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向自由的腳印】week 3——我選擇離職但我不鼓吹、籃球男孩們、連續工作12天心情卻很好、台北飲料65元不限時咖啡店

逗點-avatar-img
發佈於離職,創業去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這週想來試試不同格式的週記!(參考自:小金魚的人生實驗島

我將以三個現在生命中的重要角色為軸線,來看看過去一週的自己又多經歷了什麼。


▋這週,作為生涯諮詢師的我⋯


▍具體成果:


1. 優化一套線上價值觀梳理工具

2. 新製作一套「找出我的擅長」線上盤點工具

3. 進行四場生涯諮詢練習

4. 發布實習個案招募表單


▍印象深刻的事:


這週遇到一個有趣的個案!本來寫了一篇自己都覺得滿動人的歷程紀錄,但寫完又想想,雖然有去識別化處理,也與個案沒有生活交集,還是擔心隱私倫理疑慮⋯

最後決定,在我設想好怎麼以更尊重雙方的方法處理這個問題前,就先不分享了,把故事留給自己。

小記錄:

在這個故事中,我們從個案本來看似清楚的主述:「想商討如何跟公司談判出一個彈性上班的模式,不然就離職」;到最後卻發現,原來同時作為兩個孩子的媽,她更深層的需求是:

需要有更多能「作為自己」的時間,而不是扮演某個他人設定的角色。

也就是說,離職不再是那個希望不會用到的備案,而是現在看來更能解決內心混沌的解答。

整個過程,我其實一直刻意提醒自己不要落入「鼓勵離職」的狀態,那可能代表個人經驗的過度投射。

我希望陪伴個案去規劃好眼前的各種方案(包含留任、談判、離職的相應策略),再來釐清內心的價值排序,選擇更能通往自己真心期盼樣貌的路徑。

-


▋這週,作為 尋路教育工作室 🦌共同創辦人的我⋯


▍具體成果:


1. 入校教了兩堂課。

2. 開了兩場組織會,三場議課會。


▍印象深刻的事:


這週輪到我主授,這是第一次見到這群特別的籃球隊的孩子。

這群孩子與以往認知的體育班學生不同,他們有很用心經營的團隊支持——想走出一條不同於傳統的路線:

不只重視學生體育表現,還並重要求學生投入於學習。

讓人欽佩的是,這個理想並不只透過嚴格的管理來實現,經營方還為這群孩子規劃了專屬的課表(類似實驗教育的型態),像是:專案課、科技課、「閱讀與表達(也就是我們承攬的課)」、理財課⋯等等。


我特別佩服這些學生,能動也能靜,還能快速切換狀態。

雖然文筆可能不如同齡大眾,但他們能很快讓自己靜下來專注學習、又很快動起來與他人互動,在1.5個小時沒有下課的課時中,全程維持高度投入。

可能也受惠於球隊訓練中「服從」的習慣,所以學生們對待老師很尊重、禮貌,也對於課程要求(盡量)來者不拒。

那種「付出的善意被以善意回應」的溫暖感受,在久違回歸教書的此刻,遇到這樣一群讓人相信教育價值的孩子,真的很幸運。

(也推薦大家可以關注他們的粉專:開南中學籃球隊

(還有我們團隊的粉專也在這週上線啦:尋路教育工作室


▋這週,作為我自己的我⋯


這兩週連續工作了12天!

上個假日兩天都沒有休息,一天上台北參與社群共備、一天上台北上課,晚上也排了事情,兩天都搞到晚上九點後才回家,加上現在平日每天幾乎都沒日沒夜地工作,來到週五算是工作了12天!

過去我以為自己超在乎「工作與生活平衡」,約法三章不帶工作回家的我,第一次看到,原來我也可以是個自願的工作狂呀

雖然,身體很累,到第二週還每天都在渴望喝飲料;但是,心理上卻沒有太多情緒負擔,每天都可以心境平穩地,面對眼前一個個課題、一個個解決

有些時候,會想:

真的可以像現在這樣,不用情緒勞動地工作嗎?

哈,還是悲觀一點地預想,只是因為還在創業的甜蜜期才如此愉快吧!

.

這週四,我還趁著在台北的時間,來了個無目的地的小流浪!

我站在公車站,跳上第一班到來的公車,上車後再來查它會開到哪個方便回北車的位置(因為回程要搭高鐵),然後迅速點Google map的「咖啡」標籤搜尋周遭,選一家咖啡廳拜訪。

這次我來到萬華,走進一家一杯飲料竟然只要65元的不限時咖啡店。坐了一個下午,把預定的工作事項做完再回家。(這家店沒有甜點,所以我為了自己心安理得,多加了一球冰淇淋⋯100元蹭了一個座位)

店家資訊:IM cafe' 雨焰商行 x 阿波伯楊桃

 IM cafe' 雨焰商行 x 阿波伯楊桃

IM cafe' 雨焰商行 x 阿波伯楊桃


之後,還想再來玩玩這樣的流浪。為生活增添一點變化與空隙。


【自由週記系列文】


【邁向自由的腳印】week 1——用feedly擺脫臉書、開始思考創業的錢錢問題、終於能持續運動了!、認識生涯探索牌卡

【邁向自由的腳印】week 2——用「價值導航卡」解答職涯問題、開發自我探索課、分享肩頸放鬆超有效的瑜珈、推薦日本泡麵

【 邁向自由的腳印 】week4——如常上班的颱風假、日本獨旅像貓過一天(影片出爐)、好市多健康快速變一餐公式

【邁向自由的腳印】week 5——原來「穩定」無法帶來安全感、價值觀是個人選擇而非「不得不」、組織中衝突管理的方法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逗點的沙龍
66會員
69內容數
想記錄:替平凡劃上「逗點」,追尋心之所嚮;為繁忙打個「逗點」,上路去旅行。 我發現文字的力量驚人,文字可以敦促人思考、文字可以觸發新的想法、文字可以引導思考的深度,更迷人的是,還可以擴展思考的影響力--這是我開始寫、持續寫的原因。
逗點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0/21
這篇週記分享了身為生涯諮詢師和教育工作室共同創辦人的經歷與洞察。在面對困難與失敗的過程中,作者尋找自我彈性與成長的機會。文章探索了各種人生角色中所面對的挑戰與反思,並著重於如何從經驗中學習,與夥伴共同成長,提升自我的意識與能力,讓每一次的挫折成為未來的養分。
Thumbnail
2024/10/21
這篇週記分享了身為生涯諮詢師和教育工作室共同創辦人的經歷與洞察。在面對困難與失敗的過程中,作者尋找自我彈性與成長的機會。文章探索了各種人生角色中所面對的挑戰與反思,並著重於如何從經驗中學習,與夥伴共同成長,提升自我的意識與能力,讓每一次的挫折成為未來的養分。
Thumbnail
2024/10/12
這篇文章分享了一位生涯諮詢師和組織創辦人的一週心路歷程,探討秋季中懷著懶散與反思交織的心理狀態。透過直面衝突與溝通,文章強調了選擇的重要性,鼓勵讀者重新定義自我期待與現實之間的關係。
Thumbnail
2024/10/12
這篇文章分享了一位生涯諮詢師和組織創辦人的一週心路歷程,探討秋季中懷著懶散與反思交織的心理狀態。透過直面衝突與溝通,文章強調了選擇的重要性,鼓勵讀者重新定義自我期待與現實之間的關係。
Thumbnail
2024/10/07
這篇文章記述了作者一週的收穫與反思,作為生涯諮詢師與教育工作室共同創辦人的角色,作者分享了在工作中的具體成果,還有如何平衡工作與生活的思考。
Thumbnail
2024/10/07
這篇文章記述了作者一週的收穫與反思,作為生涯諮詢師與教育工作室共同創辦人的角色,作者分享了在工作中的具體成果,還有如何平衡工作與生活的思考。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從生涯諮詢師、教育工作室共同創辦人及自身生活三個角度,分享了過去一週的工作成果與感受。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從生涯諮詢師、教育工作室共同創辦人及自身生活三個角度,分享了過去一週的工作成果與感受。
Thumbnail
在職場翻轉二十餘年,我的工作經歷從來都不是線性發展,大學主修幼兒教育與研究所改學諮商輔導。因為學諮商輔導的關係,讓我有機會在不同場域接觸不同族群,認識更多領域的人。 年輕時總希望自己能透過工作去不同地方體驗生活,所以二十多年的工作讓我有機會在臺灣的台北、新北、新竹、竹北、基隆和苗栗等地工作,甚至因為
Thumbnail
在職場翻轉二十餘年,我的工作經歷從來都不是線性發展,大學主修幼兒教育與研究所改學諮商輔導。因為學諮商輔導的關係,讓我有機會在不同場域接觸不同族群,認識更多領域的人。 年輕時總希望自己能透過工作去不同地方體驗生活,所以二十多年的工作讓我有機會在臺灣的台北、新北、新竹、竹北、基隆和苗栗等地工作,甚至因為
Thumbnail
俗話說的好【別人的東西甚麼都好,自己的東西甚麼都不好。】我想這就是職場上很多人都會跳進的致命陷阱,總是羨慕著別人的工作,總是眼紅別人的薪水比自己高,但是很難看見自己的工作裡其實也有別人所羨慕的東西,我覺得在轉職的時候我自己也是陷入這樣的漩渦裡面很難看清真相。 在這個轉職的過程中,我因為有家庭小孩的關
Thumbnail
俗話說的好【別人的東西甚麼都好,自己的東西甚麼都不好。】我想這就是職場上很多人都會跳進的致命陷阱,總是羨慕著別人的工作,總是眼紅別人的薪水比自己高,但是很難看見自己的工作裡其實也有別人所羨慕的東西,我覺得在轉職的時候我自己也是陷入這樣的漩渦裡面很難看清真相。 在這個轉職的過程中,我因為有家庭小孩的關
Thumbnail
因為自己的工作室【學習玩家】是採用「內容創業模式」,就需要持續實驗與創造有價值的知識內容,並專注經營部落格平台與社群,最終能將知識轉換成產品與服務,為他人帶來改變。 特別是還有正職工作和兩個小孩要陪伴,只能優化工作效能,擠出早晚與假日的時間來投入,但經過幾年的時間,終於在下半年有一些興奮的小突破.
Thumbnail
因為自己的工作室【學習玩家】是採用「內容創業模式」,就需要持續實驗與創造有價值的知識內容,並專注經營部落格平台與社群,最終能將知識轉換成產品與服務,為他人帶來改變。 特別是還有正職工作和兩個小孩要陪伴,只能優化工作效能,擠出早晚與假日的時間來投入,但經過幾年的時間,終於在下半年有一些興奮的小突破.
Thumbnail
今天也是個特別的初體驗:第一次以個人品牌 #學習玩家 帶教師增能工作坊!有三個小收穫: 心境的轉變 雖然這兩年已經以均一講師的身份講過幾十場的研習,從基隆、台北、新北、台中講到屏東,也有各種形式:線上與實體研習、專家諮詢、社群工作坊、 Youtube 直播、課程影片錄製。 這些經驗讓本來上台就會緊張
Thumbnail
今天也是個特別的初體驗:第一次以個人品牌 #學習玩家 帶教師增能工作坊!有三個小收穫: 心境的轉變 雖然這兩年已經以均一講師的身份講過幾十場的研習,從基隆、台北、新北、台中講到屏東,也有各種形式:線上與實體研習、專家諮詢、社群工作坊、 Youtube 直播、課程影片錄製。 這些經驗讓本來上台就會緊張
Thumbnail
離職後多了很多空白的時間,當然從原本一個穩定的正職工作進到自由業的狀態,其實還是會有些失落感和無所適從,就算我也已經來到了3字頭的年紀,但確實也會有一種跟學生們填選大學志願時一樣的茫茫然。尤其突然間失去了一個老師的職稱,雖然我的學生們還是在聯繫我時還是都會稱呼我為老師,但真的感覺就是不太一樣...
Thumbnail
離職後多了很多空白的時間,當然從原本一個穩定的正職工作進到自由業的狀態,其實還是會有些失落感和無所適從,就算我也已經來到了3字頭的年紀,但確實也會有一種跟學生們填選大學志願時一樣的茫茫然。尤其突然間失去了一個老師的職稱,雖然我的學生們還是在聯繫我時還是都會稱呼我為老師,但真的感覺就是不太一樣...
Thumbnail
我曾經跟我的學生聊過一件事情,當時他已經是大學生,他告訴我他並沒有很相信他的心理師或輔導老師可以為他做些什麼,他知道他們都是好人,只是他還是無法完全信任他們,在他的感覺中,他們就只是在做他們的工作而已... 這聽起來確實很令人難過,但我卻意外得很能理解,因為我在大學時也曾有過一樣的想法...
Thumbnail
我曾經跟我的學生聊過一件事情,當時他已經是大學生,他告訴我他並沒有很相信他的心理師或輔導老師可以為他做些什麼,他知道他們都是好人,只是他還是無法完全信任他們,在他的感覺中,他們就只是在做他們的工作而已... 這聽起來確實很令人難過,但我卻意外得很能理解,因為我在大學時也曾有過一樣的想法...
Thumbnail
自我經營的重要性我覺得是非常重要的,不管最後你有沒有再另一個領域成功,但他的過程一定都會是你未來的養份,這是肯定的,不要認為多去學什麼不相關的事情,或為什麼要在那邊瞎忙有的沒的,很沒意義,又沒錢賺,這些絕對都是你可能輸給別人的一個原因。
Thumbnail
自我經營的重要性我覺得是非常重要的,不管最後你有沒有再另一個領域成功,但他的過程一定都會是你未來的養份,這是肯定的,不要認為多去學什麼不相關的事情,或為什麼要在那邊瞎忙有的沒的,很沒意義,又沒錢賺,這些絕對都是你可能輸給別人的一個原因。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