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生命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我發現自己在閱讀書寫的過程中,最能感受到心流的境界,就是一種最純粹單純地享受這件事 

最近追著日本作家淺田次郎跑,從《當我想起你時》開始,感動於他說故事的方式及想討論的議題,沒看過的都叫新書,將他早期作品《鐵道員》《有母親等待的故鄉》及《椿山課長的那七天》找出來閱讀,好久沒有這樣沈迷在敘事中,一打開書頁就不想停下來。 

raw-image

《有母親等待的故鄉》講述不同領域皆有所成就的主角們,內心隱藏著不能與外人道的孤獨與困境,三位主角看似工作順利優秀,但內心一直覺得自己是沒有故鄉可以回去的人。他們收到了信用卡公司頂級服務的返鄉邀請,一場奇蹟般的相遇,就此展開……他們懷著半信半疑的心情前往,竟發現「歸鄉服務」提供了完整的返鄉設定,從車站、城鎮、公車司機、乘客,到鄰居、寺廟住持,以及最重要的母親,都由信用卡公司安排妥當,顧客只要自行搭車到指定的車站,返鄉故事就此展開。

這其中的經歷感受及改變,作者以溫暖文字輕輕地娓娓道來,說著可能是你我的遺憾、生命中的失落……「懷鄉」這樣的文學主題,自古以來,不論詩文大多透過寫景抒情來表現,但作者翻轉出了新意,似乎讓人更理解「故鄉」的本質,它可能不只是某一個家族長久定居的地點而已,誰說一定要有血緣才是家人,任何一個我們所嚮往的居住地都可以是故鄉。大家常說:「父母在的地方叫做家,兄弟姐妹叫家人,父母不在後都叫親戚了」聽起來很感傷但也很務實,人最終就是自己一個人,必須面對自身的脆弱,並找到修補它的方式,那是一種心靈的歸屬惑,把心安放好便不會有缺憾了。


raw-image

《椿山課長的那七天》談論的是當死亡突然到來,生命最後一刻讓你牽掛的是什麼?如果只能以不同面貌身份在有限時間內重返陽間,你最想做什麼事……從3個意外死亡的人:中年上班族過勞、黑道老大被誤殺、兒童車禍罹難者,他們被引領至「中陰界公所」,開始辦理準備前往來世的過程中,對於承辦人員評論他們的一生時,內心有很大的委曲,其實他們對自己的人生都有所遺憾,都想為自己曾經的人生說明辯解,最終同意他們以不同身份回到人世,去經歷並瞭解自己人生的真實面,這當中包括了許多難堪的、不願面對的、刻意遺忘的........

原來,在活著的當下,我們以為這樣做是對大家最好的;我們以為時間會淡化很多事;我們以為的事實真相…….不,這都是我們習慣以自己的角度看事情,作者以幽默手法淡淡寫著原來如此的心痛。死亡的課題是人們恐懼碰觸的,除了對人世仍有留戀不捨外,對於死後的世界感到未知恐懼也是另一個原因,但淺田次郎在小說一開頭所呈現的死亡世界是平靜詳和的,一群未意識到自己已死亡的亡者,走在微風吹拂且開滿白色娑羅花的路上,沒有錯身而過的行人,大家都緩慢地朝著同一個方向前進……這是一個重新理解自己人生,並讓生命更具溫度及高度的有情故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李英華-avatar-img
2024/10/20
沒有母親等待的故鄉,就只留在心裏思念了,母親與故鄉是心裏最柔軟之處。
安立格-avatar-img
2024/10/20
謝謝分享😊
avatar-img
文亭硯的沙龍
87會員
201內容數
在繪本中尋找生命省思,決定50+後的人生悠遊於繪本中漫步呼吸,遇見更多美麗的人事物。
文亭硯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19
什麼時候才會自覺石頭很重,才意識到自己背得很辛苦,所有社會期望及他人目光都像是書中的石頭,從小到大我們或兔或少都背負了自己給自己或是別人給自己的石頭,這些石頭增加的速度往往比放下來得快,也許是不希望辜負別人的期望吧,也許是放不下別人的眼光吧。
Thumbnail
2025/04/19
什麼時候才會自覺石頭很重,才意識到自己背得很辛苦,所有社會期望及他人目光都像是書中的石頭,從小到大我們或兔或少都背負了自己給自己或是別人給自己的石頭,這些石頭增加的速度往往比放下來得快,也許是不希望辜負別人的期望吧,也許是放不下別人的眼光吧。
Thumbnail
2025/04/19
我寫文無酬做志工不算時數…就是想做要做,人生沒有這麼複雜,但順吾心而已。想想從小到大我一直對人對事都是這樣的,勇敢前進,勇敢轉彎,勇敢撤退,說是勇敢不如說就是不喜歡了、不想了,我這樣是理智還是任性呢?唯一確定的是我知道自己此時此刻真實的感受,我知道自己在幹啥?
Thumbnail
2025/04/19
我寫文無酬做志工不算時數…就是想做要做,人生沒有這麼複雜,但順吾心而已。想想從小到大我一直對人對事都是這樣的,勇敢前進,勇敢轉彎,勇敢撤退,說是勇敢不如說就是不喜歡了、不想了,我這樣是理智還是任性呢?唯一確定的是我知道自己此時此刻真實的感受,我知道自己在幹啥?
Thumbnail
2025/04/14
選了一個不怎麼美麗的天氣來去台東,但心情是輕鬆愉快的。14年及18年都是晴天造訪,陽光下的台東適合旅遊,陰雨的台東適合慢居,這次就定點待在金樽
Thumbnail
2025/04/14
選了一個不怎麼美麗的天氣來去台東,但心情是輕鬆愉快的。14年及18年都是晴天造訪,陽光下的台東適合旅遊,陰雨的台東適合慢居,這次就定點待在金樽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死亡究竟是一種解脫,還是一場悲劇?」對當事人而言,可能是擺脫病痛的方式,對親人來說,卻是一場永遠的傷痛。這讓我意識到,死亡的意義取決於我們所站的角度。當我們面對摯愛的離世,該如何理解並調適這樣的傷痛?這篇文章,想帶大家一起探索,面對死亡,我們應該用什麼樣的態度與視角去看待它。
Thumbnail
「死亡究竟是一種解脫,還是一場悲劇?」對當事人而言,可能是擺脫病痛的方式,對親人來說,卻是一場永遠的傷痛。這讓我意識到,死亡的意義取決於我們所站的角度。當我們面對摯愛的離世,該如何理解並調適這樣的傷痛?這篇文章,想帶大家一起探索,面對死亡,我們應該用什麼樣的態度與視角去看待它。
Thumbnail
原來,在活著的當下,我們以為這樣做是對大家最好的;我們以為時間會淡化很多事;我們以為的事實真相…….不,這都是我們習慣以自己的角度看事情,作者以幽默手法淡淡寫著原來如此的心痛。死亡的課題是人們恐懼碰觸的,除了對人世仍有留戀不捨外,對於死後的世界感到未知恐懼也是另一個原因,
Thumbnail
原來,在活著的當下,我們以為這樣做是對大家最好的;我們以為時間會淡化很多事;我們以為的事實真相…….不,這都是我們習慣以自己的角度看事情,作者以幽默手法淡淡寫著原來如此的心痛。死亡的課題是人們恐懼碰觸的,除了對人世仍有留戀不捨外,對於死後的世界感到未知恐懼也是另一個原因,
Thumbnail
「不過人生如果沒有真正絕望過,不知道真正無法割捨的是自己的哪個部分,就算長大了也無法真正的快樂喔。」 這本封面老實講設計的非常耐看,即便都泛黃了,讀起來卻很又韻味。關於死亡以及留下來的人,最難受的就是還存於世上的我們,我們該怎麼走出痛苦,繼續邁向前方呢?
Thumbnail
「不過人生如果沒有真正絕望過,不知道真正無法割捨的是自己的哪個部分,就算長大了也無法真正的快樂喔。」 這本封面老實講設計的非常耐看,即便都泛黃了,讀起來卻很又韻味。關於死亡以及留下來的人,最難受的就是還存於世上的我們,我們該怎麼走出痛苦,繼續邁向前方呢?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個人在面對生死議題時的思考與感受。作者分享了對死亡的獨特見解,認為死亡並非終結,而是靈魂前往另一個階段的開始。文章挑戰了社會對死亡的恐懼觀念,並鼓勵讀者理解生命的有限性是珍惜生活的動力。同時,作者也反映了家庭間對於生死觀的不同理解與矛盾,揭示了人與人之間的情感與複雜性。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個人在面對生死議題時的思考與感受。作者分享了對死亡的獨特見解,認為死亡並非終結,而是靈魂前往另一個階段的開始。文章挑戰了社會對死亡的恐懼觀念,並鼓勵讀者理解生命的有限性是珍惜生活的動力。同時,作者也反映了家庭間對於生死觀的不同理解與矛盾,揭示了人與人之間的情感與複雜性。
Thumbnail
生命的價值在於自己對於生命歷程的重視和在乎! 在目前的人生歷程中,有人活的精彩活的出色,有人黯淡無光,也有人平淡愜意,更有人什麼都沒有,為了虛無縹緲的人間俗事,為了對自己不善的人類,花了人生大半的時間心力在執著放不下!而忘了自己的存在和價值。 今天自己要面對要逃避都是自己的選擇,如果自己
Thumbnail
生命的價值在於自己對於生命歷程的重視和在乎! 在目前的人生歷程中,有人活的精彩活的出色,有人黯淡無光,也有人平淡愜意,更有人什麼都沒有,為了虛無縹緲的人間俗事,為了對自己不善的人類,花了人生大半的時間心力在執著放不下!而忘了自己的存在和價值。 今天自己要面對要逃避都是自己的選擇,如果自己
Thumbnail
但我覺得這就是一種人生考驗吧。 這是很矛盾的。 但沒有關係,人本來就是矛盾的。 只是想說,還活著的大家,可能曾經也有想離開世界的念頭,有沒有真的執行是一
Thumbnail
但我覺得這就是一種人生考驗吧。 這是很矛盾的。 但沒有關係,人本來就是矛盾的。 只是想說,還活著的大家,可能曾經也有想離開世界的念頭,有沒有真的執行是一
Thumbnail
死亡帶來的恐懼? 2020初至2022年底疫情肆虐,似乎是大家都最接近告別的一段時光。 整個世界充滿了緊張、擔憂與不安。 有些人的最後一面是來的那麼突然。 有些人深怕暫時的告別就是永別。 我們都希望有良好的防疫政策、安全的環境, 關心著防疫與經濟上的平衡,為什麼有這麼多的聲音呢? 我們真正在意的是
Thumbnail
死亡帶來的恐懼? 2020初至2022年底疫情肆虐,似乎是大家都最接近告別的一段時光。 整個世界充滿了緊張、擔憂與不安。 有些人的最後一面是來的那麼突然。 有些人深怕暫時的告別就是永別。 我們都希望有良好的防疫政策、安全的環境, 關心著防疫與經濟上的平衡,為什麼有這麼多的聲音呢? 我們真正在意的是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