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認知與信念:掌控內心的力量 | 如何應對負面情緒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情緒是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它們會影響我們的行為和決策,有時會導致負面結果。但這些情緒並非無法掌控。本文將探討情緒、認知和信念之間的關係,並提供如何通過改變思維方式來改善心理健康的具體建議。

認知與信念的關係

認知想法信念 組成,而 信念 是由我們的想法和內心的圖像共同構建的。信念決定了我們如何看待自己、他人和世界。比如,當一個人感到 孤單毫無價值 時,這可能是基於他對自身的信念,即對自己身體、心靈的認同和解讀。而這些信念往往來自於過去的經歷或事件。

每個人都有選擇相信什麼的能力,而這些選擇源自我們深層次的信念系統。因此,信念不僅影響我們的情緒,也塑造了我們如何解讀生活中的事件。當信念成為我們對外界的濾鏡時,它便會篩選並影響我們的情緒反應。

信念作為情緒的濾鏡

信念如同一個濾鏡,影響我們對外在事件的解讀,從而影響情緒的產生。這解釋了為什麼相同的事件,兩個不同的人可能會有完全不同的反應。這些反應的差異是因為他們內心的信念不同。

當我們感受到負面情緒時,與其試圖改變外界的環境或人事物,更有效的方法是專注於改變我們內心的信念。當內心信念發生改變時,我們看待外界的方式也會隨之改變,生活環境也會逐漸向積極方向轉變。

理性情緒療法(ABC 理論)

ABC 理論 是由美國心理學家 Albert Ellis 提出的理性情緒療法框架,這個理論揭示了我們情緒背後的邏輯過程:

  • A (事件):發生在我們身上的客觀事實或事件。
  • B (信念):我們對這些事件的解讀和過濾器。
  • C (情緒反應):由我們的信念引發的情緒和行為反應。

這個理論的關鍵在於,事件本身並不會直接引發情緒,而是我們如何解讀這個事件,這個解讀的過程是通過信念濾鏡來進行的。因此,改變信念,情緒便會隨之改變。當我們理解並運用這一框架,就可以對自身情緒有更多的掌控力。

改變信念的力量

唯一可以真正改變的東西是我們的信念,這是一個我們能夠自主控制的因素。當我們改變對某件事物的看法時,我們的情緒和反應也會隨之轉變。內心轉變後,生活中的問題也可能消失,或者我們會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例如,當一個人相信「孤單」是因為他不被他人喜愛,這種信念會導致他感到悲傷或無助。但如果他改變這一信念,認為孤單是一個獨處並自我成長的機會,那麼同樣的孤單感可能轉變為一種積極的感受。

正念與情緒管理

要改變信念和情緒,一個強大的工具是 正念。正念幫助我們以不加評判的方式關注當下,並接受我們的情緒,而不是試圖抗拒或忽視它們。

  1. 保持正念,積極面對情緒
    正念是一種特殊的方式來注意當下,並不加評判地覺察我們的情緒。當我們感到負面情緒時,保持正念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處理它,減少過度反應。
    Jon Kabat-Zinn 的觀點指出,正念是「以不加評判的態度去專注於當下」,這使得我們能夠以更開放的心態去接納情緒,並允許它們存在。
  2. 接納並允許想法存在
    想法僅僅是想法,當我們能夠意識到這一點時,我們就可以跳脫出信念創造的世界,從而獲得更多的洞察和掌控感。這樣的練習能讓我們更好地理解自身的信念,並逐步改變它。

練習與內在轉變

當我們感到情緒不適時,重要的是給自己一點時間去平靜下來,並專注於內心的感受。正念練習可以幫助我們將注意力集中在當下,慢慢看清自己內心的真實面貌,並體驗到內心的真相。

通過持續的練習,我們可以轉變那些對我們有害的信念,從而實現情緒的平和與內心的自由

用行為來改變負面情緒是一種有效的策略,以下是幾個方法:

  1. 運動和身體活動:運動可以釋放內啡肽,幫助提升心情,減少壓力和焦慮。即使是簡單的散步,也能有效緩解負面情緒。
  2. 正念冥想:通過正念或冥想,可以訓練自己專注當下,減少負面情緒帶來的困擾,慢慢學會與情緒共存。
  3. 建立正向例行:設定每天的目標和任務,尤其是那些能帶來成就感的小事,有助於抵消負面情緒。
  4. 培養興趣愛好:參與感興趣的活動可以轉移注意力,增加快樂感受,如繪畫、音樂、園藝等,能帶來內心的滿足感。
  5. 改變思維和認知:嘗試從不同的角度看待問題,或通過寫日記來記錄負面情緒並反思,可以幫助重新框定情緒,找到問題的積極面。
  6. 社交互動:與朋友或家人交流,可以得到情感上的支持,也能透過他人的視角幫助你緩解負面情緒。


總結

情緒、認知與信念密切相關,我們無法控制事件的發生,但可以選擇如何解讀這些事件。透過理性情緒療法的 ABC 理論,結合正念的實踐,我們可以學會接納情緒,改變信念,進而實現內在的轉變。最終,這些內在的改變會反映在我們的生活中,讓我們變得更加積極、平和,並且有能力掌控自己的情緒與生活。

關鍵在於:真正的力量來自於內心的信念改變,而非外界環境的改變。當內心強大,我們才能真正掌控自己的快樂與幸福。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Chloe的沙龍
3會員
28內容數
Chloe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5
關於伴侶關係中,生育意願、家庭責任、經濟分擔和未來生活規劃等議題的衝突與解決方案。文章探討了衝突的根本原因,並提出具體的協調方法,例如釐清核心價值、盤點資源、調整溝通方式、嘗試折衷方案以及設定期限等。最終,文章也強調,如果經過努力仍無法達成共識,和平結束關係也是一種選擇。
Thumbnail
2025/04/25
關於伴侶關係中,生育意願、家庭責任、經濟分擔和未來生活規劃等議題的衝突與解決方案。文章探討了衝突的根本原因,並提出具體的協調方法,例如釐清核心價值、盤點資源、調整溝通方式、嘗試折衷方案以及設定期限等。最終,文章也強調,如果經過努力仍無法達成共識,和平結束關係也是一種選擇。
Thumbnail
2025/04/25
小村共育是一個新型態的共育空間,讓家長可以一邊工作,一邊陪伴孩子成長。提供共享空間、安靜區域、親子活動空間等,並有專業保育員協助活動與照顧,以及每月彈性托育時數。適合0-6歲幼兒及其主要照顧者,特別是自由工作者、遠端上班族、需要喘息的主要照顧者。
2025/04/25
小村共育是一個新型態的共育空間,讓家長可以一邊工作,一邊陪伴孩子成長。提供共享空間、安靜區域、親子活動空間等,並有專業保育員協助活動與照顧,以及每月彈性托育時數。適合0-6歲幼兒及其主要照顧者,特別是自由工作者、遠端上班族、需要喘息的主要照顧者。
2025/04/24
關於懷孕的心境與過程: 懷孕一開始會感到擔憂、不安(例如金錢、伴侶關係等),需要一定的心理準備。 生命孕育過程神奇又感動,每次產檢都充滿期待,寶寶的心跳聲非常震撼。 身體變化令人好奇但辛苦(例如噁心、想吐、安胎風險等),每個人的懷孕經驗都不同。 生產經驗: 生產過程是獨特的體驗(如打無
2025/04/24
關於懷孕的心境與過程: 懷孕一開始會感到擔憂、不安(例如金錢、伴侶關係等),需要一定的心理準備。 生命孕育過程神奇又感動,每次產檢都充滿期待,寶寶的心跳聲非常震撼。 身體變化令人好奇但辛苦(例如噁心、想吐、安胎風險等),每個人的懷孕經驗都不同。 生產經驗: 生產過程是獨特的體驗(如打無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本文主要講述情緒的層次,由信念、詮釋以及行動三部分構成。在生活中遭遇的不同因素會影響到我們的情緒,以及我們的行動會回頭加深我們的信念,我們要小心這陷阱。
Thumbnail
本文主要講述情緒的層次,由信念、詮釋以及行動三部分構成。在生活中遭遇的不同因素會影響到我們的情緒,以及我們的行動會回頭加深我們的信念,我們要小心這陷阱。
Thumbnail
情緒管理對於個人和他人都至關重要。透過自我覺察、社會覺察、自我管理和關係管理這四個面向的理解,我們可以對於情緒管理的重要性有更深刻的認識。
Thumbnail
情緒管理對於個人和他人都至關重要。透過自我覺察、社會覺察、自我管理和關係管理這四個面向的理解,我們可以對於情緒管理的重要性有更深刻的認識。
Thumbnail
當我們不練習主導自己的負面情緒時,負面情緒會來主導我們。在處理情緒時,後設認知能力至關重要,並可以透過觀察、記錄、回顧和找意義的方式來訓練和提升。這些方法可以幫助人們更好地管理情緒,隨機應變,並從中學習,確保情緒不會導致有害的行動。
Thumbnail
當我們不練習主導自己的負面情緒時,負面情緒會來主導我們。在處理情緒時,後設認知能力至關重要,並可以透過觀察、記錄、回顧和找意義的方式來訓練和提升。這些方法可以幫助人們更好地管理情緒,隨機應變,並從中學習,確保情緒不會導致有害的行動。
Thumbnail
情緒與理性在我們的生活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但如何平衡這兩者是我們面臨的主要挑戰。理解情緒的特性和理性的真正含義,可以幫助我們做出更明智的決策,避免被情緒牽著走。 一、情緒的特性與影響 情緒的波動性: 情緒就像失控的野馬或燒不靈的野火,一旦不加以控制,會迅速蔓延並影響我們周圍的人。情緒的波動性使得
Thumbnail
情緒與理性在我們的生活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但如何平衡這兩者是我們面臨的主要挑戰。理解情緒的特性和理性的真正含義,可以幫助我們做出更明智的決策,避免被情緒牽著走。 一、情緒的特性與影響 情緒的波動性: 情緒就像失控的野馬或燒不靈的野火,一旦不加以控制,會迅速蔓延並影響我們周圍的人。情緒的波動性使得
Thumbnail
負面情緒既然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那麼,我們用什麼心態和方式來面對和經歷它們,就很重要了 1. 接受自己的情緒,無論它們是正面還是負面的,都是自然的反應,如果試圖否定或抑制它們,將可能會導致更大的問題,承認並接受情緒是情緒智商的一部分,任何情緒都應該要被理解,而不是直接否定它們 2. 試著理
Thumbnail
負面情緒既然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那麼,我們用什麼心態和方式來面對和經歷它們,就很重要了 1. 接受自己的情緒,無論它們是正面還是負面的,都是自然的反應,如果試圖否定或抑制它們,將可能會導致更大的問題,承認並接受情緒是情緒智商的一部分,任何情緒都應該要被理解,而不是直接否定它們 2. 試著理
Thumbnail
情緒可以是一種恐懼症;但也是可以一種動力、一種把事情做好的助力。要如何面對自身的情緒、處理跟他人之間的情緒,在這本書裡可以看到作者分享許多研究跟具體內容,希望能讓每個人都去認識情緒為何?並且不再飽受情緒困擾。
Thumbnail
情緒可以是一種恐懼症;但也是可以一種動力、一種把事情做好的助力。要如何面對自身的情緒、處理跟他人之間的情緒,在這本書裡可以看到作者分享許多研究跟具體內容,希望能讓每個人都去認識情緒為何?並且不再飽受情緒困擾。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