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有位讀者寫信給我,問到「什麼時候才知道自己的音樂是可以開始收費作曲了?」,我想這也是非常多新人作曲家的疑問,畢竟在自己熱愛的工作上面賺到錢,這是多大的成就感啊!
以我個人的經歷來說,我好像沒有經歷過這個轉折點,從接觸配樂以來,就是直接從配樂學校系統的訓練出身,所以幾乎每天都會聽其他同學作曲的音樂作品。
隨著時間過去,好像也不覺得自己的音樂比其他人差,所以當我看到其他同學在外面接案有收費時,簡單了解一下他們的價格範圍,也理所當然的跟著開始去接案、報價作曲。
上面這段經歷的重點就是「比較」,每天聽其他人的作品,常常上課兩、三個小時都是大家在發表自己最新的音樂,來讓老師和同學講評,身為作曲家的自信心也是從這樣從大量的比較中慢慢成長出來的。
但如果你不是像我一樣,有一大票作曲系的同學可以比較時怎麼辦? 於是我就給了那位讀者這個建議,就是「和線上的音樂比較」。
當你寫完一首曲子,試著去任何一個播放平台找和你曲子風格相近的音樂,假如你今天寫的是EDM,就去找一首類似風格的EDM來聽。
先聽聽那首參考曲目,然後馬上聽自己的音樂,這樣連續背對背的聽個幾次,來找出一些明顯的差異。
有常常在聽音樂的你,一定可以馬上聽出來兩首曲子的成熟度,就算曲子再簡單,成熟作曲家寫出來的手法、編排方式就是能讓音樂保持一定程度的樂趣。
而還不夠到位的音樂,總是會發現一些比較尷尬的地方,就算你說不上來哪裡奇怪也沒關係,用聽的就是能夠感受出來。
但如果你想要聽更仔細的話,應該怎麼比較呢?
混音: 混音往往是最容易聽出差異的地方,曲子的空間感有沒有做出來;整體的音樂力道有沒有和參考曲目差不多;每個樂器的頻率有沒有衝突;這些都是可以注意的地方。
配器與音色: 配器也是可以參考的一點,例如樂器的使用方式夠不夠到位;有什麼樂器編排的小細節是參考音樂有,而且幫助他聽起來更豐富,但你的音樂卻沒有的;或是每個樂器呈現的音色,例如我以前嘗試寫Dubstep時,最關鍵Bass的聲音聽起來就是比人家寫的弱,後來仔細聽,才發現原來我的Bass少了一個更低頻的Sub-bass。
編曲的成熟度: 這個好像就比較難參透,但以不斷重複一個小動機的極簡主義音樂來舉例,同樣都是重複去玩一小段音樂主題,但成熟的極簡主義音樂家就是能透過和聲、曲式、或各種手法來讓音樂保持有趣,而不成熟的極簡主義音樂聽起來就是像不斷的將旋律複製貼上。
總之除了音樂本身帶給你的感覺,也試著去聽音樂的每個細節、每個樂器的聲音。
這些都是音樂品質的關鍵,你要比較的不是誰的音樂好聽,畢竟好聽實在太主觀了,你應該做的是以「品質」為出發點去比較。
所以當你比較自己的音樂和參考曲目時,覺得「我的老天鵝! 這也差太多了吧!」,可能就可以試著在比較過程中找出你的音樂所缺少的,然後補強你的音樂品質。
不過如果你覺得聽起來音樂品質落差不會很大,那我想你的音樂就可以考慮收費囉!
但也別為了趕快賺到錢而欺騙自己,品質這個東西都是比較出來的,市場機制是非常有效率的,要是基本水準不到的話,就算很快接了幾個收費案子,但長期來看最終還是很容易會被市場淘汰掉的。
最重要的重點就是我常常說的,「作曲家最重要的就是自律,每天不斷的學習、練習」,就算一天寫四小節的音樂也好,保持自己練習作曲的習慣,你的音樂品質自然會慢慢提升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