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房價不是被炒作出來的!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3 分鐘

 

🌾房價上漲是必然的

 

「炒房」究竟是什麼? 竟然有網友神回答「出售的房價高於買入房價,就是炒房!」如果這真的是炒房,那麼以20元賣出15元進貨的蘋果,難道也算「炒蘋果」?照這個邏輯,世上恐怕再也沒人敢做生意了。

 

根據維基百科的定義,「炒作房地產」是房地產市場中的一種交易行為。與一般的房地產投資不同,炒房者「不追求長期投資回報」,而是透過「頻繁的交易」來賺取高額利潤。正因如此,「炒房」常被視為一種投機行為。

 

而《平均地權條例》對「炒房」的定義則進一步指出,「利用住宅用地、住宅及房屋買賣契約,或以其他方式,顯著炒作該地區房地產價格的行為。」具體來說,炒房行為主要包括以下幾種類型:

 

  • 在短時間內多次買賣同一區房地產,每次交易價格均出現大幅波動。
  • 利用假交易或虛假資訊炒作房地產價格。
  • 囤積房地產,不予出售或出租,以待價格上漲後出售牟利。
  • 利用房地產市場的資訊不對稱,誤導或欺騙消費者購買房地產。
  • 利用房地產市場的供需失衡,哄擡房地產價格。

 

儘管諸多跡象及房市泡沫衡量指標數據顯示,臺灣的房市泡沫已經存在10多年,但近幾年房價是被炒作出來的嗎?

 

政府近年來在「打炒房」方面不遺餘力,並針對炒房問題祭出了一系列政策。以下是近年重要的打炒房政策彙整,讓大家快速了解其內容:

 

內政部:實價登錄2.0(2020年7月)

  • 全面納管預售屋交易資訊,包括限制紅單交易、成交價格即時申報、定型化契約備查等。
  • 強化資訊揭露準則,溯及既往,並制定登錄不實罰則,未改善將處一般3~15萬、加重30~100萬罰鍰,且可連續開罰。

 

財政部:房地合一2.0與重購退稅(2021年7月)

  • 房地合一2.0:緊縮短期持有定義、加重短線炒作課稅稅金,並將法人比照個人課稅。
  • 重購退稅新制:緊縮設籍條件、限制持有時間內用途,但是放寬大屋換小屋退稅條件。

 

行政院:平均地權條例(2023年7月)

  • 限制預售屋及新成屋的換約、轉售。
  • 納管預售屋及新成屋的買賣契約解除行為。
  • 管制私法人購入自用住宅行為。
  • 重罰炒作並建立吹哨者制度。

 

央行:第五波選擇性信用管制(2023年9月)

  • 對六都+新竹縣市第二戶貸款上限7成。
  • 超高齡老屋僅能以「土地貸款」名義申貸。

 

央行:升息循環(2024年3月)

  • 2024年3月,央行睽違兩季後宣布升息半碼。
  • 2022年3月~2023年6月,連續5季升息;2023年9月及2023年12月,兩季未再升息。

 

央行:第六波選擇性信用管制(2024年6月)

  • 將六都+新竹縣市第二戶貸款上限下調至6成。
  • 同時調升存款準備率1碼。

 

行政院:嚴查新青安違規戶(2024年6月)

  • 徹底清查違規亂象,若有轉租、人頭戶等不符自住情形,將取消各項優惠措施,並追回已補貼利息。
  • 強化貸前徵信、審核及貸後管理,要求申貸者簽定自住切結書。
  • 增加每人限貸一次規定。

 

更早以前,許多地區的確實是被炒作出來的,但近幾年在政府連續「打炒房」政策的嚴格執行下,已經有效限制了短時間內的「頻繁交易」並加重了短線炒作的課稅負擔。這樣的情況下,房價究竟還能如何被炒作呢?事實上,近幾年房價的上漲是必然的!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或許在檯面下仍存在一些無法公開的炒作行為,但這並非本文的重點。事實上,近幾年,房價即使不依賴炒作,也必然上漲。)

 

🌾房價不靠炒作也能上漲?

 

在臺灣,每年大約有6%到8%的家戶參與房屋買賣,這些人其實就是市場參與者,也是房價的真正定價者!那些只是在旁觀的人,無論他們是否有能力購買房屋,若沒有參與市場交易,房價就不會由他們來決定!

 

房價本質上反映了市場交易的結果,一旦交易完成,這個價格便成為市場的基準。房價的上漲源於有人認可並能夠承擔這個價格,隨著成交價格不斷攀升且持續有買家進場,市場價格自然隨之上揚。

 

近幾年,由於民眾對通膨預期、物價節節上漲的恐慌,出現了「現在不買就買不到、或以後買不起了」的心理,以及對房價上漲的強烈期待,加上部分區域因產業發展與進駐帶來的效應、優質基礎建設的相繼完成、以及「政府政策衍生效應」等因素,再結合「賣方成本」、「氾濫資金」、「貸款寬鬆」、「供不應求」,以及「資金停泊」的現象,只要市場中仍有充足的流動性並持續有人願意接手,房價不用炒作也必然會上漲!

 

所以有人說:「天時地利人和,就連阿共仔也嚇不跑買房信心,臺灣人的心臟像練蠱一樣愈練愈大顆。」

 

接下來,就來深入探討房價必然上漲的過程吧。

 

(買房最怕別人不買,不買就沒戲唱了!)

 

🌾主要驅動力

 

隨著經濟發展,物價不斷上升,民眾普遍擔心貨幣貶值,導致購買力下降。因此,愈來愈多的人將房地產視為對抗通脹的安全資產。在這種心理驅動下,人們認為「現在不買就買不到,或者以後買不起」,於是加速進場購房。這種恐慌心理進一步推動了市場需求的增加,使房價在短時間內出現大幅上漲。

 

近幾年,房價漲幅明顯且轉手獲利可觀,許多買家相信,只要投資房地產,就能實現資產增值,甚至認為「買了就能躺賺」。這種普遍存在的期待心理進一步激發了購買欲望,使大量需求挾帶大量資金湧入房市,推動了房價的不斷上揚。隨著愈來愈多的人抱著這種期待進場購屋,市場需求被大幅推高,房價也隨之水漲船高。

 

通膨預期、物價上漲帶來的恐慌心理,以及對未來房價繼續上升的強烈期待,成為了房價上漲的主要驅動力。

 

🌾資金總得有地方停泊吧

 

「臺灣錢淹到天花板!」在僅有2,300多萬人口的臺灣,2023年貿易順差突破1,000億美元,全年貿易金額在全球排名第17。臺灣人熱愛儲蓄,2023年存款餘額達58.6兆元,活期性存款24.2兆元,超額儲蓄達4.21兆元。

 

此外,還有從「中國」回流的資金、「貸款寬鬆」釋出的便宜資金、「股市賺到的資金」,都需要尋找停泊的地方。

 

在一個經濟體生產力增長的過程中,必然會產生多餘的資金。而這些資金需要一個安全的地方來保護並停泊所有者的辛勞成果。傳統上,房地產、股票、債券、珠寶、古董乃至藝術品,都是許多人選擇來停泊資金的常見途徑。

 

另外,講到「資金」,不可忽視的是「錢」的特性,「錢」是最敏感的,「錢」總是流向「能產生高回報」及「需要足夠大的容量來承載」的領域。

 

結合這些特性,房地產自然成為承載大量資金的理想標的,同時因其具備「保值」、「增值」、「現金流」的獨特優勢,更因其能夠吸引大量資金進駐。如此一來,大量資金湧入並停泊,房價豈能不漲呢?


尚未看過氾濫「資金」追逐房子,房價能不漲嗎?,或是印象已模糊,可點擊連結前往。


 

🌾「台積電帶來區段繁榮,也推動了房價上漲」

 

觀察2020年至2024年七都中古屋房價增幅最大的前五個行政區,會發現其中四個行政區與「台積電」息息相關。其中,高雄的楠梓區受惠於台積電的大力投資,中古屋單價在近五年內漲幅超過95%,從2020年的12.7萬元/坪飆升至2024年的24.9萬元/坪,幾乎翻了一倍。

 

台積電設廠背後蘊藏著龐大的半導體產業鏈,帶來了先進製程與封裝技術的產能,同時吸引眾多上下游供應商和設備商的進駐,推動當地經濟蓬勃發展。隨著大量工程師遷入,當地的消費力和購房需求顯著提升。每個台積電廠區的員工數量達數千人,這些工程師在當地安居樂業,進一步促進了新建案的發展。

 

另外,相較於臺北,楠梓、竹科、中科等地的房價更具吸引力,讓工程師不僅能購買到更大更好的房子,甚至還能多置產一間。

 

人口來了!資金來了!需求來了!房價能不漲上來嗎?

 

(後續輝達NVIDIA、超微AMD接連設設廠,這些科技巨頭的進駐將進一步推動所落腳區域的發展,並帶動房價的持續攀升!)

 

🌾跟著莊家(政府)走,不敗公式

 

任何人都不可能在沒有優質基礎設施的支撐下憑空炒作房價。即便是內華達沙漠中拉斯維加斯,也是搞好交通、水電基礎供應後,靠賭場、各種藝術、情色表演與便宜飯店來吸引大量人潮商機,才真正在沙漠中創造高房價。

 

近幾年,許多地方政府為了招商引資和吸引人口流入,不僅在產業建設、大眾運輸、商場開發等方面積極投入,還提升了社會福利、生活品質、生活機能和工作機會。這些舉措讓建商大為受益,他們也紛紛支持市政建設、舊建物改建和聯合開發。政府局處若有經費或物資需求,建商們都願意積極贊助,出錢出力成為常態。

 

當政府帶頭,並與民間攜手創造更好的生活環境後,自然吸引人潮湧入,房價隨之飆升,也就不足為奇了。以新北林口、桃園青埔、竹北市等區為例,這些地區的房價在前期雖有題材加持,但真正讓高房價站穩的,還是優質基礎設施的逐步完善。

 

🌾政府恐怕也沒想到會變這樣

 

近年來,政府在「打炒房」方面下足了功夫,推出了一系列遏制炒房的政策。同時,為了幫助無自有住宅的青年購置「自住」房屋,也推出了「新青安房貸」政策。然而,當這些政策公布實施時,政府恐怕也沒想到,這些措施不僅沒能壓抑房價,反而讓房價一路飆升,漲得令人咋舌!

 

「房地合一2.0」:緊縮短期持有定義、加重短線炒作的稅負

雖然房地合一2.0確實抑制了短期的頻繁交易,但也讓屋主為了「避重稅」而延長持有房屋的時間。至少持有6年才能享有400萬元免稅額,持有10年才可適用最低稅率,這使得新古屋和中古屋市場出現了「重稅閉鎖期」效應,二手屋供給量減少。在「供不應求」的情況下,成屋價格自然節節攀升。房價上漲讓屋主更加期待後續的漲幅,從而更加不願出售,結果想買房的人只能加價搶購,或被迫轉向預售市場。

 

「平均地權條例」:限制預售屋換約、轉售。

《平均地權條例》對預售屋轉售的禁令,讓預售市場出現了「鎖籌碼」效應。建商與投資客的競價消失,建商成為唯一供給方,掌控盤面和定價權,房價猶如失速列車般不斷攀升。市場上充斥著建商狂加價、買方毫不手軟的場景,只要有人願意出價,就成了新的市場行情!

 

「新青安房貸」確實讓許多人實現了買房夢,但也吸引了不少「硬上車」或「越級打怪」的買家,這些有資格申請新青安房貸的買家提前入市。他們利用政府政策下的「貸款寬鬆」取得的低利資金,懷抱著房價必漲的期待蜂擁而入。許多人心裡盤算著,即便五年寬限期過後無法負擔房貸,也能靠賣房大賺一筆。結果是,房價又一次飛漲!

 

政府施行政策時,恐怕沒想到結果會變成這樣吧。

 

(這些利用「新青安房貸」硬上車或越級打怪的買家,真心建議他們在這五年間積極累積實力。同時,希望當初已做好避險和配套措施。五年後無論房價漲跌,若真的想賣,也要確保有人願意接手當時的價格。如果無人接手,自己也要有足夠的能力撐下去,避免陷入困境。)

 

🌾結構性因素推動房價上漲

 

近幾年,儘管政府祭出了一系列打擊炒房的政策,但臺灣的房價上漲並不只以上分享內容所驅動。實際上,市場上的「供需關係」、「賣方成本」和「貸款條件寬鬆」等多種結構性因素,也共同推動了房價的上升。

 

「供需關係」方面,當市場出現供不應求的情況時,買家往往會為了搶購有限的住房而願意支付更高的價格,這自然推升了房價。「賣方成本」的上升,包括土地價格、建築成本、勞動力成本和稅務成本,最終會反映在房價上,成為價格上升的推動力。此外,「貸款條件寬鬆」讓更多人能夠獲得購屋資金,增加了市場上的潛在買家數量,進一步推高需求。

 

綜合以上分享說明因素,只要市場中仍有充足的流動性,並持續有買家願意接手,房價就不用炒作也必然會上漲。即便沒有過度的投機行為,這些結構性因素已足以支持房價的穩步上升。

 

近幾年房價不是被炒作出來的。房價上漲是必然的!


尚未看過超負荷的「高房價」原因剖析(上),或是印象已模糊,可點擊連結前往。


(以上部分文字參考網路資料及文字)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linct-avatar-img
2024/08/23
分析有道理,謝謝
大禾邸家-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8/24
linct 非常感謝你的支持與回饋! 房市的變化受多種因素影響,能與你產生共鳴讓我感到十分欣慰。 希望這篇文章能幫助你更深入地了解市場的趨勢。 再次感謝你的鼓勵!
beau-avatar-img
2024/08/24
現在才剛開始,過3-5年後,會有一波撐不住的屋主,賣房。 因為母+金=每個月的貸款時,會讓很多家庭破碎,因為龐大的貸款壓力往往會讓家庭氣氛變差,付了5年之後,不吵架的都吵架了。
大禾邸家-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8/25
beau 感謝你的留言和分享! 看到這位先生的情況,真的為他感到擔憂。 槓桿雖能提升購買力,但市場或政策一旦發生變化,後果可能相當嚴重。 希望他在購屋前有多預備一些資金,以應對這類突發狀況。 買房的最佳時機,其實不在於等待房價下跌,而是要把握住政府和銀行對買家友善的時候。 這次央行確實出乎意料,讓許多人措手不及,也提醒我們在購屋時必須有風險意識,並做好避險和配套措施。 再次感謝你的分享,也希望這位先生能順利度過這次難關。
天眼Sky eye-avatar-img
2024/12/04
實質的炒房文啊,並不是你寫的就算,還帶風向寫這麼多。市場淘汰機制,房屋過剩,現在開始即將崩盤。
大禾邸家-avatar-img
發文者
2024/12/04
天眼Sky eye 謝謝你的留言!😊 很感謝你分享看法,也讓我了解到我的文章可能讓你有這樣的感受。 對了,能不能請教一下你對『炒房文』的定義是什麼呢?我也很期待了解更多不同的觀點,互相討論! 另外,你提到的市場淘汰機制我覺得很有啟發,請問你怎麼看待這個觀點呢?
天敏的天空-avatar-img
2024/08/25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大禾邸家-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8/27
天敏的天空 謝謝你的留言和回饋!😊 大家互相支持交流,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觀點能被更多人看到並理解。期望你能繼續支持喔! 近期的限貸措施確實讓那些真正需要買房自住或換屋的人感到困惑和煩惱。現在的市場處於一個尷尬的階段,屋主和建商一定不願意便宜賣,而買方一定也因為貸款條件的限制而會更加謹慎,這短期內可能會導致買氣下降和成交量縮減。 在目前情況下,建議要買房的人多準備一些資金來應對突發狀況,或是可以考慮等風頭過後再行動。 另外,強烈建議在沒有足夠經濟實力前,放下“現在不買就買不到、或以後買不起了”的心態。雖然富貴險中求,但量力而為才是長遠之道。
avatar-img
大禾邸家
153會員
58內容數
「大禾」以「生活的樞紐及搭橋者」為使命, 分享房地產資訊、見解, 及多元的生活訊息、知識, 打造大禾(住好)、租禾(租好)、呷禾(吃好)等系列, 滿足每個人對品質生活的不懈追求。 更致力於「共好」的實踐, 讓來過「大禾」的每個人心安心定, 享受大好品質生活。 「大好在這,在這住好!」
大禾邸家的其他內容
2024/12/18
在看房子時,除了房子本身的設施,公領域的設計和管理同樣至關重要。這篇文章探討瞭如何從外部環境到公領域進行觀察的重要性,強調「實用性」勝於「華麗」的原則,以及「價值比價格更重要」。同時,提供了看房時需要特別注意的要素和建議,幫助買家在繁雜的房市中做出更明智的選擇。
Thumbnail
2024/12/18
在看房子時,除了房子本身的設施,公領域的設計和管理同樣至關重要。這篇文章探討瞭如何從外部環境到公領域進行觀察的重要性,強調「實用性」勝於「華麗」的原則,以及「價值比價格更重要」。同時,提供了看房時需要特別注意的要素和建議,幫助買家在繁雜的房市中做出更明智的選擇。
Thumbnail
2024/12/04
本文探討在看房過程中,除了室內設備,如何重視外部環境和建築外牆的相關因素。透過實地觀察,從房子的外觀、材料類型,到周邊環境,對於潛在滲漏問題、採光與通風的影響都有深遠的意義。此外,文章還提及風水的要素對居住品質的潛在影響,以幫助讀者在選擇理想住宅時避開風險。
Thumbnail
2024/12/04
本文探討在看房過程中,除了室內設備,如何重視外部環境和建築外牆的相關因素。透過實地觀察,從房子的外觀、材料類型,到周邊環境,對於潛在滲漏問題、採光與通風的影響都有深遠的意義。此外,文章還提及風水的要素對居住品質的潛在影響,以幫助讀者在選擇理想住宅時避開風險。
Thumbnail
2024/11/20
買房不是隨便的選擇,需深入瞭解房產的保值性及增值潛力。考慮未來轉手的方便性和周圍環境的影響,才能選擇理想的房子。此外,透過仔細的觀察與實地勘查,確保在購房過程中不僅依賴銷售人員的話語,而是結合自身的研究與判斷,才是明智的選擇。本文中將分享一些看房的訣竅,幫助讀者更有效地評估房產。
Thumbnail
2024/11/20
買房不是隨便的選擇,需深入瞭解房產的保值性及增值潛力。考慮未來轉手的方便性和周圍環境的影響,才能選擇理想的房子。此外,透過仔細的觀察與實地勘查,確保在購房過程中不僅依賴銷售人員的話語,而是結合自身的研究與判斷,才是明智的選擇。本文中將分享一些看房的訣竅,幫助讀者更有效地評估房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房價居高不下已經是近年來大家非常關心且不斷探討的議題,如果人民連居住的問題都需要擔心,那還談什麼其他的基本權利呢? 一般人所希望的不過僅僅只是安居樂業如此而已。 影響不動產交易的因素有很多,但最令人無法接受的就是炒作行為,將房屋作為金融商品,導致許多人根本買不起房或是就是買了房子也必須背負鉅額房貸。
Thumbnail
房價居高不下已經是近年來大家非常關心且不斷探討的議題,如果人民連居住的問題都需要擔心,那還談什麼其他的基本權利呢? 一般人所希望的不過僅僅只是安居樂業如此而已。 影響不動產交易的因素有很多,但最令人無法接受的就是炒作行為,將房屋作為金融商品,導致許多人根本買不起房或是就是買了房子也必須背負鉅額房貸。
Thumbnail
台灣的房屋成交量從去年底開始縮減,今年的趨勢更明顯,而央行6月底宣布限貸令,7月1號還有平均地權條例實施。有專家說房價要跌了?是嗎? 許多專家繼續提出打房政策,不約而同提到了囤房稅。 本文會從囤房稅的議題延伸,並說明打房的第一步應該如何,台灣高房價的原因及背後真正隱憂是:影響產業升級!
Thumbnail
台灣的房屋成交量從去年底開始縮減,今年的趨勢更明顯,而央行6月底宣布限貸令,7月1號還有平均地權條例實施。有專家說房價要跌了?是嗎? 許多專家繼續提出打房政策,不約而同提到了囤房稅。 本文會從囤房稅的議題延伸,並說明打房的第一步應該如何,台灣高房價的原因及背後真正隱憂是:影響產業升級!
Thumbnail
最近,《平均地權條例》的修法引起了廣泛的關注。這項修法旨在抑制炒房行為、保護消費者利益,並於2023年7月1日正式生效。本文將統整修法內容,讓我們一起來了解這項《平均地權條例》修法的重要項目以及對房市的影響。
Thumbnail
最近,《平均地權條例》的修法引起了廣泛的關注。這項修法旨在抑制炒房行為、保護消費者利益,並於2023年7月1日正式生效。本文將統整修法內容,讓我們一起來了解這項《平均地權條例》修法的重要項目以及對房市的影響。
Thumbnail
今天要介紹一本房地產相關的書籍,這本書是由采實文化出版,作者Zack有多年的房地產實務經驗,在Youtube上經營國內外房地產教學資訊頻道,累積超過10萬訂閱人數,這本書就是集合了Zack在房地產的經驗與建議。 作者在書裡先講解了影響房地產漲跌的主因,然後說明台灣的房地產市場為什麼會這麼亂的原因,再
Thumbnail
今天要介紹一本房地產相關的書籍,這本書是由采實文化出版,作者Zack有多年的房地產實務經驗,在Youtube上經營國內外房地產教學資訊頻道,累積超過10萬訂閱人數,這本書就是集合了Zack在房地產的經驗與建議。 作者在書裡先講解了影響房地產漲跌的主因,然後說明台灣的房地產市場為什麼會這麼亂的原因,再
Thumbnail
被稱為打炒房最後殺手鐧的「平均地權條例」修正案,在立法院內躺了九個月終於三讀通過後...
Thumbnail
被稱為打炒房最後殺手鐧的「平均地權條例」修正案,在立法院內躺了九個月終於三讀通過後...
Thumbnail
智富爸爸投資分析: 常說「年年買層樓,十年賺一億」,從來不是空談甚至不可能。可是,你在事前必須「內外兼備」,預備好改變!「內外兼備」是甚麼意思?就是房地產投資的內外因素: 外在因素:房地產投資大環境的轉變 內在因素:你自身的房地產投資觀念需要改變 本文將為你以上兩方面一一拆解。
Thumbnail
智富爸爸投資分析: 常說「年年買層樓,十年賺一億」,從來不是空談甚至不可能。可是,你在事前必須「內外兼備」,預備好改變!「內外兼備」是甚麼意思?就是房地產投資的內外因素: 外在因素:房地產投資大環境的轉變 內在因素:你自身的房地產投資觀念需要改變 本文將為你以上兩方面一一拆解。
Thumbnail
2022.03.17台灣央行也宣布跟進,升息一碼。既使立意良善,但台灣人民卻也在「買不起房」的低谷中再度墜落,至於影響到底多深,還要跟著2021.07.01開始生效的「房地合一稅2.0」一起說。 升息也是打房手段? 到底差多少 這真的有「打房」的意義嗎? 打房政策有用嗎? 房地合一稅2.0 📷
Thumbnail
2022.03.17台灣央行也宣布跟進,升息一碼。既使立意良善,但台灣人民卻也在「買不起房」的低谷中再度墜落,至於影響到底多深,還要跟著2021.07.01開始生效的「房地合一稅2.0」一起說。 升息也是打房手段? 到底差多少 這真的有「打房」的意義嗎? 打房政策有用嗎? 房地合一稅2.0 📷
Thumbnail
內政部於去年(民110年)12月9日發布一則新聞稿,市場業界無不嘩然,該新聞稿之標題即為「嚴懲炒作!內政部修法預售屋禁換約、建立檢舉機制」,該新聞內容簡要說明為下列幾點,即內政部已於其部務會報當中通過修正草案,係為提出修正平均地權條例以及不動產經紀業管理條例之修法提案,而修正重點為下列幾點:
Thumbnail
內政部於去年(民110年)12月9日發布一則新聞稿,市場業界無不嘩然,該新聞稿之標題即為「嚴懲炒作!內政部修法預售屋禁換約、建立檢舉機制」,該新聞內容簡要說明為下列幾點,即內政部已於其部務會報當中通過修正草案,係為提出修正平均地權條例以及不動產經紀業管理條例之修法提案,而修正重點為下列幾點:
Thumbnail
時事分享:修法草案「預售屋全面禁止轉售」真的能有效打炒房嗎? 內政部針對打炒房提出五項新方針:全面限制預售屋轉售、私法人購屋採許可制、嚴懲炒作者、預售屋解約需申報、建立檢舉獎金制度等,然而這些措施仍面臨許多難題,因此,須待法案通過後,搭配配套措施來仔細觀察新方針對房市的影響力。
Thumbnail
時事分享:修法草案「預售屋全面禁止轉售」真的能有效打炒房嗎? 內政部針對打炒房提出五項新方針:全面限制預售屋轉售、私法人購屋採許可制、嚴懲炒作者、預售屋解約需申報、建立檢舉獎金制度等,然而這些措施仍面臨許多難題,因此,須待法案通過後,搭配配套措施來仔細觀察新方針對房市的影響力。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