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文化大使計畫-募資組小故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參與「新北文化大使」計畫的學員,在最後的一個階段的授證儀式籌備過程中,會讓學員分組完成「佈展組」、「募資組」、「表演組」、「控台組」、「攝影組」等不同的任務。而「募資組」對臺灣的高中生來說,是一個多少都有點卻步的任務,即便是大學生,若是沒有參與社團大型活動,也不會有募資的概念和經驗。

臺灣的青少年,從小到大的成長過程中,老師和家長通常給予足夠的資源。小學到高中的單一升學目標,導致社會關係及群體意識較為薄弱。學生不知道所謂的「募資」是什麼?

聽到要募資,大家開始自我設限,擔心這個、擔心那個的。把募資這件事當作「考試」,擔心募資不到任何東西或金錢,就不及格被淘汰了。

籌備過程中,甚至有一位學員的媽媽打電話給我,詢問用新北市政府為名義作為募資的角色,商家應該不會買單,雖然她語帶客氣,但聽得出來有點不高興地說是不是應該改變任務的目的。

光是規劃要去哪裡募資,還沒真正開始行動前,學員們就開始你一言我一語地說:「我剛好這週要考試」、「我也是剛好要比賽」、「我要去補習」。當一個組織來自不同的家庭、不同的學校、不同的價值理念,實在很難強制用一句話就讓大家聚在一起。引導老師和工作團隊討論之後,採集體共同行動,展現群體力量大。

在線上會議時,我忍不住開麥克風說:「我有一個建議,通常募資餐點,可以二二一組,一組認領一家店,穿著制服假裝是消費者買個東西、吃頓飯、喝個咖啡,結帳時就隨口問一下店員,如果要請店家提供試吃品或優惠折價,可以跟店長談看看嗎?」

商家看青少年學生前來談事情,通常商業計謀的警戒心比較弱,比較容易談成。相較於大人,想的層面就比較多,利益計較也比較複雜,談一件事要談好久,層級要拉很大很高才能談一個具規模的合作。

工作團隊對於學員是不是能取得物資,並沒有100%的期待,但過程中需要給學生100%的信心支持。在此,借用《富比士》雜誌的一篇文章「Learning How To Fail In Order To Succeed」的第一段文字:「In the world of startups, failure has come to be seen as something to celebrate. It shows you have tried something new, something daring, something risky, but also something that should have outsized rewards if it succeeds.」,簡而言之,就是希望學員勇敢踏出舒適圈,努力去完成一件事,即便是失敗了,也是值得慶祝的!

2021年的募資組,因疫情之故無法在同一個空間用餐,能成功取得12個店家的折價券或兌換券,實在另人刮目相看。而2023年的募資組,在活動辦理前,更是宣稱完全不花一毛錢,就取得將近500份的主餐、點心及飲品。

當天活動結束後,引導的大隊長緊急打電話來說:「出包一件事了!」,我還在跟工作夥伴開心欣喜活動終於結束可以喘息之時,來不及反應可能出包什麼事?

「某一位學員募得的70個飯團,取餐的當天其實是學員付錢買下來的」大隊長說。

我的腦袋迅速翻轉了好幾個面。是學員出包?還是店家出包?怎麼會活動結束才說?

「多少錢?」心想一個飯團能多少錢,只要解釋合理,是可以用公費付款的。

「三千多」大隊長說。

「那就請學員email說明原委,單據給我們付還給學員就好。」我當下就這樣決定。

依照學員的說明,似乎是因為賣飯團的老闆是越南籍的新住民,學員自己認為事前溝通過程很清楚,沒想到活動一早去取餐時,老闆當面按了按計算機,就要學員付3千多,學員當下進退二難,付錢之後不知道能不能報帳,不付錢就取不到餐,沒辦法跟大隊長和全組的學員交待。

這位學員最後決定付錢,早上暫時不回報出了什麼差錯。下午,活動結束回家的路上才私下跟另一位學員講述這件事,聽聞的學員跟大隊長反應,才讓整件事曝光。

「新北文化大使」是一個可以讓學員在執行專案時fail safely。也就是即便是失敗,也不會有任何的指責造成創傷。

在一個組織裡,若能fail safely,是可以讓成員勇敢去執行方案的關鍵。相信曾經嚐到失敗的學員,未來都能有成功的機會!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吳頻曲的沙龍
20會員
116內容數
觀察分享青少年學習的社會現象及文化
吳頻曲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6
50歲想重返職場的女性,考慮過離島或中南部工作,但因各種因素最後選擇留在雙北。她期望工作環境有趣且空間大,先後應徵森林小學和動物園,但都無下文。之後轉向應徵大學職缺,發現多數大學要求應徵者為現職人員。文章最後提到她還有五年時間可以繼續尋找工作。
Thumbnail
2025/04/26
50歲想重返職場的女性,考慮過離島或中南部工作,但因各種因素最後選擇留在雙北。她期望工作環境有趣且空間大,先後應徵森林小學和動物園,但都無下文。之後轉向應徵大學職缺,發現多數大學要求應徵者為現職人員。文章最後提到她還有五年時間可以繼續尋找工作。
Thumbnail
2025/04/19
一位50歲中年婦女應徵上工作,好奇為何錄取她而非年輕有為的臺大畢業生,透過與組長、副主任的談話,揭開答案:豐富的工作經驗,特別是外派美國的經歷,以及單位希望有不同背景的人才促進多元想法。文章反思作者30歲到42歲高壓卻充實的12年,以及外派經驗對其職涯發展的關鍵作用。
Thumbnail
2025/04/19
一位50歲中年婦女應徵上工作,好奇為何錄取她而非年輕有為的臺大畢業生,透過與組長、副主任的談話,揭開答案:豐富的工作經驗,特別是外派美國的經歷,以及單位希望有不同背景的人才促進多元想法。文章反思作者30歲到42歲高壓卻充實的12年,以及外派經驗對其職涯發展的關鍵作用。
Thumbnail
2025/04/12
本文探討教學現場與面試場合中,說話者與聽者間的互動,並分享作者如何準備面試,透過「商品化自身」的自我介紹方式,企圖提升面試委員的專注度。
Thumbnail
2025/04/12
本文探討教學現場與面試場合中,說話者與聽者間的互動,並分享作者如何準備面試,透過「商品化自身」的自我介紹方式,企圖提升面試委員的專注度。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這學期方案進行到最後, 孩子們想要寄送給清潔隊的感謝卡片,透過資源回收創作商品的販賣所得,已籌足掛號費用,孩子也已成功完成寄送任務了。 商品販賣所得來支付卡片的掛號費用綽綽有餘, 所以剩餘的款項2530元,孩子們經過討論決定要捐給「流浪動物之家基金會」, 在了解捐款程序中我們得知有很多種捐
Thumbnail
這學期方案進行到最後, 孩子們想要寄送給清潔隊的感謝卡片,透過資源回收創作商品的販賣所得,已籌足掛號費用,孩子也已成功完成寄送任務了。 商品販賣所得來支付卡片的掛號費用綽綽有餘, 所以剩餘的款項2530元,孩子們經過討論決定要捐給「流浪動物之家基金會」, 在了解捐款程序中我們得知有很多種捐
Thumbnail
最近我們收到了一本獨特的專刊《企業社會責任與弱勢教育的連結》,這是市面上買不到的喔!因為作者是兩位板橋高中的學生:林昕僾和王晨昕,他們花了一學期的時間進行公共議題與社會探究,內容是探討貧富差距、弱勢教育,並對三個教育組織進行了深度專訪。很幸運地,均一平台教育基金會也是受訪對象之一!
Thumbnail
最近我們收到了一本獨特的專刊《企業社會責任與弱勢教育的連結》,這是市面上買不到的喔!因為作者是兩位板橋高中的學生:林昕僾和王晨昕,他們花了一學期的時間進行公共議題與社會探究,內容是探討貧富差距、弱勢教育,並對三個教育組織進行了深度專訪。很幸運地,均一平台教育基金會也是受訪對象之一!
Thumbnail
文中強調國際交流活動的目及參與方式,參加交流計畫對學生學習英文和開拓視野的重要性。
Thumbnail
文中強調國際交流活動的目及參與方式,參加交流計畫對學生學習英文和開拓視野的重要性。
Thumbnail
2021年,國家發展委員會設立「地方創生青年培力工作站」,希望讓民間地方創生團隊能獲得支持,培育更多在地人才。鹿港著鹿計畫、北斗寶斗青村未來式、溪州老人國回春計畫皆位於彰化縣內,這三組扎根地方的團隊,如何讓社會成為眾人的學校?地方創生又該如何向下扎根?
Thumbnail
2021年,國家發展委員會設立「地方創生青年培力工作站」,希望讓民間地方創生團隊能獲得支持,培育更多在地人才。鹿港著鹿計畫、北斗寶斗青村未來式、溪州老人國回春計畫皆位於彰化縣內,這三組扎根地方的團隊,如何讓社會成為眾人的學校?地方創生又該如何向下扎根?
Thumbnail
2024 第二屆國家生技研究園區生技青年創業營學員分享 國家生技研究園區辦理此營隊為了讓青年學子瞭解扶植臺灣生技新創的核心價值,在臺灣的生技生醫新創理念紮根,並透過課程學習專業知能與激發創業熱情。
Thumbnail
2024 第二屆國家生技研究園區生技青年創業營學員分享 國家生技研究園區辦理此營隊為了讓青年學子瞭解扶植臺灣生技新創的核心價值,在臺灣的生技生醫新創理念紮根,並透過課程學習專業知能與激發創業熱情。
Thumbnail
大學生生活,除了四大學分以外,可以規劃或參與更多有趣的方式充實自己的生活。這篇說明國科會科普計畫的經驗,說不定可以成為你的提案。
Thumbnail
大學生生活,除了四大學分以外,可以規劃或參與更多有趣的方式充實自己的生活。這篇說明國科會科普計畫的經驗,說不定可以成為你的提案。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