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碩博士生該關注「革命性創新」還是「演化式創新」?】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對於正在進行研究的碩博士生來說,無論是在撰寫論文或是設計研究方法時,創新思維都是不可或缺的。尤其在探討學術突破或技術應用時,常會面臨一個問題:我們應該追求「革命性創新」還是「演化式創新」?在閱讀Sam Tatam的《Evolutionary Ideas: Unlocking ancient innovation to solve tomorrow’s challenges》後,我逐漸理解到,對碩博士生而言,或許「演化式創新」是更值得深入探討的方向。


raw-image


▌什麼是「革命性創新」?


「革命性創新」從「革命」(Revolution)這個詞衍生而來,它意指的是在國家或社會中,不論是政治、社會還是經濟結構,發生了巨大的、快速的變動。對於學術界來說,革命性創新往往意味著學科範疇或研究方法的大幅度改變,像是突破性發現或技術顛覆。例如,DNA雙螺旋結構的發現,改變了整個生命科學領域,這是典型的革命性創新。


然而,碩博士生在撰寫論文時,通常需要依賴已有的研究基礎,很難一蹴而就提出革命性的理論。因此,革命性創新雖然吸引人,但也可能不太實際。畢竟學術研究的核心,更多的是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做出漸進的改良與優化。


▌什麼是「演化式創新」?


「演化式創新」則是從「演化」(Evolution)這個詞演變而來,代表的是一個逐漸變化、漸進改良的過程。這種創新往往更符合學術研究的特性。對碩博士生而言,演化式創新是將既有的理論、技術或方法進行逐步的改進或應用,並根據不斷變化的實驗數據或文獻回顧進行調整,來推動小規模的進展。


舉例來說,假設你在做一項有關人工智慧的研究,你不必推翻整個AI架構,而可以專注於改進某個演算法的效率或精度,這就是演化式創新的具體應用。這樣的創新更為可行,也容易在學術論文中呈現出具體成果。


▌為何碩博士生應優先考慮「演化式創新」?


對碩博士生來說,論文的核心在於穩定的知識積累與漸進式的進步。演化式創新具備以下幾個特點,特別適合研究生應用於學術工作中:


1. **適應性高**:在現有的學術框架內,演化式創新能夠找到細微的改進空間,避免大範圍的顛覆風險,這也讓研究更容易被學術界接受與認可。


2. **風險相對較低**:碩博士生在有限的研究期限內,追求革命性創新可能會面臨更多挑戰和不確定性。而演化式創新讓我們可以在可控的範圍內逐步推進,風險相對較低,成果也更容易發表。


3. **持續性發展**:碩博士生的研究通常是針對某一領域進行深入探討,而非全面顛覆。演化式創新能讓研究在不斷改進中實現持續性的成長,並有可能累積成為未來的重大突破。


▌「革命性創新」與「演化式創新」如何相輔相成?


雖然演化式創新更為穩定且實際,但並不意味著革命性創新就無用武之地。在許多情況下,一個大規模的革命性創新,往往能驅動一系列的演化式創新。例如,網路的發明是革命性的,但隨之而來的無數應用技術的改進則是演化式創新。這樣的互補關係在學術研究中也經常出現,革命性的理論框架常常催生無數的後續研究。


▌結論


對於碩博士生而言,雖然「革命性創新」看似更具吸引力,但在學術研究的實際操作中,「演化式創新」可能是更值得關注的路徑。透過在現有理論框架中逐步改進、優化,我們能穩定產出有價值的研究成果,並在長期的累中,有機會推動更大的學術進展。


而當這些演化式創新逐漸積累,甚至可能為未來的「革命性創新」鋪路。因此,碩博士生在學術生涯的初期,應以演化式創新為基礎,專注於研究領域中的具體問題,逐步完善與優化已有的知識和技術。這樣的研究方式,不僅能讓我們更有信心地面對挑戰,還能穩步推動學科的進步。


總結來說,碩博士生在研究中應考慮:


1. 以演化式創新為主,逐步推進研究進展。

2. 專注於現有理論和技術的改良,積累細小的成果。

3. 將革命性創新視為一種長期目標,而非一蹴而就。


最終,無論是革命性創新還是演化式創新,都有其存在的價值與意義。只要我們能掌握創新的不同形式,並根據研究需求靈活應用,就能在學術生涯中不斷取得突破,甚至為未來的革命性創新奠定基礎。


因此,碩博士生的創新思維應以穩定、可持續的「演化式創新」為核心,不斷在學術研究中積累知識,最終促成學科更大的突破與發展。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王啟樺的沙龍
575會員
1.9K內容數
Outline as Content
王啟樺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29
Passive Consumption(被動接收) vs. Active Reading(主動閱讀)|真正讓你進化的閱讀差在這裡 碩博士生每天都在讀論文、讀報告、讀教材, 但大多數人其實只是「看過了」,不是「讀進去了」。 讀很多卻吸收很少,記不起重點、寫不出心得, 不是你不夠努力,而是你還停
2025/03/29
Passive Consumption(被動接收) vs. Active Reading(主動閱讀)|真正讓你進化的閱讀差在這裡 碩博士生每天都在讀論文、讀報告、讀教材, 但大多數人其實只是「看過了」,不是「讀進去了」。 讀很多卻吸收很少,記不起重點、寫不出心得, 不是你不夠努力,而是你還停
2025/01/29
4 個關鍵洞見 + 讓你看懂中美 AI 競爭 + 若不讀,你就可能錯失整個時代的最大機遇 AI 的發展速度,真的快到讓人心驚。 我們常常以為美國在 AI 領域穩居頂尖,可現在中國的 AI 創新力好像開始迎頭趕上,這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若我們沒有跟上這波 AI 變革,就可能被遠遠拋在後面,錯失技
Thumbnail
2025/01/29
4 個關鍵洞見 + 讓你看懂中美 AI 競爭 + 若不讀,你就可能錯失整個時代的最大機遇 AI 的發展速度,真的快到讓人心驚。 我們常常以為美國在 AI 領域穩居頂尖,可現在中國的 AI 創新力好像開始迎頭趕上,這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若我們沒有跟上這波 AI 變革,就可能被遠遠拋在後面,錯失技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本文探討如何在學術論文寫作中融入創意,提升研究價值與可讀性,並在創新與嚴謹性之間取得平衡。文章闡述創意在學術研究中的重要性,並提出提升論文創意的方法,包括創意的選題、研究方法的創新、理論架構的突破以及論述與表達的獨特性。
Thumbnail
本文探討如何在學術論文寫作中融入創意,提升研究價值與可讀性,並在創新與嚴謹性之間取得平衡。文章闡述創意在學術研究中的重要性,並提出提升論文創意的方法,包括創意的選題、研究方法的創新、理論架構的突破以及論述與表達的獨特性。
Thumbnail
研究生階段不僅需要進行嚴謹的學術研究,也需要創意來解決問題或產生新點子。以下 5 個步驟,能幫助你在碩博士研究中激發靈感,提升創作效率: ▋ 1. 發現(Discover) – 擴大視野 在研究起步時,靈感往往來自對知識的廣泛探索。 • 閱讀大量學術文獻、相關書籍或報告。 • 主動觀
Thumbnail
研究生階段不僅需要進行嚴謹的學術研究,也需要創意來解決問題或產生新點子。以下 5 個步驟,能幫助你在碩博士研究中激發靈感,提升創作效率: ▋ 1. 發現(Discover) – 擴大視野 在研究起步時,靈感往往來自對知識的廣泛探索。 • 閱讀大量學術文獻、相關書籍或報告。 • 主動觀
Thumbnail
做研究是碩博士生活的核心,而「構思」就是你在撰寫論文、設計實驗或專題研究時的關鍵武器。和菜頭老師在《成年人修煉手冊》中分享的觀點,揭示了如何透過「構思」的訓練,擺脫運氣與靈光乍現的依賴,讓你能持續具現自己的研究成果。 老師提到了兩種值得珍藏的靈感:一種是讓你思路暢通、順流而下;另一種則充滿未知
Thumbnail
做研究是碩博士生活的核心,而「構思」就是你在撰寫論文、設計實驗或專題研究時的關鍵武器。和菜頭老師在《成年人修煉手冊》中分享的觀點,揭示了如何透過「構思」的訓練,擺脫運氣與靈光乍現的依賴,讓你能持續具現自己的研究成果。 老師提到了兩種值得珍藏的靈感:一種是讓你思路暢通、順流而下;另一種則充滿未知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當前教育與社會創新面臨的挑戰,強調僅僅在表面上進行改變無法解決深層的社會問題。創新應重視本質的重新思考,挑戰現有體制,推動真正的變革。應避免同質化與重複性,專注於結構性問題,並重塑教育與生涯發展的框架,以實現持續的社會進步。真正的創新需要顛覆性的思維,才能釋放其改變社會的潛力。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當前教育與社會創新面臨的挑戰,強調僅僅在表面上進行改變無法解決深層的社會問題。創新應重視本質的重新思考,挑戰現有體制,推動真正的變革。應避免同質化與重複性,專注於結構性問題,並重塑教育與生涯發展的框架,以實現持續的社會進步。真正的創新需要顛覆性的思維,才能釋放其改變社會的潛力。
Thumbnail
碩博士在學期間,學生常常面臨大量的學術挑戰與個人成長壓力。如何在這個過程中找到有效的改變方法,成為每位學生的核心問題。陳海賢老師的自我轉變課程指出,思考的目的不僅僅是找到「我是誰」,更是為了促進行動,並從實踐中獲得反饋。這讓我們可以用科學的方法來標準化改變的過程,特別是在學術研究與個人成長中找出
Thumbnail
碩博士在學期間,學生常常面臨大量的學術挑戰與個人成長壓力。如何在這個過程中找到有效的改變方法,成為每位學生的核心問題。陳海賢老師的自我轉變課程指出,思考的目的不僅僅是找到「我是誰」,更是為了促進行動,並從實踐中獲得反饋。這讓我們可以用科學的方法來標準化改變的過程,特別是在學術研究與個人成長中找出
Thumbnail
選擇論文題目是每位碩博士生都會面臨的重要抉擇。研究的價值,往往取決於題目的選擇是否具備前瞻性和探索性。而最重要的一點是,你必須選擇「只有你所處的時代才有條件探索的問題」。這樣的題目,才能真正推動學術進展,帶來實質的突破。 ▌研究工具與時代的限制 隨著研究經驗的累積,你會發現,研究
Thumbnail
選擇論文題目是每位碩博士生都會面臨的重要抉擇。研究的價值,往往取決於題目的選擇是否具備前瞻性和探索性。而最重要的一點是,你必須選擇「只有你所處的時代才有條件探索的問題」。這樣的題目,才能真正推動學術進展,帶來實質的突破。 ▌研究工具與時代的限制 隨著研究經驗的累積,你會發現,研究
Thumbnail
對於正在進行研究的碩博士生來說,無論是在撰寫論文或是設計研究方法時,創新思維都是不可或缺的。尤其在探討學術突破或技術應用時,常會面臨一個問題:我們應該追求「革命性創新」還是「演化式創新」?在閱讀Sam Tatam的《Evolutionary Ideas: Unlocking ancient in
Thumbnail
對於正在進行研究的碩博士生來說,無論是在撰寫論文或是設計研究方法時,創新思維都是不可或缺的。尤其在探討學術突破或技術應用時,常會面臨一個問題:我們應該追求「革命性創新」還是「演化式創新」?在閱讀Sam Tatam的《Evolutionary Ideas: Unlocking ancient in
Thumbnail
現代碩博士生面對的挑戰不只是學術研究,還有如何在眾多選擇中找到真正有意義的方向。從即時滿足到長遠目標的取捨,從「擁有更多」到「做得更好」,這些都是我們每天要面對的抉擇。 在萬維綱老師的《精英日課6》裡,幾段話啟發我思考,如何將寫作變成提升研究深度的手段,而不是單純的日常任務。 ▋將「
Thumbnail
現代碩博士生面對的挑戰不只是學術研究,還有如何在眾多選擇中找到真正有意義的方向。從即時滿足到長遠目標的取捨,從「擁有更多」到「做得更好」,這些都是我們每天要面對的抉擇。 在萬維綱老師的《精英日課6》裡,幾段話啟發我思考,如何將寫作變成提升研究深度的手段,而不是單純的日常任務。 ▋將「
Thumbnail
521|《哈佛商業評論》HBR七月號:創新的最終目標,創造新增量市場 經濟學大師熊彼特(Schumpeter)提出「創新」是把現有的資源進行重組。 這點出一個核心觀點,創新並非是為了不同而創新,更多的是回歸在現有認知世界的延伸。 往往能夠引領人們走向更遠的認知邊疆,就容易讓人們稱為創新者。
Thumbnail
521|《哈佛商業評論》HBR七月號:創新的最終目標,創造新增量市場 經濟學大師熊彼特(Schumpeter)提出「創新」是把現有的資源進行重組。 這點出一個核心觀點,創新並非是為了不同而創新,更多的是回歸在現有認知世界的延伸。 往往能夠引領人們走向更遠的認知邊疆,就容易讓人們稱為創新者。
Thumbnail
當你能夠比過去的自己更進步,這代表著你逐漸的在成為創新的人才;當你成為創新的人才後,你就擁抱著實踐創新的機會­
Thumbnail
當你能夠比過去的自己更進步,這代表著你逐漸的在成為創新的人才;當你成為創新的人才後,你就擁抱著實踐創新的機會­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