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曉得從什麼時候開始,作為九個半月夏天與兩個月冬天間的交接,我對秋天的印象就是一年只有半個月。至於冬天結束而夏天還沒到來的時間--也就是古書裡記載的「春天」--應該也是要有,但總是沒有什麼見過它的記憶。
雖然在太陽下山之前,室外還是十分地熱(比利時網紅錫蘭:「熱成狗屎!」)。但室內已經是即便中午也不會有想把電風扇對著身體吹的衝動了。在十月的尾聲,今年的秋天似乎終於來了。
*
2006年,從曾任美國副總統的艾爾.高爾(Albert Gore)對氣候變遷所做的研究改編而成的紀錄片《不願面對的真相》在美國上映,並在當年斬獲了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獎。雖然獲得奧斯卡獎並不代表這部電影所談論的內容就完全準確,但至少可以肯定的是,在當年,這部電影的影響力與傳遞訊息與信念的能力令人有目共睹。
十多年後的今天,雖然我們還是沒有辦法清晰地確知氣候變遷究竟有多大程度是人類活動造成的影響,有多大程度是地球的周期性變化或其他當前的科學界沒有梳理出的原因。但幾乎已經沒有人可以完全否定氣候變遷已然發生並仍在發生:陸地與海水的平均溫度確實以一種超越以往的速度在逐年上升。在溫度明顯升高的前提下,冰山也毫無疑問地在快速融化,海平面也在25年內升高了約7.6公分。
身處海島,且是一個原先就已經夠地狹人稠的國家中的一份子,海平面的上升是一個需要被放在視域中的問題。而比那更快到來且已經到來的問題是,在今年全球無數地點破了氣溫紀錄的酷熱七月之後,聯合國秘書長古特瑞斯甚至稱世界已經從「全球暖化」(Global warming)時代進入到「全球沸騰」(Global boiling)時代。
更多的野火與更多的熱浪在全球的山野與城市中蔓延,世界各地的人被活活熱死。此外,更多的暴雨、天災也讓許多原先缺乏相關應對設施與措施的國家與地區頓時措手不及。於是,在歐洲,即便是疫情最嚴重的數個月間,關於氣候議題的遊行與抗爭也未曾斷絕。因為對這些人來說,無論是疫情、還是戰爭,這些種種令人痛苦與不幸的事件總有一天會過去。但氣候變遷卻似乎是不可逆的,同時,如果我們沒有好好地去面對與處理,它甚至不會停止惡化下去。
*
2000年的美國總統選舉,高爾在普選票數領先的情況下,以5張選舉人票之差敗給了喬治.布希。之後,布希延續著柯林頓時期以「避免損害美國經濟」等理由不提交到國會的方式,將高爾以副總統之姿參與簽署的《京都議定書》對各國環境政策的要求持續地放在「僅供參考」的地位上,而這一點,甚至到以進步思想為號召的歐巴馬時代也沒有得到改變。而一度將氣候變遷斥為騙局,甚至退出巴黎協定的川普更是不可能好好地處理氣候議題。
然而,雖然乍看之下美國和台灣(以及其他許多國家)一樣,為了維繫選票,「拚經濟」的口號最終還是勝過了那些關於氣候議題的訴求。然而,這個問題卻仍是每一屆總統參選時與上任後必須要回應與處理的問題。
事實上,在拜登政府上台後沒多久,美國就重新回歸巴黎協定當中。拜登政府也承諾導正那些川普時期在環境議題上的「開倒車政策」。即便是長期在環保議題上顯得冷漠的美國,仍準備開始(至少象徵性地)做點什麼。
2023年10月21日,本來預計由三位台灣總統候選人共同出席的氣候議題對談(辯論)活動,在候選人「因行程無法出席」的表態後,已改為紀錄片播放。雖然這並不百分之百意味著這些候選人不在乎氣候議題,但也許他們更願意忙於互相抹黑、忙於辦募款餐會、忙於將對方黨派過去未完全釐清的醜聞反覆翻炒、忙於抄抖音舞蹈「買年輕人票」,並在失敗後趕快刪除。至少,對他們而言,這些在明年開票後就將完全失去意義的事情,顯然比向人們展示一個清晰的環境政策來得重要。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