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聊齋志異》看貪婪與命運的交織

更新 發佈閱讀 1 分鐘

《聊齋志異》裡有一則極短篇小說,故事別出新裁,於今讀來,更是發人深省。

故事是這樣的:

有一名黃姓書生,家世良好,很會讀書,從小就有高遠不凡的志向。他和村外寺院的僧人,素有來往,交情匪淺。

話說這位僧人外出雲遊,一去十幾年,回來之後兩人相見,僧人忍不住長嘆一聲。

「我還以爲你早就飛黃騰達了,沒想到⋯⋯」僧人說:「我來幫你想辦法吧。做官的命冥冥中自有定數,且讓我為你賄賂ㄧ下,明天以前能準備好十千銀錢嗎?」

黃生回說不能。

「這樣吧,那勉強準備好半數,其餘一半我代你借來,就約定三天之後。」

黃生答應了,典當了些家產,好不容易湊齊數目。

三日約期來到,僧人果然拿來五千錢交付。黃家原有一口舊井,井水深不見底,說是連通河海,永不枯竭。僧人吩咐將這萬兩銀錢捆好放置井邊,慎重交代:「大約我走回寺院的時辰,就把錢全推入井裡,再等片刻,看見井中浮起ㄧ錢,你就拜。」說完,就離去回寺院。

黃生不明所以,摸不透這是什麼法術,隨之他轉念一想,也不知道靈驗還是不靈驗,這麼多錢丟水裡,豈不可惜?他就偷偷藏起九千錢,只往井裡投入一千錢。頃刻間,井水突然掀起一個巨大泡泡,水泡撐到極限,鏗地一聲破掉,就浮出一個像車輪般大的錢。黃生驚嚇之餘,趕緊跪下,對浮錢拜了又拜。然後,他又往井裡投入四千錢,但錢落下後撞擊出聲音,久久無法沉下,原來是被大錢隔住了。


傍晚時分,僧人來了,責罵他說:「為什麼不全數投入?」

「全數都投了啊。」

「冥中派來的使者只拿了一千去,還想說謊?」

這時黃生才坦承實情。僧人嘆息了。「貪小錢的能做大事嗎?鄙吝者必非大器,這就是你的命,ㄧ輩子無法飛黃騰達。」

黃生大大悔悟,請求再幫他祭拜一次,僧人堅辭而去。

蒲松齡為這個故事下了很有趣的評語,他說,這個賄賂冥主的對價關係很微妙,因爲花十千錢得功名十分便宜,而ㄧ千錢只得到名校畢業生的資格未免太貴,名校高材生如果無所作為,可以說是一文不值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乾淨明亮的地方
33會員
55內容數
以濃縮篇幅,捕捉生活掠影,微小的光,淡淡的傷,以及不寫下就會散失的種種。
乾淨明亮的地方的其他內容
2025/04/18
村上春樹短篇集《沒有女人的男人們》,實驗了各種難以描狀的心理結構,雖說明喻,暗喻,文筆什麼的都很不錯,但總覺得像是一個神人在玩
Thumbnail
2025/04/18
村上春樹短篇集《沒有女人的男人們》,實驗了各種難以描狀的心理結構,雖說明喻,暗喻,文筆什麼的都很不錯,但總覺得像是一個神人在玩
Thumbnail
2025/03/18
寫作的人,唯一的武器是文字。 好的文字,以武器來比擬,或可不驚不休如同砲彈般,炫目燦空或震聾發聵,而我更喜歡持矛武士這種古典形象,「矛」是一種長柄尖頭、可單手進擊的冷兵器。執筆,持矛,意象相結合,也呼應了寫作的人不懈的戰鬥精神。 以文字為矛,進擊的方向是什麼?最終又能贏得什麼獎賞呢? 我明知道
Thumbnail
2025/03/18
寫作的人,唯一的武器是文字。 好的文字,以武器來比擬,或可不驚不休如同砲彈般,炫目燦空或震聾發聵,而我更喜歡持矛武士這種古典形象,「矛」是一種長柄尖頭、可單手進擊的冷兵器。執筆,持矛,意象相結合,也呼應了寫作的人不懈的戰鬥精神。 以文字為矛,進擊的方向是什麼?最終又能贏得什麼獎賞呢? 我明知道
Thumbnail
2025/02/25
忽然之間向田邦子成為大熱門。 這位離世將近半世紀的作家,生前的代表作《宛如阿修羅》原是她為NHK寫的電視劇本,隨著世界快速轉變,向田勾描的昭和浮世光影,不僅沒有顯出老態而沉寂,反倒愈加深艷,彷彿不死鳥,每隔ㄧ陣子就又聽聞誰誰要拍成電影,搬演舞台劇,誰要演大姐,誰要演二姐,鬧熱滾滾,始終能搶得版面。
Thumbnail
2025/02/25
忽然之間向田邦子成為大熱門。 這位離世將近半世紀的作家,生前的代表作《宛如阿修羅》原是她為NHK寫的電視劇本,隨著世界快速轉變,向田勾描的昭和浮世光影,不僅沒有顯出老態而沉寂,反倒愈加深艷,彷彿不死鳥,每隔ㄧ陣子就又聽聞誰誰要拍成電影,搬演舞台劇,誰要演大姐,誰要演二姐,鬧熱滾滾,始終能搶得版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聊齋志異》中講述一名黃姓書生的故事,反映出貪婪與志向之間的矛盾。書生因為不信任僧人的指示,僅投入一千錢而失去大機會,最終悔悟卻無法改變命運。這個故事揭示出對於大的目標是否願意付出應有的代價,並探討了成就與貪婪的微妙關係。
Thumbnail
《聊齋志異》中講述一名黃姓書生的故事,反映出貪婪與志向之間的矛盾。書生因為不信任僧人的指示,僅投入一千錢而失去大機會,最終悔悟卻無法改變命運。這個故事揭示出對於大的目標是否願意付出應有的代價,並探討了成就與貪婪的微妙關係。
Thumbnail
吃虧是福道理何在? 慈悲的 龍德上師開示:「福從何而來?行善的發心最重要,是不是清淨、純然要利他?還是為了博取美名、他人的稱讚與肯定?能夠吃虧的人,往往是一生平安,幸福坦然;不能吃虧的人,常在是非紛爭中斤斤計較,最終失去更多。」所以吃虧就是福!一個有作為的人,能夠在吃虧中成長,變得更加聰慧睿智。
Thumbnail
吃虧是福道理何在? 慈悲的 龍德上師開示:「福從何而來?行善的發心最重要,是不是清淨、純然要利他?還是為了博取美名、他人的稱讚與肯定?能夠吃虧的人,往往是一生平安,幸福坦然;不能吃虧的人,常在是非紛爭中斤斤計較,最終失去更多。」所以吃虧就是福!一個有作為的人,能夠在吃虧中成長,變得更加聰慧睿智。
Thumbnail
最近在看之前的一些訊息,看到這篇老師告訴我們的流浪漢與菩薩的故事,內心的感受特別多。他的故事是這樣的:   流浪漢與菩薩   有一個流浪漢走進寺廟,看到菩薩坐在蓮花臺上眾人膜拜,非常羨慕。     流浪漢:菩薩!我可以和您換一下嗎?   菩薩:好啊!但有一個條件。 流浪漢:什麼條
Thumbnail
最近在看之前的一些訊息,看到這篇老師告訴我們的流浪漢與菩薩的故事,內心的感受特別多。他的故事是這樣的:   流浪漢與菩薩   有一個流浪漢走進寺廟,看到菩薩坐在蓮花臺上眾人膜拜,非常羨慕。     流浪漢:菩薩!我可以和您換一下嗎?   菩薩:好啊!但有一個條件。 流浪漢:什麼條
Thumbnail
「誒,妳沒錢,可以借啊!」那圓臉胖子朝著老婦人一使眼色,讓她注意力轉到站在門邊的阿德等人,在他眼裡,這四個都是少年郎,年輕人最是熱血、見不得別人受苦難過;找他們借錢不就好了。 「四位小兄弟,請你們做做好事,借我一點錢吧!你們看,老婆子我三跪九叩走了大半個月,到了門前卻被世俗的黃白之物擋住了;請幾位小
Thumbnail
「誒,妳沒錢,可以借啊!」那圓臉胖子朝著老婦人一使眼色,讓她注意力轉到站在門邊的阿德等人,在他眼裡,這四個都是少年郎,年輕人最是熱血、見不得別人受苦難過;找他們借錢不就好了。 「四位小兄弟,請你們做做好事,借我一點錢吧!你們看,老婆子我三跪九叩走了大半個月,到了門前卻被世俗的黃白之物擋住了;請幾位小
Thumbnail
《西遊記》作者吳承恩開篇詩句說到:「預知造化會圓功,須看西遊釋惡傳。」意指,想要知道人生的真諦,就必須看懂《西遊記》。 這部經典描繪孫悟空、豬八戒、沙悟淨三人保護唐僧西行取經,沿途歷經九九八十一難,一路降妖伏魔,化險為夷,看似一部打妖怪的故事,實則是告訴人們如何戰勝心魔的成功學。 唐僧師徒眾人在取經
Thumbnail
《西遊記》作者吳承恩開篇詩句說到:「預知造化會圓功,須看西遊釋惡傳。」意指,想要知道人生的真諦,就必須看懂《西遊記》。 這部經典描繪孫悟空、豬八戒、沙悟淨三人保護唐僧西行取經,沿途歷經九九八十一難,一路降妖伏魔,化險為夷,看似一部打妖怪的故事,實則是告訴人們如何戰勝心魔的成功學。 唐僧師徒眾人在取經
Thumbnail
《禪林寶訓》 2014.5.2 良因法師 隨筆 明教曰: 「大覺璉和尚住育王,因二僧爭施利不已,主事莫能斷。 大覺呼至,責之曰:『昔包公判開封,民有自陳以白金百兩寄我者亡矣。』 今還其家,其子不受,望公召其子還之。 公歎異。即召其子語之。 其子辭曰:『先父存日,無白金私寄他室。』
Thumbnail
《禪林寶訓》 2014.5.2 良因法師 隨筆 明教曰: 「大覺璉和尚住育王,因二僧爭施利不已,主事莫能斷。 大覺呼至,責之曰:『昔包公判開封,民有自陳以白金百兩寄我者亡矣。』 今還其家,其子不受,望公召其子還之。 公歎異。即召其子語之。 其子辭曰:『先父存日,無白金私寄他室。』
Thumbnail
〈勞山道士〉可以說是把「懶惰」這個特質處理得最透測的文章。真正可怕的不是懶惰(最多是被別人笑一下而已),而是懶惰卻又想要具有特權(或達成目標)的想法,一旦這想法成形,便會有人來指點各種投機之道。但這終究不是長遠之計,一旦踢到鐵板,要付出的代價就不是被笑一下那樣簡單了。
Thumbnail
〈勞山道士〉可以說是把「懶惰」這個特質處理得最透測的文章。真正可怕的不是懶惰(最多是被別人笑一下而已),而是懶惰卻又想要具有特權(或達成目標)的想法,一旦這想法成形,便會有人來指點各種投機之道。但這終究不是長遠之計,一旦踢到鐵板,要付出的代價就不是被笑一下那樣簡單了。
Thumbnail
錢不是萬能的,但是沒錢萬萬不能,你覺得呢? 黃阿舍做為一個追求財富的人,究竟最後他會面臨什麼樣的死亡危機呢?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Thumbnail
錢不是萬能的,但是沒錢萬萬不能,你覺得呢? 黃阿舍做為一個追求財富的人,究竟最後他會面臨什麼樣的死亡危機呢?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