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中的撒種比喻與生命的啟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聖經經文:馬太福音13章18-23節「「所以,你們要聽這撒種的比喻。凡聽見天國的道而不明白的,那惡者就來,把撒在他心裏的奪了去;這就是撒在路旁的了。撒在石頭地上的,就是人聽了道,立刻歡喜領受, 只因心裏沒有根,不過是暫時的,一旦為道遭受患難或迫害,立刻就跌倒。撒在荊棘裏的,就是人聽了道,後來有世上的憂慮、錢財的迷惑把道擠住了,結不出果實。撒在好土裏的,就是人聽了道,明白了,後來結了果實,有一百倍的,有六十倍的,有三十倍的。」」

我的領悟:在這段經文的前一段就是講說有人聽了上帝的道,卻怎麼都聽不懂,耶穌藉著比喻來說明為什麼會這個樣子。我記得我自己在看聖經最後一卷書「啟示錄」時,當說到七個教會的啟示時,對我而言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話就是「凡有耳朵的都應當聽聖靈向眾教會所說的話」(啟示錄2:7, 11, 17, 29, 3:6, 13, 22,重複了7遍),我想我有耳朵啊,可是我怎麼聽不懂呢?我想我應該可以列在好學生的行列中,所讀的書一定要弄清楚裡面說的是什麼,可是這次怎麼有些霧撒撒的感覺呢?這就要回到這次的經文:1)有些時候我們聽道,但是耶穌的話講得什麼,卻與我們的生活經驗一點都沒有關係(可是我想這個很難,除非您什麼都不在意),因此我們聽了上主的道,卻好像沒聽到一般,一下子就忘記了(那就是惡者來,把撒在他心裡的奪去了);2)有時我們聽了道,好像很高興地接受了,可是心裡沒有根(這道聽起來似乎很有道理,但我卻沒有把所聽到的道與生命中所出現的問題連結起來;或者碰到問題時,沒有仔細思索自己為什麼會有這個反射性的動作,反應背後所代表的我的深層世界觀是否符合現實?比如我年輕的時候對這世界所有的事、價值全部反對,也對所有我要參與的活動全部抗拒,所以吃了很多苦),一旦為道遭受患難或迫害,立刻就跌倒(因為我的世界觀、價值觀與上主道的世界觀、價值觀有差距,所以一遇到挑戰,就無法堅持上主道的世界觀、價值觀,走回原本的舊價值);3)又或者我們的心裡其實有許多的憂慮、錢財的迷惑(如傳統家庭對於子孫去信基督教(外國人的宗教)有很多意見;基督徒要十一奉獻,是否會影響到我每月的財務規劃、享樂?),會影響到一個人是否接受耶穌為他的救主;4)至於撒在好土裏的,就是對上主有信心,能夠遵循上主賜下的誡命,眼前情況雖然可能烏雲密佈,但陽光已在烏雲外圍鑲上金邊,信靠祂會帶領我走向更燦爛的明天,一切都超過我的所求所想。

禱告:親愛主,當我在寫這段經文的感想時,彷彿我又再經歷一次人生跑馬燈,自己是怎樣從一位未信者,一步步成為現在篤信基督的門徒。雖然這段時間經歷幾十年,但每一個重要歷程仍對我訴說上主的恩典滿滿,才使我達成現在的面貌。年輕時我犯了很多愚蠢的錯誤,但感謝主祢依舊保守我在祢的道路之中。雖然經過許多痛苦的過程,但當我走過再回頭看,我明白這都是祢陪我走過的足跡,使我經過那徹心痛,離棄那對我無益的莽撞、掙扎。「恩典是年歲的冠冕,祢的路徑都滴下脂油」(詩篇65:11),信靠主真是何等甘甜。感謝禱告是奉耶穌基督之名所求,阿們!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Junhun Loo的沙龍
7會員
74內容數
在人生的旅途中,聖經像個指南針導引著我們前進的方向。藉由研讀聖經、思想日常生活所發生的事、或世界新聞,思想其中上帝的心意,而能夠更加瞭解這位三位一體的上帝的偉大,及對我們的指引。
Junhun Loo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3
在動盪不安的時代,基督徒如何預備自己成為上帝的好管家?本文作者分享個人領悟,從啟示錄7章9-17節經文出發,反思在亂世中如何堅守信仰、愛主愛人,並以十一奉獻為例,說明如何透過奉獻和持續學習,洗淨老我的汙穢,預備自己進入上帝國度。
Thumbnail
2025/04/23
在動盪不安的時代,基督徒如何預備自己成為上帝的好管家?本文作者分享個人領悟,從啟示錄7章9-17節經文出發,反思在亂世中如何堅守信仰、愛主愛人,並以十一奉獻為例,說明如何透過奉獻和持續學習,洗淨老我的汙穢,預備自己進入上帝國度。
Thumbnail
2025/04/12
本文分享作者透過聖經羅馬書7章18-23節,反思自身與罪惡掙扎的經驗,以及如何在病痛中體悟到生命的寶貴與改變。作者也分享了在與母親相處,以及面對生活小細節的過程中,學習放下過往執著,包容他人,並在禱告中尋求上帝的帶領,邁向更喜樂的人生。
Thumbnail
2025/04/12
本文分享作者透過聖經羅馬書7章18-23節,反思自身與罪惡掙扎的經驗,以及如何在病痛中體悟到生命的寶貴與改變。作者也分享了在與母親相處,以及面對生活小細節的過程中,學習放下過往執著,包容他人,並在禱告中尋求上帝的帶領,邁向更喜樂的人生。
Thumbnail
2025/04/02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因病體悟到與基督同死同復活的經歷。作者原本身體健康,因照顧母親導致背部肌肉拉傷,又感染諾羅病毒,讓他經歷前所未有的痛苦,也讓他放慢生活步調,體會到年齡增長及健康的寶貴。他將這次生病經歷比喻為保羅的遭遇,在病痛中「老我」死去,「新我」因著對時間的珍惜而更加委身於主。
Thumbnail
2025/04/02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因病體悟到與基督同死同復活的經歷。作者原本身體健康,因照顧母親導致背部肌肉拉傷,又感染諾羅病毒,讓他經歷前所未有的痛苦,也讓他放慢生活步調,體會到年齡增長及健康的寶貴。他將這次生病經歷比喻為保羅的遭遇,在病痛中「老我」死去,「新我」因著對時間的珍惜而更加委身於主。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本文探討聖經箴言13章14節的意義,進一步深入瞭解智慧與死亡的對比,並分享如何透過信仰獲得生命的指引與平安。作者反思了基督徒在面對困難時,如何依賴上主的話語來找到生命的真諦,並期望在信仰的路上繼續追求與上帝的親密關係。
Thumbnail
本文探討聖經箴言13章14節的意義,進一步深入瞭解智慧與死亡的對比,並分享如何透過信仰獲得生命的指引與平安。作者反思了基督徒在面對困難時,如何依賴上主的話語來找到生命的真諦,並期望在信仰的路上繼續追求與上帝的親密關係。
Thumbnail
耶穌說了很多比喻,因為是比喻,所以往往有很多解釋空間。當然,耶穌擺明祂是故意的,因為比喻讓搞不清楚的人搞不清楚,但清楚的人清楚,可是事情往往沒那麼簡單啊! 這個比喻在我讀的時候⋯⋯應該說,從小讀到大的歷程中有各種不同感想,但最近重讀的時候,突然覺得有哪裡不對勁,似乎過去的想法有哪個地方接不起來。
Thumbnail
耶穌說了很多比喻,因為是比喻,所以往往有很多解釋空間。當然,耶穌擺明祂是故意的,因為比喻讓搞不清楚的人搞不清楚,但清楚的人清楚,可是事情往往沒那麼簡單啊! 這個比喻在我讀的時候⋯⋯應該說,從小讀到大的歷程中有各種不同感想,但最近重讀的時候,突然覺得有哪裡不對勁,似乎過去的想法有哪個地方接不起來。
Thumbnail
神學家安.莫利希(Ann Morisy):「健康的宗教不強制灌輸一些思想,但教導、引導人們自發思考。健康的宗教邀請我們以謙卑來面對自己所信與所知。」(《有身體的教會:在疏離的數位時代擁抱群體生活》,邁克.福斯特(Michael Frost),博客來電子書)
Thumbnail
神學家安.莫利希(Ann Morisy):「健康的宗教不強制灌輸一些思想,但教導、引導人們自發思考。健康的宗教邀請我們以謙卑來面對自己所信與所知。」(《有身體的教會:在疏離的數位時代擁抱群體生活》,邁克.福斯特(Michael Frost),博客來電子書)
Thumbnail
我的背景知識構成了現在的自我,這一點無從否認,也不該否認,只能尊重。  但是當我們投身某種信念的時候(不限於宗教),我們是用哪種框架去認識「新的信念」的呢?答案當然是我們的「老我」。 最常見的例子就是在生活的苦楚當中遇見上帝,若因此得救,所以認定「信耶穌比較靈驗」。 對,這是標準的多神論異教思
Thumbnail
我的背景知識構成了現在的自我,這一點無從否認,也不該否認,只能尊重。  但是當我們投身某種信念的時候(不限於宗教),我們是用哪種框架去認識「新的信念」的呢?答案當然是我們的「老我」。 最常見的例子就是在生活的苦楚當中遇見上帝,若因此得救,所以認定「信耶穌比較靈驗」。 對,這是標準的多神論異教思
Thumbnail
如果你不是屬於感受型的慕道友,你需要許多聖經為基礎的真理初信造就,而正當你開始學習基要真理、立穩根基時,卻時不時聽見有所謂老基督徒常常把一句話掛嘴邊:『我聽到上帝跟我說⋯』
Thumbnail
如果你不是屬於感受型的慕道友,你需要許多聖經為基礎的真理初信造就,而正當你開始學習基要真理、立穩根基時,卻時不時聽見有所謂老基督徒常常把一句話掛嘴邊:『我聽到上帝跟我說⋯』
Thumbnail
本來想聊主禱文的,但偏偏最近看到很多關於使徒信經的文章,或許上帝要我先講講這個。 那就這樣吧! 話說在前頭,使徒信經要討論可以有很多切入點,太過學術的東西我可沒本事,而且網路上其實關於信經的歷史也有推廣文章可以查,要蒐集資料並不困難。 我就跳過去了。 我想討論的比較是現象學的問題。 是這樣
Thumbnail
本來想聊主禱文的,但偏偏最近看到很多關於使徒信經的文章,或許上帝要我先講講這個。 那就這樣吧! 話說在前頭,使徒信經要討論可以有很多切入點,太過學術的東西我可沒本事,而且網路上其實關於信經的歷史也有推廣文章可以查,要蒐集資料並不困難。 我就跳過去了。 我想討論的比較是現象學的問題。 是這樣
Thumbnail
布仁南.曼寧(Brennan Manning):「信仰其實不是我們所信的總和,亦非說話或思考方式;信仰是一種生活方式,僅能透過生活的實踐,將它表達出來。」(《有身體的教會:在疏離的數位時代擁抱群體生活》,邁克.福斯特(Michael Frost),博客來電子書)
Thumbnail
布仁南.曼寧(Brennan Manning):「信仰其實不是我們所信的總和,亦非說話或思考方式;信仰是一種生活方式,僅能透過生活的實踐,將它表達出來。」(《有身體的教會:在疏離的數位時代擁抱群體生活》,邁克.福斯特(Michael Frost),博客來電子書)
Thumbnail
本文講述了大衛如何依靠上帝的話語,得到勇氣並持守信仰。透過禱告和在挑戰中讚美神的話語,大衛能夠克服恐懼,並背負起上帝賜予的使命。
Thumbnail
本文講述了大衛如何依靠上帝的話語,得到勇氣並持守信仰。透過禱告和在挑戰中讚美神的話語,大衛能夠克服恐懼,並背負起上帝賜予的使命。
Thumbnail
真理有許多表現﹐對真理的感知更有許多層面。 對真理的感知很可能會被扭曲﹐取決於感知它的人以及在那一刻他可能擁有的恐懼。所以﹐不要執著於文字...
Thumbnail
真理有許多表現﹐對真理的感知更有許多層面。 對真理的感知很可能會被扭曲﹐取決於感知它的人以及在那一刻他可能擁有的恐懼。所以﹐不要執著於文字...
Thumbnail
Mark 4:13一20 Then Jesus said to them, "Don't you understand this parable? How then will you understand any parable? The farmer sows the word. Some peo
Thumbnail
Mark 4:13一20 Then Jesus said to them, "Don't you understand this parable? How then will you understand any parable? The farmer sows the word. Some peo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