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他人名義購買人壽保險的法律風險與實務見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有位母親想購買人壽保險,並以兒子為受益人,但因考量自己年歲已高,保險公司會請求給付較高費率的保險費,於是以媳婦作為要保人和被保險人去購買人壽保險,並約定兒子為受益人,保費均由母親繳納。

那麼是否可以用他人名義購買保險呢?本文即以法院實務見解討論。

實務見解

保險人在保險契約訂定前,需透過要保人、被保險人所述的資訊,才能評估風險。保險利益的評估,建立在要保人、被保險人的善意和誠實之上。

保險法第64條規定,要保人對保險人的書面詢問,有據實說明義務,如果有隱匿或遺漏不為說明,或為不實之說明,足以變更或減少保險人對於危險之估計者,保險人得解除保險契約。

法院實務見解認為,保險法第64條的據實說明義務,除要保人外,被保險人也有適用。保單以他人名義的借名契約,即已違背要保人的據實說明義務,而且將影響保險人對風險的評估,以免心存僥信、存有道德風險,依民法第72條規定,此借名契約無效。

此可參考最高法院113年度台上字第1030號民事判決見解:「按保險法第64條之立法目的乃保險制度中『最大善意』、『對價平衡』及『誠實信用』基本原則之體現,當要保人或被保險人因故意、過失違反據實說明義務,致保險人無法正確估計危險,若要保人或被保險人未告知或不實說明之事項與保險事故發生有相關連而足以變更或減少保險人對於危險之估計時,縱使保險事故已發生,保險人仍得解除契約。」

以及可參考最高法院113年度台上字第1474號民事判決見解:「按法律行為,有背於公共秩序或善良風俗者,無效,民法第72條定有明文。所謂背於公共秩序,乃指法律行為本身違反國家社會一般利益及存在於憲法暨法律本身之價值體系者而言。法律行為是否違反公共秩序,應就法律行為之內容、附隨情況,以及當事人之動機、目的及其他相關因素綜合判斷之。又保險法第3條、第16條規定,本法所稱要保人,指對保險標的具有保險利益,向保險人申請訂立保險契約,並負有交付保險費義務之人;要保人對於本人或其家屬、生活費或教育費所仰給之人、債務人、為本人管理財產或利益之人之生命或身體,有保險利益。保險利益之功能在適當限制損失填補數額,避免不當得利、當事人賭博行為及道德危險。同法第17條並明定要保人或被保險人,對於保險標的物無保險利益者,保險契約失其效力。另人壽保險之要保人,因採平準保費制預(溢)繳保費等累積而形成保單現金價值,保險法謂為保單價值準備金,要保人得依保險法規定請求返還或予以運用,諸如同法第116條規定之返還保價金請求權、第119條第1項解約金請求權、第120條第1項保單借款權等;依同法第111條第1項規定,受益人經指定後,要保人對其保險利益,除聲明放棄處分權者外,仍得以契約或遺囑處分之,可知保單價值為要保人所有之財產權,其對保險利益亦有處分權。而保險為社會重要金融制度,保險契約為最大善意契約,並具有射倖性,其建立在要保人及被保險人等最大之善意及誠實上,保險人無論於保險契約訂立時或訂定後,對於要保時保險標的之狀況、資訊及足以影響評估危險之事項,須透過要保人、被保險人等詳實告知,使之評估風險而決定是否承保與保險費率之多寡,以符誠實信用及對價平衡原則。此從要保人非僅負有交付保險費之義務,並負據實說明義務,倘其有隱匿或遺漏不為說明,或為不實之說明,足以變更或減少保險人對於危險之估計者,保險人得依保險法第64條規定解除保險契約即明。是要保人為何人,攸關其對保險標的是否有保險利益、有無據實說明、道德風險之高低、保險人對於保險契約之重要內容評估有無錯誤,影響保險制度正常運作至鉅。如以人身保險契約作為借名契約之標的,將致保險人僅得以出名人而非以借名人為要保人,就出名人所負之說明義務,為保險費估計及就風險之承擔獲取資訊,與保險制度分攤危險及其為最大善意契約之性質實屬有違,對保險法本身之價值體系、正常運作與保險法制之維繫產生破壞,有害及國家社會之一般利益,顯與公共秩序相悖,依民法第72條規定,該借名契約自屬無效。」

結論

參考最高法院見解,案例中的母親以媳婦名義購買的保單,此借名關係因違反民法第72條規定無效。

但如案例中的兒子跟媳婦離婚,媳婦為要保人,對保險契約有處分權,可解除保險契約領取保單價值準備金,那麼母親是否可拿回保單價值準備金,會衍生出另一問題。

最好的方法,當然還是不要以他人名義購買保險。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喝杯咖啡,聊點法律_弘曜法律事務所/馮鈺書律師/新竹竹北律師
38會員
214內容數
在找律師推薦嗎?這裡會告訴你律師如何收費、如何尋找到適合自己的律師,以及免費法律諮詢的陷阱。法律充斥於生活之中,舉凡公寓大廈管理、不動產、詐騙、毒品、離婚、繼承、保險、債務、車禍、智慧財產等等。用白話的文字和小故事,搭配法院實務見解,讓你用喝一杯咖啡的時間,學習到實用的法律知識。
2024/10/16
本文探討保險法第64條中要保人的據實說明義務及其違反後的法律結果,透過小陳的案例說明隱瞞病情的風險,強調誠實告知對保險的影響,以及在投保時需根據實際情況如實回答的必要性,避免因不實陳述而遭拒保或解除契約。文章亦指出只要保險人未詢問的事項,則不需告知,以保護要保人的權益。
Thumbnail
2024/10/16
本文探討保險法第64條中要保人的據實說明義務及其違反後的法律結果,透過小陳的案例說明隱瞞病情的風險,強調誠實告知對保險的影響,以及在投保時需根據實際情況如實回答的必要性,避免因不實陳述而遭拒保或解除契約。文章亦指出只要保險人未詢問的事項,則不需告知,以保護要保人的權益。
Thumbnail
2024/09/12
本文探討了意外傷害保險的理賠條件,特別是因中暑、熱衰竭死亡事件中的法律觀點。根據最高法院的見解,意外傷害必須非疾病引起的外來突發事故。本文詳細闡述中暑、熱衰竭如何被認定為外在事故,並強調即使沒有外傷,仍符合意外險的理賠條件。因此,保險公司不得以此拒絕理賠。
Thumbnail
2024/09/12
本文探討了意外傷害保險的理賠條件,特別是因中暑、熱衰竭死亡事件中的法律觀點。根據最高法院的見解,意外傷害必須非疾病引起的外來突發事故。本文詳細闡述中暑、熱衰竭如何被認定為外在事故,並強調即使沒有外傷,仍符合意外險的理賠條件。因此,保險公司不得以此拒絕理賠。
Thumbnail
2024/07/09
這篇文章討論了借名契約保險爭議案例,以及法院對借名投保是否違反公序良俗無效的見解。法院認為當借名關係並不影響保險公司對保險風險評估時,保險契約仍然有效,且提醒要保人變更需要具備保險利益。本文是很好的保險法實務案例,有助於人們更深入瞭解保險法和實例操作。
Thumbnail
2024/07/09
這篇文章討論了借名契約保險爭議案例,以及法院對借名投保是否違反公序良俗無效的見解。法院認為當借名關係並不影響保險公司對保險風險評估時,保險契約仍然有效,且提醒要保人變更需要具備保險利益。本文是很好的保險法實務案例,有助於人們更深入瞭解保險法和實例操作。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什麼是「借名登記」? 「借名登記」是指財產的出資人,將其實際出資取得的財產登記在他人(借名人)名下,但實質所有權仍歸出資人所有。常見於不動產、股權、公司設立、車輛、存款等類型。 舉例說明: A 購買一間房屋,為了節稅或避開家族糾紛,將房屋登記在好友 B 名下。但實際上,A
Thumbnail
什麼是「借名登記」? 「借名登記」是指財產的出資人,將其實際出資取得的財產登記在他人(借名人)名下,但實質所有權仍歸出資人所有。常見於不動產、股權、公司設立、車輛、存款等類型。 舉例說明: A 購買一間房屋,為了節稅或避開家族糾紛,將房屋登記在好友 B 名下。但實際上,A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人壽保險保單是否計入遺產的問題,重點說明要保人與被保險人相同才符合免稅條件。文中以案例分析說明,若要保人與被保險人不同,即使保單價值不菲,仍需計入要保人的遺產課稅,並點出規避稅務的風險。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人壽保險保單是否計入遺產的問題,重點說明要保人與被保險人相同才符合免稅條件。文中以案例分析說明,若要保人與被保險人不同,即使保單價值不菲,仍需計入要保人的遺產課稅,並點出規避稅務的風險。
Thumbnail
本篇文章針對借貸中涉及公司資產作為擔保的法律風險進行了詳細探討。當朋友借錢並承諾用公司資產作為擔保時,這樣的安排存在法律上的問題,因為公司資產屬於獨立法人,與個人借貸無關。文章強調了動產擔保需要正式設定的法律要求,並建議借貸雙方應清楚了解法律界限,必要時尋求專業法律顧問,以避免承諾無效的風險。
Thumbnail
本篇文章針對借貸中涉及公司資產作為擔保的法律風險進行了詳細探討。當朋友借錢並承諾用公司資產作為擔保時,這樣的安排存在法律上的問題,因為公司資產屬於獨立法人,與個人借貸無關。文章強調了動產擔保需要正式設定的法律要求,並建議借貸雙方應清楚了解法律界限,必要時尋求專業法律顧問,以避免承諾無效的風險。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在保險契約中,使用他人名義購買人壽保險的法律效力及其風險。根據法院實務見解,借名契約可能違反保險法第64條的據實說明義務,進而影響保險人的風險評估。文章深入分析,強調遵循誠實信用原則的重要性,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法律糾紛。結論指出,以他人名義購買保險的行為存在法律風險,建議應避免此種做法。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在保險契約中,使用他人名義購買人壽保險的法律效力及其風險。根據法院實務見解,借名契約可能違反保險法第64條的據實說明義務,進而影響保險人的風險評估。文章深入分析,強調遵循誠實信用原則的重要性,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法律糾紛。結論指出,以他人名義購買保險的行為存在法律風險,建議應避免此種做法。
Thumbnail
在臺灣的房地產交易中,借名登記是一種常見但潛藏風險的做法。本文探討訂立借名契約的七大重要性,包括明確權利義務、保護實際所有權人的利益、以及防止借名人濫用權利等,讓您在交易過程中更有保障。瞭解如何有效預防法律糾紛,確保財產安全,並掌握必要的稅務考量。尋求專業協助,以便擬定完善的契約,保護自身權益。
Thumbnail
在臺灣的房地產交易中,借名登記是一種常見但潛藏風險的做法。本文探討訂立借名契約的七大重要性,包括明確權利義務、保護實際所有權人的利益、以及防止借名人濫用權利等,讓您在交易過程中更有保障。瞭解如何有效預防法律糾紛,確保財產安全,並掌握必要的稅務考量。尋求專業協助,以便擬定完善的契約,保護自身權益。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借名契約保險爭議案例,以及法院對借名投保是否違反公序良俗無效的見解。法院認為當借名關係並不影響保險公司對保險風險評估時,保險契約仍然有效,且提醒要保人變更需要具備保險利益。本文是很好的保險法實務案例,有助於人們更深入瞭解保險法和實例操作。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借名契約保險爭議案例,以及法院對借名投保是否違反公序良俗無效的見解。法院認為當借名關係並不影響保險公司對保險風險評估時,保險契約仍然有效,且提醒要保人變更需要具備保險利益。本文是很好的保險法實務案例,有助於人們更深入瞭解保險法和實例操作。
Thumbnail
哈囉大家好,我是優妮律師。今天來談談借名投保的人壽保險會遇到什麼樣的法律問題呢? 一、法律問題: 甲借用乙名義為要保人,並以乙為被保險人,乙之法定繼承人為受益人,向丙人壽保險公司投保人壽保險契約(下稱系爭壽險),各期保費均由甲實際出資支付。嗣因甲、乙失和,甲遂終止其與乙間成立之借名契約,並類推適
Thumbnail
哈囉大家好,我是優妮律師。今天來談談借名投保的人壽保險會遇到什麼樣的法律問題呢? 一、法律問題: 甲借用乙名義為要保人,並以乙為被保險人,乙之法定繼承人為受益人,向丙人壽保險公司投保人壽保險契約(下稱系爭壽險),各期保費均由甲實際出資支付。嗣因甲、乙失和,甲遂終止其與乙間成立之借名契約,並類推適
Thumbnail
昨天有長輩問我關於老家農地借名登記的法律問題:第一,借名登記契約或協議有效嗎?第二,農地登記在別人名下,結果出名人偷賣,有效嗎?這篇文章主要討論第二個問題。
Thumbnail
昨天有長輩問我關於老家農地借名登記的法律問題:第一,借名登記契約或協議有效嗎?第二,農地登記在別人名下,結果出名人偷賣,有效嗎?這篇文章主要討論第二個問題。
Thumbnail
民事案件:不動產「借名登記」問題多!借名登記探究(一)-內部關係 不動產借名登記契約是否有效?是否違反民法上強制及禁止規定?如若有效,則不動產借名登記契約的性質為何?是消極信託還是類推適用民法的委任契約條文?
Thumbnail
民事案件:不動產「借名登記」問題多!借名登記探究(一)-內部關係 不動產借名登記契約是否有效?是否違反民法上強制及禁止規定?如若有效,則不動產借名登記契約的性質為何?是消極信託還是類推適用民法的委任契約條文?
Thumbnail
這天朋友緊張地打來電話問我說:        我向你投保的車險裡,因為朋友來借車載東西,載完東西要回程時出車禍了,我買的車險有理賠嗎? 我想不少朋友都有曾被借車的經驗,朋友借車使用期間若不慎衝撞路人,這時借用車輛肇事,是否自己投保的車險第三人責任險可以理賠?
Thumbnail
這天朋友緊張地打來電話問我說:        我向你投保的車險裡,因為朋友來借車載東西,載完東西要回程時出車禍了,我買的車險有理賠嗎? 我想不少朋友都有曾被借車的經驗,朋友借車使用期間若不慎衝撞路人,這時借用車輛肇事,是否自己投保的車險第三人責任險可以理賠?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