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五秒法則打破拖延症,迅速行動! (實證有效)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當腦中有個想法,如何讓自己立刻行動不拖延?只要在心中倒數 5、4、3、2、1,衝了!就能把自己像火箭一樣順利發射出去,無論什麼目標,屢試不爽!」 ~《五秒法則》

清晨,鬧鐘響了,睡夢中的你勉強從溫暖的被窩伸出一隻手來,按掉吵鬧的鬧鐘,過暗的天色、舒爽的溫度、柔軟的棉被,似乎都在暗示這還不是起床的時候,睡意仍濃,於是,「再睡五分鐘!」這念頭從腦海中閃過。

 「太早了」、「太好睡了」、「多睡一會兒沒關係的」很快地,稍微清醒的大腦就被百般藉口佔領,被睡意籠罩,說好的早起隨即煙消雲散。


戰勝拖延的五秒法則


這樣的場景是否熟悉?這是「五秒法則」作者梅爾‧羅賓斯過去長久以來想要突破的慣性。據她所說,當婚姻和事業都遭遇瓶頸之時,她賴床的習慣更加惡化。這也難怪,誰想要起床面對失意的人生呢?但是,賴床只是冰山一角,真正讓她人生停滯的,是沒有鼓起跳脫舒適圈的勇氣。 

真正終結她的下坡慣性,是她在人生低谷時領悟到的「五秒法則」,就是在腦海中想像火箭發射的畫面,同時倒數

「5、4、3、2、1 」立刻行動! 做就對了!

 

雖然簡單到呆矇的地步(不瞞您說,我讀到的同時就是這樣想的),但這麼做還真有效,梅爾不再賴床,更把這行動力應用到生活、事業的方方面面,開啟她的自媒體版圖,開課寫書運用影響力,教更多人用「五秒法則」展開行動力。



可怕的拖延症

 

我們未必有賴床的毛病,偶一為之的小賴床也未必對人生直接造成重大影響,然而不可否認的是,人人都有或輕或重、或小或大、個人專屬的拖延症。

那早該撥通的電話、早該拜訪的新客戶、早該抹去的過時計畫、早該啟動的運動習慣、早該搭訕的女孩、早該說出口的一句道歉、早該說掰的有毒關係、早該開啟的新事業。(啊,還有那早該開始寫的文章!)

這些早該做的事,我們不是不知道,而是「知易行難」。明明知道該做,卻總想找藉口設法拖延不去做,這成為慢性病,慢慢磨去豪情壯志,也讓人生原本更精彩的旅程偏離軌道。


面對這樣的窘境,你需要一個開關,也就是「五秒法則」。

 

為什麼「五秒法則」有效?


許多時候,規劃了一大堆,卻沒有「做」的勇氣,害怕失敗、害怕不夠完美、怕東怕西,或是告訴自己正在等待最好的時機,結果就是沒有結果,因為根本不曾開始。 

而當你使用五秒法則,專注倒數5秒,等於強逼著自己開始,省去做太多無謂的思考和遲疑。 

我想「五秒法則」會有效,正是「一鼓作氣。」

《左傳‧莊公十年》:「夫戰,勇氣也。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來自鄉間的曹劌以出色的才智幫助當時弱小的魯國在長勺打敗強大的齊國。他是這麼說的,「作戰是靠勇氣的。第一次擊鼓振作了勇氣,第二次擊鼓勇氣低落,第三次擊鼓勇氣就枯竭了。敵人的勇氣衰竭,我方的勇氣正旺盛,這正是戰勝的原因!」 

所以趕在勇氣衰竭前,你必須行動!


什麼時候運用「五秒法則」?

 

正是因為「5、4、3、2、1 」給了你開始的急迫性,所以運用在「代辦項目」的執行,特別有效。而「代辦項目」也就是那些已經思考過優先順序,要去做的項目。 

然而,要如何決定做對的事,不至於胡亂出拳做白工?我認為,在倒數5秒,投入執行前,不妨進行下面的前置作業:檢視to-do list「代辦項目」

第一步:查看本心 

「代辦項目」中,有些自己想做、該做,同時也有很多是別人加上去的,有些事情未必做了真有效益。 

聖經裡的一句話總提醒我,「凡事都可行,但不都有益處。」 

所以,定期花時間查看本心,「這真的要做嗎?」「這對我的目標、我想要的生活有所幫助嗎?」

第二步:想做該做管理法

再來,劃一個十字,依照「想做」、「該做」將這些事情分成兩個象限(範例如下)。

那個媽媽繪圖和命名的"想做該做管理法"

那個媽媽繪圖和命名的"想做該做管理法"


如果既是想做又該做的,卻沒做,那麼快行動,趕緊數個「5、4、3、2、1」把它做掉!

當然大多數你會發現,坐落在該做卻不想做,提不起勁嘛?這也是拖延症常常發作的時刻,那麼「5、4、3、2、1」這時正好能派上用場,快一鼓作氣把它完成。

(這也坐落在小孩有時懶得洗頭的時候…噓~)

 

有效對付拖延症,還有哪些方法? 

 

拖延症是人類的通病。要對付拖延症,其實正是對付人性。對付拖延的方法不少,例如,拆分目標 - 將看似吞不下的大事拆分成小目標再一一擊破,還有,激勵獎賞 - 設定一個完成目標後的獎勵,就會更有動力完成了。(更多對付拖延症的方法,參考宇牛閱讀日記「拖延心理學」研究為什麼有人愛拖!小資女の職場生存之道 再也不當拖延症患者!掌握這4招,讓你秒變時間管理大師!方格有不少好文值得參考)

而本文的「五秒法則」,就像銜接「要做」和「開始做」最後那一哩路,「倒數五秒,行動!」有興趣了解更多,可以參考梅爾‧羅賓斯的書,『五秒法則:倒數54321,衝了!全球百萬人實證的高效行動法,根治惰性,改變人生』 

不過,我得說,書中很多內容是引用她和學員運用五秒法則跳脫舒適圈的實證 (我自己閱讀時大多跳過),然而如果對經營自媒體有興趣,或許能從本書得到靈感。 


實證有效?

 

至於什麼是我在標題提到的實證呢?那就是我運用「五秒法則」在2023年12月開了方格子。 

當初為了是不是要開始在網路上寫文章,我想了很久,總有聲音告訴我,妳應該好好的規劃再開始,妳寫得不好沒有人看,部落格不再流行,這些聲音在在都在停止我開始。

然而在網路寫作明明是我一直以來想做的事,如果不做,我有朝一日會後悔,那就表示我應該開始做,哪怕寫了只有一個人看。

受到五秒法則的啟發,我打開電腦,在心中默數「5、4、3、2、1」「註冊!」於是「那個媽媽」在方格子誕生了,無論做得如何,開始了。而且從格友的文章、留言學習到更多,這是超越原本所想的驚喜收穫。 

有時候,我們就是需要那馬上開始的一點衝勁


至於有沒有缺點呢。老實說,還是有,正因為這麼「5、4、3、2、1」快速開了格子,導致沒有特別規劃內容,寫我想寫,一切還蠻隨興所至的,不過,難得可以這樣不是?

 

所以,人生短暫,有些事不用規劃了,做就對了!

 

祝福大家都能如願完成心中所想!



有興趣的話,來練習一下「五秒法則」吧,

想著你目前拖延的那件代辦事項,

想像一個畫面,火箭一切準備就緒,蓄勢待發,

就是現在,跟我一起數,「5、4、3、2、1」

對!做就對了!



關於拖延症,我在注音輸入時一不小心差點打成「拖延咒」,忽然覺得很有意思,畢竟,拖延,就像是一種魔咒,禁錮了我們的想望、該有的成就、自由的靈魂。

拖延,你克服了嗎?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那個媽媽的沙龍
107會員
50內容數
Hi! 我是那個媽媽!
那個媽媽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2/26
《十月的天空》改編自真人真事,講述一位來自煤礦小鎮的青少年霍默如何追逐他的火箭科學夢想,並克服與父親傳統觀唸的衝突。這部電影探討夢想、家庭、傳統與現代的平衡,以及個人潛能的發掘。
Thumbnail
2025/02/26
《十月的天空》改編自真人真事,講述一位來自煤礦小鎮的青少年霍默如何追逐他的火箭科學夢想,並克服與父親傳統觀唸的衝突。這部電影探討夢想、家庭、傳統與現代的平衡,以及個人潛能的發掘。
Thumbnail
2024/12/17
本文介紹幾項聖誕季節的有趣小物與美食,這些特色小物與食物不僅增添了冬日的節慶氛圍,還帶來歡樂的聚會娛樂和美味享受。無論是家庭聚餐還是節日派對,這些都能為節日增添色彩與幸福感。
Thumbnail
2024/12/17
本文介紹幾項聖誕季節的有趣小物與美食,這些特色小物與食物不僅增添了冬日的節慶氛圍,還帶來歡樂的聚會娛樂和美味享受。無論是家庭聚餐還是節日派對,這些都能為節日增添色彩與幸福感。
Thumbnail
2024/12/10
聖誕樹作為年度節慶的重要象徵,擁有悠久的歷史與文化背景。本文將帶您深入探討聖誕樹的起源、傳統的演變及其如何成為現代家庭裝飾的一部分。還分享多種創意的聖誕樹佈置方式,讓您在這個冬季增添溫馨的節日氛圍,並啟發您的節日靈感。
Thumbnail
2024/12/10
聖誕樹作為年度節慶的重要象徵,擁有悠久的歷史與文化背景。本文將帶您深入探討聖誕樹的起源、傳統的演變及其如何成為現代家庭裝飾的一部分。還分享多種創意的聖誕樹佈置方式,讓您在這個冬季增添溫馨的節日氛圍,並啟發您的節日靈感。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文章探討了拖延症的根源及影響,並提出了幾點提高專注力的方法。透過這些方法,讀者可以打破拖延的心理陷阱,改善工作效率和達到更好的生活。
Thumbnail
文章探討了拖延症的根源及影響,並提出了幾點提高專注力的方法。透過這些方法,讀者可以打破拖延的心理陷阱,改善工作效率和達到更好的生活。
Thumbnail
這是一本結合腦科學與心理學,你覺得自己容易有拖延的毛病嗎?下定決心想要好好努力,卻經常半途而廢,想要徹底擺脫容易拖延的標籤,你需要來瞭解這些簡單實用的小技巧。
Thumbnail
這是一本結合腦科學與心理學,你覺得自己容易有拖延的毛病嗎?下定決心想要好好努力,卻經常半途而廢,想要徹底擺脫容易拖延的標籤,你需要來瞭解這些簡單實用的小技巧。
Thumbnail
作為一名顯示生產者,比起拖延,我更常發生的是先衝出去,又殺回來。 然而,確實有些時候,腦袋裡會有一個「啊…再等等吧!」的聲音,尤其是一些明明知道有好處、但就是不想做的事情。 像是運動,或是自己煮飯。 雖然我的「小惡魔」不是在大事上扯住我,但在這些生活小事上,我很明確地感受到是有一些阻力存在的。
Thumbnail
作為一名顯示生產者,比起拖延,我更常發生的是先衝出去,又殺回來。 然而,確實有些時候,腦袋裡會有一個「啊…再等等吧!」的聲音,尤其是一些明明知道有好處、但就是不想做的事情。 像是運動,或是自己煮飯。 雖然我的「小惡魔」不是在大事上扯住我,但在這些生活小事上,我很明確地感受到是有一些阻力存在的。
Thumbnail
拖延並非個性或能力的缺陷,而是一種情緒調節的策略。 了解原因並使用本文的三個策略,即可有效地管理時間並完成目標。
Thumbnail
拖延並非個性或能力的缺陷,而是一種情緒調節的策略。 了解原因並使用本文的三個策略,即可有效地管理時間並完成目標。
Thumbnail
現代人都為拖延症所苦,也嘗試了眾多方法想要解決拖延症,我也是其中之一。嘗試過番茄鐘工作法、艾森豪矩陣排列優先緊急順序、遠離手機…..等等,大多都失敗。後來我發現,拖延症是一種抗拒的情緒,當我們拖延,就代表大腦在抗拒。偏偏人類的大腦又是喜歡做不費力的事情,此時就會把注意力轉到滑手機等不費腦力的事。
Thumbnail
現代人都為拖延症所苦,也嘗試了眾多方法想要解決拖延症,我也是其中之一。嘗試過番茄鐘工作法、艾森豪矩陣排列優先緊急順序、遠離手機…..等等,大多都失敗。後來我發現,拖延症是一種抗拒的情緒,當我們拖延,就代表大腦在抗拒。偏偏人類的大腦又是喜歡做不費力的事情,此時就會把注意力轉到滑手機等不費腦力的事。
Thumbnail
本書介紹一些觀念和心理學原理,幫助我們在工作中做出更好的決定、利用情緒激發創意和提升心智表現…
Thumbnail
本書介紹一些觀念和心理學原理,幫助我們在工作中做出更好的決定、利用情緒激發創意和提升心智表現…
Thumbnail
請你相信書寫的力量。時間雖然不等人,往前衝,我們卻可以透過文字紀錄來掌握時間,在展望與回顧之間,獲得勇往直前的力量。
Thumbnail
請你相信書寫的力量。時間雖然不等人,往前衝,我們卻可以透過文字紀錄來掌握時間,在展望與回顧之間,獲得勇往直前的力量。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