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要不要跟學生提 私事? ∣菜b導日記∣倒數556天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答:看情形,但在現在社會中也慢慢變成"有必要"的了!

XDDD

怎麼會?我們一向不都認為"公私分明"的人,才是好人嗎?


❦ 我跟你好我才想聽課

從好幾年前開始,我與同仁就漸漸感覺到,"學生會不會願意上課?" 這事很吃他們自行認定的"跟這個老師熟不熟?" 如果學生跟老師算熟,他們通常比較願意(認真)上課。

換句話說,如果學生覺得跟老師非親非故,那他們也不會留什麼(上課)情面給老師的!就是會處於你走你的陽關道,我過我的獨木橋那般,彷彿陌生人一樣的平行時空!

由此可見,跟學生要"麻吉麻吉",才能榮獲"被聽課權"!XDDD


這個新時代的互動觀念變化,對某些(高高在上的)老師來說,定是件不小的衝擊,我是老師,我有教學專業,我又不是學生的朋友,為什麼我要先和(屁孩)學生交朋友,學生才願意上課?講白了,學生自己不願意上課,自己書讀不好,這也是他要自行負責的(干我何事)


❦ "學習動機"很關鍵

這事可能跟「引起學習動機是誰的責任?」有關。

我覺得「引起學習動機」,老師和學生皆有各自的責任,而且孩子年紀愈小時,老師的責任比例也愈大。

試想,孩子(心不甘情不願地)來上學,他們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學習這些內容?這些對他們的生活有何意義?對他們的未來有何意義?這些他們都不甚清楚!

但是以上,具有教學專業的老師,是知情的。這些抽象的知識,能夠增添孩子的學力與能力,能夠訓練ta們的大腦,大腦也像肌肉一樣需要訓練,這些知識能建構成為孩子們面對問題的處理能力背景知識,能協助學生未來獨立謀生的能力養成,這些,理論上老師都是知情的,所以老師有責任要引導學生,引起學生的學習動機,讓學生知悉、感到好奇、覺得有趣、抱持期待、願意靜下心來學習!


但"引起學習動機"說難不難,說簡單也不簡單,而其中有一個很容易入手的方法,就是先拉近和學生的距離

教學其實教的不是知識,而是「人」,學生是人,老師是人,人是有情感的生物,所以當人與人間有一點親密感的時候,就能拉近彼此的距離,就能發生一點(熟悉彼此的)關係,就能讓學生,想聽老師上課!


❦ 有關係沒關係,沒關係有關係

如何跟學生發生"關係"?!XDDD

有一個很簡單的方法,這我之前已略有感應,但在《優秀的綿羊》一書中,我才確認此事!

回想自己高中~大學的時候,也曾瘋迷於老師上課時會"聊人生",我覺得老師說的人生故事都好好聽哦!對,我曾有那麼一段很迷老師"談私事"的時光,我回憶起我的某位老師,最深刻的印象,都是老師說的人生故事,而不是Ta的上課內容!XDDD

作者威廉.德雷西維茲竟也是如此,他說:

不提私事的老師,難以引導學生的心靈。
換句話說,學生需要的是心靈導師。我還記得自己在高中、大學時有多麼渴望這一點,後來我也見到自己的學生是如何渴望認同和交流,有意無意地向師長尋求父母親的另一種形象,這是成長的必經之路,沒什麼不對
猶太、印度和東亞文化自古就有尊師重道的精神,父母在家會警告以「你若不乖,我就要告訴老師」來要求小孩守規矩,但這情況在美國不常見,美國的家長對孩子有獨占欲,發現孩子受別人影響時會嫉妒。威廉.戴蒙《邁向目的之路》談到幫助年輕人尋找自己的路,外來成年人扮著至關重要的角色;馬克.艾德蒙森也強調空巢期的父母要勇於接受這不可避免的失落感,因為「孩子離家,極力尋求其他引導,以求相應於隨成長而轉變的願望,本是合乎天性。」
教師最重要的工作,是幫助學生了解自我,使他們面對並有責承擔決策後果,當決策面臨周遭的抗力時,要支持並讓他們能夠自由抉擇。
學生仰仗老師回應他們「隨成長而轉變的願望」,這可能是他們的父母無法給予或不願給予,但他們仍希望得到來自長輩的肯定、信任和驗證
教授必然具備學術指導身分,但無論其專業領域為何,學生走進教授研究角,期盼的都是和老師產生某種連結。學習的體驗是有情緒的,心靈導師的存在又關乎知性交流的親密度,影響深遠且具有崇高意義。蘇格拉底說師生羈絆一生一世,的確如此。
教授看待一屆又一屆的學生,有如送往迎來,無論在校時多麼親近,終將會變成畢業冊上的一個名字,再沉澱成遙遠的回憶。但這回憶永不會消失,學生在老師心中的意義也永不會改變,也許就像朋友不相見但情誼長在。師與生互為一體,有最特殊的靈犀相通,而且都明白彼此終將在某一處殿堂重聚。
至於教學層面的技巧,那可真是單純得很:一個教授在踏進教室前的人生歷練,如此而已。「教師,是專業的業餘愛好者。」評論家Leslie Fiedler說,「教師還不如以他自己身教來得多。」更進一步,他提出這樣的典範:「讓一個印在書頁上的古人活起來,演繹他的生活方式。」我在研究所自有一套經驗法則:假如這教授從來不曾和學生聊起自己的私人事務,倒如提到小孩,或教員同事之間的軼事,那麼我很可能無法從這個教授身上學到東西。這倒不是真的要教授們在隱私上毫無保留,只是希望他們能真實呈現在學生面前。
學生希望你真誠,希望你能做自己。你偶爾要卸下教授的身分,甚至諷刺地,可能得要重新感受一下教育理念和制度之間的落差。
學生在描述他們最喜歡的教授時,總是提到二件事,第一,「那老師什麼都能教」,偉大的老師不會任由自己的言論受任何拘束,他們會連結所有可用的教材,營造融會貫通的自由空間,締結知識與經驗---尤其是學生的經驗。學問的分界線不再,你也許能同時思索自我又感受這世界,甚至領悟到萬物歸一,理無不通。我就曾聽學生如此形容一位參與海洋研究計畫的教授:「他講解的海洋生態學可以反映出宇宙真理。」
這樣的教學,你遇見就會懂。「原來我是為此而來」的恍然大悟,會從你的內心深處升起。偉大的教學會滿足某些你原先根本不知道自己藏有的欲望,也會讓你覺得這世界煥然一新,再度有意義,從而讚嘆「這個老師改變了我的人生」---是的,學生在形容他們最喜歡的老時會提到的第二件事,就是這句話。


❦ 恰當地拿捏可以跟學生分享的私事

所以囉,老師要不要跟學生提私事?答案是,「要!

這裡的私事,是很"專業的私事"!

其內容必須兼具下列項目:

♡ 不涉及其他人的隱私或八卦

♡ 份量輕巧,不可誤了課程教學進度。

♡ 如果能與教學內容有關最好,那可帶出學以致用的效果。

♡ 整體情緒要是:正向 > 有趣 > 有意義。

♡ 選擇在課堂過程中"恰當時機"切入,例如學生看來有點昏昏欲睡了!XDDD


以上時機的拿捏及素材的取得,有時也是可遇而不可求,現代老師要會的能耐真是愈來愈多了,但嫻熟上手後,"輕談私事"將成為教學上的助力!雖然我也看過拿捏不善的老師,反而讓學生加速離Ta而去……



小昕 與 小Chat 的對話一場

小昕 與 小Chat 的對話一場


❦ 後記

我後來回想起自己高三那年,瘋狂愛上"聽老師講故事(私事)",不管在學校,還是在補習班。我的其他班好友也會跟我分享,她在班上聽到她的老師說了哪些故事。

我甚至用"這個老師會不會跟學生說私事"來做為我會不會想上TA課的依據!😆😆

所以,我想,老師的個人故事(私事),恰當的包裝後,可以成為教學與引導學生成長的探路燈!


##

流言雪球 ∣菜b導日記∣倒數915天

社恐 ∣菜b導日記∣倒數557天

學生好朋友 ∣菜b導日記∣倒數777天

我也會寫錯 ∣菜b導日記∣倒數559天

我覺得這些很沒用,不知道為什麼要念?∣菜b導日記∣倒數786天

意料外的課堂語錄~∣菜b導日記∣倒數585天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莊小昕❦祕密學院
233會員
908內容數
學院 裡有 書、簿本、心得、高中生、社團、秘密雲。
2025/04/29
我親眼看過ta遇到大C老師時那親暱的互動, 「大C老師♡~~~」
Thumbnail
2025/04/29
我親眼看過ta遇到大C老師時那親暱的互動, 「大C老師♡~~~」
Thumbnail
2025/04/28
某生:「小昕老師,聽說你們班的讀書風氣很差?」 我:「對。」
Thumbnail
2025/04/28
某生:「小昕老師,聽說你們班的讀書風氣很差?」 我:「對。」
Thumbnail
2025/04/27
「冷氣費」,尤其是在夏天,現在已是班費裡的"大宗開銷"。
Thumbnail
2025/04/27
「冷氣費」,尤其是在夏天,現在已是班費裡的"大宗開銷"。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大L老師,曾跟導生有衝突,心結難解,所以對全班學生做分類,定義"敵我",畫清界線,讓學生清楚明白,不要隨便越界。 ☙ ❦ ❧ 大M老師,好惡分明,對導生有好之,有惡之,多次私下對其他同仁透露對不喜歡的導生之厭惡。 ☙ ❦ ❧ 老師也是人,也有情緒,也有愛恨情仇,很人性,很正常。 學
Thumbnail
大L老師,曾跟導生有衝突,心結難解,所以對全班學生做分類,定義"敵我",畫清界線,讓學生清楚明白,不要隨便越界。 ☙ ❦ ❧ 大M老師,好惡分明,對導生有好之,有惡之,多次私下對其他同仁透露對不喜歡的導生之厭惡。 ☙ ❦ ❧ 老師也是人,也有情緒,也有愛恨情仇,很人性,很正常。 學
Thumbnail
如果一位老師,教得很好,但有點機車,學生還是會包容他。 如果一個老師,教得不好,但人還算好,學生還是會找理由反他。 #導師的修煉 之 學生對任課老師很……不like 總之,要站上高中教室講台, 除了熱忱、教育愛、教學理念……之外, 記得一定也要帶著教學專業來。
Thumbnail
如果一位老師,教得很好,但有點機車,學生還是會包容他。 如果一個老師,教得不好,但人還算好,學生還是會找理由反他。 #導師的修煉 之 學生對任課老師很……不like 總之,要站上高中教室講台, 除了熱忱、教育愛、教學理念……之外, 記得一定也要帶著教學專業來。
Thumbnail
原因一定很多, 但最核心的那個原因, 是不是做到以下這件事? 「當個人情感能與課程單元產生連結,學生往往最能進入學習狀況。而這個連結的建立,部分得靠老師投注於跨文化的理解。」 ---ESL教師Katie Toppel #那些老師願意放下身段去理解學生文化? #畢竟人是"情感動物"
Thumbnail
原因一定很多, 但最核心的那個原因, 是不是做到以下這件事? 「當個人情感能與課程單元產生連結,學生往往最能進入學習狀況。而這個連結的建立,部分得靠老師投注於跨文化的理解。」 ---ESL教師Katie Toppel #那些老師願意放下身段去理解學生文化? #畢竟人是"情感動物"
Thumbnail
親愛的老師, 請您,鼓起「管教的勇氣」, 這是您的責任, 也是您的義務。 在這個世代, 管教學生已不在是天經地義的事沒錯, 管教學生已經成了吃力不討好的事情, 你會惹學生厭、甚至惹家長厭,惹得自己一身腥。 但您為何選擇「老師」這一行? 當你心中冒出"是否要管教?"的疑問時,
Thumbnail
親愛的老師, 請您,鼓起「管教的勇氣」, 這是您的責任, 也是您的義務。 在這個世代, 管教學生已不在是天經地義的事沒錯, 管教學生已經成了吃力不討好的事情, 你會惹學生厭、甚至惹家長厭,惹得自己一身腥。 但您為何選擇「老師」這一行? 當你心中冒出"是否要管教?"的疑問時,
Thumbnail
站在講台上的,那位老師。 教得好不好? 學生其實都知道。 也許學生自己學不好、讀不來、不認真,這些是他們自己要面對的層面, 但他們已經當了非常多年的學生了, 所以, 一位在站講台上的老師, 會不會教? 教得好不好? 不要以為他們只是小孩, 他們其實都知道。 ##
Thumbnail
站在講台上的,那位老師。 教得好不好? 學生其實都知道。 也許學生自己學不好、讀不來、不認真,這些是他們自己要面對的層面, 但他們已經當了非常多年的學生了, 所以, 一位在站講台上的老師, 會不會教? 教得好不好? 不要以為他們只是小孩, 他們其實都知道。 ##
Thumbnail
老師對學生的學習,究竟會有哪些影響呢?
Thumbnail
老師對學生的學習,究竟會有哪些影響呢?
Thumbnail
其實我從小對於老師一直有個很深的疑問,就是我發現老師是一個特別有「執念」的職業,而這個執念可以是認真教學對學生付出用心,也可以是對學生的表現不如預期而有恨鐵不成鋼的怨氣。 曾經有一位在大學任教的同學跟我抱怨:「底下的學生都不專心聽我講課,真的非常生氣!」我聽了他的抱怨許久,我感到自己內心的怒火
Thumbnail
其實我從小對於老師一直有個很深的疑問,就是我發現老師是一個特別有「執念」的職業,而這個執念可以是認真教學對學生付出用心,也可以是對學生的表現不如預期而有恨鐵不成鋼的怨氣。 曾經有一位在大學任教的同學跟我抱怨:「底下的學生都不專心聽我講課,真的非常生氣!」我聽了他的抱怨許久,我感到自己內心的怒火
Thumbnail
「學生」做一個集合名詞,同質性卻不高,由於「人」的本身就是單獨個體;加上不同世代的學生的差異性也很大,畢竟不同的媒體訊息、社會氛圍、家庭出身,造就出各具特質的孩子。是以,將對待A學生的模式套用在B學生,顯然不妥當,作為一個班級領導人必須要不間斷底更新自己的內建軟體,而中學「導師」就是這樣練成的。
Thumbnail
「學生」做一個集合名詞,同質性卻不高,由於「人」的本身就是單獨個體;加上不同世代的學生的差異性也很大,畢竟不同的媒體訊息、社會氛圍、家庭出身,造就出各具特質的孩子。是以,將對待A學生的模式套用在B學生,顯然不妥當,作為一個班級領導人必須要不間斷底更新自己的內建軟體,而中學「導師」就是這樣練成的。
Thumbnail
文/李冠皇 KK Lee 當學生都不願意理你,你還要上什麼課? 我以最直白的釋義來破題!也是我這幾個月以來,因新的工作任務和內容,有機會協助在教學現場第一線的老師們,交流互動談論,關於教師專業素養的重要議題。 老師們在自己的專業本科上,都是學有專精的佼佼者,大家往往多談到,如何讓學生更專注於課堂,
Thumbnail
文/李冠皇 KK Lee 當學生都不願意理你,你還要上什麼課? 我以最直白的釋義來破題!也是我這幾個月以來,因新的工作任務和內容,有機會協助在教學現場第一線的老師們,交流互動談論,關於教師專業素養的重要議題。 老師們在自己的專業本科上,都是學有專精的佼佼者,大家往往多談到,如何讓學生更專注於課堂,
Thumbnail
一直以來,對於教改,我們總是放許多心血在方法和制度層面。但今天,筆者想跟各位談談的是在教育上扮演極大重要角色的人物-老師。 到底老師,應該是什麼樣子,又或者,怎樣,才稱得上好老師?
Thumbnail
一直以來,對於教改,我們總是放許多心血在方法和制度層面。但今天,筆者想跟各位談談的是在教育上扮演極大重要角色的人物-老師。 到底老師,應該是什麼樣子,又或者,怎樣,才稱得上好老師?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