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心得-正確犯錯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關於這本書

這本書的作者是艾美·艾德蒙森,哈佛商學院諾華領導力和管理學教授,在1990年代參與的一項研究中發現『心裡安全感』對於組織管理的重要性之後投入研究成為『心理安全感』的先驅,在許多專欄都有撰稿,主要是關於領導力、團隊與組織學習方面的文章。

該研究發現醫療團隊檯面上錯誤越多,整體表現越優秀,因為優秀團隊樂於把錯誤拿出來討論,與其說是錯誤比較多不如說他們更願意舉報錯誤,而比較差的團隊會影藏錯誤。

本書的內容就是介紹關於失敗這件事,失敗固然可恨,有的失敗不該發生,也有的失敗是一定會發生,書中告訴我們如何分辨失敗的種類,在認識失敗的種類之後,我們就不會對所有失敗卻步,反倒是樂見某些失敗出現,這些都是提供我們學習的機會,當然也有的失敗是不可以讓它出現的,我們也要學習如何將這些失敗降到最低。

一些感想

智慧型失敗

前面說到樂於出現的失敗就是智慧型失敗,這種失敗主要出現於我們在摸索未知領域的時候,像是第一次騎腳踏車、第一次搭捷運,有高機率會出現失敗情況,我想到我之前第一次用捷運的一日通行用的磁卡,卻一直發生感應失敗的狀況,讓我那天每次進出站都被警衛叫過去,在未知領域中沒有範例可以參考,所以我們就像科學家做實驗一樣一直試錯,每一次的錯誤都是寶貴的經驗,可以讓我們知道如何修正自己的方向,直到得出理想中的結果,現在很多人排斥失敗,但這種情況下的失敗是對我們有幫助的,如果怕失敗一直不敢接觸陌生事物,就少了成長的機會,永遠活在自己的舒適圈裡面。

基本型失敗

疏忽大意,臆斷,在我們熟悉的領域的疏失,電器家電不看說明書、客人點餐出餐出錯、忘記關電燈、110V電器插到220V插座,人很容易出錯,有些錯無傷大雅,但也有的可能會造成嚴重的後果,為了預防這種錯誤我們加入一些防呆裝置,像是清單列表逐步確認、SOP等,但是最重要的一點是要加入情境,書中有舉一個飛機失事的例子,機長一如平常起飛前確認各種開關,但平常除冰裝置是預設關閉的,但機長忘記這次飛行是在寒冷的地區飛行,最後因為除冰裝置沒有開啟導致飛機儀器結冰失事。

複雜型失敗

通常是在熟習的領域中,發生了一些問題,而我們低估了這個問題,因為放著不管也不會馬上有影響,所以通常我們會忽略它,我們這種行為就像是起司上面的一個洞,當起司有很多洞的時候,名為失敗的直線有時候就會穿過這個起司,當大失敗發生了,人習慣去推卸責任找出誰要為這件事負責,可是這種失敗的起因很難歸咎於其中一項,作者書中舉例一位病患因為7種很普通的因素同時發生,以致被注射過量瑪啡呼吸困難,包括負責病患護士是新人、房間照明不佳、老手護士很忙只是分心來幫新人一下、以至於護士設定劑量錯誤,差點讓病患出事,最近新聞也有看到,去做產檢結果醫院搞錯孕婦做成流產手術、開刀切錯腳、開刀開錯病人,這種可能有新人犯錯、老手心不在焉,又或者有人感到疑惑卻又不敢提出疑問,就容易出現這種錯誤。

專注於一部分,忽略整體

我們過去解決事情的辦法都是拆解問題,專心解決小部分的狀況,就可以改善問題,但是在一個系統裡,專注提升自己部分的效率,可能會降低整個系統效率,以前的教育是教導我們把問題拆解到最小,然後專注於單一問題上,這也使我們容易忽略整體性,像是修理物品專注於一個零件是正確的,但如果是電腦程式就很常出現電腦程式寫了一個新的代碼,卻跟舊的代碼衝突,生活中有許多龐大的系統,彼此緊密互相影響,書中作者提到的一個啤酒經銷遊戲就是讓參加者體驗的這種狀況,在一個系統中,如果其中一個單位想要做出更有效率而做出改變,勢必會影響到系統中的其他部分,原本的平衡就會被打破,系統整體效率會不如之前,處理問題也是很難只看一部分就做出決策。

害怕失敗

我們平常會反思自己犯了什麼錯,確保自己不會再犯,這種行為本質上還是認為失敗是可恥的,我們本能上厭惡失敗,社會環境讓我們對失敗感到恐懼、羞恥,理性上知道失敗是正常的,但情緒跟不上,從以前開始『八卦』就是人類融入群體的交流手段,所以我們更加關注負面消息,談論他人錯誤,但不喜歡自己成為被討論的那個人,所以我們討厭失敗,恐懼也佔用生理資源使大腦部分能力下降,下降的也包括學習能力,這也影響到我們從失敗中學習的能力,在團隊當中如果能創造出不畏失敗的氛圍,就不會出現恐懼使人失常的狀況,可以理性的討論失敗原因,如何從失敗中學習,科學家就是這方面的佼佼者,他們充滿好奇心,無法預測結果,這時候出現的失敗就是有意義的。

總結

我們都知道從失敗中學習,但人們又特別不能接受失敗存在,讀了這本書之後理解到,我們可以容許某些失敗,它可以提供我們學習的機會,有些失敗則是不希望發生,得要依靠一些系統流程的預防,也有時候看起來無傷大雅的小瑕疵,在與其他因素重疊之後就會變成可怕的結果,而當我們身處一個巨大系統中,我們在處理問題的時候,會過度專注於自身周圍沒注意到整個系統,可能解決問題A導致問題B惡化。

avatar-img
19會員
62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楊晨寶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這本書的作者是George&Dewi,是一對夫妻,原本從事竹科科技業工程師,對於這樣長時間工作感到迷惘,於是開始經營自己的副業,也分享自己的一些心得。
本書內容是在說智人在許多人種當中如何脫穎而出,也說到認知革命、農業革命、工業革命以及想像力讓人類生活方式大幅改變,而且妙的是就算我們的生活水準已經與以前大不相同了,但本能上我們跟七萬年前的智人其實差不了多少,在基因上可以說是毫無變化,但人類還是創造了許多新事物讓生活與以前大不相同。
作者大學進入經濟系開始他就對這行沒有興趣只不過是父親讀這科系他就跟著,進了公司後作者發展快速,雖然有著高薪但他對工作還是沒有熱情,壓力越來越大,在一次他試著練習冥想之後心裡出現了一個微弱的聲音,三天後作者就辭了工作,之後過了一段時間決定到泰國投入寺廟修行,書裡就像是作者的回憶錄
這本書的作者是蘇宗祺,是一諮商心理師,書中提到一個觀念是肥胖是過去生活習慣造成的結果,減肥只是治標不治本,就算體重一時減下來了,我們的舊有習慣並沒有改變,只要時間久了就會復胖,這時我們可能會陷入不斷減重又復胖的循環當中,過量進食的背後可能有心理上的因素。
前言本書的作者是皮特·戴維斯,這書的概念本來是一場在哈佛大學畢業典禮的演說,影片點閱有3000萬,後來就寫成書,書裡說的是現代的開放選擇文化以及比較舊的承諾、榮耀文化,一種是讓自己保持選擇多樣性,一種是專注在少數幾件事上,不過主要是因為交通、網路發達讓人的接觸範圍變廣的關係,不是我們自願要去選擇
因為最近都在看小說,但是因為是推理劇,如果有說到劇情感覺會破壞人的閱讀體驗,所以只說說對於上面那幾部小說我讀完後對作者的感想。
這本書的作者是George&Dewi,是一對夫妻,原本從事竹科科技業工程師,對於這樣長時間工作感到迷惘,於是開始經營自己的副業,也分享自己的一些心得。
本書內容是在說智人在許多人種當中如何脫穎而出,也說到認知革命、農業革命、工業革命以及想像力讓人類生活方式大幅改變,而且妙的是就算我們的生活水準已經與以前大不相同了,但本能上我們跟七萬年前的智人其實差不了多少,在基因上可以說是毫無變化,但人類還是創造了許多新事物讓生活與以前大不相同。
作者大學進入經濟系開始他就對這行沒有興趣只不過是父親讀這科系他就跟著,進了公司後作者發展快速,雖然有著高薪但他對工作還是沒有熱情,壓力越來越大,在一次他試著練習冥想之後心裡出現了一個微弱的聲音,三天後作者就辭了工作,之後過了一段時間決定到泰國投入寺廟修行,書裡就像是作者的回憶錄
這本書的作者是蘇宗祺,是一諮商心理師,書中提到一個觀念是肥胖是過去生活習慣造成的結果,減肥只是治標不治本,就算體重一時減下來了,我們的舊有習慣並沒有改變,只要時間久了就會復胖,這時我們可能會陷入不斷減重又復胖的循環當中,過量進食的背後可能有心理上的因素。
前言本書的作者是皮特·戴維斯,這書的概念本來是一場在哈佛大學畢業典禮的演說,影片點閱有3000萬,後來就寫成書,書裡說的是現代的開放選擇文化以及比較舊的承諾、榮耀文化,一種是讓自己保持選擇多樣性,一種是專注在少數幾件事上,不過主要是因為交通、網路發達讓人的接觸範圍變廣的關係,不是我們自願要去選擇
因為最近都在看小說,但是因為是推理劇,如果有說到劇情感覺會破壞人的閱讀體驗,所以只說說對於上面那幾部小說我讀完後對作者的感想。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面對錯誤的心理反應與成長經歷,尤其是如何擺脫對錯誤的恐懼,並坦然接受自己的不完美。藉由個人經歷,說明認識與承認錯誤的過程,讓我們更能欣賞錯誤的意義與成長機會。本文鼓勵讀者重新定義錯誤,並以正面的心態迎接未來挑戰。
Thumbnail
昨天看到一位哈佛心理學家在談「失敗」這件事,她認為失敗分三種: 第一種是「基本性的失敗Basic Failure」,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低級錯誤」,一般這種失敗都是人為且單一的因素,但是造成的後果有大有小,小的可能是做菜時把鹽錯放成糖;大的可能是某銀行行員因操作錯誤把原定的八百萬元按成八億元⋯⋯
與其體驗失敗,不如管理失敗。失敗其實有很多類型,而由於是親身體驗,失敗前後自己感受到的差異,很值得寫下來,記錄下來,接著去提煉其中得到的領悟,化成一些秘訣,教給後輩。以我在科學研究的經驗,失敗是一種,讓我的嗅覺變得更加敏感的寶貴經驗。很多研究的思路,一開始真的是死路,處處碰壁。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第二、三、五章 (摘錄)
Thumbnail
一想到失敗就想裝死或逃走嗎?讀完《正確犯錯》,你不再將不同類型的失敗摻在一起做成撒尿牛丸,更能培養不同的思維來面對失敗,明白「失敗為成功之母」的真正意思。
Thumbnail
心理安全感對企業和團隊而言至關重要,可以促進坦率透明的溝通,提高工作效率,建構一個良好的工作氣氛。在推動心理安全感時,需要細膩和周到地考慮文化背景優勢,以及如何在不同情境中創造這樣的氣氛中。
Thumbnail
■ 當你感覺到衝突開始悄悄醞釀,你和一個人的關係演變到快破裂的時候,真誠與篤定地對自己重複說「我可能錯了。我可能錯了。我可能錯了。」 本文分享了作者 Lindeblad 的人生故事,描述了他尋找寧靜和克服困難的過程。
失敗沒關係,犯錯沒關係, 只要不重蹈覆轍,不在同一個地方跌倒就好, 不要讓過去限制你、讓別人定義你, 你是誰、你要用什麼方式去過人生,由你決定。
Thumbnail
在探討自律與自制力中,我們發現了許多關於心智與行為之間微妙關係的啟示。首先,我們必須面對自己的挫折與失敗,並學會以寬恕的態度對待自己,而非陷入無盡的罪惡感之中。當我們認識到失敗時,自我批判的聲音若隨之而來,我們便應該學會對自己給予信任、安慰、鼓勵和寬容,就如同我們對待朋友或學生一般…
Thumbnail
學到失敗的那件事,讓我學到當下事情應該有的經驗,不管是成功或是失敗,讓我都有東西可以學習到該有的經驗,如書上提到的一段話,有時不順遂和失敗才能讓我們有機會學習與成長,所以失敗也讓我能夠好好去思考省思自己的失敗!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面對錯誤的心理反應與成長經歷,尤其是如何擺脫對錯誤的恐懼,並坦然接受自己的不完美。藉由個人經歷,說明認識與承認錯誤的過程,讓我們更能欣賞錯誤的意義與成長機會。本文鼓勵讀者重新定義錯誤,並以正面的心態迎接未來挑戰。
Thumbnail
昨天看到一位哈佛心理學家在談「失敗」這件事,她認為失敗分三種: 第一種是「基本性的失敗Basic Failure」,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低級錯誤」,一般這種失敗都是人為且單一的因素,但是造成的後果有大有小,小的可能是做菜時把鹽錯放成糖;大的可能是某銀行行員因操作錯誤把原定的八百萬元按成八億元⋯⋯
與其體驗失敗,不如管理失敗。失敗其實有很多類型,而由於是親身體驗,失敗前後自己感受到的差異,很值得寫下來,記錄下來,接著去提煉其中得到的領悟,化成一些秘訣,教給後輩。以我在科學研究的經驗,失敗是一種,讓我的嗅覺變得更加敏感的寶貴經驗。很多研究的思路,一開始真的是死路,處處碰壁。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第二、三、五章 (摘錄)
Thumbnail
一想到失敗就想裝死或逃走嗎?讀完《正確犯錯》,你不再將不同類型的失敗摻在一起做成撒尿牛丸,更能培養不同的思維來面對失敗,明白「失敗為成功之母」的真正意思。
Thumbnail
心理安全感對企業和團隊而言至關重要,可以促進坦率透明的溝通,提高工作效率,建構一個良好的工作氣氛。在推動心理安全感時,需要細膩和周到地考慮文化背景優勢,以及如何在不同情境中創造這樣的氣氛中。
Thumbnail
■ 當你感覺到衝突開始悄悄醞釀,你和一個人的關係演變到快破裂的時候,真誠與篤定地對自己重複說「我可能錯了。我可能錯了。我可能錯了。」 本文分享了作者 Lindeblad 的人生故事,描述了他尋找寧靜和克服困難的過程。
失敗沒關係,犯錯沒關係, 只要不重蹈覆轍,不在同一個地方跌倒就好, 不要讓過去限制你、讓別人定義你, 你是誰、你要用什麼方式去過人生,由你決定。
Thumbnail
在探討自律與自制力中,我們發現了許多關於心智與行為之間微妙關係的啟示。首先,我們必須面對自己的挫折與失敗,並學會以寬恕的態度對待自己,而非陷入無盡的罪惡感之中。當我們認識到失敗時,自我批判的聲音若隨之而來,我們便應該學會對自己給予信任、安慰、鼓勵和寬容,就如同我們對待朋友或學生一般…
Thumbnail
學到失敗的那件事,讓我學到當下事情應該有的經驗,不管是成功或是失敗,讓我都有東西可以學習到該有的經驗,如書上提到的一段話,有時不順遂和失敗才能讓我們有機會學習與成長,所以失敗也讓我能夠好好去思考省思自己的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