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週又開始拍攝短影音,從構想、拍攝、剪輯…都自己一手包辦。雖然成效不彰,但還是頗有收穫。
話說我自媒體的起點,大概可以追溯到近十年前的FB文章。當時也是習慣隨手拍照,有靈感或體會時寫寫文字,也是紀錄也是抒發。也獲得一些臉友的共鳴與話題。大概也是到了近幾年才開始有系統,有架構的成為文章的形式。
再來就是在疫情那段時間,因為居家辦公的狀態下,也開始學習YT的拍攝,買了手機架、麥克風還有相關配件。還記得剛開始練架著手機,面對鏡頭都覺得尷尬。還要趁著孩子睡著,才自己一個人到書房對著手機講話。還要事先寫手稿,看著手稿唸出來。
好不容易拍完影片後,還要再花時間摸索剪輯軟體,剛開始光做個封面,都可以搞幾個小時,上字幕、動畫、音樂、剪完影片都要好幾個小時,出來的成片也都不超過十分鐘。可以說是相當沒效率,重點上了YT平台後又沒有流量,於是上了十幾片後就開始荒廢了。
從去年TK開始流行,又試著開始拍攝短影片,剛開始找不到題材,於是先從紀錄日常生活開始拍攝,也不適應看著鏡頭說話,所以大多是無聲的影片,連自己也覺得無聊,想當然也沒有什麼流量。
今年開始,剛好身邊也有朋友開始拍攝TK行銷,想說也開始來重新學習。上網看人家怎麼拍,從選題、互動、畫面、分鏡、節奏、字體、音樂、音效…才知道一分鐘的影片,居然要塞那麼多東西進去。
開始有系統的拍攝測試後,雖然現階段的流量還是低的可憐,但我都跟老婆說:「我們是知識型的媒體創作者,而且沒團隊、沒資源、沒美色…這樣是正常的,這本來就是另一個行銷平台而已。」
由於我們的行業較為特殊,線上的流量也要轉為線下的朋友,才有機會能夠成交變現。而我的想法,只是將這平台成為我與現實朋友的一個互動話題,當然有線上的變現當然是最好,但這不在預期之中。
還有一個開始練習自媒體後的額外收穫,那就是孩子也開始跟著拍攝影片,他們會自己想標題、想分鏡、想對話,然後剪輯、加素材、加動畫,然後自己完成一段影片,在同學中也更有話題,也更有自信。這是我一開始沒想到的,我也開玩笑的說,改天你們在當我的幕後團隊,幫我打造IP。
雖然不管FB寫作、YT長影片、TK短影音,都沒有一個是及格的水準,但認真一想,這幾年下來也好像多了許多技能。或許就像我老爸說的,什麼都通就是沒一項專的。
當然,也希望能有天,可以將這些技能與本業結合串連。可以做出不一樣的成績,來證明自己比別人花時間,在額外的學習上是有成效的。
我想我還是會繼續學習新事物、增加新技能下去的,因為這已經是我的生活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