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人說》:14種疾病,揭開精神疾病的神秘面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14種身心疾病,一次看懂。比上醫學課更輕鬆,比看劇還刺激!」

提到「精神疾病」你腦海中浮現什麼?是近十年來發生的隨機殺人事件,因嫌犯患有「精神疾病」,而逃過死刑?還是你正在與疾病帶來的痛苦對抗著。

raw-image

精神疾病的發生從來不是偶然的,這本書以真實案例為基礎改編,結合心理學知識,以精神科實習醫生(穆戈)的第一視角,帶領我們如同剝洋蔥般,一層層揭開患者內心深處的秘密,甚至故事可能發生在你我身邊。

故事分享

第6章 神經性厭食症

一位名叫楚欣的偶像練習生,被診斷為神精性厭食症,體重只有35公斤,她不僅抗拒進食,甚至對吞嚥產生了困難,這不禁讓穆戈聯想到,是否與她對生殖器有排斥感有關,彷彿在拒絕某物侵入她的身體,尤其是食道的感覺。

楚欣有一個姐姐,名叫楚慈,她則被診斷為暴食症,書中提到,人們可能通過讓自己過度肥胖,依精神分析的角度,可能是為了消除性別特質,從而減少對異性的性吸引。

讀到這一段時,我感到非常震驚,原來對性方面的恐懼與厭惡,竟然可以從心理層面延伸到對進食的抗拒,我從未意識到,原來性犯罪對一個人的傷害如此深遠且巨大,這讓我內心受到蠻大的衝擊。

書中的觀點

在第11章 紅色恐怖症—習得性恐懼中提到:

「在很多人眼裡,有病就是錯的,你不快樂就是你有問題,你陰鬱你有問題,你不合群你有問題,你大驚小怪你有問題,你有病你有問題;而你有問題,你就是錯的。」
「人們對痛苦是懶惰的,只要不在自己身上,能推多遠推多遠。既然無法讓整個社會認知都改變,那變得只有是你自己了。你只能帶著這分『錯誤心』來醫院看病,等著醫生慈祥地告訴你你沒錯,等治好後,再鼓起勇氣,回到社會中去,接受人們的判決。」

這幾段話精準地揭示本書的主旨,人類因為無知,而產生誤解,最後終將累積成仇恨...

心得

這本書雖然涵蓋許多心理學知識,但並不艱澀難懂,作者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呈現。唯一的敗筆是某些故事情節略顯狗血浮誇,會讓讀者小小出戲,但仍然是一本寓教於樂的心理勵志書籍,值得一讀。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阿姍-avatar-img
2025/02/12
你講的這本書我也有看過,我有整本看完,真的很令人省思,很推薦大家去看。我覺得貓女還有人格分裂這兩個單元都還蠻印象深刻的,你講的厭食症那個,也很有印象。老實說,這本書非常的沉重,我每看完一個單元,都需要消化一下,我先打到這裡,我不知道要說什麼才好....
avatar-img
黃思的沙龍
5會員
34內容數
黃思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2/11
清晨醒來,一睜開眼睛,便拿起身旁的手機,滑開社群軟體 Line、IG、Threads,繁雜的資訊一瞬間映入眼底,一天便這這樣的節奏中展開... 但,你有多久沒有好好與自己談心了? 在這個強調「做自己」的時代,你真的認識自己嗎? 重新定義獨處 許多人對於獨處懷有恐懼,甚至衍生出「孤獨排行榜」,將
Thumbnail
2025/02/11
清晨醒來,一睜開眼睛,便拿起身旁的手機,滑開社群軟體 Line、IG、Threads,繁雜的資訊一瞬間映入眼底,一天便這這樣的節奏中展開... 但,你有多久沒有好好與自己談心了? 在這個強調「做自己」的時代,你真的認識自己嗎? 重新定義獨處 許多人對於獨處懷有恐懼,甚至衍生出「孤獨排行榜」,將
Thumbnail
2024/08/07
《我的愛情如此麻辣》是作家張小嫻於2011年出版的一部小說,描繪了女主角夏如星在失去父親後,接手火鍋店並尋找自我成長的過程。故事透過書信體的形式,展現了她與青梅竹馬李浩山的情感交流,以及與姐妹的相認與支持。此書不僅探討了親情與愛情,還揭示了克服生活挑戰的勇氣與變化,讓讀者深刻體會愛的真諦。
Thumbnail
2024/08/07
《我的愛情如此麻辣》是作家張小嫻於2011年出版的一部小說,描繪了女主角夏如星在失去父親後,接手火鍋店並尋找自我成長的過程。故事透過書信體的形式,展現了她與青梅竹馬李浩山的情感交流,以及與姐妹的相認與支持。此書不僅探討了親情與愛情,還揭示了克服生活挑戰的勇氣與變化,讓讀者深刻體會愛的真諦。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精神疾病在生理上似乎無跡可尋,在心理方面卻再明顯不過。 在戲劇或小說都曾寫過,在醫療體制不完善的年代, 有人出現幻聽幻視,有人會自殘,或是傷害他人,被認定有精神疾病的人, 不是隔離關起來,任憑自生自滅。 就是送進精神病院由醫護人員專業照顧,若是有暴力傾向的病人, 除了束縛捆綁,為了
Thumbnail
精神疾病在生理上似乎無跡可尋,在心理方面卻再明顯不過。 在戲劇或小說都曾寫過,在醫療體制不完善的年代, 有人出現幻聽幻視,有人會自殘,或是傷害他人,被認定有精神疾病的人, 不是隔離關起來,任憑自生自滅。 就是送進精神病院由醫護人員專業照顧,若是有暴力傾向的病人, 除了束縛捆綁,為了
Thumbnail
本文探討現代文明病,像是憂鬱症、厭食症等,並提出這些疾病可能源於社會強加的「正常」標準,以及人們對「意義」的執著。作者認為,這些疾病並非真正的疾病,而是個人獨特的價值體現。文章也反思了人們在面對他人痛苦時的態度,以及社會責任與個人選擇之間的衝突。
Thumbnail
本文探討現代文明病,像是憂鬱症、厭食症等,並提出這些疾病可能源於社會強加的「正常」標準,以及人們對「意義」的執著。作者認為,這些疾病並非真正的疾病,而是個人獨特的價值體現。文章也反思了人們在面對他人痛苦時的態度,以及社會責任與個人選擇之間的衝突。
Thumbnail
有鑑於醫學界對於瘋癲的判定越來越寬鬆,到了19世紀末期,神經衰弱與歇斯底里已經變成了精神醫學界的主流疾病。而對於如何治療重大精神疾病,當時的醫生們反而不是很有興趣。 在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橫空出世之後,傳統精神醫學受到了挑戰,而後續引起的兩次世界大戰,更是大幅影響了精神醫學的發展。
Thumbnail
有鑑於醫學界對於瘋癲的判定越來越寬鬆,到了19世紀末期,神經衰弱與歇斯底里已經變成了精神醫學界的主流疾病。而對於如何治療重大精神疾病,當時的醫生們反而不是很有興趣。 在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橫空出世之後,傳統精神醫學受到了挑戰,而後續引起的兩次世界大戰,更是大幅影響了精神醫學的發展。
Thumbnail
本書以心理學觀點及實際案例為基礎,深入分析14種精神疾病,透過精神科實習醫生的視角,揭示患者內心的鬥爭與祕密。故事引人入勝,從神經性厭食症到暴食症,探討疾病與性別、社會壓力之間的關聯,挑戰我們對精神疾病的固有觀念。此書為讀者提供了關於心理健康的重要見解,並鼓勵社會對精神疾病的理解和包容。
Thumbnail
本書以心理學觀點及實際案例為基礎,深入分析14種精神疾病,透過精神科實習醫生的視角,揭示患者內心的鬥爭與祕密。故事引人入勝,從神經性厭食症到暴食症,探討疾病與性別、社會壓力之間的關聯,挑戰我們對精神疾病的固有觀念。此書為讀者提供了關於心理健康的重要見解,並鼓勵社會對精神疾病的理解和包容。
Thumbnail
書名:飢餓信號!一次解開身心之謎的飲食心理學,菓子文化2022年出版 作者:米歇爾.馬赫特 譯者:王榮輝 小賀心得分享 https://reurl.cc/8vzxx7 書本內容簡介: 作者結合實際的個案與飲食研究的歷史沿革來闡訴情緒與飢餓信號。作者以文學的文筆來描訴營養科學的代謝與生理學也
Thumbnail
書名:飢餓信號!一次解開身心之謎的飲食心理學,菓子文化2022年出版 作者:米歇爾.馬赫特 譯者:王榮輝 小賀心得分享 https://reurl.cc/8vzxx7 書本內容簡介: 作者結合實際的個案與飲食研究的歷史沿革來闡訴情緒與飢餓信號。作者以文學的文筆來描訴營養科學的代謝與生理學也
Thumbnail
有覺得身邊越來越多人罹濫鬱症嗎? 精神病真的大流行了嗎?!
Thumbnail
有覺得身邊越來越多人罹濫鬱症嗎? 精神病真的大流行了嗎?!
Thumbnail
瘋靡雙周報 是由精神疾病照顧者專線倡議小組策劃編輯,每兩週彙整推薦的報導與文章,讓小編告訴你為什麼值得一看。鎖定瘋靡雙週報,給你第一手的資訊~ 本文摘要兩則精神疾病相關新聞、書摘。
Thumbnail
瘋靡雙周報 是由精神疾病照顧者專線倡議小組策劃編輯,每兩週彙整推薦的報導與文章,讓小編告訴你為什麼值得一看。鎖定瘋靡雙週報,給你第一手的資訊~ 本文摘要兩則精神疾病相關新聞、書摘。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