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遷?全球暖化?:沒興趣面對的真相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氣候變遷?全球暖化?:沒興趣面對的真相〉2023-10-20


  不曉得從什麼時候開始,作為九個半月夏天與兩個月冬天間的交接,我對秋天的印象就是一年只有半個月。至於冬天結束而夏天還沒到來的時間--也就是古書裡記載的「春天」--應該也是要有,但總是沒有什麼見過它的記憶。


  雖然在太陽下山之前,室外還是十分地熱(比利時網紅錫蘭:「熱成狗屎!」)。但室內已經是即便中午也不會有想把電風扇對著身體吹的衝動了。在十月的尾聲,今年的秋天似乎終於來了。



  2006年,從曾任美國副總統的艾爾.高爾(Albert Gore)對氣候變遷所做的研究改編而成的紀錄片《不願面對的真相》在美國上映,並在當年斬獲了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獎。雖然獲得奧斯卡獎並不代表這部電影所談論的內容就完全準確,但至少可以肯定的是,在當年,這部電影的影響力與傳遞訊息與信念的能力令人有目共睹。


  十多年後的今天,雖然我們還是沒有辦法清晰地確知氣候變遷究竟有多大程度是人類活動造成的影響,有多大程度是地球的周期性變化或其他當前的科學界沒有梳理出的原因。但幾乎已經沒有人可以完全否定氣候變遷已然發生並仍在發生:陸地與海水的平均溫度確實以一種超越以往的速度在逐年上升。在溫度明顯升高的前提下,冰山也毫無疑問地在快速融化,海平面也在25年內升高了約7.6公分。



  身處海島,且是一個原先就已經夠地狹人稠的國家中的一份子,海平面的上升是一個需要被放在視域中的問題。而比那更快到來且已經到來的問題是,在今年全球無數地點破了氣溫紀錄的酷熱七月之後,聯合國秘書長古特瑞斯甚至稱世界已經從「全球暖化」(Global warming)時代進入到「全球沸騰」(Global boiling)時代。


  更多的野火與更多的熱浪在全球的山野與城市中蔓延,世界各地的人被活活熱死。此外,更多的暴雨、天災也讓許多原先缺乏相關應對設施與措施的國家與地區頓時措手不及。於是,在歐洲,即便是疫情最嚴重的數個月間,關於氣候議題的遊行與抗爭也未曾斷絕。因為對這些人來說,無論是疫情、還是戰爭,這些種種令人痛苦與不幸的事件總有一天會過去。但氣候變遷卻似乎是不可逆的,同時,如果我們沒有好好地去面對與處理,它甚至不會停止惡化下去。



  2000年的美國總統選舉,高爾在普選票數領先的情況下,以5張選舉人票之差敗給了喬治.布希。之後,布希延續著柯林頓時期以「避免損害美國經濟」等理由不提交到國會的方式,將高爾以副總統之姿參與簽署的《京都議定書》對各國環境政策的要求持續地放在「僅供參考」的地位上,而這一點,甚至到以進步思想為號召的歐巴馬時代也沒有得到改變。而一度將氣候變遷斥為騙局,甚至退出巴黎協定的川普更是不可能好好地處理氣候議題。


  然而,雖然乍看之下美國和台灣(以及其他許多國家)一樣,為了維繫選票,「拚經濟」的口號最終還是勝過了那些關於氣候議題的訴求。然而,這個問題卻仍是每一屆總統參選時與上任後必須要回應與處理的問題。


  事實上,在拜登政府上台後沒多久,美國就重新回歸巴黎協定當中。拜登政府也承諾導正那些川普時期在環境議題上的「開倒車政策」。即便是長期在環保議題上顯得冷漠的美國,仍準備開始(至少象徵性地)做點什麼。



  2023年10月21日,本來預計由三位台灣總統候選人共同出席的氣候議題對談(辯論)活動,在候選人「因行程無法出席」的表態後,已改為紀錄片播放。雖然這並不百分之百意味著這些候選人不在乎氣候議題,但也許他們更願意忙於互相抹黑、忙於辦募款餐會、忙於將對方黨派過去未完全釐清的醜聞反覆翻炒、忙於抄抖音舞蹈「買年輕人票」,並在失敗後趕快刪除。至少,對他們而言,這些在明年開票後就將完全失去意義的事情,顯然比向人們展示一個清晰的環境政策來得重要。




延伸閱讀:

〈冷氣房裡的物種〉

〈過熱電腦保修記〉

〈如何設計庇蔭:公園遊具的熱傷害問題〉

〈颱風假:為防災按下的暫停鍵〉

〈具體的氣候/不沉的航空母艦〉

〈我們生活的高密度世界:從大地向網路延伸〉

46會員
619內容數
一個寫作實踐,關於我看到和思考中的事情。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前圖紙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在這一刻,我們所能做的事情是與下一個時代的人保持開放的聯繫,並且比「過去的大人」更加信任「未來的大人」,給出更多並肩作戰的可能性,這會使我們能夠更好地與下個世代一同面對那些當前還未被凸顯出急迫性的未來問題。
  在全球化的時代,我們應當要去認識到更多來自世界各地不同的文化與價值體系,並在這之中學習並檢討自身的不足。從各式各樣的角度去交叉與重新評估自己能夠接受什麼、不接受什麼。而絕非簡單地全盤接受一套--如「美國就是對的」、「歐洲就是對的」、「中國就是對的」這樣的--官方價值就叫做國際化了。
  就像100元的商品總要賣99元、總要先給出一個虛高的建議售價再全年無休地打折,一些商品甚至荒謬地在包裝上就印上了折扣,這不僅僅是商家知道那是假的、消費者知道、商家也知道消費者會知道──「我們甚至已經放棄了騙你,但我們知道你還是會上當」。作為被統計世界中的一份子,從你出生那一刻起,你已經上當。
  檢查電子信箱、收發社群訊息、瀏覽社群平台、滑短影音與長影音網站,追劇、解手遊任務、聽音樂、聽廣播、投資、學外語……,有價值與沒價值的、緊急與不緊急的,各式各樣的行為都被平均灑落在小小的手機上面,我們的手語眼睛在做某件事,心緒飄忽不定,因為自己隨時可以按下按鈕,跳進這之中的任何一件事情。
  在資本主義的邏輯裡面,這一盒子內舒適度的最大值,應當要盡可能趨近那足以讓乘坐者不至於難受到影響其到公司後的工作效率的程度,多一點都是浪費。而如果中等運輸量的那些時間裡,座位數與乘客數大致相當。在人數更多的上下班時段,每個通勤乘客最需要休息的時候,座位勢必要不充足。
  在我看來,一個最好的做法是:不要試圖預測未來。雖然我們仍然需要為未來做準備,但那些準備依賴的應該是某些對未來的可能性推想。那種推想需要基於目前已知的現狀以及對於事物的發展邏輯、規則的理解,它需要包含對於自己把握的證據之有效與充分程度的評估,也需要包含對其他可能的開放態度。
  在這一刻,我們所能做的事情是與下一個時代的人保持開放的聯繫,並且比「過去的大人」更加信任「未來的大人」,給出更多並肩作戰的可能性,這會使我們能夠更好地與下個世代一同面對那些當前還未被凸顯出急迫性的未來問題。
  在全球化的時代,我們應當要去認識到更多來自世界各地不同的文化與價值體系,並在這之中學習並檢討自身的不足。從各式各樣的角度去交叉與重新評估自己能夠接受什麼、不接受什麼。而絕非簡單地全盤接受一套--如「美國就是對的」、「歐洲就是對的」、「中國就是對的」這樣的--官方價值就叫做國際化了。
  就像100元的商品總要賣99元、總要先給出一個虛高的建議售價再全年無休地打折,一些商品甚至荒謬地在包裝上就印上了折扣,這不僅僅是商家知道那是假的、消費者知道、商家也知道消費者會知道──「我們甚至已經放棄了騙你,但我們知道你還是會上當」。作為被統計世界中的一份子,從你出生那一刻起,你已經上當。
  檢查電子信箱、收發社群訊息、瀏覽社群平台、滑短影音與長影音網站,追劇、解手遊任務、聽音樂、聽廣播、投資、學外語……,有價值與沒價值的、緊急與不緊急的,各式各樣的行為都被平均灑落在小小的手機上面,我們的手語眼睛在做某件事,心緒飄忽不定,因為自己隨時可以按下按鈕,跳進這之中的任何一件事情。
  在資本主義的邏輯裡面,這一盒子內舒適度的最大值,應當要盡可能趨近那足以讓乘坐者不至於難受到影響其到公司後的工作效率的程度,多一點都是浪費。而如果中等運輸量的那些時間裡,座位數與乘客數大致相當。在人數更多的上下班時段,每個通勤乘客最需要休息的時候,座位勢必要不充足。
  在我看來,一個最好的做法是:不要試圖預測未來。雖然我們仍然需要為未來做準備,但那些準備依賴的應該是某些對未來的可能性推想。那種推想需要基於目前已知的現狀以及對於事物的發展邏輯、規則的理解,它需要包含對於自己把握的證據之有效與充分程度的評估,也需要包含對其他可能的開放態度。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立秋前超高溫波 一層層包裹熱氣加持 彈出禁錮皮層 熱與曬危機並列 儘管白日無感漸短 黑日夜半可以冷卻 可這球體 承不住汙染 爆發前未有火苗 大片冰塚落在遠處凍洋 隨波逐流 已無過往含蓄 不願忍受蔑視 氣變敵不了張牙舞爪人們享樂 千萬年災難又輪迴 總是樂極
Thumbnail
台灣位於北回歸線上,比較靠近赤道,夏日高溫時常都是攝氏30度起跳,甚至可以高達40度! 加上海島型氣候,濕度又非常高!常常又熱又黏~~ 中暑更是夏日新聞日常播報內容,身旁的人包含自己也常常中暑! 雖然沒曬太陽,但冷氣房頻繁進出,確實也時常頭暈! 那到底要怎麼解決呢????
Thumbnail
你是否也覺得:最近好熱喔?沒錯,今年入夏後,世界各地的氣溫紛紛打破紀錄、創新高了。學習身心平衡的你此時應可深切體會到:高溫下的生活實況——生理上更大的消耗、負擔;心理上易怒、煩躁、鬱悶 其實,Under the weather 不見得是感冒,比較像是一種說也說不清楚的不舒服。
  有時候,我會想,是不是歐洲、日本或任何緯度比我們高的地方,那裡生活的人每天因為氣溫讓電子設備速度變快而省下的的時間,累積起來是不是一個很可觀的差異呢?進一步來說,氣候、地理、以及在世界上與其他國家之間的相對位置(包括時差),不知不覺影響了我們生活上的一切事情。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夏天的高溫問題,呼籲大家從節能節電的角度入手,並提出了遠離城市,減少科技使用的建議。文章觀點獨特,引人思考。
Thumbnail
每年的夏天,一年比一年熱,氣溫節節升高,高溫的日子也把夏季拉長,一出們就好像快融化了! 還好,這個時候到山上避暑,最好不過了,白天只要不到室外,連風扇都免了,晚上更是涼爽,還好有這麽好的老家,只是有時候的豪雨,會猶豫上不上山,偶而看到落石,心中真的怕怕,跟長期住那裡的居民,自然害怕程度多一些,但一
Thumbnail
4月中開始,其實就已經明顯感受到氣溫上升,不開冷氣真的受不了。這幾年大家應該特別有感,夏天比以前更熱,而且時間更長,幾乎長達半年以上都是處於高溫炎熱。而全球暖化造成的影響,以後可能只剩漫長的夏天、短短的冬天及不明顯的春秋兩季。不管如何,今年夏天才開始沒多久,不禁讓我想起了幾年前的日本苗場滑雪之旅⋯⋯
Thumbnail
今年的五月份,哥本哈根來了個超級夏天天氣,當時就有朋友說,一開始就這樣,真擔心今年的夏天會令人失望,果不其然後來夏天真的就離開了,整個讓人每天期盼到後來都快心死了。 就在上週五夏至那天,哥本哈根依然不見夏天蹤影,依然處在陰天甚至有點冷的狀態,而此時台灣已經熱到 30 度以上,歐洲不少國家也已經
Thumbnail
全球暖化造成季節提早開始,但是對植物會產生怎樣的影響呢?一項收集多年數據的研究告訴我們一些有趣的事。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立秋前超高溫波 一層層包裹熱氣加持 彈出禁錮皮層 熱與曬危機並列 儘管白日無感漸短 黑日夜半可以冷卻 可這球體 承不住汙染 爆發前未有火苗 大片冰塚落在遠處凍洋 隨波逐流 已無過往含蓄 不願忍受蔑視 氣變敵不了張牙舞爪人們享樂 千萬年災難又輪迴 總是樂極
Thumbnail
台灣位於北回歸線上,比較靠近赤道,夏日高溫時常都是攝氏30度起跳,甚至可以高達40度! 加上海島型氣候,濕度又非常高!常常又熱又黏~~ 中暑更是夏日新聞日常播報內容,身旁的人包含自己也常常中暑! 雖然沒曬太陽,但冷氣房頻繁進出,確實也時常頭暈! 那到底要怎麼解決呢????
Thumbnail
你是否也覺得:最近好熱喔?沒錯,今年入夏後,世界各地的氣溫紛紛打破紀錄、創新高了。學習身心平衡的你此時應可深切體會到:高溫下的生活實況——生理上更大的消耗、負擔;心理上易怒、煩躁、鬱悶 其實,Under the weather 不見得是感冒,比較像是一種說也說不清楚的不舒服。
  有時候,我會想,是不是歐洲、日本或任何緯度比我們高的地方,那裡生活的人每天因為氣溫讓電子設備速度變快而省下的的時間,累積起來是不是一個很可觀的差異呢?進一步來說,氣候、地理、以及在世界上與其他國家之間的相對位置(包括時差),不知不覺影響了我們生活上的一切事情。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夏天的高溫問題,呼籲大家從節能節電的角度入手,並提出了遠離城市,減少科技使用的建議。文章觀點獨特,引人思考。
Thumbnail
每年的夏天,一年比一年熱,氣溫節節升高,高溫的日子也把夏季拉長,一出們就好像快融化了! 還好,這個時候到山上避暑,最好不過了,白天只要不到室外,連風扇都免了,晚上更是涼爽,還好有這麽好的老家,只是有時候的豪雨,會猶豫上不上山,偶而看到落石,心中真的怕怕,跟長期住那裡的居民,自然害怕程度多一些,但一
Thumbnail
4月中開始,其實就已經明顯感受到氣溫上升,不開冷氣真的受不了。這幾年大家應該特別有感,夏天比以前更熱,而且時間更長,幾乎長達半年以上都是處於高溫炎熱。而全球暖化造成的影響,以後可能只剩漫長的夏天、短短的冬天及不明顯的春秋兩季。不管如何,今年夏天才開始沒多久,不禁讓我想起了幾年前的日本苗場滑雪之旅⋯⋯
Thumbnail
今年的五月份,哥本哈根來了個超級夏天天氣,當時就有朋友說,一開始就這樣,真擔心今年的夏天會令人失望,果不其然後來夏天真的就離開了,整個讓人每天期盼到後來都快心死了。 就在上週五夏至那天,哥本哈根依然不見夏天蹤影,依然處在陰天甚至有點冷的狀態,而此時台灣已經熱到 30 度以上,歐洲不少國家也已經
Thumbnail
全球暖化造成季節提早開始,但是對植物會產生怎樣的影響呢?一項收集多年數據的研究告訴我們一些有趣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