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遷?全球暖化?:沒興趣面對的真相

前圖紙-avatar-img
發佈於公民社會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氣候變遷?全球暖化?:沒興趣面對的真相〉2023-10-20


  不曉得從什麼時候開始,作為九個半月夏天與兩個月冬天間的交接,我對秋天的印象就是一年只有半個月。至於冬天結束而夏天還沒到來的時間--也就是古書裡記載的「春天」--應該也是要有,但總是沒有什麼見過它的記憶。


  雖然在太陽下山之前,室外還是十分地熱(比利時網紅錫蘭:「熱成狗屎!」)。但室內已經是即便中午也不會有想把電風扇對著身體吹的衝動了。在十月的尾聲,今年的秋天似乎終於來了。



  2006年,從曾任美國副總統的艾爾.高爾(Albert Gore)對氣候變遷所做的研究改編而成的紀錄片《不願面對的真相》在美國上映,並在當年斬獲了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獎。雖然獲得奧斯卡獎並不代表這部電影所談論的內容就完全準確,但至少可以肯定的是,在當年,這部電影的影響力與傳遞訊息與信念的能力令人有目共睹。


  十多年後的今天,雖然我們還是沒有辦法清晰地確知氣候變遷究竟有多大程度是人類活動造成的影響,有多大程度是地球的周期性變化或其他當前的科學界沒有梳理出的原因。但幾乎已經沒有人可以完全否定氣候變遷已然發生並仍在發生:陸地與海水的平均溫度確實以一種超越以往的速度在逐年上升。在溫度明顯升高的前提下,冰山也毫無疑問地在快速融化,海平面也在25年內升高了約7.6公分。



  身處海島,且是一個原先就已經夠地狹人稠的國家中的一份子,海平面的上升是一個需要被放在視域中的問題。而比那更快到來且已經到來的問題是,在今年全球無數地點破了氣溫紀錄的酷熱七月之後,聯合國秘書長古特瑞斯甚至稱世界已經從「全球暖化」(Global warming)時代進入到「全球沸騰」(Global boiling)時代。


  更多的野火與更多的熱浪在全球的山野與城市中蔓延,世界各地的人被活活熱死。此外,更多的暴雨、天災也讓許多原先缺乏相關應對設施與措施的國家與地區頓時措手不及。於是,在歐洲,即便是疫情最嚴重的數個月間,關於氣候議題的遊行與抗爭也未曾斷絕。因為對這些人來說,無論是疫情、還是戰爭,這些種種令人痛苦與不幸的事件總有一天會過去。但氣候變遷卻似乎是不可逆的,同時,如果我們沒有好好地去面對與處理,它甚至不會停止惡化下去。



  2000年的美國總統選舉,高爾在普選票數領先的情況下,以5張選舉人票之差敗給了喬治.布希。之後,布希延續著柯林頓時期以「避免損害美國經濟」等理由不提交到國會的方式,將高爾以副總統之姿參與簽署的《京都議定書》對各國環境政策的要求持續地放在「僅供參考」的地位上,而這一點,甚至到以進步思想為號召的歐巴馬時代也沒有得到改變。而一度將氣候變遷斥為騙局,甚至退出巴黎協定的川普更是不可能好好地處理氣候議題。


  然而,雖然乍看之下美國和台灣(以及其他許多國家)一樣,為了維繫選票,「拚經濟」的口號最終還是勝過了那些關於氣候議題的訴求。然而,這個問題卻仍是每一屆總統參選時與上任後必須要回應與處理的問題。


  事實上,在拜登政府上台後沒多久,美國就重新回歸巴黎協定當中。拜登政府也承諾導正那些川普時期在環境議題上的「開倒車政策」。即便是長期在環保議題上顯得冷漠的美國,仍準備開始(至少象徵性地)做點什麼。



  2023年10月21日,本來預計由三位台灣總統候選人共同出席的氣候議題對談(辯論)活動,在候選人「因行程無法出席」的表態後,已改為紀錄片播放。雖然這並不百分之百意味著這些候選人不在乎氣候議題,但也許他們更願意忙於互相抹黑、忙於辦募款餐會、忙於將對方黨派過去未完全釐清的醜聞反覆翻炒、忙於抄抖音舞蹈「買年輕人票」,並在失敗後趕快刪除。至少,對他們而言,這些在明年開票後就將完全失去意義的事情,顯然比向人們展示一個清晰的環境政策來得重要。




延伸閱讀:

〈冷氣房裡的物種〉

〈過熱電腦保修記〉

〈如何設計庇蔭:公園遊具的熱傷害問題〉

〈颱風假:為防災按下的暫停鍵〉

〈具體的氣候/不沉的航空母艦〉

〈我們生活的高密度世界:從大地向網路延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前圖紙的沙龍
105會員
873內容數
一個寫作實踐,關於我看到和思考中的事情。
前圖紙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2/31
  作為一名每天晚上留給自己兩小時坐在電腦前打字的人,今天的行程自然也是這樣。如果要說今年有什麼成就的話:沒有任何一天真的沒挪出時間或寫不出東西。這值得給自己一點微鼓勵(左右手食指快速彼此觸碰六下)。本來還想寫些下個年度的安排,但今日事今日畢,明年的事情,明年再來說。
2024/12/31
  作為一名每天晚上留給自己兩小時坐在電腦前打字的人,今天的行程自然也是這樣。如果要說今年有什麼成就的話:沒有任何一天真的沒挪出時間或寫不出東西。這值得給自己一點微鼓勵(左右手食指快速彼此觸碰六下)。本來還想寫些下個年度的安排,但今日事今日畢,明年的事情,明年再來說。
2024/12/30
  我們能看見樓上的房東與樓下的房客,我們能往上走也能往下落。我們會經歷痛苦與不安、焦慮與急躁,但同時又有足夠的支持性社會網絡。我們不是那些「只要努力就會成功」的人,也不是那些「再怎麼努力都注定要被辜負」的人。我們所要前往的地方既要求著努力,也要求著機運。
2024/12/30
  我們能看見樓上的房東與樓下的房客,我們能往上走也能往下落。我們會經歷痛苦與不安、焦慮與急躁,但同時又有足夠的支持性社會網絡。我們不是那些「只要努力就會成功」的人,也不是那些「再怎麼努力都注定要被辜負」的人。我們所要前往的地方既要求著努力,也要求著機運。
2024/12/29
  一個真正遵循道德或任何一種規範的所謂「自律」的人,不應該僅僅是遵循一個現存的規範,依樣畫葫蘆地將自己行為成該種規範的形狀。而是,他會去給出一個,按照他自己的形象構造出來的規則。他不是放棄思考,被動地遵循。而是,透過規則,他去將自己展現為自身行為的主人,去透過規則落實自己的價值觀與意志。
2024/12/29
  一個真正遵循道德或任何一種規範的所謂「自律」的人,不應該僅僅是遵循一個現存的規範,依樣畫葫蘆地將自己行為成該種規範的形狀。而是,他會去給出一個,按照他自己的形象構造出來的規則。他不是放棄思考,被動地遵循。而是,透過規則,他去將自己展現為自身行為的主人,去透過規則落實自己的價值觀與意志。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基於生育率已是世界倒數第一名,而政策效果還是敵不過現實的需求,新生兒數量依舊逐年的下降,加上2025年7月5日,南海海溝菲律賓段發生嚴重海底火山爆發,塌陷的海底板塊,造成東太平洋的超大海嘯,直接造成亞洲千萬人流離失所級別的災難,死傷者不計其數,人口數進一步的流失。
Thumbnail
基於生育率已是世界倒數第一名,而政策效果還是敵不過現實的需求,新生兒數量依舊逐年的下降,加上2025年7月5日,南海海溝菲律賓段發生嚴重海底火山爆發,塌陷的海底板塊,造成東太平洋的超大海嘯,直接造成亞洲千萬人流離失所級別的災難,死傷者不計其數,人口數進一步的流失。
Thumbnail
【世界海洋日】 今天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World Oceans Day)。 世界海洋日於1992年在巴西里約熱內盧召開的聯合國環境與發展會議上確定,原先並非聯合國的官方紀念日,直至2009年聯合國首次慶祝世界海洋日,旨在喚醒人類對於海洋的認識、保護及永續利用。
Thumbnail
【世界海洋日】 今天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World Oceans Day)。 世界海洋日於1992年在巴西里約熱內盧召開的聯合國環境與發展會議上確定,原先並非聯合國的官方紀念日,直至2009年聯合國首次慶祝世界海洋日,旨在喚醒人類對於海洋的認識、保護及永續利用。
Thumbnail
你知道台灣受到天災影響生命安全的機率多高嗎?
Thumbnail
你知道台灣受到天災影響生命安全的機率多高嗎?
Thumbnail
過去幾個月,我們看到了無數有關野火和對陸地極端高溫的擔憂的標題。獲得較少曝光,但潛在影響同樣嚴重的是今年創下紀錄的海洋溫度上升。世界各地的海洋幾乎每週都在打破表面溫度紀錄。這種極高的溫度可能給航運路線和港口帶來極端天氣,並將使這一行業損失數十億美元。
Thumbnail
過去幾個月,我們看到了無數有關野火和對陸地極端高溫的擔憂的標題。獲得較少曝光,但潛在影響同樣嚴重的是今年創下紀錄的海洋溫度上升。世界各地的海洋幾乎每週都在打破表面溫度紀錄。這種極高的溫度可能給航運路線和港口帶來極端天氣,並將使這一行業損失數十億美元。
Thumbnail
你說你看見了台灣 從三萬英呎的高空上 看見了海岸線旁盤根錯節的抽水管 本是無機物的塑膠管 像生命力旺盛的榕樹根般刺進島嶼的心臟 你說你看見了台灣 從三萬英呎的高空上 看見了那座禿了頂的黃土高山 本該是郁郁蔥蔥的坡地上 像那得了皮膚病的可憐老狗一樣醜陋不堪 你說你認不出台灣 從那三萬英呎的高空上 霧霾
Thumbnail
你說你看見了台灣 從三萬英呎的高空上 看見了海岸線旁盤根錯節的抽水管 本是無機物的塑膠管 像生命力旺盛的榕樹根般刺進島嶼的心臟 你說你看見了台灣 從三萬英呎的高空上 看見了那座禿了頂的黃土高山 本該是郁郁蔥蔥的坡地上 像那得了皮膚病的可憐老狗一樣醜陋不堪 你說你認不出台灣 從那三萬英呎的高空上 霧霾
Thumbnail
欺騙島不僅充滿了傳說和歷史,它還是地球上僅有的幾個可以讓船隻直接駛入水下火山口中心的地方之一。 第一個騙局發生在我沿著狂風大浪的布蘭斯菲爾德海峽航行時,看到一個冰冷的露頭從鋼鐵般的藍色海水中升起。欺騙島最初愚弄了我,以為它就像南極半島北部海岸的所有其他南設得蘭群島一樣。 您也可能對。。。有興趣:
Thumbnail
欺騙島不僅充滿了傳說和歷史,它還是地球上僅有的幾個可以讓船隻直接駛入水下火山口中心的地方之一。 第一個騙局發生在我沿著狂風大浪的布蘭斯菲爾德海峽航行時,看到一個冰冷的露頭從鋼鐵般的藍色海水中升起。欺騙島最初愚弄了我,以為它就像南極半島北部海岸的所有其他南設得蘭群島一樣。 您也可能對。。。有興趣:
Thumbnail
全球氣候變遷肇因於歐美工業國家對自然環境的剝削,這些國家的財富也建立在自然環境的衰敗上,如今科學界大聲疾呼氣候變遷對全人類造成衝擊,富裕的工業國家​卻沒有真正負起責任。工業國家稱氣候變遷為(將會發生的)威脅,但對帛琉等島國來說,氣候變遷的惡果就是他們現在每天必須面對的現實。
Thumbnail
全球氣候變遷肇因於歐美工業國家對自然環境的剝削,這些國家的財富也建立在自然環境的衰敗上,如今科學界大聲疾呼氣候變遷對全人類造成衝擊,富裕的工業國家​卻沒有真正負起責任。工業國家稱氣候變遷為(將會發生的)威脅,但對帛琉等島國來說,氣候變遷的惡果就是他們現在每天必須面對的現實。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