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讀書筆記】我可能錯了-森林智者的最後一堂人生課

更新於 2024/10/28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在這邊先跟各位坦白,其實我是一個對於心靈雞湯、自我成長類別書籍,長期存有偏見的人。當我走進一間書店,絕對是會對一整排陳列在心靈成長架上的書籍不屑一顧,因為我覺得那種書通常很垃圾、拼拼湊湊一些似是而非的話語,就可以集結成冊,販賣給大眾,看了好像得到什麼,實際上卻什麼都沒有

還記得國小、國中的時候,老師很喜歡在推薦書單上列此類書籍,請大家回家寫心得報告;然後看著那些名言佳句,我常常都是滿頭問號……後來,我很同意網路上流傳的一句話:我需要的不是這種人生建議、或是一句話就能改變我的未來,我需要的是一筆錢

說完了這麼多我的厭惡,回到正題,身為一個在周遭人眼中偏向憤世忌俗的青年,又怎麼會閱讀此書呢?

只能說,前陣子不論做什麼稍偏競技類的活動,都能輕易感受到自己情緒的波動、難以克制,進而影響周遭人的情緒。經過深刻的反省後,決定重回書海的懷抱,試圖找回平靜的力量;而找回平靜的力量同時,很多人推薦一作法:冥想。剛好這本書又算是切中此要點,便決定來試讀看看,翻閱前面幾頁後,就忍不住讓人一直看下去了。

我可能錯了: 森林智者的最後一堂人生課,出版社:先覺出版有限股份公司

我可能錯了: 森林智者的最後一堂人生課,出版社:先覺出版有限股份公司


以下有雷,慎入

我覺得本書引人入勝的方法流暢且特別,他不若一般的心靈書籍,會教條式列舉名言佳句,並在後面添加無聊小故事。作者是以他自己人生的時序為進行主軸並講述不同階段的體驗和領悟。讓人以一個平凡世俗者的角度,一同進入佛教、僧人的世界,書中並沒有太多的說教,全都是作者感受、反省、悟道,也充滿毫不矯飾的誠摯;譬如,作者也會在冥想時忍不住打瞌睡、看到漂亮空姐偷瞄、還俗之後最想做的事是戀愛...等等,都讓人忍不住會心一笑,終究,生而為人嘛。原來,17年的修行結束,還是會想要感受愛。

在讀這類書籍時,很容易看過去覺得很有道理,然後回過神就已經忘記,所以我很反常地在電子書上做了筆記(電子書的少數優點,可以做筆記又不玷汙該書)。在談到本書內容前,必須先幫大家補足作者的相關知識。


關於作者-比約恩.納提科.林德布勞

比約恩是瑞典人,27歲的時候就已經成功在西班牙一間企業公司擔任財務副經理的職位。而這看似光鮮亮麗的人生才正要開始時,他就突然領悟自己並不喜歡現在的人生,毅然決然辭職去了印度擔任聯合國經濟學家;而後他對冥想和佛教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便開啟了前往泰國成為森林僧人之旅。出家17年後,一直到2008年10月,林德布勞決定離開寺院,返回瑞典主持禪修閉關和舉辦講座,可惜好景不常,2018年9月,林德布勞被診斷出患有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ALS),2020年出版了這本我可能錯了,2022年與世長辭,享年60歲。

所以這本書也就如書名般,將他的人生以及所有的生命體悟化為此精華,以及他的最後一堂課。對我來說是自傳,也是一本很棒的心靈成長工具書,完全沒有說教的感覺,讀者彷彿跟著比約恩一起成長、一起困惑,最後再一起體會生命的美好。


#不要相信你的每個念頭

其中,作者分享了佛陀的三項禮物,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不要相信你的每個念頭」。作者提到我們無法選擇自己的念頭,也不能決定他們應有的樣貌,但當我們相信自己的每個念頭時,就會變得脆弱毫無防備。所以我們只能選擇是否要相信他們。其實這個概念也並非多新穎,他只是把它包裝成一句會令人印象深刻的話,不要相信!乍看之下很酷很玄,但我認為他的意思就是,多數人總帶著刻板印象生活著,我們應該跳脫框架以一個更開闊的心態迎接所有事情,換個角度思考也許會有不同的解法。


#所謂成功及幸福的定義?

作者在「當下的智慧」這個篇章提到,我們很容易陷入認為幸福來自外在因素的想法中。譬如:藉由光鮮亮麗的職業,可以暫時抬高小我。

其實生活到了一個年紀,有了穩定的工作、伴侶、家庭關係,人生彷彿完成了許多階段性任務又彷彿停滯不前的時候,就會開始進行許多自我詰問,我成功了嗎?我感到幸福了嗎?這是我要的生活嗎?但也許,人生就是一直不斷地在尋找生命的意義(所以才有這麼多心靈雞湯),也或許,生命從來就不存在意義,所以才要一直尋找(或被定義)?

作者說,「很難質疑自己投入大量時間與滿懷抱負的事,也很難放棄看起來很正確和安妥的事,無論它是一份工作、一段關係或一種生活方式。」,對我而言,理性遠遠大於感性,一直很羨慕那些擁有明確目標和夢想的人,不論是工作、關係、生活方式,可以不在乎投資報酬率而勇往直前的人,心靈有多富足,令人稱羨。作者還提到愛因斯坦說:「理性是忠實的僕人,直覺是上天的恩賜。但我們創建的社會卻只尊崇這個僕人,忘記這項恩賜。」,追求平穩的理性,終究是平凡,眾人會尊崇,但平凡不會留下任何記憶,只是讓社會安穩的機制。



#學會喜歡他們本來的樣子

在第10章「古怪的群體生活」中,作者提到寺院生活就是全年無休的群居團體生活;作者雖然已出家為僧人,但他對每個人都有意見,「他們怎麼這麼討厭!我對他們很氣憤。當他們的行為舉止不如我意時,我會很不高興。」,看到這段時,我簡直喜出望外,想不到比約恩到頭來也是如我一般的俗人,很容易對其他人感到不悅並產生許多負面情緒。(甚至是沒來由的不悅,我朋友都說我討厭的人可能細數三天三夜都沒完)

然而比約恩卻在這邊提出了一個解方:「學會喜歡他們本來的樣子。」,比約恩還說什麼時候有人要因為我到處評判他,就要變成我期待的樣子?但我們居然一直這樣做?!簡直太可愛了。看到這邊我又情不自禁笑出來了,確實如此,而這樣類似的理論我也聽過,但實際上要執行卻很困難。

這邊想到一個小故事,當初調到新單位的時候,我跟其中一個同事都很受不了我們的主管,但我同事卻比我成熟很多,他很快化解了自己的矛盾(或是沒有,因為他後來也受不了調單位),他把主管的優缺點列出來,並試圖理解主管為什麼如此小心眼、沒有包容心、創造力、接受新知程度很低、怕事、愛推託、說話刻薄(講不完)。可能源自於他的原生家庭、目前婚姻狀態以及學經歷的自卑感驅使,所以同事發現當給他一個框架讓他去填空的時候他可以做得很好(所以他就不適合做主管阿),而他的優點是當他感受到屬下的不悅時,他有自省能力而且他其實還算敏銳(真的很硬想)。但我後來有運用了同事給我的方法,慢慢找到平衡的模式,雖然還很難做到喜歡他們本來的樣子,但好像可以先試著做到"不那麼厭惡",其實也算是自我解脫,不然每天沉浸式的厭惡也會很疲憊。

比約恩:「當浪潮一波接一波滾滾而來時,我們努力留在岸上,然後互相磨掉鋒利的稜角,直到變得光滑。」(被討厭的勇氣呢?)

#有魔法的箴言-我可能錯了

在第十三章「有魔法的箴言」中,比約恩終於提到了本書的重點金句,而這其實是另一位比丘-阿姜·價亞薩羅在某個講座中開示的,最能保證幸福感的方式莫過於漸漸習慣-「我可能錯了」、「我可能並非無所不知」。比約恩最後總結:我們往往認定生活應該按照自己的希望與計畫發展,但通常情況並非如此,不預期生活按照自己的方式發展這是一種智慧。理解自己其實一無所知,就是一種智慧。


*版主點評:

其實裡面提到的許多看似雞湯金句的內容,並非我所節錄的三言兩語可以好好道盡,我十分推崇這本書也認為它的確會對很多人的生活帶來一些改變,或許我們能放下成見,慢慢吸收並內化這些別人花了大半輩子所產出的深刻體悟為自己的養分。

我覺得這是一本值得好好收藏並反覆翻閱的好書,或許每個階段、每次閱讀都能為自己帶來更不同的領悟。

*因為我第一次是閱讀電子書,本身閱讀器是黑白的關係,第二次在書店看到它的實體,卻被書封驚豔到了,封面圖《崇敬》(Adoración),是當今古巴重量級且身價最高的藝術家托馬斯.桑切斯所繪。

在平凡枯燥的生活裡添加一點個人風味。 這裡是巧客洋芋片的憤世多元宇宙,都是日常、也都是生活, 紀錄分享的同時也尋找意義,標籤的同時也尋找不被標籤。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會閱讀這本書的契機是在某個IG網紅推薦清單中看到的,後來去了圖書館,依循推薦小說清單預約,意外發現館藏很多,預約不到三天就來了。但出乎意料的,這本書雖然閱讀起來毫無障礙,但卻花了我很多時間才看完(不確定是不是因為中間颱風假玩太嗨?!)。 當然在借閱之前,我也上網搜尋了一下評價,是2020年Go
繼《請待在有光的地方》之後,突然燃起了一股想看看首屆本屋大賞第一名的慾望,於是迅速去圖書館借了這本2004年出版的書。也因為出版時間有點久遠(天啊,竟然20年了),寫這篇的時候才發現是20年欸!!怪不得有點好借XD 以下有雷 故事內容對於現代看過許多類似影視作品的我來說並不新穎,就是車禍導致
在KOBO周年慶優惠的推波助瀾下,又拾起了我對購買及閱讀電子書的小小慾望。就像醫生建議我要多喝水才能排掉腎結石,只能去便利商店買瓶裝水才讓我有把那瓶水喝光的動力。 加入KOBO社群以久,周年慶時期被大家的購買書單生火,而這本《以我們告終》就是這樣被大家燒到的,這本書的篇幅中等,共734頁
結束奧運熱之後,最近不知為何又突然燃起了閱讀的興致(可能是賭場失利),暴風式的大概都各在一天內看完這兩本書:《請待在有光的地方》、《子彈是餘生》,兩本都是小說,有點雷同卻又不太一樣,但總之都會在閱讀的過程中,讓你迫切的想要知道後續發展。
不確定是不是巧合,近期讀的第二本小說《明日,明日,又明日》(以下簡稱明日)竟然跟我前一周讀的《向光植物》在某方面的劇情上意外雷同,又在劇情的末段帶來滿滿沉重感,雖然《明日》從一開始就隱約讓人快喘不過氣,本書是談人生、工作、創業、友情,當然也談了一些愛情、挫折、失敗跟失去。簡單來說(但又不能那麼簡單)
 會去讀《向光植物》這本書的理由滿好笑的,是在滑手機的日常中隨機看到一篇八卦新聞,是我覺得很有氣質的台灣演員連俞涵被拍到和女作家李屏瑤在路邊約會接送情。點進去看內文,"已出櫃女作家"頓時讓我覺得很好奇他到底寫了什麼書記者需要這樣下標,查完之後動心起念決定去圖書館借來讀讀XDD
會閱讀這本書的契機是在某個IG網紅推薦清單中看到的,後來去了圖書館,依循推薦小說清單預約,意外發現館藏很多,預約不到三天就來了。但出乎意料的,這本書雖然閱讀起來毫無障礙,但卻花了我很多時間才看完(不確定是不是因為中間颱風假玩太嗨?!)。 當然在借閱之前,我也上網搜尋了一下評價,是2020年Go
繼《請待在有光的地方》之後,突然燃起了一股想看看首屆本屋大賞第一名的慾望,於是迅速去圖書館借了這本2004年出版的書。也因為出版時間有點久遠(天啊,竟然20年了),寫這篇的時候才發現是20年欸!!怪不得有點好借XD 以下有雷 故事內容對於現代看過許多類似影視作品的我來說並不新穎,就是車禍導致
在KOBO周年慶優惠的推波助瀾下,又拾起了我對購買及閱讀電子書的小小慾望。就像醫生建議我要多喝水才能排掉腎結石,只能去便利商店買瓶裝水才讓我有把那瓶水喝光的動力。 加入KOBO社群以久,周年慶時期被大家的購買書單生火,而這本《以我們告終》就是這樣被大家燒到的,這本書的篇幅中等,共734頁
結束奧運熱之後,最近不知為何又突然燃起了閱讀的興致(可能是賭場失利),暴風式的大概都各在一天內看完這兩本書:《請待在有光的地方》、《子彈是餘生》,兩本都是小說,有點雷同卻又不太一樣,但總之都會在閱讀的過程中,讓你迫切的想要知道後續發展。
不確定是不是巧合,近期讀的第二本小說《明日,明日,又明日》(以下簡稱明日)竟然跟我前一周讀的《向光植物》在某方面的劇情上意外雷同,又在劇情的末段帶來滿滿沉重感,雖然《明日》從一開始就隱約讓人快喘不過氣,本書是談人生、工作、創業、友情,當然也談了一些愛情、挫折、失敗跟失去。簡單來說(但又不能那麼簡單)
 會去讀《向光植物》這本書的理由滿好笑的,是在滑手機的日常中隨機看到一篇八卦新聞,是我覺得很有氣質的台灣演員連俞涵被拍到和女作家李屏瑤在路邊約會接送情。點進去看內文,"已出櫃女作家"頓時讓我覺得很好奇他到底寫了什麼書記者需要這樣下標,查完之後動心起念決定去圖書館借來讀讀XDD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修補心理耗損是很辛苦的過程,我被問過許多問題,常見的有: *我不知道問題在哪裡,怎麼找出來? *要從何改變? *想改變觀念,但要調整成為哪一種? *我知道問題在哪裡,可是行之有年的習慣怎麼改? *我改變想法,是不是等於否定過去的我? Heibon的經驗:好的習慣能將自己拉出內耗迴圈,一起跳脫吧!
佐皓工作能力很好,加入公司是第十個年頭,現在已是中階主管,而他的興趣是看盤,資歷已經快二十年,真的是老手。 「漲多就是最大的利空」、「不可能每天上漲」、「你知道台股有個天險嗎?日本股市碰過,經濟泡沫時代見高點,現在進場的都是韭菜」,佐皓像是開啟開關,一口氣吐出一連串的句子,還帶點憤憤不平的情緒。
修補心理耗損是很辛苦的過程,我被問過許多問題,常見的有: *我不知道問題在哪裡,怎麼找出來? *要從何改變? *想改變觀念,但要調整成為哪一種? *我知道問題在哪裡,可是行之有年的習慣怎麼改? *我改變想法,是不是等於否定過去的我? Heibon的經驗:好的習慣能將自己拉出內耗迴圈,一起跳脫吧!
佐皓工作能力很好,加入公司是第十個年頭,現在已是中階主管,而他的興趣是看盤,資歷已經快二十年,真的是老手。 「漲多就是最大的利空」、「不可能每天上漲」、「你知道台股有個天險嗎?日本股市碰過,經濟泡沫時代見高點,現在進場的都是韭菜」,佐皓像是開啟開關,一口氣吐出一連串的句子,還帶點憤憤不平的情緒。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書籍資訊】 [書 名] 原來,我們都對自我誤解太深 [作 者] 熊仁謙
Thumbnail
這本書提供了很多關於面對未來人生未知困難的建議,以及如何藉由讀書來磨練智慧、獲得工作力和變現力。書中也結合了企劃書的概念,探討暢銷書的心理狀態和經濟活動的關聯,提供了富有洞見的資訊。這些內容對於關注個人成長和商業領域的讀者來說都非常有價值。
Thumbnail
近期閱讀的一本書:【我可能錯了】中,也提及到「在你需要知道的時候,就會知道,你所需要知道的事」。 董啟章先生曾說:「買書有點像在買紅酒,有些陳年佳釀,是不能急著馬上享用的。 不同的是,日漸醞釀成熟的不是書,而是...」
Thumbnail
光是看到書名就感到好奇,「我可能錯了」、「森林智者」、「最後一堂課」這些詞語組合在一起,在腦海中浮現好多畫面,便也開始翻閱起書來了。這本書是作者親身經歷所見所聞而成的,即使到了生命的尾聲,依舊散發著溫暖與積極,「或許我們不知道自己的沙漏上半部還剩下多少細沙」,「總有一天,我們不得不告別」,「唯一能
Thumbnail
智勝你的大腦,意味著去做一些感覺更難,但從長遠來看會帶來最大好處的心理鍛鍊。
Thumbnail
今天我翻找到以前我曾寫過的一本書內容摘要筆記,《每個人都想學的焦慮課》。我突然發現以前做筆記,都寫滿滿的字,還寫了兩面的A4。剛就快速的決定把我做的這本書的內容筆記,畫成圖解。
Thumbnail
寫在前面: 說實話,我不是一個很喜歡看暢銷書和買暢銷書的人,總是會等到風潮過後,才會好奇看一下大家的推介和描述。因為我總相信,人在某些時刻、某些機緣,會莫名地被神奇的力量給牽引著,而那本書就會莫名來到你面前,與你邂逅,而那些邂逅都是宇宙想告訴你的事情。書會找到需要他的讀者,讀者也會找到生命中的
Thumbnail
閱讀,是所有成功人士所具備的特質。這應該是沒有人會否認的道理,但是現代人已經習慣吸收快資訊,很難靜下心來好好閱讀一本書,我也不例外。我開始自我反省,自己為何無法靜下心來看一本書,曾經自己對於閱讀有著濃厚的興趣,是什麼改變了自己?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書籍資訊】 [書 名] 原來,我們都對自我誤解太深 [作 者] 熊仁謙
Thumbnail
這本書提供了很多關於面對未來人生未知困難的建議,以及如何藉由讀書來磨練智慧、獲得工作力和變現力。書中也結合了企劃書的概念,探討暢銷書的心理狀態和經濟活動的關聯,提供了富有洞見的資訊。這些內容對於關注個人成長和商業領域的讀者來說都非常有價值。
Thumbnail
近期閱讀的一本書:【我可能錯了】中,也提及到「在你需要知道的時候,就會知道,你所需要知道的事」。 董啟章先生曾說:「買書有點像在買紅酒,有些陳年佳釀,是不能急著馬上享用的。 不同的是,日漸醞釀成熟的不是書,而是...」
Thumbnail
光是看到書名就感到好奇,「我可能錯了」、「森林智者」、「最後一堂課」這些詞語組合在一起,在腦海中浮現好多畫面,便也開始翻閱起書來了。這本書是作者親身經歷所見所聞而成的,即使到了生命的尾聲,依舊散發著溫暖與積極,「或許我們不知道自己的沙漏上半部還剩下多少細沙」,「總有一天,我們不得不告別」,「唯一能
Thumbnail
智勝你的大腦,意味著去做一些感覺更難,但從長遠來看會帶來最大好處的心理鍛鍊。
Thumbnail
今天我翻找到以前我曾寫過的一本書內容摘要筆記,《每個人都想學的焦慮課》。我突然發現以前做筆記,都寫滿滿的字,還寫了兩面的A4。剛就快速的決定把我做的這本書的內容筆記,畫成圖解。
Thumbnail
寫在前面: 說實話,我不是一個很喜歡看暢銷書和買暢銷書的人,總是會等到風潮過後,才會好奇看一下大家的推介和描述。因為我總相信,人在某些時刻、某些機緣,會莫名地被神奇的力量給牽引著,而那本書就會莫名來到你面前,與你邂逅,而那些邂逅都是宇宙想告訴你的事情。書會找到需要他的讀者,讀者也會找到生命中的
Thumbnail
閱讀,是所有成功人士所具備的特質。這應該是沒有人會否認的道理,但是現代人已經習慣吸收快資訊,很難靜下心來好好閱讀一本書,我也不例外。我開始自我反省,自己為何無法靜下心來看一本書,曾經自己對於閱讀有著濃厚的興趣,是什麼改變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