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外交」? 2024 國際青年人才培育計畫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參加了今年由新北市政府青年局主辦,數位外交協會協辦的國際青年人才培訓,不得不說真的是一場非常豐富扎實,又有實作的營隊。

raw-image

去年就知道這個活動,可惜和其他活動撞期無法參與,今年終於成功參加。

很久以前就注意到數位外交協會這個 NGO 單位,也很敬佩創辦人郭家佑,可以說非常期待這次活動。

數位外交與跨文化溝通

數位外交協會創辦人郭家佑分享自身國際參與經歷。

raw-image
raw-image

她在匈牙利求學期間,參與了許多 NGO 組織,也碰上了 2014 年的歐洲難民潮,在人權倡議方面累積了許多經驗。

後來,她更在越南和科索沃發起專案,成功牽線台灣政府與其他政府建立交流。她特別聚焦分享在科索沃的專案。

她發現,2008 年從塞爾維亞獨立的科索沃(Kosovo),已被多數國家承認,僅有一些內部也有獨立聲音的國家如西班牙,以及「母國」塞爾維亞和親俄國家,不承認其獨立地位,但科索沃竟沒有屬於自己的網域.ks。反觀台灣,多數國家「政治上」不承認台灣獨立,卻擁有專屬網域.tw。

如何克服恐懼或不適應

郭家佑提到,自己在前往科索沃前,每天都在 YouTube 上刷當地的影片、社群平台也都看當地的貼文,到了當地不僅沒有任何的文化衝擊,也早就初步地想好自己要做什麼,並於科索沃社群發布自己想成立的專案,收到許多人的私訊和支持,才能在短短一年內,創辦組織 Domain for Kosova,並成功牽線兩國高層

Lead For Taiwan 和數位外交協會都和台大合作「國際引路人」計畫,讓台大的國際學生進到單位實習。其中,我在 LFT 認識了來自德國的 Majana。她也提到自己來到台灣前,看了很多和台灣有關的東西,所以沒有太多文化衝擊。當許多歐洲同學受不了台灣的冬天而採買衣物時,她用的卻是從德國帶來的保暖用品。

另外,郭家佑和我們分享她在越南看到的「禁止標語」。她認為標語是一個很有趣可以快速認識當地的方式,標語禁止什麼,就表示當地人會做什麼。

如何讓國外朋友認識台灣?推薦台灣的英語新聞
推薦5個台灣英文新聞,讓外國朋友更認識台灣!

這讓我想到,我在馬來西亞看到大眾運輸工具和飯店都有「禁止攜帶榴槤」的標語。

馬來西亞大眾運輸上的警告標語。沒想到我竟然留著。

馬來西亞大眾運輸上的警告標語。沒想到我竟然留著。

除了旅行vlog外,也可以追蹤政治人物粉專,藉此知道民眾在乎甚麼議題。

當地最有名的網紅是一位婦產科醫生,政治人物也喜歡用家庭合照作為社群平台大頭照,不同於台灣政治人物的個人照。由此看出科索沃人重視家庭。

此外,家佑還會寫下觀察筆記。

家佑認為,要做一個卓越的 DIPLOMAT,必須要有的條件

Determined
Imaginative
Practice
Love the world
Observant
Multi-tasking
Adventurous
Thoughtful

在挪台灣人正名運動

家佑也和我們分享了 2018 年的在挪台灣人正名運動。這個運動由在挪讀書的台灣留學生發起,向挪威高等法院提起訴訟,一審沒有通過,後來又向歐盟人權法院(European Court of Human Rights,ECHR)提起訴訟

這是第一次將「國籍認同」與人權連結,無論成敗,都讓更多人認識到台灣在國際上的處境。

要做好數位外交,語言當然很重要。例如日本觀光局就使用全中文粉專吸引台灣人注目。

raw-image

外交禮儀

外交禮儀由退休大使吳建國講授,他和家佑都是舞台劇《這不是個大使館》的演員。

在做外交前,很重要的一點是要做過功課,先了解對方。

「你永遠沒有第二次機會創造第一印象。」

吳大使向我們說。

大使也分享了許多服裝、餐桌以及乘車禮儀。

不過他也坦承,他對女生的穿搭沒有很清楚,說我們可以多多參考家佑。

但是正式服裝的重要原素是顏色>材質>款式。此外,全黑的款式會給人「很菜」的感覺。

Free Walking Tour

邀請了台灣第一位做 Free walking tour 的鍾忻儒,她是 Like it Formosa(來去福爾摩沙)的創辦人。臉書粉專是 Meet up Formosa

這是她過去在歐洲交換時接觸到的旅遊方式,她希望台灣也能有類似的旅遊方式,讓外國遊客更認識台灣。

目前在台灣不同縣市都有開發 Walking Tour 路線。最受歡迎的是大稻埕 Golden Age。

取名字時要很注意,避免站在台灣人的本位思考。要用國際普遍可以理解的文字。例如,大稻埕若直接取名 Dadaucheng,外國也不知道旅遊重點為何。

騷莎舞蹈

週二下午有一堂文化課,我們要學騷莎。

主要講師是家佑的大學同班同學。再次提醒我們交友有多重要。

其實騷莎的舞步沒有很複雜,只要肢體不要嚴重不協調,跟著老師慢慢練是可以臉起來的。

我自評肢體協調性60。我學了三年現代舞以古典武術,有段時間也陪家人去上瑜珈課,應該不會太差。

raw-image

舞蹈過程很有趣,講師說騷莎是一個簡單交誼舞,不過有很多變化。

我們學的是幾個簡單的舞步但上半身是屬於freestyle 可以看自己想做什麼動作。

板橋 Walking Tour

週三的重點任務是,帶著外籍夥伴遊板橋。

活動地點就辦在板中旁的青職基地,作為板中人的我第一天其實最苦惱的是導覽的問題。

老實講,我不知道附近到底有什麼好玩的。

雖然家佑一直提醒大家林家花園和枋橋古城,但我去過兩次林家花園,覺得小小的,一下就逛完,且從實際操作面來講,那些傳統建築的奧秘要用英文導覽給外國朋友,是真的相當挑戰。

但大家還是選出了導覽地點。我們從林家花園出發至黃石市場,最後從慈惠宮回到青職基地。

組員將我們的旅遊取名為 Wealth Tour。她認為林家花園在台灣商業和金融都有一定的影響力,台灣求神拜佛也脫離不了財富,更不用說板橋慈惠宮和台灣首富關係頗深,做後黃石市場的蘿蔔糕,也有步步高升的意涵。

後來我們得知我們分配到的外國夥伴是馬來西亞華人,我們的難度似乎又上升了。除了要了解這些我們習以為常,但又不是真的很瞭解的傳統建築和信仰,我們還要找出和馬來西亞的華人有何不同!

黃石市場很有名的蘿蔔糕,板中人必吃!

黃石市場很有名的蘿蔔糕,板中人必吃!

除了台灣文化之外,我也悄悄地問馬來西亞夥伴,為何當地華人那麼快地和當地人融合,並形成「娘惹」獨特的文化景觀。他說,其實娘惹只是很小一部份的族群,還是有很多保有華人特色的建築與族群。

raw-image

當天晚上受朋友之邀,去看大稻埕煙火,但我趕不上,折衷後靈機一動,去市政府的觀景台遠眺煙火。要不是這次查找行程意外發現,我還真不知道市政府竟有觀景台呢!

土耳其在台辦事處參訪

我們在土耳其辦事處獲得了副代表請的土耳其冰淇淋。我們聚集在代表的辦公室,一邊吃冰淇淋的同時,也聽著副代表講土耳其歷史。

raw-image
公使請我們吃冰

公使請我們吃冰

聽家佑說,本來招待我們的應該是代表,可惜他不久前被召回,才由副代表代為接待。

代表的辦公室掛著兩幅人像,一幅我認出是土耳其總統艾爾多安,另一幅我猜測是國父。

副代表也向我們介紹國父凱末爾。他說土耳其人很崇拜他。後來秘書也說,只要說你喜歡 Atatürk(凱末爾的姓),土耳其人就會把你當朋友。甚至每到凱末爾過世紀念日,全國都會放下手邊工作一分鐘,為其哀悼。

副代表講的是土耳其語﹑並由一位祕書翻譯。第一次聽到土語的我,意外發現聽起來竟有那麼點像德語。

可惜負責翻譯的秘書大概有點內向,聲音不大,有些聽不清。

因為人數太多,所以分成兩團。在聽完副代表的歷史故事後,我們又由另一外秘書帶領,參訪整個辦事處。

公使的房間可以看到101

公使的房間可以看到101

我們問了很多問題,例如秘書們要怎麼應徵。辦事處的祕書並不是公務員,他們領的是土國政府的薪水,但也不需要到土國考公務員資格,而是直接由土耳其辦事處招募。他說不同國家辦事處有不同招募方式,有些會直接公開招人,但土耳其辦事處都是認識的人互相打聽,例如他本人就是系上問他有沒有興趣,結果一做就是 10 年。

他本人曾到安卡拉交換一年。安卡拉是土國首都,並不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伊斯坦堡。他形容安卡拉是個適合讀書的地方。

另外,我也發現到整個辦事處有 3 幅凱末爾畫像,但僅有一張艾爾多安的照片。於是我提問土國是不是更尊重凱末爾,他語焉不詳地說,也不能這樣講,還是很尊敬總統的。

我在活動結束後拉著負責導覽的秘書,詢問為何土耳其在國際上更名為 Türkiye 而不是時不時被大家拿來開玩笑的 Turkey。秘書說,因為他們覺得 Turkey 並不能代表土耳其,且與火雞同字,所以才在 2022 年向聯合國申請正名。

土耳其大概也是非英語系國家中,唯一一個在國際上使用自己語言的主權國家吧。

秘書說,土國是多元民族融合的國家。因為動詞都放句尾的關係,他覺得其實跟日語、韓語比較像。巧的是,德語的句子中的第二個動詞也是放句尾。

海地大使館參訪

海地是台灣現在為數不多的邦交國之一,也是第一個由黑奴推翻殖民政府建立的民主政權。

招待我們的是公使,是大使館的二號人物。大使早早被召回海地,不知歸期。

raw-image

我們在這裡做了提案。事後有收到回饋,我們的可行度很高。

我們發現海地的紡織業挺興盛的,台灣過去也曾以紡織業撐起經濟,便提案舉辦「紡織峰會」,會場外也會有美食園遊會,讓民眾品嘗。記做到了產業交流,也有文化交流。我發現兩國飲食其實有類似之處,例如都喜歡海鮮和炸物。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很多組都比較了台灣和海地的奧運服

很多組都比較了台灣和海地的奧運服

我們也參訪了大使館內部。

海地大使館裡有許多手工藝品。看來他們的手工藝業很發達,也很為此驕傲。

有一組的提案便是想討論為何台灣的傳統藝術不被重視,但海地的傳統藝術依然是他們的驕傲。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關於國際觀

經歷過一些經驗後,我認為國際觀並不是從「你去過哪裡」來培養,而是「你觀察過多少事情」來的。

舉例來說,若是去過很多國家的咖啡廳喝咖啡、拍照打卡,但你只是在不同的商圈和飯店裡享受,你壓根不知道當地居民的日常,或是在意什麼,那這種觀光算是「增廣見聞」嗎?還是只是換個地方滑手機呢?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Shirley LEE-avatar-img
2024/08/17
很棒的學習經驗
台灣英文新聞提及了這篇文章,趕快過去看看吧!
avatar-img
點燃知識火炬,走出資訊洞穴
43會員
151內容數
分享閱讀、旅遊還有數位素養內容
2025/04/23
政府限制媒體會削弱公眾獲取多角度資訊的權利,破壞民主基礎。數位治理可增強透明度與問責制。
Thumbnail
2025/04/23
政府限制媒體會削弱公眾獲取多角度資訊的權利,破壞民主基礎。數位治理可增強透明度與問責制。
Thumbnail
2025/01/21
近期決定離開待了兩年多的自主團隊,對身邊的人來說很吃驚。 其實這個決定也不是突如其來,一直猶豫也不捨,我在這裡有很多成就,創辦人其實也是不錯的夥伴,最吸引我的大概還是立案正式化之後,可以掛個「共同創辦人」。 但我還有其它想完成的事情,也想成就自己。
Thumbnail
2025/01/21
近期決定離開待了兩年多的自主團隊,對身邊的人來說很吃驚。 其實這個決定也不是突如其來,一直猶豫也不捨,我在這裡有很多成就,創辦人其實也是不錯的夥伴,最吸引我的大概還是立案正式化之後,可以掛個「共同創辦人」。 但我還有其它想完成的事情,也想成就自己。
Thumbnail
2025/01/19
今天第一次參加公視主題之夜 show的錄影,和來賓珞亦合照。 珞亦剛好看到我放桌上的《新聞不死,只是很喘》,盛讚一番。
Thumbnail
2025/01/19
今天第一次參加公視主題之夜 show的錄影,和來賓珞亦合照。 珞亦剛好看到我放桌上的《新聞不死,只是很喘》,盛讚一番。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加賀譯是一個跨國工作坊的計畫,強調地方的所有資訊都只是尋找自己內心願望的線索。工作坊分為三個階段,強調自我、實踐,以及共創。此外,文章中提及了工作坊的組織與分工、課程部份以及其中的核心價值。
Thumbnail
加賀譯是一個跨國工作坊的計畫,強調地方的所有資訊都只是尋找自己內心願望的線索。工作坊分為三個階段,強調自我、實踐,以及共創。此外,文章中提及了工作坊的組織與分工、課程部份以及其中的核心價值。
Thumbnail
令人引頸期盼的新住民子女多元文化培育營開放報名至5月3日,今年的主題為社會創新,在五天四夜的課程中體驗職涯探索、創新視野、新創科技、桌遊體驗及專家講師輔導青年創業等精彩課程,進而開拓自身的視野以及前瞻性產業的創意發想。
Thumbnail
令人引頸期盼的新住民子女多元文化培育營開放報名至5月3日,今年的主題為社會創新,在五天四夜的課程中體驗職涯探索、創新視野、新創科技、桌遊體驗及專家講師輔導青年創業等精彩課程,進而開拓自身的視野以及前瞻性產業的創意發想。
Thumbnail
新北文化大使計畫的募資組在面對挑戰時,克服了許多困難並取得了成功。透過學員的努力,他們學會了失敗也是值得慶祝的。
Thumbnail
新北文化大使計畫的募資組在面對挑戰時,克服了許多困難並取得了成功。透過學員的努力,他們學會了失敗也是值得慶祝的。
Thumbnail
參加112年績優青年志工團隊國內參訪的台南高雄場。 總共參訪了四個單位,大多集中在地方議題,僅有一個是推廣媒體識讀的單位,不過被邀請分享的講題是「如何招募志工」,而不像其他單位的經驗談。
Thumbnail
參加112年績優青年志工團隊國內參訪的台南高雄場。 總共參訪了四個單位,大多集中在地方議題,僅有一個是推廣媒體識讀的單位,不過被邀請分享的講題是「如何招募志工」,而不像其他單位的經驗談。
Thumbnail
教育部營造族語文教育學習方案徵件頒獎暨成果發表-Umav如何了團隊的方案獲社群組特優
Thumbnail
教育部營造族語文教育學習方案徵件頒獎暨成果發表-Umav如何了團隊的方案獲社群組特優
Thumbnail
時間-2022年10月23日 地點-嘉義市中正公園 活動名稱-嘉義市第四屆尋鷗吟詩獎(台語詩歌吟唱比賽) 參與聯展學校單位 1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2國立嘉義大學台灣文化研究中心(應用歷史系) 3國立嘉義大學人文藝術學院(中文系) 4嘉義縣私立萬能高級工商職業學校
Thumbnail
時間-2022年10月23日 地點-嘉義市中正公園 活動名稱-嘉義市第四屆尋鷗吟詩獎(台語詩歌吟唱比賽) 參與聯展學校單位 1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2國立嘉義大學台灣文化研究中心(應用歷史系) 3國立嘉義大學人文藝術學院(中文系) 4嘉義縣私立萬能高級工商職業學校
Thumbnail
文 / 百生枋寮藝術村 去年,甫接下枋寮藝術村,就逢雜學校地瓜校長偕團隊到屏東勘察校地順道來訪。席間曾是學學同事的Sara主任,驚呼返鄉才近一年,貌似村姑的我完全不復當年白嫩嬌貴的模樣,我當時正忙著藝術村景觀工作隊,每日頂著南台灣的豔陽與景觀建築師、工作隊學員跪伏在園區的土地上:上課、整地、掘土、造
Thumbnail
文 / 百生枋寮藝術村 去年,甫接下枋寮藝術村,就逢雜學校地瓜校長偕團隊到屏東勘察校地順道來訪。席間曾是學學同事的Sara主任,驚呼返鄉才近一年,貌似村姑的我完全不復當年白嫩嬌貴的模樣,我當時正忙著藝術村景觀工作隊,每日頂著南台灣的豔陽與景觀建築師、工作隊學員跪伏在園區的土地上:上課、整地、掘土、造
Thumbnail
在上週四的時候團隊去了一趟 #台北,參加 社企流 Social Enterprise Insights 舉辦的創業輔導課程,並在隔天下午,便回到嘉義 #民雄 ,向 吳鳳科技大學課外活動發展組 的學生們,分享銀色大門在社會志願服務中,是如何逐步朝向社會企業的理念推進。 (可以開立可抵稅的收據囉!)
Thumbnail
在上週四的時候團隊去了一趟 #台北,參加 社企流 Social Enterprise Insights 舉辦的創業輔導課程,並在隔天下午,便回到嘉義 #民雄 ,向 吳鳳科技大學課外活動發展組 的學生們,分享銀色大門在社會志願服務中,是如何逐步朝向社會企業的理念推進。 (可以開立可抵稅的收據囉!)
Thumbnail
【清訊新聞/台北中心 報導】 雙語教學研討會現場活動照(圖源:教育部新聞發布區) 隨著國際化的趨勢,不同語言的溝通日趨重要。而教育部為培養雙語教學人才、提升國際競爭力,於11月15日在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辦理2020雙語教學研討會,教育部政務次長蔡清華親臨指導,並邀請縣市教育局處、師資培育大學教授、師資
Thumbnail
【清訊新聞/台北中心 報導】 雙語教學研討會現場活動照(圖源:教育部新聞發布區) 隨著國際化的趨勢,不同語言的溝通日趨重要。而教育部為培養雙語教學人才、提升國際競爭力,於11月15日在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辦理2020雙語教學研討會,教育部政務次長蔡清華親臨指導,並邀請縣市教育局處、師資培育大學教授、師資
Thumbnail
國際同圓社(Circle K International,簡稱CKI)是全球由大專學生主導規模最大的公益組織,主要致力於推廣社會志工服務、培訓青年領導力,及全球青年交流聯誼。致力推廣「社會服務」,讓大學生能夠前往任何需要受幫助的地區、社區服務。
Thumbnail
國際同圓社(Circle K International,簡稱CKI)是全球由大專學生主導規模最大的公益組織,主要致力於推廣社會志工服務、培訓青年領導力,及全球青年交流聯誼。致力推廣「社會服務」,讓大學生能夠前往任何需要受幫助的地區、社區服務。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