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心得 #54 -《咖啡師的咖啡師.超哥的咖啡教室》|咖啡的金杯理論與沖煮基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書籍資訊

書名:《咖啡師的咖啡師.超哥的咖啡教室》
作者:陳秉超
出版日期:2023/09/08


《咖啡師的咖啡師.超哥的咖啡教室》

《咖啡師的咖啡師.超哥的咖啡教室》


作者簡介

全臺首位取得SCAE(歐洲精品咖啡協會)認證資格之咖啡講師暨考官,現任9Bar Coffee主理人。接觸咖啡20餘年,已通過國內外七大咖啡協會與組織評審感官測試,並持有國際知名四大咖啡烘焙證照,以及美國咖啡評鑑權威機構Coffee Review評鑑認可,是為臺灣第二位得到90分以上成績的先驅。

自2008年起持續開辦咖啡教學課程與考照專班,訓練無數中、港、臺、馬來西亞及緬甸籍咖啡師,人稱「咖啡師的咖啡師」。


咖啡沖煮的基礎:金杯理論

第一次聽到金杯理論是我剛接觸精品咖啡的時候,在大學時期的咖啡社團,本書讓我再一次的認識這個理論。

-

最為人熟知的金杯理論,是指「濃度」與「萃取率」的關係。(見下圖)

-

濃度」我們可以使用 TDS (Total Dissolved Solids) 來代表,他的意思是「總溶解固體」。

計算公式:咖啡濃度 TDS = 咖啡萃取物的重量 ÷ 咖啡液重量

萃取率」指的則是咖啡粉在沖煮的過程中,有多少比例的物質被溶解到咖啡中,最直接的算法就是沖煮完畢之後,把咖啡粉風乾,看看重量與沖煮之前相比,下降了多少的比例。

咖啡萃取率 = 咖啡萃取物的重量 ÷ 咖啡粉的重量

-

書中提到,運用金杯理論我們可以得到幾個重點:

  1. 目標是達到18~22%的高萃取率。
  2. 穩定咖啡品質。
  3. 提高萃取率,減少咖啡豆的用量,環保且可應對每年咖啡豆產量下降的現象。
  4. 重新連結咖啡萃取與感官體驗。
  5. 不論你取得的證書是中級或專業級,它代表你專業程度的最底標。
  6. 你或許不認為符合金杯準則的咖啡好喝,但學習金杯理論的內容,絕對可以幫助你穩定咖啡的風味品質。


沖煮七大變因:享用比前一杯更好的咖啡

藉由金杯理論的知識,我們能去推理出自己要如何調整沖煮變因來靠近九宮格的中心,也就是理論所認為最好的區域。

沖煮變因有下列7種:

  1. 粉水比
    咖啡粉公克數比上水的公克數,常見的粉水比有 1:15 和 1:18,大約是12~24公克的粉去對應300公克的水。
    精品咖啡(黑咖啡)濃度約為1~1.45%左右,濃縮咖啡則為7~12%。
    濃度和萃取度會互相影響,粉放多一點來提高濃度可能會降低萃取率,相反則會提高。
  2. 水溫
    金杯理論推薦水溫介於92~96度之間,作者自已的親身經驗是,當水溫超過92度可以讓咖啡有更飽滿的風味。(這邊指的是鼻後嗅覺感受)
  3. 研磨度
    粉磨得越細,咖啡粉之間的空隙越小,萃取率就越高,會帶出更多味道,但也容易過度萃取。
  4. 沖泡時間
    從注水接觸到咖啡粉開始計算,直到停止注水。
  5. 攪拌(擾動)
    可以加速咖啡粉和水的混合,均勻萃取並提高萃取率。
  6. 過濾方式
    不同材質的過濾容器,會影響咖啡的過濾流速,將會大大改變咖啡的風味。
  7. 水質
    在一杯黑咖啡,水占了98.5%左右,因此,水質會影響咖啡的風味。




若你對自己動手做咖啡有興趣,想要看到更詳細的內容,歡迎購買《咖啡師的咖啡師.超哥的咖啡教室》



讀後感

本書提到,在產業定位上,「咖啡師」是代表整個咖啡產業面對消費者的第一線人員。

在西方文化裡,咖啡師要對整個咖啡產鏈有相當程度的了解,也要具備做好咖啡與創新的技術。而在職場實務上,優秀的咖啡師還需要一些經營管理的能力。

-

在台灣,「咖啡師」是一種職業,大家對於有「師」這個字的工作有不小的期望,因此讓有些在咖啡廳工作的吧台手不敢自稱咖啡師,只說自己是喜愛咖啡,製作咖啡的人。

對我來說,「咖啡師」就是在咖啡店裡,提供咖啡飲品給客人的人。他可能要喜歡接觸人,喜歡服務顧客,如果他同時熱愛著自己的工作,那他便是一名敬業的「咖啡師」。

而我是以這樣的心情,將「咖啡師」作為我現在的職涯目標。

-

作者在書中推薦我們,在認真沖煮每一杯咖啡之餘,也要以「內外皆放鬆」作為目標。在認真研究之虞,也別忘了過好自己的生活!

我推薦這本書給喜愛自己沖煮咖啡的夥伴們~


歡迎追蹤,用愛心、拍手支持我,並在留言區分享你的想法!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托馬斯的社群咖啡館
150會員
278內容數
我一直以來都很喜歡咖啡館的空間,喜歡感受店家打造出來的環境與氣氛。社群咖啡館是以「社群」為主體,提供一個任何人都可以安心入內的交流空間,歡迎你來到我的社群咖啡館!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今天烘測試豆,來簡單聊聊咖啡好了。 其實我發覺現在自己很少在網上聊咖啡,實在是網路上可以找到的處理咖啡方式百百種,什麼滴注法、一刀流、兩段式、三段式、四段式、斷尾沖、全收法、定時法。每個咖啡師都有自己的手路,就連自己的手法都會推翻過去的論點,所以也不用太拘泥於非得如何沖咖啡,摸索出一個自己覺得風味
Thumbnail
今天烘測試豆,來簡單聊聊咖啡好了。 其實我發覺現在自己很少在網上聊咖啡,實在是網路上可以找到的處理咖啡方式百百種,什麼滴注法、一刀流、兩段式、三段式、四段式、斷尾沖、全收法、定時法。每個咖啡師都有自己的手路,就連自己的手法都會推翻過去的論點,所以也不用太拘泥於非得如何沖咖啡,摸索出一個自己覺得風味
Thumbnail
如果愛吃平民小吃的話,有時會發現,經營者或是師父、學徒會再另起爐灶,以類似的店名做起生意來,甚至推出改良版的口味,生意同樣是強強滾,和創始店的人氣都一樣好,堪稱開枝散葉。而在咖啡界也有類似的情形。
Thumbnail
如果愛吃平民小吃的話,有時會發現,經營者或是師父、學徒會再另起爐灶,以類似的店名做起生意來,甚至推出改良版的口味,生意同樣是強強滾,和創始店的人氣都一樣好,堪稱開枝散葉。而在咖啡界也有類似的情形。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筆者在大學時期到職場和自由工作者時期對咖啡文化的經歷和理解。文章提及了香港和臺灣城市咖啡市場的發展以及國際和社會局勢對此的影響,以及咖啡文化對筆者生活的意義。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筆者在大學時期到職場和自由工作者時期對咖啡文化的經歷和理解。文章提及了香港和臺灣城市咖啡市場的發展以及國際和社會局勢對此的影響,以及咖啡文化對筆者生活的意義。
Thumbnail
手沖咖啡技巧教學大公開:咖啡師教你如何沖泡最完美手沖咖啡 這裡提供關於手沖咖啡的一切:從如何製作一杯完美的手沖咖啡,到選購咖啡豆的指南,再到必備的器具和技巧。讓我們帶你踏上探索手沖咖啡世界的旅程。
Thumbnail
手沖咖啡技巧教學大公開:咖啡師教你如何沖泡最完美手沖咖啡 這裡提供關於手沖咖啡的一切:從如何製作一杯完美的手沖咖啡,到選購咖啡豆的指南,再到必備的器具和技巧。讓我們帶你踏上探索手沖咖啡世界的旅程。
Thumbnail
我每天生活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一定要喝咖啡。 而喝咖啡最重視的就是儀式感,從豆子挑選、烘焙程度、沖煮手法、到盛裝杯具都有學問。 今天不介紹咖啡☕️先來介紹我放在辦公室的杯子們!
Thumbnail
我每天生活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一定要喝咖啡。 而喝咖啡最重視的就是儀式感,從豆子挑選、烘焙程度、沖煮手法、到盛裝杯具都有學問。 今天不介紹咖啡☕️先來介紹我放在辦公室的杯子們!
Thumbnail
用熱情沖泡的啡啡,香韻一定是特別的,但可惜的是,這是獨享杯~在職場上想要喝上一杯好咖啡(好際遇),還是得自己動手。 人生的咖啡,不見得能永遠情有獨衷,當我們不得不換款味道時,也祝福你可以用期待的心來迎接你人生中不同口味的咖啡,並從中感受到屬於它獨特的韻味。
Thumbnail
用熱情沖泡的啡啡,香韻一定是特別的,但可惜的是,這是獨享杯~在職場上想要喝上一杯好咖啡(好際遇),還是得自己動手。 人生的咖啡,不見得能永遠情有獨衷,當我們不得不換款味道時,也祝福你可以用期待的心來迎接你人生中不同口味的咖啡,並從中感受到屬於它獨特的韻味。
Thumbnail
『 把要展現的,留一點容餘,讓別人的情感放進來 』 是咖啡讓我發現及有勇氣承認自身自負的個性。 前幾篇提到過:咖啡風味好喝與否是主觀的,我也曾端出一杯我認爲的好咖啡,對方卻不覺得好喝,而感到受挫不悅。 但,由於當時的自己並沒發現自己的高傲,縱使覺得不甘心,卻也沒上進的去發掘學習咖啡
Thumbnail
『 把要展現的,留一點容餘,讓別人的情感放進來 』 是咖啡讓我發現及有勇氣承認自身自負的個性。 前幾篇提到過:咖啡風味好喝與否是主觀的,我也曾端出一杯我認爲的好咖啡,對方卻不覺得好喝,而感到受挫不悅。 但,由於當時的自己並沒發現自己的高傲,縱使覺得不甘心,卻也沒上進的去發掘學習咖啡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