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朋友的兒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好喜歡幾句經典的台詞

1.我的人生就這樣一直全速運轉,中央處理器就停止運作了,畫面也卡住,什麼金鑰都行不通,所以我別無他法,只能讓自己關機重開。

雖然只是剛開始,但看到這句時,我也自己想了一下,自己跟石榴很像,醒來就是在競爭,腦袋在高速的工作,絲毫無法好好休息,在一家公司工作了四年了,一直都沒有好好的休息,讓我萌生想離職的念頭。


2.我明明想邊休息邊描繪新人生,但拿掉公司名稱後卻覺得自己什麼也不是。


的確,拿掉頭銜後,我究竟是什麼我也不知道,回到第一點,就算離職後能去哪我也不知道,所以我就只能繼續撐下去。


#媽媽朋友的兒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藍色衝浪手
2會員
10內容數
分享生活及遊記的人
藍色衝浪手的其他內容
2025/04/21
用全民投票來決定壞人該不該死,比起之前看過的像是非法正義、模範計乘車、來自地獄的法官這種私刑的,用全民來投票反而是最讓大眾有感覺的方式,用民眾的票來反應也代表著民眾對司法的失望,為何殺了人應該是要被逞罰的但壞人就是利用權勢跟金錢來逃過。 沒有任何人是惡魔,但是當今天自己的親人遭到毒手後還能冷靜
2025/04/21
用全民投票來決定壞人該不該死,比起之前看過的像是非法正義、模範計乘車、來自地獄的法官這種私刑的,用全民來投票反而是最讓大眾有感覺的方式,用民眾的票來反應也代表著民眾對司法的失望,為何殺了人應該是要被逞罰的但壞人就是利用權勢跟金錢來逃過。 沒有任何人是惡魔,但是當今天自己的親人遭到毒手後還能冷靜
2025/02/02
雖然拍醫院的劇很多,但這部精神病房的劇卻是我最喜歡的,精神病他不是病,他是一種警訊,沒有人希望自己得病,也沒有人可以預判自己會有精神病,【為什麼是我】、【為何我的孩子會這樣】等等。 整部劇其實就是想要表達,精神就像肉體一樣,骨折了就要看骨科,生病了就要看醫生,而心理生病也是要看醫生一樣,藉由在護理
2025/02/02
雖然拍醫院的劇很多,但這部精神病房的劇卻是我最喜歡的,精神病他不是病,他是一種警訊,沒有人希望自己得病,也沒有人可以預判自己會有精神病,【為什麼是我】、【為何我的孩子會這樣】等等。 整部劇其實就是想要表達,精神就像肉體一樣,骨折了就要看骨科,生病了就要看醫生,而心理生病也是要看醫生一樣,藉由在護理
2025/01/26
看到第七集吳寧一偷笑的樣子,我猜他心中該有答案了,本以為成奇勳是個善良的人,要救全部人出去,不會犧牲任何人,結果為了晚上的屠殺,他還是決定犧牲一部分人,只為了攻進控制室。 這跟他一開始的理念不一樣,這時候吳寧一也更加認定原來你跟我一樣,你其實也不是什麼英雄,只是犧牲一部分的人來摧毀遊戲。
Thumbnail
2025/01/26
看到第七集吳寧一偷笑的樣子,我猜他心中該有答案了,本以為成奇勳是個善良的人,要救全部人出去,不會犧牲任何人,結果為了晚上的屠殺,他還是決定犧牲一部分人,只為了攻進控制室。 這跟他一開始的理念不一樣,這時候吳寧一也更加認定原來你跟我一樣,你其實也不是什麼英雄,只是犧牲一部分的人來摧毀遊戲。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全職媽媽的累,不是因為做得不夠快,而是因為太多事同時在發生。這篇文章用系統角度,拆解那些看不見卻真實存在的身心耗損,讓看待「只是待在家的全職婦女」這件事,被重新溫柔地理解。
Thumbnail
全職媽媽的累,不是因為做得不夠快,而是因為太多事同時在發生。這篇文章用系統角度,拆解那些看不見卻真實存在的身心耗損,讓看待「只是待在家的全職婦女」這件事,被重新溫柔地理解。
Thumbnail
職場新手媽媽的困境 2年前第一次當新手職場媽媽時,面對生活和工作的雙重挑戰,頓時間失去了所有自我的時間。持續1年後,我開始感到無所適從、職場倦怠,甚至開始質疑自己的工作價值。 |參考文章:行銷人面對VUCA的職涯解方:讀《我用行銷思維成為搶手的人才》心得與反思 你跟我一樣,看過了一堆的
Thumbnail
職場新手媽媽的困境 2年前第一次當新手職場媽媽時,面對生活和工作的雙重挑戰,頓時間失去了所有自我的時間。持續1年後,我開始感到無所適從、職場倦怠,甚至開始質疑自己的工作價值。 |參考文章:行銷人面對VUCA的職涯解方:讀《我用行銷思維成為搶手的人才》心得與反思 你跟我一樣,看過了一堆的
Thumbnail
到最後,我漸漸發現,自己正在變成曾經最討厭的那種「大人」。 每天焦頭爛額地加班,沒時間與家人好好聯繫,甚至有時候,連發個訊息、打個電話的空檔都沒有。唯一讓我期待的,就是放假回家,看到孩子的那一刻。 但這樣的人生,值得嗎?
Thumbnail
到最後,我漸漸發現,自己正在變成曾經最討厭的那種「大人」。 每天焦頭爛額地加班,沒時間與家人好好聯繫,甚至有時候,連發個訊息、打個電話的空檔都沒有。唯一讓我期待的,就是放假回家,看到孩子的那一刻。 但這樣的人生,值得嗎?
Thumbnail
此篇文章分享生活與工作平衡方面的掙扎,從身心疲憊到決定放下部分工作的過程。透過自我反思,我認為當一個人在達到極限的時候,重視自己的需求並尋找變化的出路是至關重要的。
Thumbnail
此篇文章分享生活與工作平衡方面的掙扎,從身心疲憊到決定放下部分工作的過程。透過自我反思,我認為當一個人在達到極限的時候,重視自己的需求並尋找變化的出路是至關重要的。
Thumbnail
在當今迅速變化的社會中,我們常因追求效率與成功而忽略了心靈的需求。本文探討了在忙碌生活中找尋自我價值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工作、家庭與友誼之間找到平衡。生活不應該只是忙碌的逃避,還應該是心靈的安放之地。
Thumbnail
在當今迅速變化的社會中,我們常因追求效率與成功而忽略了心靈的需求。本文探討了在忙碌生活中找尋自我價值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工作、家庭與友誼之間找到平衡。生活不應該只是忙碌的逃避,還應該是心靈的安放之地。
Thumbnail
不否認,近期明顯感到疲倦,主因是工作和家人的雙重壓力。如果你有讀我之前的文章會知道,我年初從行銷顧問轉職到課程顧問,已花不少精力適應其工作強度和壓力,而當我看似適應時,生命竟又塞給我另一份壓力。 事發突然,7 月請了幾天假,陪母親穿梭於醫院診間,所幸全家動員,讓我得以在女兒和顧問的角色間切換。也是
Thumbnail
不否認,近期明顯感到疲倦,主因是工作和家人的雙重壓力。如果你有讀我之前的文章會知道,我年初從行銷顧問轉職到課程顧問,已花不少精力適應其工作強度和壓力,而當我看似適應時,生命竟又塞給我另一份壓力。 事發突然,7 月請了幾天假,陪母親穿梭於醫院診間,所幸全家動員,讓我得以在女兒和顧問的角色間切換。也是
Thumbnail
如果真的有那一天,我希望你能夠理解,我們都努力過了。
Thumbnail
如果真的有那一天,我希望你能夠理解,我們都努力過了。
Thumbnail
  最近很焦躁,主要的由來應該是工作上的障礙。腦中一直有個聲音說我的正職沒什麼意義,事實上也的確如此,究竟每日到公司是有什麼意義的呢?若凡事都能線上作業的話,我們就只要面對電腦就好,嗯,一台好電腦就好。   為了這個想法,我只能再努力再努力再努力再努力,為了能邁向隨處而安的生活、不被人強迫的生活、
Thumbnail
  最近很焦躁,主要的由來應該是工作上的障礙。腦中一直有個聲音說我的正職沒什麼意義,事實上也的確如此,究竟每日到公司是有什麼意義的呢?若凡事都能線上作業的話,我們就只要面對電腦就好,嗯,一台好電腦就好。   為了這個想法,我只能再努力再努力再努力再努力,為了能邁向隨處而安的生活、不被人強迫的生活、
Thumbnail
然而,即便我努力讓自己準時上下班,仍然感到十分的疲勞。 因為當我們的注意力不斷轉移的時候,會造成心理相當大的負擔,造成大腦能量耗損。
Thumbnail
然而,即便我努力讓自己準時上下班,仍然感到十分的疲勞。 因為當我們的注意力不斷轉移的時候,會造成心理相當大的負擔,造成大腦能量耗損。
Thumbnail
⁡ 最近的職場演講或諮商工作,都和個案或員工談到「職場情緒耗竭」,也就是個人因為工作而耗盡了所有的精力,嚴重影響到生活品質以及工作的意願。 ⁡ 我自己在工作上曾經有過兩次的情緒耗竭經驗,真的就如同有三階段的變化。 ⁡ 1.覺得自己都不像自己了 ⁡ 2.感覺精力燃燒殆盡、沒有精神,每天只想等下班,一到
Thumbnail
⁡ 最近的職場演講或諮商工作,都和個案或員工談到「職場情緒耗竭」,也就是個人因為工作而耗盡了所有的精力,嚴重影響到生活品質以及工作的意願。 ⁡ 我自己在工作上曾經有過兩次的情緒耗竭經驗,真的就如同有三階段的變化。 ⁡ 1.覺得自己都不像自己了 ⁡ 2.感覺精力燃燒殆盡、沒有精神,每天只想等下班,一到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