清楚預期自己必須承擔這些。

停損的設定,有時候給自己退路是一種選擇,這種選擇並不是放棄,在天時、地利、人和欠缺的時候,攻守調整,而是避免把自己搞的太極端想不開。


對我來說,無論是哪一種選擇,唯有誠實面對自己去做「取捨」,才會「歡喜做,甘願受」。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舒天藍地 Landy
11會員
45內容數
文字創作是美好的事,生活、情感、想法的表達方式。
舒天藍地 Landy 的其他內容
2025/04/11
作者在一本兒童繪本《了不起的消防栓》找到共鳴。
Thumbnail
2025/04/11
作者在一本兒童繪本《了不起的消防栓》找到共鳴。
Thumbnail
2025/03/15
從兩個生活小故事談起,探討稱謂與稱呼的差異,說明在日常生活中,即使是無心的稱呼錯誤,也可能造成不尊重。
Thumbnail
2025/03/15
從兩個生活小故事談起,探討稱謂與稱呼的差異,說明在日常生活中,即使是無心的稱呼錯誤,也可能造成不尊重。
Thumbnail
2025/03/14
本文探討職場人際關係與退休後人際網絡的轉變。作者分享在同一家公司服務近13年的經驗,說明如何與同事建立深厚友誼,並在退休後如何重新連結舊同事,擴展人際網絡。文章也提到人際關係的經營方式,以及如何讓退休生活更為充實快樂。
Thumbnail
2025/03/14
本文探討職場人際關係與退休後人際網絡的轉變。作者分享在同一家公司服務近13年的經驗,說明如何與同事建立深厚友誼,並在退休後如何重新連結舊同事,擴展人際網絡。文章也提到人際關係的經營方式,以及如何讓退休生活更為充實快樂。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人生總是不斷地在「取」跟「捨」。選擇轉職時,需要考慮不同的風險和承擔能力,並設定停損機制。誠實面對自己的選擇,才能夠「歡喜做,甘願受」。
Thumbnail
人生總是不斷地在「取」跟「捨」。選擇轉職時,需要考慮不同的風險和承擔能力,並設定停損機制。誠實面對自己的選擇,才能夠「歡喜做,甘願受」。
Thumbnail
人生下半場,想追尋不同的道路,該面對許多取捨。從職業目標到個人價值觀,都需要細心思考。
Thumbnail
人生下半場,想追尋不同的道路,該面對許多取捨。從職業目標到個人價值觀,都需要細心思考。
Thumbnail
半世紀之齡的人開始思考人生的下半場,需要面對職業生涯轉變與規劃、環境變化與不確定性、尋找生活的目的與意義等問題。
Thumbnail
半世紀之齡的人開始思考人生的下半場,需要面對職業生涯轉變與規劃、環境變化與不確定性、尋找生活的目的與意義等問題。
Thumbnail
上一篇文章聊到若已經有新工作,來思考提離職的決定;但有時也有那種先結束原工作,先休息一段時間停下腳步,再找新工作的「裸辭」情形,我們也聊聊這種情況下的思考點。
Thumbnail
上一篇文章聊到若已經有新工作,來思考提離職的決定;但有時也有那種先結束原工作,先休息一段時間停下腳步,再找新工作的「裸辭」情形,我們也聊聊這種情況下的思考點。
Thumbnail
選擇離職,進入自由工作的世界,需要很大的勇氣和決心,但同時也帶來了更多的自由和可能性。自由工作者的生活看似浪漫,實則需要更強的自律和計劃能力。從單一收入到多元收入,從固定模式到自由靈活,這一切都需要你有足夠的勇氣和信心,去迎接挑戰和機會。
Thumbnail
選擇離職,進入自由工作的世界,需要很大的勇氣和決心,但同時也帶來了更多的自由和可能性。自由工作者的生活看似浪漫,實則需要更強的自律和計劃能力。從單一收入到多元收入,從固定模式到自由靈活,這一切都需要你有足夠的勇氣和信心,去迎接挑戰和機會。
Thumbnail
當面臨職涯抉擇時,我們常常會感到猶豫和困惑。這篇文章將會探討在轉換工作時的取捨和機會成本,同時提醒讀者要知道自己的目的,並享受在每一段職涯裡的成長。
Thumbnail
當面臨職涯抉擇時,我們常常會感到猶豫和困惑。這篇文章將會探討在轉換工作時的取捨和機會成本,同時提醒讀者要知道自己的目的,並享受在每一段職涯裡的成長。
Thumbnail
我希望自己能少一些迷惘、少一些妥協、少一些我不喜歡的人事物 回到我可能在這段時間體悟、增加、期待能在未來生活中有所不同的選擇 在離職前,無論是自己或是被網路媒體投放各種應該往自己想要的走去的各式資訊,從中比較像是借用那些想法,希望能夠移植到自己身上。當然自己在此時此刻,所握著幾乎都是淡淡的理論、淡淡
Thumbnail
我希望自己能少一些迷惘、少一些妥協、少一些我不喜歡的人事物 回到我可能在這段時間體悟、增加、期待能在未來生活中有所不同的選擇 在離職前,無論是自己或是被網路媒體投放各種應該往自己想要的走去的各式資訊,從中比較像是借用那些想法,希望能夠移植到自己身上。當然自己在此時此刻,所握著幾乎都是淡淡的理論、淡淡
Thumbnail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軌跡,隨著人生進程,退休之後的生活如何過?這些都是需要自我審視的問題。文章提到了對退休生活的建議,如找出自己感興趣的事、認真投入其中等。同時也提到了對於工作與生活的反思,人生的軌跡都各自不同,每個人都需要做自己人生的功課,找出自己的軌跡。
Thumbnail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軌跡,隨著人生進程,退休之後的生活如何過?這些都是需要自我審視的問題。文章提到了對退休生活的建議,如找出自己感興趣的事、認真投入其中等。同時也提到了對於工作與生活的反思,人生的軌跡都各自不同,每個人都需要做自己人生的功課,找出自己的軌跡。
Thumbnail
人生到了一個階段,「換工作」這事就不再可能單純。每一個抉擇都得要瞻前顧後、計算得失,糾結著機會成本、還要能捨得沈沒成本。但想通了最在乎的價值,想換工作的推力變成對轉型豁然開朗的嚮往。
Thumbnail
人生到了一個階段,「換工作」這事就不再可能單純。每一個抉擇都得要瞻前顧後、計算得失,糾結著機會成本、還要能捨得沈沒成本。但想通了最在乎的價值,想換工作的推力變成對轉型豁然開朗的嚮往。
Thumbnail
年過完了 很多人開始思考我到底要不要換工作 換工作只有去104上找找看有什麼能做的嗎? 我想我們可以好好談談看 你其實有四種選擇 以及各自的理由 幫助你好好思考 究竟哪一條職涯道路最適合現在的你   第一條路:不轉職 很多人在考慮轉職的同時 其實往往忘了不轉職可以是一種
Thumbnail
年過完了 很多人開始思考我到底要不要換工作 換工作只有去104上找找看有什麼能做的嗎? 我想我們可以好好談談看 你其實有四種選擇 以及各自的理由 幫助你好好思考 究竟哪一條職涯道路最適合現在的你   第一條路:不轉職 很多人在考慮轉職的同時 其實往往忘了不轉職可以是一種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