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案例解析】萬科「活下去」策略如何讓它成為房地產界的長期贏家?德魯克的企業生存之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2018年9月,中國房地產巨頭萬科在內部會議上提出了一個引起轟動的口號:「萬科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進行戰略檢討,以『活下去』為最終目標。」這個看似平淡無奇的宣言,卻蘊含著深刻的管理智慧。


當時,許多發展勢頭迅猛的房地產同行對此不以為然,甚至嘲笑萬科管理層膽小保守。然而,三年多過去了,房地產行業債務違約、業務暴雷此起彼伏,而以活下去為目標的萬科,卻依然穩健經營、財務安全、品牌可信,牢牢佔據著行業龍頭的地位。


萬科的這一決策,恰恰體現了管理大師彼得·德魯克在《公司的概念》一書中所強調的核心理念:生存是企業管理的底線和最高法則。


德魯克認為,任何組織要服務於社會,都必須實現持續運營。如果組織的生存都成問題,自顾不暇,它對社會就沒什麼價值。這一觀點在當前瞬息萬變的商業環境中顯得尤為重要。


那麼,企業如何才能實現長期生存呢?德魯克給出了三個關鍵點:領導問題、基本政策問題和行動決策的標準問題。


以萬科為例,其成功之道恰恰體現在這三個方面:


領導問題:萬科並不依賴於某個「超人」式的領導者,而是建立了一套完善的管理體系。即使在創始人王石退居二線後,公司依然能夠穩健運營。這印證了德魯克的觀點:有生存能力的公司,尤其是大公司,一定不能過多依賴所謂的天才或獨裁者。


基本政策問題:萬科堅持「不囤地、不捂盤、不拿地王」的政策,這看似保守,實則是對行業週期的深刻理解和對風險的審慎把控。正是這種堅持,讓萬科在行業寒冬中依然能夠穩健前行。


行動決策的標準問題:萬科不僅關注市場業績,更注重長期競爭力的培養。例如,它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築技術,提高建築效率和質量,為未來發展儲備競爭優勢。


德魯克強調,公司過分依賴「不可或缺」的領導人,反而是公司管理水平、生存能力不強的表現。萬科的案例恰恰印證了這一點。它的成功不僅僅依賴於某個人的才能,而是整個團隊的智慧結晶。


除了萬科,我們還可以從其他長壽企業身上看到德魯克理論的印證。比如蘋果公司,即使在失去了標誌性人物喬布斯之後,依然能夠保持強勁的創新力和市場地位。這正是因為蘋果建立了一套完善的管理體系和創新機制,而不僅僅依賃於某個天才領導者。


德魯克的理論告訴我們,企業要想長期生存,必須建立一套能夠激發普通人潛能的管理體系。這包括培養團隊士氣、設定明確目標、建立人才梯隊以及合理分權等方面。


萬科的「活下去」策略,正是這種管理智慧的體現。它不是簡單的保守,而是對企業長期生存本質的深刻理解。在當前充滿不確定性的商業環境中,這種以生存為核心的管理理念,無疑值得更多企業學習和借鑒。


企業管理者應該認識到,追求持續生存並不意味著停滯不前,而是要在穩健中求發展,在變化中尋求機遇。正如德魯克所言,「明天永遠屬於那些能夠看到機會之前就抓住機會的人。」 (https://www.azquotes.com/author/4147-Peter_Drucker)


在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企業要想基業長青,就必須像萬科一樣,時刻保持清醒,以「活下去」為根本,同時不斷創新、適應變化。這才是真正的企業長青之道。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罗叔财经101的沙龍
0會員
30內容數
分享羅叔在投資理財和創業過程中的心得
2024/09/22
公司,這個看似簡單的詞彙,背後卻蘊含著深刻的經濟與社會意義。從19世紀末開始,美國進入了工業社會,一批批大型企業如雨後春筍般冒出。標準石油、美國鋼鐵、摩根銀行、通用汽車……這些如今耳熟能詳的名字,正是那個時代的產物。 想象一下,在1900年的紐約街頭,你可能會看到馬車與汽車並行,而街角的報攤上
2024/09/22
公司,這個看似簡單的詞彙,背後卻蘊含著深刻的經濟與社會意義。從19世紀末開始,美國進入了工業社會,一批批大型企業如雨後春筍般冒出。標準石油、美國鋼鐵、摩根銀行、通用汽車……這些如今耳熟能詳的名字,正是那個時代的產物。 想象一下,在1900年的紐約街頭,你可能會看到馬車與汽車並行,而街角的報攤上
2024/09/22
《公司的概念》這本書不僅開創了現代管理學,更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視角來看待企業運營。德魯克的洞見不僅適用於上世紀的通用汽車,對當今的企業依然具有重要啟示。讓我們通過一個假想的案例,來探討如何將德魯克的理念應用於現代企業管理。 想像一家名為「創新科技」的中型科技公司。該公司在過去幾年裡發展迅速
2024/09/22
《公司的概念》這本書不僅開創了現代管理學,更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視角來看待企業運營。德魯克的洞見不僅適用於上世紀的通用汽車,對當今的企業依然具有重要啟示。讓我們通過一個假想的案例,來探討如何將德魯克的理念應用於現代企業管理。 想像一家名為「創新科技」的中型科技公司。該公司在過去幾年裡發展迅速
2024/09/22
IBM,這隻科技業的巨象,在20世紀90年代初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危機。然而,在一位名叫郭士納的領導者的帶領下,這隻巨象不僅重新站穩了腳跟,更是展現了令人驚嘆的靈活性。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郭士納是如何讓這隻巨象重新跳起舞來的。 郭士納接手IBM時,公司正處於水深火熱之中。虧損、裁員、市場份額下滑,這些
2024/09/22
IBM,這隻科技業的巨象,在20世紀90年代初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危機。然而,在一位名叫郭士納的領導者的帶領下,這隻巨象不僅重新站穩了腳跟,更是展現了令人驚嘆的靈活性。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郭士納是如何讓這隻巨象重新跳起舞來的。 郭士納接手IBM時,公司正處於水深火熱之中。虧損、裁員、市場份額下滑,這些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業不能不講究策略,而不懂得放棄,就是不懂得策略的精義。(挑選出自己最擅長的部分進行開發) 停留在評論家這個角色是行不通的,就算下雨機率是50%,能夠說出,出門請記得帶把傘的人,才是真正的參謀。 不要依賴公司名號生存,要用自己的名號在這個世界上暢行無阻。 不要總是在別人都還沒明確看出失敗之
Thumbnail
創業不能不講究策略,而不懂得放棄,就是不懂得策略的精義。(挑選出自己最擅長的部分進行開發) 停留在評論家這個角色是行不通的,就算下雨機率是50%,能夠說出,出門請記得帶把傘的人,才是真正的參謀。 不要依賴公司名號生存,要用自己的名號在這個世界上暢行無阻。 不要總是在別人都還沒明確看出失敗之
Thumbnail
今天和朋友們分享的好書是《如何用100元馬克杯賣1000萬元房子》作者:高井洋子。 如同書名所說,如何用一支馬克杯成交一棟房子呢?如果你對創業開店充滿熱忱,或你的朋友想要開店當老闆,你一定要讓他們來瞭解這本書,可以少走許多冤枉路喔!
Thumbnail
今天和朋友們分享的好書是《如何用100元馬克杯賣1000萬元房子》作者:高井洋子。 如同書名所說,如何用一支馬克杯成交一棟房子呢?如果你對創業開店充滿熱忱,或你的朋友想要開店當老闆,你一定要讓他們來瞭解這本書,可以少走許多冤枉路喔!
Thumbnail
這本書對打算創業的人會很有幫助。不過我目前沒有要創業,所以只筆記我印象深刻的部分。
Thumbnail
這本書對打算創業的人會很有幫助。不過我目前沒有要創業,所以只筆記我印象深刻的部分。
Thumbnail
探討達成一年目標的重要性,並提供了幾項成功的關鍵領域。同時,還強調了自我價值的重要性,以及離群的底氣與才能。文章中涉及了許多關鍵字,包括成長、投資級法人、成功、獲利以及市場參與。
Thumbnail
探討達成一年目標的重要性,並提供了幾項成功的關鍵領域。同時,還強調了自我價值的重要性,以及離群的底氣與才能。文章中涉及了許多關鍵字,包括成長、投資級法人、成功、獲利以及市場參與。
Thumbnail
「好,還要共好」是大禾管理顧問有限公司的經營理念,強調著利他、共好、利己的理念,以及良性循環和長遠發展的概念。透過這樣的價值觀,希望每個人都能為社會的持久發展努力,使每個人的努力都成為社會發展的動力。同時提到了加州紅杉的哲學觀和公司文化的融入,鼓勵每個人發揮各自的專長,互相信任、理解、包容、合作。
Thumbnail
「好,還要共好」是大禾管理顧問有限公司的經營理念,強調著利他、共好、利己的理念,以及良性循環和長遠發展的概念。透過這樣的價值觀,希望每個人都能為社會的持久發展努力,使每個人的努力都成為社會發展的動力。同時提到了加州紅杉的哲學觀和公司文化的融入,鼓勵每個人發揮各自的專長,互相信任、理解、包容、合作。
Thumbnail
作者很會利用一些故事案例來帶出他所要傳達的關於人性、財富、風險等真理, 很多金句都有當頭棒喝之感, 立即筆記下來, 不只是投資世界, 更可運用於職場、家庭及人際關係上面, 是本我覺得值得收藏, 有迷惘時隨時可找來翻閱的好書!
Thumbnail
作者很會利用一些故事案例來帶出他所要傳達的關於人性、財富、風險等真理, 很多金句都有當頭棒喝之感, 立即筆記下來, 不只是投資世界, 更可運用於職場、家庭及人際關係上面, 是本我覺得值得收藏, 有迷惘時隨時可找來翻閱的好書!
Thumbnail
本書融合麥肯錫和BCG的思維策略,提供豐富的企業實例,並引導讀者使用PEST分析法、SWOT分析法等思考工具,幫助他們從框架中找出問題本質,並以創造力與聯想力創造價值。
Thumbnail
本書融合麥肯錫和BCG的思維策略,提供豐富的企業實例,並引導讀者使用PEST分析法、SWOT分析法等思考工具,幫助他們從框架中找出問題本質,並以創造力與聯想力創造價值。
Thumbnail
關於創新,創意,創造力,我們已經花了太多時間跟金錢在上面了。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資深教授威廉·達根所著的《解決創新問題只需要靈光一閃》,認為三走就足矣:
Thumbnail
關於創新,創意,創造力,我們已經花了太多時間跟金錢在上面了。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資深教授威廉·達根所著的《解決創新問題只需要靈光一閃》,認為三走就足矣: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