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再多聊聊安妮.杜克的《高勝算決策》。這本書的第一章名為「生活如同打牌,而非下棋」,箇中的原因,安妮用了學者雅各.布魯諾斯基(Jacob Bronowski)和約翰.馮諾伊曼(John von Neumann)之間的對話來向讀者說明。
當時,布魯諾斯基和馮諾伊曼聊到對方研究的「賽局理論」,他好奇地問,所謂的賽局理論是像下棋的情況那樣嗎?馮諾伊曼給予了明確的否定,他直接了當地說:
「下棋不是賽局。下棋是一種明確的計算形式。你可能無法找出答案,但理論上必定有答案,任何位置都該有正確的程序;但真正的賽局根本不是如此。」,且尤其重要的,馮諾伊曼說:「現實生活不是那樣。」
安妮解釋到,我們在生活中做出的種種決策,包括財務的使用、生活方式的選擇和人際關係上的各項決定,都比下棋更符合馮諾伊曼的「真實賽局」。這些決策涉及不確定性、風險、和偶爾的欺騙行為--從前職業牌手安妮的角度看來,這顯然都是撲克遊戲中經常出現的元素。
而這個相似不是巧合。不僅僅因為馮諾伊曼本身就是一個撲克玩家,而是賽局理論的出現,很大程度就源自於馮諾伊曼對如何打好撲克所做的思考。
*
根據一些(這本書裡沒有提到的)關於馮諾伊曼的逸事,馮諾伊曼喜歡和人社交,一同派對與遊戲。作為一名出色的數學家,他很早就意識到撲克遊戲與機率之間的關係,會依照機率來指引自己打牌。然而,在撲克牌桌上,這名出色的數學家卻輸多贏少。這讓他開始思考,問題到底出在哪裡,為什麼光憑機率無法讓自己取得勝利?
而其中一個無法迴避的關鍵點在於:撲克永遠是一個資訊不完整的遊戲。你不能真正知道對手的牌、也不能提前知道接下來會發出什麼公牌。所有的玩家都需要在資訊不完整的情況下做出決策,好的玩家可以、甚至是需要在特定的情況下虛張聲勢,來讓自己用「機率上會輸」的牌贏下牌局。
因此,撲克不會像下棋一樣擁有那個「理論上(唯一)最正確的行動」。但這不意味著我們會完全無所適從,賽局理論所研究的,就是那個在「我們知道我們有不知道的事、也知道別人有他們不知道的事」的狀況下,如何做出相對來說更合理的決策。
事實上,不只是馮諾伊曼與安妮注意到這些對於撲克賽局的思考可以從遊戲延伸到其他地方。在現代,不管是經濟學、政治學、軍事理論或其他諸多領域,賽局理論都在其中扮演了不容忽視的角色。
而我們要如何去將賽局理論的想法應用在生活上呢?除了我們先前聊過的「不要將結果的好壞與決策的好壞相混淆」、「重複做正期望值(高期望值)的事,然後接受每一次結果」外,安妮另一個強調的重點是:「擁抱不確定性」。
也就是說,我們要去認知道我們的生活永遠不會像下棋那樣,擁有一切公平與公開的資訊。而是像打撲克那樣,永遠會有一些事情是我們不知道的。而一個好的撲克玩家或決策者比起其他人而言最大的優勢就在於:他們比別人更清楚知道自己不知道什麼,所以他們能夠更好地去避免自己陷入那些意想不到的糟糕狀態,更容易做到所謂的「反事實遺憾最小化」。
一但我們開始認知到我們生命中的所有最重要決策都是在處理「我們不完全知道的事」的時候,我們就更能夠知道自己應該研究、思考哪些東西,也更知道如何應對幾種發生機率不同,但都有可能出現的結果。之後,以安妮的思維來說,我們就可以開始去設計與規劃,自己在接下來的人生中要怎麼樣「下注」了。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