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道德經第三十八章─上德下德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原文: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無為而有以為。上仁為之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者首。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這一章正式進道德經的德篇。前面三十七章講述的是道法,道法運行講的是德,因此失德有失道的意思。在前面的篇章裡有提到孔德之容,唯道是從。為天下溪,常德不離,為天下谷,常德乃足。正好可以和這一篇章相合。接下來解釋這一篇章的內容。

 

真正品德高尚的人,不會讓人看出來,那些標榜品德高尚的人都是低品德的人,因為這樣做表示不失德,換句話說,品德高尚的人不會顯擺,不會自恃德行來讓人順從,遇到有顯擺德性的人,就會揚長而去,讓低品德的人跟隨他的做法。所以失去道的人就會失去德,失去德人就會失去義,失去義的人就會失去禮。所謂禮是忠信的表現不足,也是禍亂的開始。所謂先見之明的人只是虛華的代表,愚昧的產生,一個人立身處世,敦厚樸實,不要虛華自居。是以君子應採此樸實不虛華之道。

 

 

要怎麼來說這一篇呢?

 


一個人做窮人的事,即使是下德之人也會慢慢變成上德之人,倘若一個人做富人的事,就算是上德之人也會變成下德之人。

 


當一個人擁有正知正念的時候不管做什麼事都是善的;好的以及對社會有益的,不會因為自己的利益關係傷害到多數人的利益,去危害社會,產生不良的現象。一個人失去正知正見,反過來說就是邪知邪見,擁有邪見的人做什麼事都不會考慮到別人,一心只想到自己,只要傷害到自己的利益就開始狗吠火車的咆哮數落他人的種種不是,甚至於可以利用很多人來證明自己的邪見去打敗正知見的人。這個在佛法上來說是貪嗔癡,因為過多的貪嗔之心,導致一個人產生邪念,有了邪念之後表示這個人品行不佳乃屬下德之人,邪念之後又用於行動去傷害人,這個人是無德之人,沒有德行的人。擁有正知見正念的人不會去傷害人,屬於上德之人。所謂: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無為而有以為。

 

 

喝口水,繼續說。

 

 

下德之人會怎麼樣?也就是無德之人會怎麼樣?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大家就可以明白無德之人。我們常常會碰到一種朋友,一種親戚,多年沒聯絡,一見面就跟你借錢。一開口就對你說最近幾年你看起來不錯,然後就開始說明自己多麼可憐的遭遇,亦或者說自己想找人投資做生意可惜了沒錢,想辦法要跟你借錢就是了。雖然不是很多錢,但那可是自己辛苦賺來的。見面借錢用朋友交情名義讓你無法推卻,只好對你說半年,一年後還錢,打個借條給你。你只好借錢給他。一年之後,自己也不是很好過日子,家中又發生事情,小孩上學等等,於是去找這個朋友請求他還錢。誰知借錢一個臉孔,要他還錢馬上變臉。搞個把錢借人的人要對方還錢好像不對;那個借錢的人不還錢硬要借錢給他的人用求他的方式他才要還錢。甚至於借錢的人不還錢還把借他錢的人殺了,找人數落他。像這種借錢不還的人就是德行不佳,屬於下德之人,借錢不還還殺人屬於無德之人。

 

 

利用朋友的仁義之心借錢,再利用朋友的信義之交不還錢,會說這種話的人就是無德之人,德行不良的人。一個真正有德性的人即使借錢給人,或者跟別人借錢,不會用這種關係來說項,借了錢說到做到一定準時還,或者有錢就還,絕對不會講仁道信義在嘴上,行為卻是不信不義毫無德性可言之人。於是乎,這種利用邪知邪見去跟別人借錢,然後用邪知邪見不還錢,就是失道之人,失道的人就是德性不佳的人。本章所言: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者首。

 

關於這一篇章,請各位可以轉身看看你們身邊有哪些人德性好,哪些人德性不好。真正有德性的人,佛法上說正知正見的人,他們的仁義信用跟你借錢時的表現是什麼樣子?下德之人也就是邪知邪見的人,他們的仁義信用跟你借錢時的表現又是什麼樣子?


 

 

 

 

 

 

 

 

 

 

 

 

 

 

 

 

 

 

1.各類自然文化與社會政治議題 2.各類生活關察文 3.講不完的教育專題文章 4.各類主題徵文 5.菩提道次第廣論 6.現代詩 7.現代小說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原文:道常無為而無為。侯王所能守之,萬物將自化。化成欲作,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樸,鎮之無名之樸,夫將無欲。不欲以靜,天下將自定。   這一篇跟前一篇的道法自然很相近,一個無常自然的變化,道之所在,道之出口,道之欲靜,天天萬法歸一。   好熱的天氣,熱昏了我。大家是不是一樣熱昏了。   太
原文:道常無為而無為。侯王所能守之,萬物將自化。化成欲作,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樸,鎮之無名之樸,夫將無欲。不欲以靜,天下將自定。   這一篇跟前一篇的道法自然很相近,一個無常自然的變化,道之所在,道之出口,道之欲靜,天天萬法歸一。   好熱的天氣,熱昏了我。大家是不是一樣熱昏了。   太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本專欄將提供給您最新的市場資訊、產業研究、交易心法、精選公司介紹,以上內容並非個股分析,還請各位依據自身狀況作出交易決策。歡迎訂閱支持我,獲得相關內容,也祝您的投資之路順遂! 每年 $990 訂閱方案👉 https://reurl.cc/VNYVxZ 每月 $99 訂閱方案👉https://re
Thumbnail
原文:希言自然,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孰為此者?天地。天地上不能久,而況於人乎?故從事於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同於道者,道亦樂得之,同於德者,德亦樂得之;同於失環境者,失亦樂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Thumbnail
“上善若水”出自《道德經》第八章,意指最好的德行就像水一樣,體現了柔和謙遜的品德。本文解釋了《道德經》第八章的內容,並探討了在現代社會中“上善若水”的意義和應用。
Thumbnail
這篇文章談論了自己的生活方式與他人不同,並與佛法相似的探討世俗的取捨,以及追隨大道長遠的重要性。
Thumbnail
原文: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私寡欲,絕學無憂。   這一段講的跟前兩章一樣,大道廢,假仁義出,智慧出,有真假,公共利益為盜賊所有,所以統治者若是能由奢入簡樸,減少貪欲暢行,少用智謀行事,或許還能減少問題產生,與大
Thumbnail
 原文: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這一段很多解釋,大道廢,假仁義就出來了,假智慧就有了,六親不認,孝順有了,國家社會亂,忠孝仁愛出來了。   先說說什麼是大道?這裡所講的大道應該是公共道德。當社會缺乏公共道德,所有的仁義都是假仁義。打著仁義
Thumbnail
原文:太上,不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貴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   這一段講的是統治者的等級之分,無為而之,親民,害怕,侮辱,不信,這些都是百姓對統治者的行為表現。坊間有很多人把這一段用作企業老闆或主管的態度作風來說。從商業的角
Thumbnail
原文:古之善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儼兮其若容;渙兮其若凌釋;礦兮其若穀;混兮其若濁;孰能濁以靜之除清?孰能安以靜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猶兮若四鄰;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這一段的意思是說品行與德行好的人與有智慧的人做起事來,總是深不可測,但
Thumbnail
《道德經》闡述了道與德的關係,主張柔弱勝剛強和無為而治。該書強調適性發揮、慈愛、節儉、謙虛等修行方法,可幫助我們在現代社會中找到內心的平靜和生活的和諧。
Thumbnail
從「德畜之」出發,重視個體、私有、自主、創新、治理與服務。
當用「道可道,非常道」來解《道德經》第十九章,就會發現文章中不如不要有絕聖棄智、絕仁棄義、絕巧棄利,如果人民就會這麼好,又何必多寫出來描述,可見這章是在說明循環與進程的終點,只要鍥而不捨,就會終於捨得。
Thumbnail
本專欄將提供給您最新的市場資訊、產業研究、交易心法、精選公司介紹,以上內容並非個股分析,還請各位依據自身狀況作出交易決策。歡迎訂閱支持我,獲得相關內容,也祝您的投資之路順遂! 每年 $990 訂閱方案👉 https://reurl.cc/VNYVxZ 每月 $99 訂閱方案👉https://re
Thumbnail
原文:希言自然,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孰為此者?天地。天地上不能久,而況於人乎?故從事於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同於道者,道亦樂得之,同於德者,德亦樂得之;同於失環境者,失亦樂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Thumbnail
“上善若水”出自《道德經》第八章,意指最好的德行就像水一樣,體現了柔和謙遜的品德。本文解釋了《道德經》第八章的內容,並探討了在現代社會中“上善若水”的意義和應用。
Thumbnail
這篇文章談論了自己的生活方式與他人不同,並與佛法相似的探討世俗的取捨,以及追隨大道長遠的重要性。
Thumbnail
原文: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私寡欲,絕學無憂。   這一段講的跟前兩章一樣,大道廢,假仁義出,智慧出,有真假,公共利益為盜賊所有,所以統治者若是能由奢入簡樸,減少貪欲暢行,少用智謀行事,或許還能減少問題產生,與大
Thumbnail
 原文: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這一段很多解釋,大道廢,假仁義就出來了,假智慧就有了,六親不認,孝順有了,國家社會亂,忠孝仁愛出來了。   先說說什麼是大道?這裡所講的大道應該是公共道德。當社會缺乏公共道德,所有的仁義都是假仁義。打著仁義
Thumbnail
原文:太上,不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貴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   這一段講的是統治者的等級之分,無為而之,親民,害怕,侮辱,不信,這些都是百姓對統治者的行為表現。坊間有很多人把這一段用作企業老闆或主管的態度作風來說。從商業的角
Thumbnail
原文:古之善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儼兮其若容;渙兮其若凌釋;礦兮其若穀;混兮其若濁;孰能濁以靜之除清?孰能安以靜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猶兮若四鄰;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這一段的意思是說品行與德行好的人與有智慧的人做起事來,總是深不可測,但
Thumbnail
《道德經》闡述了道與德的關係,主張柔弱勝剛強和無為而治。該書強調適性發揮、慈愛、節儉、謙虛等修行方法,可幫助我們在現代社會中找到內心的平靜和生活的和諧。
Thumbnail
從「德畜之」出發,重視個體、私有、自主、創新、治理與服務。
當用「道可道,非常道」來解《道德經》第十九章,就會發現文章中不如不要有絕聖棄智、絕仁棄義、絕巧棄利,如果人民就會這麼好,又何必多寫出來描述,可見這章是在說明循環與進程的終點,只要鍥而不捨,就會終於捨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