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豊的求真哲學|「一百公尺」、「地。關於地球的運動」、「ようこそ!FACT」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raw-image

老實說之前看過「地。」的PV,原本對於這次的製作品質不抱期待。

但是等到開播以後,確實如同預期的不夠力,但是OP依然把當初的感動全部喚醒,想起魚豊老師的作品多麼打動人心。

順手看了一下新聞,老師的連載首作「一百公尺」宣布2025動畫化,以及最新作品「ようこそ!FACT」的連載完結。

這或許是個機會,重新認識魚豊老師的作品與其中哲學。

有些討論說到魚豊的哲學系背景,這點沒有太多的直接資訊,但是作品確實有著大量的哲學觀點在其中。

而三部作品都圍繞在同樣的主題-「信念」,類似的思想也有重複出現,只是差別在於題材與比重的不同。

本文討論到作品,一定程度的提及劇情,自己斟酌。

/

「一百公尺」

如果說因為名氣而看了「地。」,那或許「一百公尺」能讓你體會到同樣的感動。

作為處女作,實在是非常精美的作品,既精簡又充滿張力。

故事是描述主角藤堅,作為一百公尺田徑選手,從小到出社會的成長歷程。

故事中有一句對白「只要在100公尺內跑得比任何人都快,一切問題就都會解決。」

但作為單人競技比賽,最快的人只有一位,全世界只有一位,這不是那麼容易的一句話。

短跑不像其他運動,沒什麼複雜的規則,也沒有太多的技巧需要描寫,就那麼零點零幾秒的差距,幾乎取決在選手本身的心理素質。

不管怎樣的選手,都必須不斷經歷信心的考驗,會焦慮、會懷疑、會不斷有負面的情緒浮現,即便過去再多的獲勝紀錄也無法當作保證。

在這樣的自我對抗之中,會不斷自問著「你是為了什麼而跑步的?」

這樣的懷疑貫穿了故事頭尾,也間接說明了自信的根源。

/

「地。」

原本就得過漫畫大賞、手塚治虫文化獎等殊榮,這次的動畫化與其說出圈了,倒不如說是重新再被看見一次。

目前來看動畫本身並無出色,但光憑故事本身就已經足夠深刻。

很明顯的「地。」談論的是信仰,相比於一百公尺的自我相信人生觀,「地。」的信念是看待真理的態度,一種世界觀。

作為現代人,我們有著後見之明,清楚知道世界的樣貌,但在故事中,在那個時代下,世界是上帝(教會)說了算。

所以現在是已經有了真理,上帝告訴我們答案就在那裏了,然後你要來質疑、試圖推翻一切!?

先不提「訴諸權威」是種邏輯謬誤,真理就不能質疑嗎?

有個我忘記脈絡的說法是這樣的,真理之所以為真,是因為能打敗任何質疑的觀點,科學就是這樣(雖然我記得的不是在講科學)。

另一方面即便已經過驗證,證明是真理的說法,依然需要接受質疑,並不是質疑會讓真理更真,而是通過質疑提醒後人何以為真。

題外話,世上有沒有真理?我會說有真理,但真理不存在。

至於信仰為何是一回事,但有必要為了信仰付出一切嗎?

不知道,但......。

/

「ようこそ!FACT(東京S区第二支部)へ」

魚豊老師繼「地。」之後的連載作品,雖然完結了,但台灣尚未代理。

為了方便我後面就以「FACT」代稱,故事是發生在現代,一個有關陰謀論的故事,故事主角渡邊是個平凡的社畜,因緣際會下加入名為「FACT」的陰謀論社團,劇烈的改變他往後的人生觀念。

老實說「FACT」不好看。

......诶!!

就是看過老師的前兩部作品後,要是抱著相同的期待來看,會認真感到「這什麼鬼東西!」

主角就是個笨蛋,而在探討陰謀論的故事下,那種用自以為理性的方式,來探討像是「地下政府」之類的鬼扯,讀者只會感到煩躁。

但試著想想,不管是「一百公尺」的藤堅、「地。」的拉斐爾,老師筆下不乏這種充滿理性、善用邏輯、懂得怎樣CP值最高、有著小聰明的腳色,只不過這次的笨了點。

而本作的主軸「承認錯誤」這也不是第一次出現了,看過「地。」的多少會有印象。

既然前兩作提及的信念與懷疑的關係,信念經過檢驗會更加堅定,但沒道理懷疑不能是對的。

結果卻是投注的信念完全毫無意義,而作過的一切努力,只會讓自己遠離現實。

/

信念存在於-

整個魚豊老師的作品放在一起來看,許多觀念都是重複出現的。

其中一種最常出現的對白就有「我的直覺更想相信地動說!」之類的,訴諸直覺,揚棄理性的觀念。

當然作為故事這通常是情緒的高潮,但是認真檢視,這並不能很好的說明事情,應該鼓勵人要依循直覺來下判斷嗎?

那麼這邊來收束一下,信念是怎麼一回事?

借用維基的說法,「信念(belief)是一種態度」,相信未必需要有證據作為佐證,而是一種選擇。

而「FACT」最後回歸到一個非常存在主義式的觀點,要選擇怎樣的敘事來相信。

「一百公尺」或者「地。」也是相同的,這種相信並不是單純的衝動......好吧,我的「直覺」並不想把這當作衝動。

理性推理需要奠基在已知的理據上,對於不明確的因素並不能拿來作判斷,不能指點任何人的未來,甚至不保證正確的解答。

而當眼前已經有太多現成的證據打臉你時,你就很難發現太陽才是世界中心、地球是圓的、或是我能跑得更快、作得更好。

在毫無道理的現實世界,理性不見得能找到方向,不是沒有方向,只不過有時你找不到證據來支持,甚至無法訴諸語言,即便直覺指引你向前。

訴諸直覺看上去毫無道理,因為這不是拿來說服人的,這沒有任何說服力,就像社群平台上太多人用本能發言而顯得大腦缺乏。

但同時直覺是行動的前提,所以當你相信,去作,別拿來當理由。

/

-實事自身

「地。」其中有這樣一個名場面,黑夜過去、朝陽升起,角色展開雙臂迎接晨光的洗禮,在「FACT」也有類似的一幕。

我相信老師在作品中有運用現象學的觀念,但這不好解釋,或者我舉另一個作品,皮克斯的「靈魂急轉彎(SOUL)」,其中一幕中晚風徐徐、夕陽西斜、葉片飛旋而下,主角望著這一切,莫名的感受到一股感動。

這是回歸實事自身,而不是用曾經讀過的知識來理解世界。

當人用陰謀論來理解世界,這當然是錯的,但當人用多方驗證過的正確知識,理解的依然不是當下那個你身處的世界。

前面提到有必要為了信仰付出一切嗎?「FACT」給我很好的說明。

是的,在「地。」中代價是生命,這不容易。

但是換作在「FACT」中,如果無法覺醒,你永遠會意識到現實在打臉你,永遠會有無法自圓其說的環節,不去確認清楚,自己會清楚活在虛幻的謊言中,而無法再前進一步,因為那不會有任何意義。

而老師的三部作品中,都有這樣回歸到角色自身,最真誠的感受,就是這樣才打動人心。

/

「FACT」不好看。

至少前三分之二讓人難以忍受,全作30話的篇幅,我覺得要忍的部分不算短,特別是不知道哪邊才會迎來轉折的狀況。

但如果你曾經體會過「一百公尺」中生命的熱情、在「地。」中見識過真理,那你也會為「FACT」最後的覺醒感到認同(或許)。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來自那個光
40會員
106內容數
這邊的一系列文章裡,我會分享生活觀察中,各種跟其他人想法差異的內心論戰。 也許引用各種其實我不熟的理論來為思考下結論,希望能給各位帶來啟發,或各位帶給我啟發。
來自那個光的其他內容
2025/04/26
作為運動漫畫,「一百公尺」對於比賽的說明實在有些貧乏......,不是!跑步、100公尺短跑有什麼需要解釋的? 到底有什麼可以說,而讀者還不知道的? 但或許就是在這樣單純的題材項目上,所有的篇幅才得以回來好好描寫最單純的,關於運動員自身的心理。
Thumbnail
2025/04/26
作為運動漫畫,「一百公尺」對於比賽的說明實在有些貧乏......,不是!跑步、100公尺短跑有什麼需要解釋的? 到底有什麼可以說,而讀者還不知道的? 但或許就是在這樣單純的題材項目上,所有的篇幅才得以回來好好描寫最單純的,關於運動員自身的心理。
Thumbnail
2025/03/11
-有雷- 回應別人時想到的觀點,關於諾瓦克最後是真有發現自爆的是女兒嗎? 老師在這邊的設計很有誤導性,作為讀者的我們,很清楚知道爆炸當下的兩邊身分,特別是以這樣的視角來觀看會格外的有悲劇性。 但諾瓦克是如何知道,眼前的人就是早已死去的女兒?從明確的訊息上是不太可能知道的,除非腦補在其他沒描
Thumbnail
2025/03/11
-有雷- 回應別人時想到的觀點,關於諾瓦克最後是真有發現自爆的是女兒嗎? 老師在這邊的設計很有誤導性,作為讀者的我們,很清楚知道爆炸當下的兩邊身分,特別是以這樣的視角來觀看會格外的有悲劇性。 但諾瓦克是如何知道,眼前的人就是早已死去的女兒?從明確的訊息上是不太可能知道的,除非腦補在其他沒描
Thumbnail
2025/01/11
重新翻閱後,發現魚豊老師的作品實在是架構嚴謹,進展到最後時還能有力的回應一開始的課題。 在「100公尺」或是「fact」兩部時也有接近的做法,但還是「地。」做的最好,如果看完之後的想法只有「感動」的話,再次複習一下或許會有完全不同的體悟。 本篇分析範圍為漫畫1至4話及59至61話。
Thumbnail
2025/01/11
重新翻閱後,發現魚豊老師的作品實在是架構嚴謹,進展到最後時還能有力的回應一開始的課題。 在「100公尺」或是「fact」兩部時也有接近的做法,但還是「地。」做的最好,如果看完之後的想法只有「感動」的話,再次複習一下或許會有完全不同的體悟。 本篇分析範圍為漫畫1至4話及59至61話。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沙龍一直是創作與交流的重要空間,這次 vocus 全面改版了沙龍介面,就是為了讓好內容被好好看見! 你可以自由編排你的沙龍首頁版位,新版手機介面也讓每位訪客都能更快找到感興趣的內容、成為你的支持者。 改版完成後可以在社群媒體分享新版面,並標記 @vocus.official⁠ ♥️ ⁠
Thumbnail
沙龍一直是創作與交流的重要空間,這次 vocus 全面改版了沙龍介面,就是為了讓好內容被好好看見! 你可以自由編排你的沙龍首頁版位,新版手機介面也讓每位訪客都能更快找到感興趣的內容、成為你的支持者。 改版完成後可以在社群媒體分享新版面,並標記 @vocus.official⁠ ♥️ ⁠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蔣經國真正人生故事的實例,他無私為臺灣奉獻一生的故事,應成為當今年輕人的典範。同時該篇文章闡述了目前臺灣的環境與政治現況,以科學的觀點指出可持續發展的重要。
Thumbnail
蔣經國真正人生故事的實例,他無私為臺灣奉獻一生的故事,應成為當今年輕人的典範。同時該篇文章闡述了目前臺灣的環境與政治現況,以科學的觀點指出可持續發展的重要。
Thumbnail
經由解析老子與其著作《道德經》的來源與發展,發現自己擁有在不同外太空、水,以及空氣裡,都有實現最好給予的能力,而這樣子可以實現永恆美好的能力,也已經說明人類的天賦。
Thumbnail
經由解析老子與其著作《道德經》的來源與發展,發現自己擁有在不同外太空、水,以及空氣裡,都有實現最好給予的能力,而這樣子可以實現永恆美好的能力,也已經說明人類的天賦。
Thumbnail
看完老高的這一集,叫神出現了,這一集有很多的心得和體會,他裡面有提到說,神是什麼?那我們活著的意義是什麼?
Thumbnail
看完老高的這一集,叫神出現了,這一集有很多的心得和體會,他裡面有提到說,神是什麼?那我們活著的意義是什麼?
Thumbnail
佛家語講:「一命還一命。」你吃牠一命,就要還牠一條命。吃一條魚,你投胎一次當魚。以前聽都覺得不可思議!吃一條魚投胎當一條魚讓人家吃。那時二十歲左右,已經吃多少條魚,以後不是一直投胎當魚?後來發現是真的!我嚇壞了。以前都覺得好像是一個說法,現在國家也不會找一個學者、專家來證明這個說法是真的
Thumbnail
佛家語講:「一命還一命。」你吃牠一命,就要還牠一條命。吃一條魚,你投胎一次當魚。以前聽都覺得不可思議!吃一條魚投胎當一條魚讓人家吃。那時二十歲左右,已經吃多少條魚,以後不是一直投胎當魚?後來發現是真的!我嚇壞了。以前都覺得好像是一個說法,現在國家也不會找一個學者、專家來證明這個說法是真的
Thumbnail
傅佩榮:「天行健,君子自強不息,絕對不是每天運動身體變得健康,或是每天唸書增加知識,而是每天行善每天向善的目標邁進,這才是切實可行的解釋。」
Thumbnail
傅佩榮:「天行健,君子自強不息,絕對不是每天運動身體變得健康,或是每天唸書增加知識,而是每天行善每天向善的目標邁進,這才是切實可行的解釋。」
Thumbnail
以前總覺得人定勝天,逆勢而為。但生活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有很多時候會覺得不知道自己現在是順行還是逆行,只覺得自己浸泡在世界的恆河之水,一身濕透,卻不知道自己方向在哪裡。流年流月流日給出清楚的意象,告訴自己生活的「勢」,而自己決定生活的「態」。
Thumbnail
以前總覺得人定勝天,逆勢而為。但生活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有很多時候會覺得不知道自己現在是順行還是逆行,只覺得自己浸泡在世界的恆河之水,一身濕透,卻不知道自己方向在哪裡。流年流月流日給出清楚的意象,告訴自己生活的「勢」,而自己決定生活的「態」。
Thumbnail
【沒有任何背景、資源、人脈的作詞人方文山,如何成功打好看似一手的壞牌?|持續朝目標邁進的恆毅力【舉例篇】#4】 出身於藍領家庭,沒有資源、背景、人脈,看似握有一手壞牌的他,該如何將它打好? 在他年過半百人生中,背後到底蘊藏著多少耐人尋味的故事? 下篇文章預告:將於10/23(五)早上7:30發佈
Thumbnail
【沒有任何背景、資源、人脈的作詞人方文山,如何成功打好看似一手的壞牌?|持續朝目標邁進的恆毅力【舉例篇】#4】 出身於藍領家庭,沒有資源、背景、人脈,看似握有一手壞牌的他,該如何將它打好? 在他年過半百人生中,背後到底蘊藏著多少耐人尋味的故事? 下篇文章預告:將於10/23(五)早上7:30發佈
Thumbnail
【《聖人大盜》電影心得:想著想著就放棄了,做著做著就成功了,行動才是一切的根本】 《聖人大盜》於去年10月上映🎬 獻給對區塊鏈有興趣或擁有夢想想找回勇氣的你🏃‍♀️🏃‍♂️ 溫馨提醒以下內容會談及劇情😃😃😃 歡迎點入連結進行閱讀👇 下篇文章預告:將於5/6(三)早上7:30發佈
Thumbnail
【《聖人大盜》電影心得:想著想著就放棄了,做著做著就成功了,行動才是一切的根本】 《聖人大盜》於去年10月上映🎬 獻給對區塊鏈有興趣或擁有夢想想找回勇氣的你🏃‍♀️🏃‍♂️ 溫馨提醒以下內容會談及劇情😃😃😃 歡迎點入連結進行閱讀👇 下篇文章預告:將於5/6(三)早上7:30發佈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