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情節的合理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有些小說讀起來讓人欲罷不能,有些卻是越讀越厭煩。粗略的講一句,就是好看和不好看的差別。但是什麼叫好看,什麼又叫不好看?我認為其中一點就是合理性的問題。因為我以往讀武俠只讀金庸,還有少部份的古龍,沒有辦法和其他作家做一個比較,現在多讀了幾部之後,發現首要還是在情節合理性的問題。

一本厚厚的小說捧在手上,有時後看得津津有味,可是有時後卻感覺到作者似乎筆力不繼,好像是創作靈感突然枯竭,但可能又是因為連載或有交稿的壓力之類的,就隨隨便便編個劇情馬虎交代過去,儘管劇情並不合理,作者也隨便將就。在這個時候,我往往就會失去耐心,注意力開始不集中,但又不想要跟丟了劇情,勉強讀下去的結果往往心煩意亂。

現在手上正拿著的是梁羽生的「白髮魔女傳」,因為這部小說可說是其成名代表作之一,我認為至少把它讀完,是有意義的。但讀到將近3/4,感覺跟我上一部讀的「七劍下天山」一樣:梁老師在情節經營上節奏太快,情感太少,好像一直在趕路似的,沒有什麼時間停下來讓讀者玩味,所以熱鬧有餘,況味不足。其實如果不要太多細節,去蕪存菁,精煉之後應該會更好看。如果要我提出具體的情節來講,那這篇文就會很長了,因為太多地方都可以看出牽強附會與斧鑿痕跡。

好吧,要不是我看到了某個橋段,我也不會忍不住來敲鍵盤。舉例而言,第二十四回「峰迴路轉」這一回作者要把大內高手慕容沖從反派改為正派,不知道梁老師是不是有煞費苦心去編排,那慕容沖靠著魏忠賢提拔升官,不能不說沒有一點趨炎附勢之想,怎能一旦發現魏閹有通敵賣國之嫌時便開始正氣澟然了起來?再者,一場鐵飛龍要替女兒鐵珊瑚復仇的場面搞得一點殺氣也沒有,倒像是兒戲一般,以三場比武了事,最後又安排了在最後一場比內力的時候(又來比內力了,受不了),讓幾個魏忠賢的嘍囉跑出來搗亂,以使慕容沖不顧自己安危救了鐵飛龍,進而冰釋一場仇恨?這就是我看到的牽強斧鑿之處。

金庸的作品就沒有牽強斧鑿嗎?其實也是有的,不過作者盡力在淡化,比如我一直記得在鹿鼎記裡,韋小寶要追求阿珂時使了下三濫手段,沐王府的吳立身居然配合韋小寶演戲,扮鄉下人強逼著兩人拜堂成親,那吳立身本是個粗豪漢子,怎麼演起鄉下人來卻是維妙維肖?儘管如此,不合理的橋段相形之下比起其他作者總是少了很多,而且金庸大師的作品全篇以情感貫串,一字一句都顯得合理而自然,看這樣的小說基本上就不會覺得無法被說服。

且不說武俠好了,我剛剛看完張愛玲的「半生緣」,愛玲姐這本小說完完全全貼近到真實人生到幾乎到無可挑剔之處(其實她的其他本代表作也是這樣,綿密而深刻),有巧合,也有很多不巧合,通篇很少有矯柔造作之感,讀起來真的是令人愛不釋手。當然武俠與文藝相比原本就是有其劇情上誇張的成份,不假,只是劇情跳動太快,合理性太少就很可惜的減低了它的可讀性。

所以我也常想,武俠小說的步調如果可以適度的慢下來,從其他例如文藝以及歷史體裁上擷取一些細膩與真實的成份,應該可以更好看。同樣的,對於寫作的素人而言,我也希望能往細膩與合理這方面去努力,譁眾取寵只不過當下覺得有趣,應該不是一條長遠的路。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張不通-avatar-img
2024/10/16
金庸有說過兩個印象深刻,一個是最難想的是情節,第二個是他其實不寫情節,是寫人物。或許這可以說明他為何是個大師。半生緣最近在我心中跌落神壇,因為有人指出有多處抄襲,直接英翻中。
飛雪丹紅-avatar-img
發文者
2024/10/17
張不通 人物還是要有情節烘托才能具象化。有關半生緣:感謝說明,我趕快上網查了一下:半生緣是依據三十年代,美國作家馬寬德的小說《普漢先生》改編的。「《半生緣》借用《普漢先生》的敘事框架乃至細節,已經被學術界熟知。」看完了評論,我的想法是:是改編,不是抄襲,更談不上英翻中。普漢先生的故事故事是雙城記,情節是四角戀,半生緣也是雙城記與四角戀,但是普漢先生裡面那個瑪文應該沒有一個和她長相相似的舞女姊姊,也沒有這個害慘了她一生的姊姊。光就這一點來看,有參考,但應該犯不上抄襲一詞。這就是我們常說的,不能只要是先人寫過的後人就不能再寫,如果這樣,那麼能寫的東西不就越來越少了?再說東西方文化差異這麼大,經過張愛玲的改編後,故事完全符合中國口味,所以我認可半生緣是創新,而不是抄襲。 爬文後得知香港導演許鞍華拍了第一爐香、半生緣、傾城之戀的電影,林心如還演出電視劇半生緣的女主角顧曼楨,還是2002 出品的。我喜歡許鞍華,也好奇林心如如何詮釋,有機會真的要去找來看看。 https://ppfocus.com/0/cucc5323c.html
張愛玲筆觸細膩許多,或許詮釋起情感是大家都能接受的、容易了解的。但武俠,我個人淺見,或許男子漢大丈夫😆一時情緒衝動,所以會偏向不顧小節的行事?😁或許吧?
飛雪丹紅-avatar-img
發文者
2024/10/17
林燃(創作小說家) 一般人一想到武俠就是刀光劍影,屬於十分男性陽剛的味道,所以可能更大的受眾比例是男性,也因此會朝男性想看的情節去構想,比如武功蓋世、嫉惡如仇的江湖豪俠,相對之下,文藝愛情的受眾就以女性居多,強調的是女性眼中的一個感性的世界。比如我姊就是個典型例子,她酷愛紅樓夢,卻從不看金庸。我的想法是:如果兩種體裁可以作一番融合,應該會更好看。
avatar-img
飛雪丹紅的沙龍
37會員
153內容數
原來說這裡不寫心情,不倒垃圾的,最近又發現如果卡得這麼嚴,那麼我能寫的東西相對有限,而且重點是能發文的次數相對少,所以......不卡了。反正葫蘆裡賣什麼藥,看了就知道。
飛雪丹紅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2/04
二十多年後重讀天龍八部,許多細節都已忘記,一方面因為時間隔得久,二方面可能因為這次讀的是2005 年的版本,此次讀來感覺跟讀新書也相去不遠,幸而作者金庸在後記裡也替讀者說明了這個版本若干改動的地方。   天龍八部故事架構宏大,人物眾多,光是主角就有三個:段譽、喬峰、虛竹,從段譽衍生出大理國
Thumbnail
2025/02/04
二十多年後重讀天龍八部,許多細節都已忘記,一方面因為時間隔得久,二方面可能因為這次讀的是2005 年的版本,此次讀來感覺跟讀新書也相去不遠,幸而作者金庸在後記裡也替讀者說明了這個版本若干改動的地方。   天龍八部故事架構宏大,人物眾多,光是主角就有三個:段譽、喬峰、虛竹,從段譽衍生出大理國
Thumbnail
2024/12/07
公視製作的「聽海湧」我看完了。這部5+1 集的戲很有爭議,一是內容侵權問題,二是竄改歷史的問題,正反兩派聲音都有。我沒有那個時間與使命去研究誰說的才是真的,反正現在已經在司法階段,就讓雙方去辯個明白。     我不會因為質疑這部戲就刻意不去看這部戲,正好相反,就是要看了才能有所評價。我看它不是因
Thumbnail
2024/12/07
公視製作的「聽海湧」我看完了。這部5+1 集的戲很有爭議,一是內容侵權問題,二是竄改歷史的問題,正反兩派聲音都有。我沒有那個時間與使命去研究誰說的才是真的,反正現在已經在司法階段,就讓雙方去辯個明白。     我不會因為質疑這部戲就刻意不去看這部戲,正好相反,就是要看了才能有所評價。我看它不是因
Thumbnail
2024/10/19
我想三十歲以下的人很少人聽過梁羽生了吧?現在古裝片及武俠/仙俠都是陸劇當道。白髮魔女傳以及影視作品是我的時代的產物,看完之後我想說一下感想。 看完白髮魔女傳第一個想法:如果寫作過程中梁羽生可以找瓊瑤諮詢,這部作品應該會更好看吧?幫忙再注入一些愛情元素。 這部小說的亮點我看幾乎全在白髮魔女
Thumbnail
2024/10/19
我想三十歲以下的人很少人聽過梁羽生了吧?現在古裝片及武俠/仙俠都是陸劇當道。白髮魔女傳以及影視作品是我的時代的產物,看完之後我想說一下感想。 看完白髮魔女傳第一個想法:如果寫作過程中梁羽生可以找瓊瑤諮詢,這部作品應該會更好看吧?幫忙再注入一些愛情元素。 這部小說的亮點我看幾乎全在白髮魔女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有時候會看到一些修辭非常複雜的文章,也發現有個蠻有趣的現象,好像有不少人會以文章修辭的複雜程度,或者運用生僻文字的多寡去評斷文筆的好壞。 其實我想說文筆的好壞並不只呈現在文章的修辭跟生僻詞的多寡,文筆是比較整體的東西,它包含了整篇文章最後的呈現。
Thumbnail
我有時候會看到一些修辭非常複雜的文章,也發現有個蠻有趣的現象,好像有不少人會以文章修辭的複雜程度,或者運用生僻文字的多寡去評斷文筆的好壞。 其實我想說文筆的好壞並不只呈現在文章的修辭跟生僻詞的多寡,文筆是比較整體的東西,它包含了整篇文章最後的呈現。
Thumbnail
武俠小說的存在,在從前就像是個滿足不幸生活的、給予人們希望的一處光明。 以前的人為什麼喜歡武俠小說? 因為在那個時代,我們能感受到樂趣、突破體制的東西並不多。為什麼金庸能夠脫穎而出,成為武俠小說的翹楚?他寫出了同個時代裡,沒有人寫得出來的東西。並且賦予了西方世界中的元素,將元素集大成,創造不一樣的時
Thumbnail
武俠小說的存在,在從前就像是個滿足不幸生活的、給予人們希望的一處光明。 以前的人為什麼喜歡武俠小說? 因為在那個時代,我們能感受到樂趣、突破體制的東西並不多。為什麼金庸能夠脫穎而出,成為武俠小說的翹楚?他寫出了同個時代裡,沒有人寫得出來的東西。並且賦予了西方世界中的元素,將元素集大成,創造不一樣的時
Thumbnail
有些小說讀起來讓人欲罷不能,有些卻是越讀越厭煩。粗略的講一句,就是好看和不好看的差別。但是什麼叫好看,什麼又叫不好看?我認為其中一點就是合理性的問題。因為我以往讀武俠只讀金庸,還有少部份的古龍,沒有辦法和其他作家做一個比較,現在多讀了幾部之後,發現首要還是在情節合理性的問題。 一本厚厚的小說捧
Thumbnail
有些小說讀起來讓人欲罷不能,有些卻是越讀越厭煩。粗略的講一句,就是好看和不好看的差別。但是什麼叫好看,什麼又叫不好看?我認為其中一點就是合理性的問題。因為我以往讀武俠只讀金庸,還有少部份的古龍,沒有辦法和其他作家做一個比較,現在多讀了幾部之後,發現首要還是在情節合理性的問題。 一本厚厚的小說捧
Thumbnail
閱讀是很個人的事,同一本書,有人喜歡有人討厭。 從圖書館借書沒有太大的負擔,所以有時可能對書名有興趣便預約,書跑進書櫃時我才會看看此書的評論,有時發現評論十分負面,我不禁猶豫起來,哎呀,借了一本不好看的書嗎?要直接棄書嗎?但基於某種責任心,我還是會開書來看,萬一真是看不下去才考慮棄書。 其實大部
Thumbnail
閱讀是很個人的事,同一本書,有人喜歡有人討厭。 從圖書館借書沒有太大的負擔,所以有時可能對書名有興趣便預約,書跑進書櫃時我才會看看此書的評論,有時發現評論十分負面,我不禁猶豫起來,哎呀,借了一本不好看的書嗎?要直接棄書嗎?但基於某種責任心,我還是會開書來看,萬一真是看不下去才考慮棄書。 其實大部
Thumbnail
閱讀武俠小說是一種樂趣,在書本劇情中,可以讓人發揮想像力,徜徉於無限的多重宇宙,故事說得好,人生無煩惱。
Thumbnail
閱讀武俠小說是一種樂趣,在書本劇情中,可以讓人發揮想像力,徜徉於無限的多重宇宙,故事說得好,人生無煩惱。
Thumbnail
小說反映人生,表現時代與社會,好的小說透過藝術性的敘事手法,引起讀者共鳴,進而思索人生的意義,找到目標與方向,不再徬徨迷失。 多年來讀小說寫小說評小說,獲得些許心得,雖不足為奇,但可以跟喜愛文學的讀者分享,茲臚列於下:
Thumbnail
小說反映人生,表現時代與社會,好的小說透過藝術性的敘事手法,引起讀者共鳴,進而思索人生的意義,找到目標與方向,不再徬徨迷失。 多年來讀小說寫小說評小說,獲得些許心得,雖不足為奇,但可以跟喜愛文學的讀者分享,茲臚列於下:
Thumbnail
一位創作者最欣慰之處在於即使寫出令讀者不甚滿意的作品,仍然被期待著。
Thumbnail
一位創作者最欣慰之處在於即使寫出令讀者不甚滿意的作品,仍然被期待著。
Thumbnail
圖片製作:《盒誌》 最近和連載中作品的校對朋友討論到一個話題,我和他雙方各有看法,不算爭拗、但難有共識。 歸納出一句話就是:一個小說作品,到底是順暢而容易吸收重要、還是能讓讀者在閱讀的過程中,學習到不同的詞彙及文法重要?(本文探討範圍只思考小說類作品) 校對朋友原文如下: 文筆好係一回事,文筆好去
Thumbnail
圖片製作:《盒誌》 最近和連載中作品的校對朋友討論到一個話題,我和他雙方各有看法,不算爭拗、但難有共識。 歸納出一句話就是:一個小說作品,到底是順暢而容易吸收重要、還是能讓讀者在閱讀的過程中,學習到不同的詞彙及文法重要?(本文探討範圍只思考小說類作品) 校對朋友原文如下: 文筆好係一回事,文筆好去
Thumbnail
嚴格來說這兩本並不能算輕小說。 不過由於筆者除了音樂跟遊戲外,心得文的部分只打算分動畫跟輕小說心得這兩個區塊,就勉強放到這塊來。 以超展開為賣點的本作,單純論故事有趣度的話,絕對凌駕於一般作品之上,只是......
Thumbnail
嚴格來說這兩本並不能算輕小說。 不過由於筆者除了音樂跟遊戲外,心得文的部分只打算分動畫跟輕小說心得這兩個區塊,就勉強放到這塊來。 以超展開為賣點的本作,單純論故事有趣度的話,絕對凌駕於一般作品之上,只是......
Thumbnail
這本小說是一位朋友推薦的,故事雖然不差,但也沒想像中的「好看」。 主要理由是這本小說的敘述手法不像我平常理解的「故事」。明明可以寫得很有戲劇性的劇本,作者卻偏偏刻意弱化戲劇效果的感覺。不過這種另類的寫法卻讓人覺得更有真實感,就好像真有這麼一個人物在歷史中一般。
Thumbnail
這本小說是一位朋友推薦的,故事雖然不差,但也沒想像中的「好看」。 主要理由是這本小說的敘述手法不像我平常理解的「故事」。明明可以寫得很有戲劇性的劇本,作者卻偏偏刻意弱化戲劇效果的感覺。不過這種另類的寫法卻讓人覺得更有真實感,就好像真有這麼一個人物在歷史中一般。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