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碩博士生必看:你是在為誰砌學術的牆?】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在台灣的學術圈裡,碩博士生們就像一群新進的「工人」,不斷為自己的學術夢想奮鬥。然而,你有沒有想過,自己辛辛苦苦砌的學術牆,最終是為誰在蓋?

raw-image



▋碩博士生的學術夢想


每位進入研究所的碩博士生,剛開始總懷抱著希望,覺得只要努力幾年,發幾篇論文,未來就能在學術界佔有一席之地,甚至幻想著「掛名論文」會像被動收入一樣,持續帶來好處。


但現實是,你可能會發現,無論你多麼專注於自己的研究領域,多麼努力「蓋牆」,始終離自己想像中的「學術將軍」地位越來越遠。


▋學術將軍的遊戲規則


在學術界,那些真正能夠「翻身」成為學術將軍的人,不是只靠自己蓋牆成功的。他們懂得「借力使力」,運用像你這樣滿懷夢想的碩博士生,讓你們來分別蓋起不同方向的牆,為他們打造一座完整的學術城堡。


將軍們看似給你們提供了舞台,讓你可以專注在自己擅長的領域裡發揮,彷彿只要你努力夠,成就也會隨之而來。但事實上,這是一場為他人蓋城的遊戲,而他們精心安排了這一切,讓你相信自己未來也能站在高處。


▋學術工人的競技場


有趣的是,碩博士生們在這樣的學術環境下,不僅沒有醒悟,反而樂在其中。比誰的實驗數據做得更完整,比誰加班寫論文的時間更長,甚至連著急發表會議論文都成了你們彼此競爭的指標。


老學長學姐們笑話新進生菜鳥,剛入學的新生們則等著老前輩退休或畢業,空出資源與位置。這樣的循環,讓碩博士生們陷入了無休止的競爭,而背後的教授們,則是持續享受你們為他們發電、砌牆的努力成果。


▋碩博士生的反思:你的未來在哪裡?


碩博士生們,你們是否該停下腳步,重新思考自己的未來?你現在的研究到底是在為誰蓋牆?你辛苦做的實驗、寫的論文,最終又是為誰築夢?

當你在學術這條路上不斷前進時,記得學術將軍永遠吃得最飽,而碩博士生們則需要更加謹慎,避免成為這場遊戲中被利用的工人。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王啟樺的沙龍
638會員
2.0K內容數
Outline as Content
王啟樺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29
Passive Consumption(被動接收) vs. Active Reading(主動閱讀)|真正讓你進化的閱讀差在這裡 碩博士生每天都在讀論文、讀報告、讀教材, 但大多數人其實只是「看過了」,不是「讀進去了」。 讀很多卻吸收很少,記不起重點、寫不出心得, 不是你不夠努力,而是你還停
2025/03/29
Passive Consumption(被動接收) vs. Active Reading(主動閱讀)|真正讓你進化的閱讀差在這裡 碩博士生每天都在讀論文、讀報告、讀教材, 但大多數人其實只是「看過了」,不是「讀進去了」。 讀很多卻吸收很少,記不起重點、寫不出心得, 不是你不夠努力,而是你還停
2025/01/29
4 個關鍵洞見 + 讓你看懂中美 AI 競爭 + 若不讀,你就可能錯失整個時代的最大機遇 AI 的發展速度,真的快到讓人心驚。 我們常常以為美國在 AI 領域穩居頂尖,可現在中國的 AI 創新力好像開始迎頭趕上,這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若我們沒有跟上這波 AI 變革,就可能被遠遠拋在後面,錯失技
Thumbnail
2025/01/29
4 個關鍵洞見 + 讓你看懂中美 AI 競爭 + 若不讀,你就可能錯失整個時代的最大機遇 AI 的發展速度,真的快到讓人心驚。 我們常常以為美國在 AI 領域穩居頂尖,可現在中國的 AI 創新力好像開始迎頭趕上,這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若我們沒有跟上這波 AI 變革,就可能被遠遠拋在後面,錯失技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今天下午,很榮幸應聘擔任台中市某知名私大的博士學位口試委員,這位研究生完成了答辯,榮獲文學博士學位。他擁有很好的中國古典文學基礎,繼續鑽研下去,肯定能在文史學界,大展身手。 他作的是「區域文學」的議題,事前我除了詳讀高達360頁的論文定槀,也為自己的提問做足了功課。所
Thumbnail
今天下午,很榮幸應聘擔任台中市某知名私大的博士學位口試委員,這位研究生完成了答辯,榮獲文學博士學位。他擁有很好的中國古典文學基礎,繼續鑽研下去,肯定能在文史學界,大展身手。 他作的是「區域文學」的議題,事前我除了詳讀高達360頁的論文定槀,也為自己的提問做足了功課。所
Thumbnail
1. 學術牛馬的夢想: - 學術界每年不斷吸納大量年輕的學術牛馬投入研究工作,並給予他們一個光明的願景。這些懷抱理想的年輕牛馬希望通過幾年的努力,累積論文和學術資歷,最終成為學術領域中的專家。他們在選定的專業領域中不斷深耕,期盼著能為自己的領域帶來突破,並以此在學界中站穩腳步。 2
Thumbnail
1. 學術牛馬的夢想: - 學術界每年不斷吸納大量年輕的學術牛馬投入研究工作,並給予他們一個光明的願景。這些懷抱理想的年輕牛馬希望通過幾年的努力,累積論文和學術資歷,最終成為學術領域中的專家。他們在選定的專業領域中不斷深耕,期盼著能為自己的領域帶來突破,並以此在學界中站穩腳步。 2
Thumbnail
1. 幻想掛名論文等於學術生涯成功 很多學術工人認為只要持續掛名大量論文,未來就能累積聲望和學術地位,彷彿一種「被動收入」模式。這類學術工人通常把「論文產出數量」當成成果的指標,卻忽略了論文的質量和實際影響力才是真正的關鍵。這樣埋頭砌牆的方式,可能只是滿足於年年更新的論文清單,卻並未
Thumbnail
1. 幻想掛名論文等於學術生涯成功 很多學術工人認為只要持續掛名大量論文,未來就能累積聲望和學術地位,彷彿一種「被動收入」模式。這類學術工人通常把「論文產出數量」當成成果的指標,卻忽略了論文的質量和實際影響力才是真正的關鍵。這樣埋頭砌牆的方式,可能只是滿足於年年更新的論文清單,卻並未
Thumbnail
在台灣的學術圈裡,碩博士生們就像一群新進的「工人」,不斷為自己的學術夢想奮鬥。然而,你有沒有想過,自己辛辛苦苦砌的學術牆,最終是為誰在蓋? ▋碩博士生的學術夢想 每位進入研究所的碩博士生,剛開始總懷抱著希望,覺得只要努力幾年,發幾篇論文,未來就能在學術界佔有一席之地,甚至幻想著「
Thumbnail
在台灣的學術圈裡,碩博士生們就像一群新進的「工人」,不斷為自己的學術夢想奮鬥。然而,你有沒有想過,自己辛辛苦苦砌的學術牆,最終是為誰在蓋? ▋碩博士生的學術夢想 每位進入研究所的碩博士生,剛開始總懷抱著希望,覺得只要努力幾年,發幾篇論文,未來就能在學術界佔有一席之地,甚至幻想著「
Thumbnail
作者:陳華夫 從陰謀論的來看,美國打科技戰、間諜戰的官員迫害華裔科學家之惡行,十足是襄助中國的搬石頭自砸腳。世界的霸主美國竟昏庸至此,也只能說,自作孽不可活了。
Thumbnail
作者:陳華夫 從陰謀論的來看,美國打科技戰、間諜戰的官員迫害華裔科學家之惡行,十足是襄助中國的搬石頭自砸腳。世界的霸主美國竟昏庸至此,也只能說,自作孽不可活了。
Thumbnail
如果幾百年後人類文明毀滅,外星人來地球考察這個落後文明時發現某個小小島嶼上在選擇自己代議士時,居然都是在探討他們的學術成果,應該會對於這個毀滅文明感到敬佩吧?
Thumbnail
如果幾百年後人類文明毀滅,外星人來地球考察這個落後文明時發現某個小小島嶼上在選擇自己代議士時,居然都是在探討他們的學術成果,應該會對於這個毀滅文明感到敬佩吧?
Thumbnail
要改變,筆者的想法是,教育體制要做點修正了。產業界如果對人才的渴求真的如此迫切,那麼自己出點錢是有必要的。現在我們往往都聽那些頂大生講話,但這些人其實最不需要參考,他們放著不管,都會是各領域的翹楚,為他們量身打造的結果,就是階級更加固化。
Thumbnail
要改變,筆者的想法是,教育體制要做點修正了。產業界如果對人才的渴求真的如此迫切,那麼自己出點錢是有必要的。現在我們往往都聽那些頂大生講話,但這些人其實最不需要參考,他們放著不管,都會是各領域的翹楚,為他們量身打造的結果,就是階級更加固化。
Thumbnail
雖然在研究上是一張白紙,但不知哪來的自信,我一直都對自己的學位論文產出有很高的期待:不僅是做自己有興趣的題目、在研究過程中成長,畢業後的自己對於這個領域的理解與熟悉,也要足以對別人侃侃而談……但這些美好想望同時給發想題目時的我莫大的壓力。
Thumbnail
雖然在研究上是一張白紙,但不知哪來的自信,我一直都對自己的學位論文產出有很高的期待:不僅是做自己有興趣的題目、在研究過程中成長,畢業後的自己對於這個領域的理解與熟悉,也要足以對別人侃侃而談……但這些美好想望同時給發想題目時的我莫大的壓力。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