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走過來|55+ 半退休生活日記 #11

這麼走過來|55+ 半退休生活日記 #11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有一家公司,我在那裡待了十二年又十個月。這家公司我離開已經十一年。距離現在的工作,中間還有五個公司。所以當跟人聊天提到‘’我以前的同事‘’,其實我自己內心都會去想是哪一家公司的同事,算一算我的前同事還真的有不少。

工作能否交到好朋友?我覺得可以的。在一家待將近十三年的公司,在我回顧過往的職場經驗,這一家出現頻率很高。這是我人生階段,生兒育女、家庭經營與工作發展佔有份量的階段。我很幸運這時期的同事都很好,其中好幾位成為我的好友,現在還保持聯絡著。那些年也因為這群好友的陪伴,讓我一邊工作之餘可以有訴苦的對象,訴說職業婦女家庭工作二頭燒的苦,也可一起私底下吐槽機車的老闆、主管、客戶,大家相互為伴,一起為五斗米折彎腰享受工作生活。

去年十月因為其中一位好友的關係,重新與當時不太熟的幾位男性同事們重聚,跟著他們練習重訓及參加家庭爬山活動。喝咖啡閒聊之間,我們計算著自己何時到職、何時離職,我們之間到底有沒有重疊交集,究竟同事了幾年,共同經歷那些事件與專案。大夥聊起那幾年哪幾位同事是大老闆心中的‘’紅人‘’及‘’黑名單‘’,公司熱門的及可惜了的產品。

想起這樣重聚的緣分,覺得真是奇妙。我想像這自己的人際關係,畫出一張樹狀圖,有幾個區塊(分類),這些區塊有學習階段的“同學”、“老師”、“學長學姐”,有工作職涯階段的“同事”、“老闆、主管”,有旅遊、社交場合認識的“朋友”,有血緣姻親關係的“親戚”等。人際網絡(Social Network)讓我們一個人的個體透過直接或間接的關係與他人連結,形成一個龐大的互動系統。這張網絡涵蓋了家庭、朋友、同事、同學、社群組織等不同層面,並隨時間變化、擴展和重組。

此時此刻往前回溯自己的人際網絡,我發現‘’同學‘’這一區塊國小、國中的同學幾乎沒有記憶了,高中同學只有一二位還有少少聯繫,大學以後的同學仍然有著互通訊息及見面。最多則是家人以及“同事”這一區塊。我的人際網絡的線與面越來越多也越廣,即便是現在它還在持續延伸拓展。

有趣的是我發現有些人際關係在某些時候會突然聯繫就密集起來了,有些就停滯一段越來越少聯絡。而有些曾經交集過但是當時卻不太多互動,二十年後竟然因某個中間人的聯結讓你近期聯繫頻率固定起來。

人際關係可以刻意去經營,也可以隨緣隨意。半退休的生活並不代表社交生活的逐漸萎縮,而是一個轉變與再擴展的機會。此階段的人際網絡,與工作階段相比,它更傾向於家庭、朋友、社區與興趣團體的連結。試著隨心意經營人際關係,抱持一點開放心態,找到自己感興趣無壓力的人際族群或朋友,讓退休生活更快樂、充實,少了孤獨感。

avatar-img
舒天藍地 Landy
11會員
45內容數
文字創作是美好的事,生活、情感、想法的表達方式。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舒天藍地 Landy 的其他內容
作者在一本兒童繪本《了不起的消防栓》找到共鳴。
5/5書籍
從兩個生活小故事談起,探討稱謂與稱呼的差異,說明在日常生活中,即使是無心的稱呼錯誤,也可能造成不尊重。
最近幾個月有機會接觸 Canva設計軟體,自己邊玩邊學邊設計自己專屬的Logo。 中午跟小編同事吃飯聊天,我問她:會不會使用AI來繪圖? 她說: AI畫出來的圖對她來說完全不能用。真的要達到她可以使用的程度,她必須花時間跟AI對話、下條件。趕時間完成業主的工作,是沒有太多時間這樣來來回回的。
作者在一本兒童繪本《了不起的消防栓》找到共鳴。
5/5書籍
從兩個生活小故事談起,探討稱謂與稱呼的差異,說明在日常生活中,即使是無心的稱呼錯誤,也可能造成不尊重。
最近幾個月有機會接觸 Canva設計軟體,自己邊玩邊學邊設計自己專屬的Logo。 中午跟小編同事吃飯聊天,我問她:會不會使用AI來繪圖? 她說: AI畫出來的圖對她來說完全不能用。真的要達到她可以使用的程度,她必須花時間跟AI對話、下條件。趕時間完成業主的工作,是沒有太多時間這樣來來回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