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自由是給每個人『說話的權利』,我們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聲音』,只是看你想不想表達? 想說些什麼?
回想高中時,老師說:「作文結尾一定要正向」;大學時,教授說:「我不要你覺得怎麼樣」,我感到困惑、受限。甚至覺得照老師要求的方式寫作、論述,很像違背自己的心一樣,進而不得不寫出陳腔濫調(cliché)的東西來。接著又被教授說「老掉牙、空談、無新意」等等的話,我眉頭皺得更深、腦袋冒出更多問號、內心還有一點火......
若要"說服"別人,「請問您們可以先說服我嗎?」 他們可以不用說服,但"學生"我好像得"臣服",這看似按照體制、規格、定義、流程走的「秩序」裡。若硬要往死裡鑽,想必是自找麻煩。不是可以自由發聲的地方,噤聲是種選擇。若要在所謂的「秩序」中任意的表達自我,會顯得自己「脫序」。
然而,人的思想、情感是油然而生的。創作自由是給每個人『表達自我的機會』以及『抒發情感的媒介』。作者茱莉亞.卡麥隆於書中《創作,怎麼搞的》說道:『如果你對某件事物有來自靈魂深處的深刻感受,那麼你自然會有想要把它說出來的聲音。』像是說出了我內心深處的靈魂 —— 不受拘束、嚮往自由,需要釋放,也如同作家維吉尼亞‧吳爾芙所言:「沒有門、沒有鎖、沒有門閂可以限制我心靈的自由。」
There is no gate, no lock, no bolt that you can set upon the freedom of my mind. —— Virginia Woolf
最後,我覺得不論創作有無流量、變現,或是受他人認可,前提是『對創作純粹的愛』,那樣才是創作自由,也正是創作最好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