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少內耗的方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什麼是內耗?

「內耗」這個詞源於物理學,指得是即使沒有外力的干擾,系統內部的能量也會損失的情形,而這種損失來源於內部的摩擦力。現在,「內耗」常常被用來形容反覆的想法衝突以及過度思考帶來的心力消耗,有點類似於內心的摩擦力的概念。但內耗並非心理學中的正式術語。

若是常內耗,往往一天下來沒做什麼事便會覺得疲憊,導致做事效率低落,也容易因為沈浸在反覆的想法衝突以及負面情緒中而時常感到憂鬱

由於我經常想太多、反芻思考,所以花了蠻多時間感受自己做什麼時會改善這樣的情況,今天這篇文章正是想跟大家分享我發現的幾個比較有效的方式~

寫下內耗的念頭

在陷入情緒的泥淖,被腦袋中紛雜的煩惱以及負面思想困住時,可以先試著把這些想法寫出來。

這有兩個好處。

首先是透過手動書寫,我們的注意力會被轉移一部分到手部動作,對於負面情緒以及思考的關注便會減少,煩亂的心情也會因此慢慢平靜下來。

除了動作本身能夠穩定情緒,將想法轉換成文字也更有機會審視自己的念頭是否有存在災難化、以偏概全以及缺乏邏輯的特徵

缺乏邏輯的想法若是停留在「念頭」的層面,我們會很難發現它存在問題。但當它們化為文字,其中的邏輯漏洞以及荒謬就會變得很明顯。

比如今天考得不好,我們可能會認為「自己學不來這門科目」、「不聰明,根本沒有價值」。

若這些念頭僅存於腦海、沒有被轉化成文字,那麼我們很有可能任這些負面的想法盤桓而無法自拔,甚至還可能萌生放棄的念頭。

可將它們化作文字後,便能清晰地感受到這些想法有問題的部分。一次考試沒表現好不代表不可能學好這門科目。單用考試成績也無法定義一個人是否聰明,更別提從「不聰明」再直接跳到「沒有價值」的這個結論有多麽地不合邏輯。

總之先試著不帶批判地把所有想法先寫出來。將想法具象化為文字後,再仔細地審視其中是否有自己過度誇大以及跳躍思考的成分,通常做到這個步驟之後理性就會回籠,雖然情緒可能依然低落,卻已經比較能夠理智地思考了。

找到可控點

做些不費腦力的小事、以baby-step前進也沒關係,只要再次找到生活的控制感就好。

內耗最大的特徵是「想很多,卻做很少」,大部分的精力都花在與自己的想法對抗,或者是煩惱未來的事情上,可能想了一整天卻沒有任何行動。

要杜絕過度思考,可以先做一些簡單的小事,且最好是不需要動腦的事務

比如現在正在與拖延做作業的想法對抗,那麼便可以將簡單的小事定為「擦乾淨桌面」,或者「拿出筆電、打開word」,這樣不知不覺就會破壞掉過度思考的節奏,轉變成做事的狀態。

上一個tip提到可以先將自己的想法列出來審視,從這個過程中也有機會找到介入的可控點。

假設煩惱的事情是待辦事項過多,在檢視想法的過程中也有機會從中找出能夠最快完成、或者當下最需要完成的事務,從而知道應該先採取什麼行動。

如果內耗的事情無法找到能具體執行的小任務,也可以選擇做簡單的運動,比如伸展或者站起來走幾圈

不會花費太多精力的家務也是很好的選擇,比如摺衣服,或用除塵拖把拖地。這些不費腦的小任務都能夠讓人快速轉換狀態,脫離思緒的海洋。

專注當下

前面提過,內耗的重要特徵就是想很多、卻做得太少。這種想很多除了表現為「困在負面情緒中無法動彈」外,還包含了「一邊做一邊懷疑自己」

比如一邊寫報告卻一邊想著:「現在好像應該先讀後天的考試」,開始讀書之後卻又想著「報告的結論部分好像可以再修改一下,果然還是該明天再讀?」結果不但沒讀完書,報告也寫得漏洞百出,然後又陷入更深的內耗。

針對這點,最好的解決方式就是「專注在當下」。一開始想要專注不容易,可以試著用「限時」的方式來執行。

可以給自己規定A任務只能做2小時,B任務只能做3小時,並且在做事的時候採用計時的方式來執行,一旦超過時間就不能繼續做這件事。這種類似截止日期帶來的緊張感能讓人快速進入專注的狀態,減少對自己選擇的懷疑。

或者也可以用之前分享過很多次的「Brain dump」方法,把腦中分心的念頭先寫到旁邊的紙上,暫且把它擱置到一旁,等到任務完成後也不會忘記曾經想過這件事。

安排休息的時間

內耗通常有個原因,可能是人際、學業、工作或者是家庭方面遇到的問題。除了前文提到的一些積極的作為外,可以試著給自己安排一段完全不思考這些問題的時間,適度地遠離帶來內耗的情境也是很有用的方式。

比方說有些人會特意早起,善用上班/上課前這段無人打擾的時光做自己想做的事;有些人則會在晚上回家、假日時把所有的通訊方式都關閉,選擇和朋友出門玩耍、或者靜靜地沈澱自己。

在這段時間,可以活動身體、看喜歡的影劇書本,或者跟洗個熱水澡呼呼大睡。不管是哪種形式都可以,總之留一點時間給自己做想做的事情,這樣不但回歸工作和學業時會更有熱情,也比較不會因為持久的內耗而感到疲憊、憂鬱。

目前我替自己安排休息日是週日。在週日前我會把所有要做的正事做完,到週日就完全放空休息,不去做任何有生產力的事。這樣執行一個月下來,我發現平日做事變得更有效率,內耗的頻率也減少了很多!

挖掘生活中的小美好

陷入內耗,覺得自己不夠好、不夠聰明、不夠有執行力、怕被嘲笑…時,可以試試看把遇到的所有好事,或者自己完成的事情列出來。

不論是「早上的咖啡很好喝」、「即使很想睡還是只按掉了一個鬧鐘就起床了」,或者是「成功地把所有的負面想法都寫了出來」、「我讓心情不好的自己好好地休息」,任何再小的成就或者美好的事情都值得被記錄和感激

一開始可能寫不出來,不過一旦寫出一件美好的小事,就會轉而注意起生活中所有令人感到滿足的事情

多做這個練習後會覺得生活沒有想像中那麼困難,每天都有許多值得感到快樂的事,也會減少沈浸在負面想法中的機率。

結論

習慣性的內耗不是一件容易改變的事情,但透過一些小技巧轉移注意力,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能做的事以及令人滿足的事情上,久而久之情緒便會比較平靜,也較能奪回生活的掌控感。

希望這次的分享對大家有幫助~如果有任何想要分享的經驗歡迎在下面留言!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梔子花開的沙龍
58會員
10內容數
分享高中升大學時遇到的問題,準備各科的方式,以及重考的經驗
梔子花開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9/17
食用說明:這篇文章主要是寫給跟我一樣的Clerk們以及學弟妹,分享我自己一年多以來用起來覺得很順手的學習工具~
Thumbnail
2024/09/17
食用說明:這篇文章主要是寫給跟我一樣的Clerk們以及學弟妹,分享我自己一年多以來用起來覺得很順手的學習工具~
Thumbnail
2024/09/08
你也曾經把想做的事一拖再拖,或者總是到截止日期才驚險地交出作業嗎? 如果是的話,這篇文章或許能幫助你改善這個情況~ 讓你從原本的「改天再說」,變成「馬上去做」的行動派!
Thumbnail
2024/09/08
你也曾經把想做的事一拖再拖,或者總是到截止日期才驚險地交出作業嗎? 如果是的話,這篇文章或許能幫助你改善這個情況~ 讓你從原本的「改天再說」,變成「馬上去做」的行動派!
Thumbnail
2024/08/14
八十-二十法則提到,在多數生活的現象中,約80%的效果是來自於20%的原因,除了經濟學、學習理論外,這個法則同樣也可以應用在生活中的幸福感上。 我們需要認知到擁有的越多不一定會越快樂,反而有可能會因為無法專注在少數事物上而產生空虛、迷茫的感覺。「極簡」精神最重要的一點在於放下對於「多」的執著,將有
Thumbnail
2024/08/14
八十-二十法則提到,在多數生活的現象中,約80%的效果是來自於20%的原因,除了經濟學、學習理論外,這個法則同樣也可以應用在生活中的幸福感上。 我們需要認知到擁有的越多不一定會越快樂,反而有可能會因為無法專注在少數事物上而產生空虛、迷茫的感覺。「極簡」精神最重要的一點在於放下對於「多」的執著,將有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前言 身為上班族,你是否常常覺得心力交瘁?無止盡的工作壓力、緊迫的時間管理,以及對職業發展的焦慮,可能讓你深陷精神內耗的痛苦之中。別擔心!這篇文章將為你介紹幾種經過科學實證的有效方法,幫助你減輕心理負擔,重拾內心的平靜與能量。讓我們一起探索這些實用的心靈引導,告別精神內耗吧! 問題:精神內耗
Thumbnail
前言 身為上班族,你是否常常覺得心力交瘁?無止盡的工作壓力、緊迫的時間管理,以及對職業發展的焦慮,可能讓你深陷精神內耗的痛苦之中。別擔心!這篇文章將為你介紹幾種經過科學實證的有效方法,幫助你減輕心理負擔,重拾內心的平靜與能量。讓我們一起探索這些實用的心靈引導,告別精神內耗吧! 問題:精神內耗
Thumbnail
你是否經常感到疲憊不堪,明明沒做什麼事,卻覺得心力交瘁?腦中總是有無數的聲音在爭論、質疑、糾結,甚至連睡覺時都無法停止思考?如果你有這樣的困擾,很可能你正陷入「精神內耗」的泥沼中。別擔心,這篇文章將帶你認識精神內耗,並提供5個實用方法,幫助你擺脫內耗,重新找回內心的平靜與力量!.......
Thumbnail
你是否經常感到疲憊不堪,明明沒做什麼事,卻覺得心力交瘁?腦中總是有無數的聲音在爭論、質疑、糾結,甚至連睡覺時都無法停止思考?如果你有這樣的困擾,很可能你正陷入「精神內耗」的泥沼中。別擔心,這篇文章將帶你認識精神內耗,並提供5個實用方法,幫助你擺脫內耗,重新找回內心的平靜與力量!.......
Thumbnail
內耗型人格會使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感到疲憊與困惑,源於無止盡的自我懷疑和對他人評價的過度關注。本文探討了內耗的特徵及其來源,提供了幾個策略幫助讀者重拾人生主導權,包括識別內耗陷阱、啟動思維重置、設立心理防禦和培養抗壓能力。通過這些實用建議,讀者將能更有效地管理內心的鬥爭,實現內心的和諧與穩定。
Thumbnail
內耗型人格會使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感到疲憊與困惑,源於無止盡的自我懷疑和對他人評價的過度關注。本文探討了內耗的特徵及其來源,提供了幾個策略幫助讀者重拾人生主導權,包括識別內耗陷阱、啟動思維重置、設立心理防禦和培養抗壓能力。通過這些實用建議,讀者將能更有效地管理內心的鬥爭,實現內心的和諧與穩定。
Thumbnail
在繁忙的生活中,我們常常因為情緒問題陷入內耗,影響思考與行動。本篇文章探討情緒內耗的來源與解決方法,並強調專注於重要事務的重要性。通過轉移注意力和積極行動,可以有效減少內耗,提升生活品質。本文提供實用的技巧,幫助讀者掌握幸福的關鍵,擺脫負面情緒的束縛。
Thumbnail
在繁忙的生活中,我們常常因為情緒問題陷入內耗,影響思考與行動。本篇文章探討情緒內耗的來源與解決方法,並強調專注於重要事務的重要性。通過轉移注意力和積極行動,可以有效減少內耗,提升生活品質。本文提供實用的技巧,幫助讀者掌握幸福的關鍵,擺脫負面情緒的束縛。
Thumbnail
大家是否都是這樣,當感到身體疲累時,會使用適當的靜養和休息來恢復,但精神上所累積的疲憊情緒及壓力,就算睡再多也無法消除。以下提供幾個方法幫助排解內心的疲勞,找到情緒平衡與新的動力。
Thumbnail
大家是否都是這樣,當感到身體疲累時,會使用適當的靜養和休息來恢復,但精神上所累積的疲憊情緒及壓力,就算睡再多也無法消除。以下提供幾個方法幫助排解內心的疲勞,找到情緒平衡與新的動力。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中,許多人面臨內耗的困擾。透過深入理解內耗的來源,我們可以找到減少內耗的方法,讓自己活得更輕鬆、更自在。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中,許多人面臨內耗的困擾。透過深入理解內耗的來源,我們可以找到減少內耗的方法,讓自己活得更輕鬆、更自在。
Thumbnail
現代人常常用「內耗」一詞代指內心的想法、情緒衝突所導致的精力消耗。長時間的內耗不但會讓情緒低落,更會因為精神消耗而無法過好生活。今天想跟大家分享幾個我覺得可以有效減少內耗的方式~
Thumbnail
現代人常常用「內耗」一詞代指內心的想法、情緒衝突所導致的精力消耗。長時間的內耗不但會讓情緒低落,更會因為精神消耗而無法過好生活。今天想跟大家分享幾個我覺得可以有效減少內耗的方式~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