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悲傷的甜蜜故事,適合傷感但幸福的季節閱讀

帶著悲傷的甜蜜故事,適合傷感但幸福的季節閱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近來在想:所謂「俗套」、「老套」,未必是負面評價。「俗」表示應和了普遍現象,說中了人之常情;而「老」有可能就只是見多識廣使然,對新讀者來說未必老!「心愛的死去」,需要回顧、悲傷、痛苦…這些都是「俗套」,最終總會走出來,這也總是「老套」。

從此來看「故事創造」,別為了不落俗套而悖反常理,別為了不老套而裝腔炫技,像林良先生說的要「合情合理的胡說八道」。 


355)《畢古蒂》(Bigoudi),文/Delphine Perret、圖/Sébastien Mourrain

Bigoudi是主角的名字,翻譯時強把她冠個中文姓氏,呵呵~

這本圖畫書是今年四月初,在Villeurbanne(里昂旁邊)閱讀節上買的。當時等繪者Sébastien Mourrain簽書的隊伍,我身後是一對移居此城的美國母女,她倆聊起與這本書共讀回憶,臉上堆滿喜悅幸福。受她們感染,我就多挑了這本圖書放進書單。

五月時曾試著翻譯內文,其實字量不多,可是運鏡和描繪語法頗有變化,想找到適切的中文對應,很不簡單,所以就擱著了。結果一放,又過了三個月。今兒個再次挑戰,細細閱讀。

Bigoudi是封面穿藍大衣的女士,和Alphonse那條小狗生活在高樓林立的城市中。每天都有充實的行程:早晨咖啡、修剪頭髮、買肉、公園吃熱狗、逛鞋店、上陶藝課、看帥哥老師、上健身房……兩位主角心靈相通,默契十足。直到有一天早上……

臺灣三民出版的「小豆子」系列,可以看出Sébastien Mourrain的繪圖風格,細巧的線條、角色塑形和溫暖用色,可是在這本繪本裡卻收了很多,以黑色線稿為主,只有局部重點上色。我感覺:一是搭配主題—關於死亡、悲傷、失去、想念;另一可能則是達到聚焦效果,全心跟著Bigoudi走一趟她的感受。

Alphonse吐出了牠最後一口氣,Bigoudi也將她全身的淚水都流盡。她不願再次經歷這些的死別,於是斷絕往來,將自己封在一百多樓高的家裡,不再出門、接電話,不再和朋友聯繫。直到有一天早上……

近來在想:所謂「俗套」、「老套」,未必是負面評價。「俗」表示應和了普遍現象,說中了人之常情;而「老」有可能就只是見多識廣使然,對新讀者來說未必老!「心愛的死去」,需要回顧、悲傷、痛苦…這些都是「俗套」,最終總會走出來,這也總是「老套」。

從此來看「故事創造」,別為了不落俗套而悖反常理,別為了不老套而裝腔炫技,像林良先生說的要「合情合理的胡說八道」。

所以,讓Bigoudi走出悲傷的機轉事件是什麼呢?

一般來說,是再去愛一個對象,例如:又遇到了一隻小狗,可能長得跟Alphonse很像,或行為相似;或者是那群舊識終於把她勸出門……書中安排了一位從天而降的陌生人,非神鬼那種,是清潔大樓玻璃的工人——這點挺有趣的。

先保留一些,反正Bigoudi一定「老套」的回到熟悉的鄰里街道上了。#

avatar-img
朱靜容的沙龍
5會員
42內容數
逛逛法國圖書館,讀讀法文繪本,說說法國漫遊五四三 「黑豬讀創生活圈」文稿搬遷倉儲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朱靜容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在海外小額消費,不想支付每筆刷卡的手續費和匯率,我多半使用現金。於是在掏錢時,發現了小小文化差異。 例如有回餐廳結帳,款項37.85歐元,為了儘量用掉那些繁雜又難辨識的銅板,我會先算足零頭0.85歐元,再湊齊7歐元小額銅板,最後遞一張50歐元紙鈔。
這本敘事手法讓我想很多~文字部分用「對話式」,「引號」推動情境,不時出現「畫外音」;圖像則以類似漫畫方式的泡泡框,讓一群動物七嘴八舌、同步發言。 是熟悉的畫風—Julie Colombet,字畝出版過她的一本中譯繪本《動物很有事》,前面也介紹過她負責插畫的《恐怖山上的惡獸》。
一個小女孩在暴戾乖張家庭下生活,漸漸失去語言表達機會與能力,繼而關閉感覺而變得麻木。幫助他們的解方是什麼呢? 故事最後,女孩化文字為利剪,懷裡布娃娃被縫上的嘴剪開,圖像上那些一直受困於枝枒樹杈中的鳥兒,也展翅飛遠。    素未謀面的後巷鄰居近來家中多了個小嬰兒,不時傳來孩子哭聲,但接著卻是大
我們實際所遭遇的,在化為言語文字表達後,都會被濃縮、篩漏、修剪、淬煉……最後真是「一切盡在不言中」啊! 《母熊寫的信》(Les lettres de l’ourse) ,文/Gauthier David、圖/Marie Caudry 封面給我一股熟悉感,我們在哪兒見過吧?
花非花,霧非霧,夜半來,天明去,來如春夢無多時,去似朝雲無覓處。——這場一夜春夢,這泡影般的夢幻因敘述顯得虛無幽怨,但卻在粉色系妝點下,不再哀傷,反倒甜美了起來! 《尤利西斯》(Ulysse) ,文、圖/Alexandra Prichard
這個熱到快融掉的夏天,無比感謝那些默默站在路旁的巨人們——它們不似冷氣機:只管自己涼爽而盡朝室外排放熱氣,樹木們既提供涼蔭,還養眼與富饒眾生。 《巨人們沈默倒下》(Les Géants Tombent En Silence) 文、圖/Barroux
在海外小額消費,不想支付每筆刷卡的手續費和匯率,我多半使用現金。於是在掏錢時,發現了小小文化差異。 例如有回餐廳結帳,款項37.85歐元,為了儘量用掉那些繁雜又難辨識的銅板,我會先算足零頭0.85歐元,再湊齊7歐元小額銅板,最後遞一張50歐元紙鈔。
這本敘事手法讓我想很多~文字部分用「對話式」,「引號」推動情境,不時出現「畫外音」;圖像則以類似漫畫方式的泡泡框,讓一群動物七嘴八舌、同步發言。 是熟悉的畫風—Julie Colombet,字畝出版過她的一本中譯繪本《動物很有事》,前面也介紹過她負責插畫的《恐怖山上的惡獸》。
一個小女孩在暴戾乖張家庭下生活,漸漸失去語言表達機會與能力,繼而關閉感覺而變得麻木。幫助他們的解方是什麼呢? 故事最後,女孩化文字為利剪,懷裡布娃娃被縫上的嘴剪開,圖像上那些一直受困於枝枒樹杈中的鳥兒,也展翅飛遠。    素未謀面的後巷鄰居近來家中多了個小嬰兒,不時傳來孩子哭聲,但接著卻是大
我們實際所遭遇的,在化為言語文字表達後,都會被濃縮、篩漏、修剪、淬煉……最後真是「一切盡在不言中」啊! 《母熊寫的信》(Les lettres de l’ourse) ,文/Gauthier David、圖/Marie Caudry 封面給我一股熟悉感,我們在哪兒見過吧?
花非花,霧非霧,夜半來,天明去,來如春夢無多時,去似朝雲無覓處。——這場一夜春夢,這泡影般的夢幻因敘述顯得虛無幽怨,但卻在粉色系妝點下,不再哀傷,反倒甜美了起來! 《尤利西斯》(Ulysse) ,文、圖/Alexandra Prichard
這個熱到快融掉的夏天,無比感謝那些默默站在路旁的巨人們——它們不似冷氣機:只管自己涼爽而盡朝室外排放熱氣,樹木們既提供涼蔭,還養眼與富饒眾生。 《巨人們沈默倒下》(Les Géants Tombent En Silence) 文、圖/Barrou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