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聰明.有品(DM)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快樂.聰明.有品~念佛人(象山慶24.10.31)

    風聲雨聲念佛聲,入耳分輕重

    家事國事淨土事,關心有厭欣

       2003年現代禪導師李元松,透過慧淨法師著作電話請益,中興淨土宗善導流,率全體現代禪同修皈依,捨禪歸淨,專修念佛。上人接受現代禪教團轉移的資源、弟子、知名度,因緣成熟,2004年成立淨土宗。為感念李元松老師的布施,連續四年的彌陀誕,在象山淨宗書院舉辦[淨嵩法師追思佛三],並做了淨土立宗之重要開示,如2004<一心念佛,無疑無雜>、2005<世間虛假 唯佛獨真>、2007<淨土法門 萬法歸宗>、2008<瞭解上師彌陀心願>……。舉2004.12.26開示如下:

    農曆11月17日,是淨土宗本尊南無阿彌陀佛的佛誕日,也是「淨土宗念佛會」創辦人上淨下嵩往生彌陀淨土的紀念日。由於上師的引導,同修大眾由聖道難行,進入「本願救度」的淨土易行道。上師是同修們的大善知識,是眾生得度的全因緣;值得一輩子感恩戴德。有上師的開顯,我們傳揚的「善導大師」淨土法門,既專一、又精純,契彌陀本願、應眾生根基。如佛堂右邊所掛:「佛法之深奧者,唯南無阿彌陀佛也」。       

        悟道解脫,很難,但SARS隨時來到,面臨死亡,要靠什麼?你們與上師一樣,皈依佛,安心念佛,同生淨土。生活中信佛念佛,是慶喜的大事,也是生命中唯一的依靠,往昔一切修行,全部放下,唯剩一句『南無阿彌陀佛』。絕對他力的淨土門沒人闡揚,一般所談,沒得其精髓。現代禪淨土門與真宗不同,就是鼓勵弟子現法樂住,快樂的生活。上師是集阿含、般若、禪、密,而以淨土為依歸。早晚念<淨土發願文>,安心,平常做一個快樂、聰明、有品的人,臨終念佛往生。

      快樂.聰明.有品的念佛人,一切無礙,生前幸福,命終往生--因(俗)果(真)二地(諦):     

       快樂:常念「南無阿彌陀佛」,(現)無憂(當)極樂。

      聰明:理性,通識,信受佛說,能保護自/他不受傷害,且不被異學異見(他宗外道)所動搖。

      有品:不違法律、不害他人,善待眷屬、履行責任,惜情念恩、謙卑柔軟,端正身口意(三業),自信教人信。         

                        不被欺 (離無益之苦),保護人 (免無辜之禍)

      / 聰明(慧/有為):盡人事--欲生

       快樂(定/有依)--聽佛命,順佛願,稱佛名--信樂

      \有品(戒/有守):守本分--至心

                        難得糊塗,甘於吃虧,還愚痴           

         若不念佛往生,則快樂不真實,聰明非智慧 ,有品少福德,人身難得卻落空。

      《大經》:令我作佛,國土第一,其眾奇妙,道場超絕,……十方來生,心悅清淨,已至我國,快樂安穩。極樂世界「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清淨安穩,微妙快樂,次於無為泥洹之道。」 世俗的快樂,是無常「壞苦」,過去了,變動了,就轉為苦。天人福報盡,可能墮落三惡道。「輪迴諸趣眾生類,速生我剎受快樂」 ,能於此自信教人信,同生安樂國,才是世間上最聰明.有品.快樂的人。  

    1.聰明,有品(厭穢)而快樂(俗諦)—機:大小顯密,宗門教下,黃葉但止小兒啼(世俗心)。

    2.快樂(欣淨)而聰明,有品(真諦)—法:起心動念,競走奔馳,從來不離金剛體(願生心)

        三者一體,總結為信佛念佛,願生極樂。在世「大智若愚」,往生「光壽無量」       

        從佛法、從經驗,千百次的思考,最後確定的,唯有「皈依彌陀」乃最如實、最妥當的解脫成佛之捷徑。真念佛人,是至心信樂,欲生彼國,在佛光攝受下,意識型態(業力)--無明煩惱,徹底的扭轉與淨化。我們都在彌陀的懷抱中被呵護,被攝受。活著,就享受彌陀本願的心心、喜悅、寂靜與無諍。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象山慶(淨慶,張火慶: 博士/教授) 的沙龍
12會員
328內容數
21世紀的淨土宗--回歸"善導"系
2025/04/20
自知自覺or人云亦云(象山慶25.4.14)     翻閱佛經,拜見如下經文之際,內心感戴而歡喜,學佛人本當如此奉行,雖一時不能成就,但隨緣隨分去做,也可熏習第八識,深值諸佛緣與善淨種。     《大寶積經》卷111:菩薩成就八種法故,於諸佛前蓮花化生。何者為八?一者    乃至失命不說他過,二
Thumbnail
2025/04/20
自知自覺or人云亦云(象山慶25.4.14)     翻閱佛經,拜見如下經文之際,內心感戴而歡喜,學佛人本當如此奉行,雖一時不能成就,但隨緣隨分去做,也可熏習第八識,深值諸佛緣與善淨種。     《大寶積經》卷111:菩薩成就八種法故,於諸佛前蓮花化生。何者為八?一者    乃至失命不說他過,二
Thumbnail
2025/03/06
母子連心相感應(象山慶25.3.2) https://blog.udn.com/6ccc7d15/181908865 或問:ooo老菩薩,20年前中風開腦,不醒人事,小兒子給了美國的親戚;有一次,小兒子回台灣,沒來醫院看生母;幾天後老菩薩清醒,問說「小兒子為何沒來看她?」家人都說「沒聽說他有回
2025/03/06
母子連心相感應(象山慶25.3.2) https://blog.udn.com/6ccc7d15/181908865 或問:ooo老菩薩,20年前中風開腦,不醒人事,小兒子給了美國的親戚;有一次,小兒子回台灣,沒來醫院看生母;幾天後老菩薩清醒,問說「小兒子為何沒來看她?」家人都說「沒聽說他有回
2025/02/18
念佛-居家與群聚(象山慶25.2.8)    「念佛往生」,乃彌陀大願,釋尊廣宣,諸佛作證,超越一切世間之判教,其詮釋權、弘揚權不屬一宗一派所獨佔,誰都不能宣稱「只此一家,別無分號」,乃至被少數人的偏見與盲點所蒙蔽,而代佛決定誰能往生,誰生邊地?或誰順次生、誰順後生?或誰該調熟、誰該攝受?……每個
2025/02/18
念佛-居家與群聚(象山慶25.2.8)    「念佛往生」,乃彌陀大願,釋尊廣宣,諸佛作證,超越一切世間之判教,其詮釋權、弘揚權不屬一宗一派所獨佔,誰都不能宣稱「只此一家,別無分號」,乃至被少數人的偏見與盲點所蒙蔽,而代佛決定誰能往生,誰生邊地?或誰順次生、誰順後生?或誰該調熟、誰該攝受?……每個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31--就這樣,無樣為樣--學佛四十餘年,多在聖道門跟隨善知識熏習,教理與實修上,偶有受用,到後來,不如稱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的親切,安心。名號既出,無佛也無魔~~這是禪行者的氣勢;佛名才稱,多善根多福德~~這是念佛人的信心。若自問,我是哪種人?年少輕狂,學禪參話頭,雖然辛苦,却以為高人一等。年
Thumbnail
 31--就這樣,無樣為樣--學佛四十餘年,多在聖道門跟隨善知識熏習,教理與實修上,偶有受用,到後來,不如稱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的親切,安心。名號既出,無佛也無魔~~這是禪行者的氣勢;佛名才稱,多善根多福德~~這是念佛人的信心。若自問,我是哪種人?年少輕狂,學禪參話頭,雖然辛苦,却以為高人一等。年
Thumbnail
就這樣,無樣為樣(象山慶“23-3/16) 雖然學佛四十餘年,幾乎都在聖道門跟隨善知識熏習,在教理與實修上,偶有受用,到後來,都不如稱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的親切,安心。 名號既出,無佛無魔~~這是禪行者的氣勢;佛名才稱,多善根多福德~~這是念佛人的信心。若自問,我是哪種人? 年少輕狂之時,也曾學禪
Thumbnail
就這樣,無樣為樣(象山慶“23-3/16) 雖然學佛四十餘年,幾乎都在聖道門跟隨善知識熏習,在教理與實修上,偶有受用,到後來,都不如稱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的親切,安心。 名號既出,無佛無魔~~這是禪行者的氣勢;佛名才稱,多善根多福德~~這是念佛人的信心。若自問,我是哪種人? 年少輕狂之時,也曾學禪
Thumbnail
念佛好--(象山慶23.1.17依"繼程法師"詞改寫) 念佛好 念佛好 佛在心中少煩惱 歡喜信靠順佛願 欣極樂如向日葵 念佛好 念佛好 佛在口中相續念 一心不亂無間雜 平生業成現不退 念佛好 念佛好 佛中之王阿彌陀 無量光明無量壽 本願加持入佛會
Thumbnail
念佛好--(象山慶23.1.17依"繼程法師"詞改寫) 念佛好 念佛好 佛在心中少煩惱 歡喜信靠順佛願 欣極樂如向日葵 念佛好 念佛好 佛在口中相續念 一心不亂無間雜 平生業成現不退 念佛好 念佛好 佛中之王阿彌陀 無量光明無量壽 本願加持入佛會
Thumbnail
2013/5/6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妙葉禪師: 「又復當護人心,勿使誇嫌,動用自若; 息世雜善; 不貪名利,遠離邪惡; 處事必忠,將過歸己; 捐棄伎能,惟求往生。」 良因曰: 修淨業必依正助二行,正行即是信願行三資糧, 助行則是包括上述之一切福德事。 於護人心、離貪染中培福,亦是助成三資糧之力。
Thumbnail
2013/5/6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妙葉禪師: 「又復當護人心,勿使誇嫌,動用自若; 息世雜善; 不貪名利,遠離邪惡; 處事必忠,將過歸己; 捐棄伎能,惟求往生。」 良因曰: 修淨業必依正助二行,正行即是信願行三資糧, 助行則是包括上述之一切福德事。 於護人心、離貪染中培福,亦是助成三資糧之力。
Thumbnail
2013/4/18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佛說無量清淨平等覺經》: 「其有善男子善女人,聞無量清淨佛聲, 慈心歡喜,一時踊躍,心意清淨, 衣毛為起淚出者,皆前世宿命作佛道」 良因曰: 即使是在民間,不學佛者,也知道阿彌陀佛。 這緣自佛陀的大慈大悲,於無量劫中,聲聲呼喚, 既然如此,應當回應彌陀的召喚,
Thumbnail
2013/4/18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佛說無量清淨平等覺經》: 「其有善男子善女人,聞無量清淨佛聲, 慈心歡喜,一時踊躍,心意清淨, 衣毛為起淚出者,皆前世宿命作佛道」 良因曰: 即使是在民間,不學佛者,也知道阿彌陀佛。 這緣自佛陀的大慈大悲,於無量劫中,聲聲呼喚, 既然如此,應當回應彌陀的召喚,
Thumbnail
2013/3/7 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佛眼禪師《三自省察》之二: 「道業未辦去聖時遙,善友師教誠不可捨,自生勉勵念報佛恩, 惟己自知大心莫退。」 良因曰 雖發大心精進,唯法弱魔強,故必假師長、善友之提攜。 若未值遇,則應發願,願得大乘法師、同學為助伴; 倘若已得,則當守護如珍寶。 方能真實報佛恩。
Thumbnail
2013/3/7 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佛眼禪師《三自省察》之二: 「道業未辦去聖時遙,善友師教誠不可捨,自生勉勵念報佛恩, 惟己自知大心莫退。」 良因曰 雖發大心精進,唯法弱魔強,故必假師長、善友之提攜。 若未值遇,則應發願,願得大乘法師、同學為助伴; 倘若已得,則當守護如珍寶。 方能真實報佛恩。
Thumbnail
2013/3/5 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盤山禪師: 「收拾自心如一尊木雕聖像坐在堂中,終日無人亦如此, 幡蓋簇擁、香花供養亦如此,讚歎亦如此,譭謗亦如此。 修行人常常心上無事,時時刻刻體究自己本命元辰端的處。」 良因曰 透過經論的學習、善知識的引導,正念或止或觀; 讓我們於正念、正知中,無事且安住吧!
Thumbnail
2013/3/5 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盤山禪師: 「收拾自心如一尊木雕聖像坐在堂中,終日無人亦如此, 幡蓋簇擁、香花供養亦如此,讚歎亦如此,譭謗亦如此。 修行人常常心上無事,時時刻刻體究自己本命元辰端的處。」 良因曰 透過經論的學習、善知識的引導,正念或止或觀; 讓我們於正念、正知中,無事且安住吧!
Thumbnail
《格言別錄》 2013/3/2 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觀天地生物氣象,學聖賢克己工夫。」 良因曰: 懂得觀察、聆聽,世間就是最好的老師。 由觀察「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中,體會君子的美德; 及「春觀百花開,秋賭黃葉落」中,感受世間無常,而證辟支弗; 到觀音菩薩於聞聲中,修耳根圓通,而徹證法身… 基礎
Thumbnail
《格言別錄》 2013/3/2 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觀天地生物氣象,學聖賢克己工夫。」 良因曰: 懂得觀察、聆聽,世間就是最好的老師。 由觀察「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中,體會君子的美德; 及「春觀百花開,秋賭黃葉落」中,感受世間無常,而證辟支弗; 到觀音菩薩於聞聲中,修耳根圓通,而徹證法身… 基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