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馬達》﹕啟動思考馬達的四步驟,讓困擾的問題迎刃而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不加思考地濫讀或無休止地讀書,所讀過的東西無法刻骨銘心,其大部分終將消失殆盡。」-德國哲學家叔本華

我們知道閱讀與寫作的重要,於是懂得透過閱讀輸入,藉由寫作輸出。而在讀與寫的過程中,其實隱藏著內建且深不可測的思考,你沒留心自己的思考,便不會發覺你究竟思考了什麼?

不僅讀與寫如此,其實人生的方方面面都會面臨思考,只是我們沒用心發掘,而讓思考的意識瞬間溜走,感嘆時間飛快,而惶然地度過一生。

你以為你有在思考,但你確定自己真的有在思考嗎?還是其實是任由思緒放空發呆呢?

曾有人言﹕「思考和發呆外表一樣,本質卻不一樣。」

偶爾發呆是好事,但太常發呆可就糟了,發呆絕對不等同於思考,我們對於困惑的問題需要藉由思考來做決定,而思考是需要刻意練習和啟動的,這本《思考馬達》可以助你一臂之力,讓你對思考有更深刻的了解與應用。


關於作者﹕

本書是閱讀獲利讀書會的創辦人,以及中華民國荒野保護協會資深講師,有「注意力設計師」之稱的曾培祐老師,老師也有經營podcast,而我是從老師的podcast知道曾培祐老師的,我很喜歡其中的「閱讀筆記」,老師總會利用十五分鐘左右的時間來分享一本書的小重點和心得,讓我能在閒暇之餘,也能利用極短的時間認識一本書,這裡也同時分享老師的podcast﹕【培祐記上一筆】,歡迎喜歡聽podcast的朋友們一起來學習。

 

關於本書﹕ 

你會不會老是覺得書讀完就忘,明明閱讀當下收穫很多,但過沒幾天,當別人問你卻又答不上來?

昨天聽了一場超棒的演講,期間你聽的熱血激昂,但過沒幾天卻又忘得一乾二淨?

主管交辦你做簡報,明明努力地找了資料且內容豐富,卻讓人覺得混亂摸不著頭緒?

這種情形在生活上及工作上常常上演著,但卻不以為意,只覺得是自己記憶力不佳所產生的,其實不然,這是因為沒有啟動思考馬達的原因,我將本書學到的三個重點分享給大家﹕


一、思考馬達的四步驟﹕首重提問

我們的大腦每天接收到成千上萬的訊息,由於訊息實在太多,大腦會將不太重要的事情自動Miss掉,於是在你不注意的時候忽略了重要的事,

這時就要啟動我們的思考馬達,讓大腦知道這件事的重要性,好加深記憶,讓大腦對此事印象深刻,而啟動思考馬達的四步驟有﹕提問、搜尋、結論、輸出,這同時也是思考馬達的四模型,並且成為一個思考迴圈。

其中扮演最重要的角色的就是﹕提問

提問是大腦思考的起手式,它會幫助大腦聚焦並開始啟動思考。

我很喜歡老師在書中對提問的譬喻﹕「提問就像手電筒,提問的方向會決定手電筒照亮的方向。」

的確,只要你開始向大腦提出問題,大腦就會像手電筒般將問題聚焦,並開始啟動思考,尋找答案。


嚮往王陽明「知行合一」的教育家陶行知也曾說﹕

「創造始於問題,有了問題才會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決問題的方法才有找到獨立思路的可能」

練習對大腦提出問題,是增進思考、培養清晰思路的方法。

提問的方向又分為積極提問和消極提問

當你對大腦積極提問,大腦就會去搜尋較有建設性的方法,像是對大腦提問﹕「當下次發生這件衝突時,我該如何做?」大腦就會開始去思索解決這件事的方法,提醒你下次遇到時可以如何處理。

消極的提問會像是﹕「為什麼他老是針對我?」「我也太倒楣了吧﹗為什麼總是會遇到這種事?」於是你的焦點就會開始聚焦在抱怨,不僅心情不愉快,問題也無法解決。


二、面臨提問的四種情境與解決之道

提問常發生的四種情境分別是﹕

資訊超載、重蹈覆轍、難以決定、突遭意外。

 

  • 資訊超載的解決方法﹕當要處理的資訊太多,不妨給自己這樣的提問﹕「主管交代我最重要的三樣事項有哪些?」「這本書的關鍵核心有哪五個?」可以給自己的提問加入「數字或選項」,讓提問更聚焦,問題更有解。
  • 重蹈覆轍的解決方法﹕可以對自己提問﹕「由這件事我學到了什麼?」「我下次應該要多注意哪些?」以避免下次再度發生。
  • 難以決定的解決方法﹕將選項限縮至二至三個,當選項減少了,決定也會比較聚焦與清楚。
  • 突遭意外的解決方法﹕突然發生的事情讓你難以招架,例如某件事的發生讓你感到生氣或驚恐、錯愕時,請先讓自己暫停一下情緒,讓自己先冷靜下來,恢復理性後再思考與決定。

 

三、不功虧一簣的方法﹕輸出

書中提到四步驟(提問、搜尋、結論、輸出)有更詳細的見解分析,這部分請大家再去看書探索。

除了最重要起手式「提問」之外,還有讓思考馬達延續下去的關鍵﹕「輸出」。

當你好不容易對大腦做到提問,並開始對提問去搜尋答案,對答案做出結論後,更重要的事別忘了「輸出」,也就是對你先前的提問做出有記憶的回應,方法就是﹕

 寫下來、說出來、付出實際行動。

你知道嗎?

知名的物理學家並榮獲諾貝爾獎的得主理查.費曼(Richard Feynman)就是在「紙上進行思考」。

費曼在思考時會以紙筆寫下好幾疊紙張,從中釐清思考脈絡,當有人詢問這些是否是他的筆記時,他只是淡淡地回答﹕「不是,我只是在紙上思考。」

也就如同培祐老師在書上說的,可以用紙筆寫下來做紀錄,以利於日後隨時修改與調整,當你寫下來或說出來,更好的方式是將他實踐在生活中,你會對自己的提問有更深刻的記憶點,再也不會說﹕「我忘了」,反而能很有條理地將問題做出回應。

 

我犯的誤區與改善﹕

 我和老師一樣也喜歡利用空閒時間收聽podcast,想趁空檔時多吸收一些資訊,總覺得這樣就是充分利用時間。

老師說前陣子podcast流行時,他很是著迷收聽,連通勤的時間也不放過,後來卻意識到自己產生新想法和課程的靈感數量下降許多,於是開始做調整。

他減少收聽的時間,並增加自己獨處的時間,刻意啟動思考馬達,對於課程的新點子和靈感就開始源源不絕地跑出來。

經由老師書中的提醒,點醒了我也有這樣的誤區,讓我也開始給自己留些獨處的時間,並且進行刻意思考的動作,將思考實踐在生活中,這同時也是書中所說的「輸出」,我發現壓力沒那麼大,思緒經由紙筆寫下後,也清晰許多。

 

結語﹕

法國著名思想家、哲學家,同時也是啟蒙運動的領袖伏爾泰說過﹕

「書讀得愈多而不加思索,你就會覺得你知道的很多;但當你讀書而思考愈多的時候,就會清楚地看到,你知道得很少。」

為什麼呢?因為缺乏思考。

經由思考,才會發現自己的不足,進而更謙卑地去學習;

經由思考,才不會誤以為自己知之甚多,而事實卻是一知半解;

經由思考,也才會加深記憶,並作出高品質的決定。

世界聞名的科學家愛因斯坦也說﹕「學習知識要善於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這個方法成為科學家的。」

這點正好呼應書中對於「搜尋」到「結論」的過程,其中提到的整理法之一「深掘式整理法」,不斷地追問「為什麼」,從中找到問題的核心。

 

最後,感謝智欣老師舉辦的抽書活動,讓我很幸運地能與這本書結緣,在尚未讀這本《思考馬達》之前,我以為我懂得思考,在讀完這本書之後,我對思考有更進一步的了解,並且會刻意留時間來進行思考,啟動思考馬達讓自己對於事物更印象深刻,並作出高品質的決定,這也啟動思考馬達帶給我們的好處。

本書易懂好讀並搭配生活上的實例,讓讀者們能更好的將思考落實在生活中,無論是工作或生活中都很實用,更多細節藏於書中,等待您去探索,將好書推薦給大家。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丁宣的幸福閱讀館的沙龍
42會員
78內容數
2024/03/10
閱讀這篇心得會讓我們深受感動並由衷感謝著,想要推薦給對人生缺乏自信,迷惘,需要開啟智慧的人。
Thumbnail
2024/03/10
閱讀這篇心得會讓我們深受感動並由衷感謝著,想要推薦給對人生缺乏自信,迷惘,需要開啟智慧的人。
Thumbnail
2024/02/01
在我幼時就曾想過這些問題﹕「讀書考試的意義是什麼?」「工作掙錢的意義是什麼?」甚至是問到「人生存的意義是什麼?」 那些自問自答的答案,那些問過家人朋友的答案,似是而非,又似懂非懂,也有些被我問過的朋友覺得我想太多,人生在他們看來就是這樣樸實簡單,又或者轟轟烈烈,反正順其自然,自然會有解答。
Thumbnail
2024/02/01
在我幼時就曾想過這些問題﹕「讀書考試的意義是什麼?」「工作掙錢的意義是什麼?」甚至是問到「人生存的意義是什麼?」 那些自問自答的答案,那些問過家人朋友的答案,似是而非,又似懂非懂,也有些被我問過的朋友覺得我想太多,人生在他們看來就是這樣樸實簡單,又或者轟轟烈烈,反正順其自然,自然會有解答。
Thumbnail
2024/01/18
慢思術透過師生對話,提問的方式展開關於思考的探討,激發大腦的思維,在閱讀的同時產生讀者對自己思維方式的反思。透過確認偏誤、樣本規模等方式,引導讀者思考不同的可能性。
Thumbnail
2024/01/18
慢思術透過師生對話,提問的方式展開關於思考的探討,激發大腦的思維,在閱讀的同時產生讀者對自己思維方式的反思。透過確認偏誤、樣本規模等方式,引導讀者思考不同的可能性。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讀了很多書卻總是抓不到重點? 搞定工作管理、目標規畫或親子關係,好好想就對了!  
Thumbnail
★讀了很多書卻總是抓不到重點? 搞定工作管理、目標規畫或親子關係,好好想就對了!  
Thumbnail
《如何成為一個會思考的人》,講述了作者體悟到求學時期以來自己與天才之間的能力差距,透過持續訓練與累積的思考習慣,在42歲時成為東京大學教授的故事與方法分享。期望在內容中找到能夠較完整的思考脈絡與架構,幫助自己和讀者建立思維的提升。
Thumbnail
《如何成為一個會思考的人》,講述了作者體悟到求學時期以來自己與天才之間的能力差距,透過持續訓練與累積的思考習慣,在42歲時成為東京大學教授的故事與方法分享。期望在內容中找到能夠較完整的思考脈絡與架構,幫助自己和讀者建立思維的提升。
Thumbnail
你的孩子會常回答你:「不知道?」 孩子除了對3C有反應外,對什麼都無感? 在學校遇到困難也不會講! 又或者孩子屬於超級「堅持己見」型的 這時不妨在家裡安裝一座「家庭思考馬達」吧! podcast受訪者 : 曾培祐老師 出版 極度吸睛 / 吸睛表達 / 思考馬達 三本書的作者
Thumbnail
你的孩子會常回答你:「不知道?」 孩子除了對3C有反應外,對什麼都無感? 在學校遇到困難也不會講! 又或者孩子屬於超級「堅持己見」型的 這時不妨在家裡安裝一座「家庭思考馬達」吧! podcast受訪者 : 曾培祐老師 出版 極度吸睛 / 吸睛表達 / 思考馬達 三本書的作者
Thumbnail
在職場裡,你是否曾經遇過這種情況:當你正在做工作報告時,主管卻一直低頭看手機或與其他同事交談,忽視你的能力。同樣的,有時候你交代新人的任務,他都劃錯重點,成果不如預期。這可能會讓你感到相當沮喪和困擾。
Thumbnail
在職場裡,你是否曾經遇過這種情況:當你正在做工作報告時,主管卻一直低頭看手機或與其他同事交談,忽視你的能力。同樣的,有時候你交代新人的任務,他都劃錯重點,成果不如預期。這可能會讓你感到相當沮喪和困擾。
Thumbnail
「不加思考地濫讀或無休止地讀書,所讀過的東西無法刻骨銘心,其大部分終將消失殆盡。」-德國哲學家叔本華 我們知道閱讀與寫作的重要,於是懂得透過閱讀輸入,藉由寫作輸出。而在讀與寫的過程中,其實隱藏著內建且深不可測的思考,你沒留心自己的思考,便不會發覺你究竟思考了什麼?  
Thumbnail
「不加思考地濫讀或無休止地讀書,所讀過的東西無法刻骨銘心,其大部分終將消失殆盡。」-德國哲學家叔本華 我們知道閱讀與寫作的重要,於是懂得透過閱讀輸入,藉由寫作輸出。而在讀與寫的過程中,其實隱藏著內建且深不可測的思考,你沒留心自己的思考,便不會發覺你究竟思考了什麼?  
Thumbnail
「為什麼要這樣問?」「為誰而問?」「是為了拯救你自己還是站在個案福祉?」「解答的是對方的疑惑要驗證是你心中的認定?」「你的脈絡是什麼?」到底該怎麼問....
Thumbnail
「為什麼要這樣問?」「為誰而問?」「是為了拯救你自己還是站在個案福祉?」「解答的是對方的疑惑要驗證是你心中的認定?」「你的脈絡是什麼?」到底該怎麼問....
Thumbnail
你以為你在思考,可能是大腦要你這麼想的。 我要開始讀書囉,翻開書本,開始畫線、記筆記,我以為是在思考 … 你可能以為思考是自然而然的,就像呼吸一樣,我該呼吸,不需要叫身體該呼吸了。那樣同樣地,我們讀書的時候,也很少會跟大腦說「現在開始要好好想想這一段在說什麼」,因為不需要啊,我開始讀就必然會開始思考
Thumbnail
你以為你在思考,可能是大腦要你這麼想的。 我要開始讀書囉,翻開書本,開始畫線、記筆記,我以為是在思考 … 你可能以為思考是自然而然的,就像呼吸一樣,我該呼吸,不需要叫身體該呼吸了。那樣同樣地,我們讀書的時候,也很少會跟大腦說「現在開始要好好想想這一段在說什麼」,因為不需要啊,我開始讀就必然會開始思考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