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當「好人」了!找到真正的幸福之道──讀《不是你犯小人,而是你太想當好人》有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不是你犯小人,而是你太想當好人》這本書,讓我重新思考了一個常見的迷思:我們是否過於在意他人的感受,卻忘了自己真正的需求?這本書讓我理解,很多人際關係中的煩惱,源於過度的「好人心態」。這種心態,不僅讓我們忽略自身的幸福,更讓我們在人際互動中逐漸喪失主導權。書中有一句話讓我深受觸動:「幸福就是以自我為中心,不要試圖當好人,這樣會觸發平衡機制,別人就會變成壞人。」讓我們來深入探討這些道理,看看如何擺脫這種「好人困境」。


一、放棄「好人」角色,才能找到真正的朋友


書中舉了一個例子:當一個人決心放棄「好人」的角色後,那些曾經帶來負面情緒的朋友逐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更真誠、更交心的朋友。這段話讓我意識到,我們身邊的人往往會根據「平衡」的原則來調整行為。當我們選擇當「好人」、總是替對方著想,反而會不自覺地助長了他們的負面行為。對方可能會覺得這是「平衡」,於是漸漸對我們產生不合理的期待,甚至濫用我們的善意。最終,我們在人際關係中不僅感到無力,也變得更加痛苦。


這種人際「恆定性」,是很多人際煩惱的根源。我們時常抱持著「我對他好,他也會對我好」的期望,卻往往適得其反。所以,真正能夠長久維持的關係,來自於雙方的平等,而非一方無限度地遷就另一方。學會放棄「好人」角色,能讓我們更清楚地辨識誰才是真正值得交往的朋友。


二、過度的「好意」:當好人卻不被感激的原因


有時候,我們因為太過於考慮別人的需求,反而忽略了自己的感受。然而,這種「好意」反而可能被對方視為理所當然,甚至有時會覺得不夠好。這就是書中提到的「好意失敗」的原因。我們愈是「為對方著想」,對方反而愈來愈難以滿足,甚至漸漸變成只會接受而不會付出。


這種現象不僅讓我們感到心累,也讓人際關係逐漸失去平衡。與其成為「好人」,我們不妨學習成為一個「貼心的人」。書中提到,如果有人跌倒,貼心的人會先觀察而非立即伸出援手,因為貼心的人相信對方可以自己站起來。這樣的態度,不僅尊重了他人的成長過程,也避免了對方對我們的依賴。這種「適當的幫助」,反而更能加深彼此的信任,避免過度「好意」帶來的壓力與困擾。


三、重新啟動「開心・不開心」的感受開關


人際關係中的困惑往往源於過度在意他人的情緒,讓我們逐漸麻痺自己的感受。書中提到,每個人心中都有「開心・不開心」的感受開關,但如果我們一味地迎合他人,這個開關就會逐漸失靈。我們可能會變成不斷為他人感受負責,而忽略了自己內心的聲音。


我發現,許多壓力來自於長期的壓抑和忽視,當我們不懂得拒絕時,對方也無法得知我們的真實感受。因此,開始重視自己的開心與否是一個重要的轉折。當我們能夠明確地表達自己「不開心」的情緒時,周圍的人自然會對我們改觀,開始尊重我們的界線。這樣的改變,不僅讓我們減少壓力,還能讓人際互動變得更為健康。


四、以自我為中心,不是自私,而是一種智慧


「幸福就是以自我為中心」,這句話在書中多次強調,但它並非教導我們忽視他人,而是讓我們重新檢視生活的重心。我們常常被「做好人」的觀念束縛,以為照顧他人的感受就是幸福的來源。但事實上,這樣做不僅讓自己疲憊,還可能引來人際上的誤解與困擾。


當我們以自己為中心,認真聆聽內心的聲音,並按照自己的需求行動時,反而能讓生活更有序,並吸引與自己志同道合的人。書中提到的「世界是以自己為中心而轉動的」,並非要求我們自私自利,而是提醒我們,每個人都是自己世界的中心。我們不需要將他人放在自己的核心位置,而是讓自己成為主導生活的那個人。這樣的態度不僅讓我們感到自在,也能吸引真正理解和支持我們的人。


五、釋放情緒,才能真正面對現實


在書中,作者特別強調了「釋放被壓抑的感受」的重要性。很多人因為害怕衝突,選擇壓抑自己的情緒,結果往往導致更多的負面影響。壓抑憤怒,不僅會讓我們在他人眼中顯得懦弱,也會讓我們的生活逐漸失去掌控。這種自我壓抑,只會讓自己在別人面前失去尊嚴。


試著釋放真實的感受,無論是喜悅還是憤怒,都可以讓我們的心靈獲得釋放。在這樣的過程中,我們不僅會更了解自己,也能找到自己的情緒底線。當我們願意面對內心真正的需求,並且勇敢地表達時,就不會再為他人而委屈自己,這才是通往幸福的真正道路。


六、以自我為中心,吸引真正重要的人


當我們開始將重心放回自己身上時,會逐漸發現身邊的社交圈發生了改變。不再一味討好他人後,真正的朋友會留下,而那些無法接受真實的我們的人則會自然而然地遠離。這種過程不僅讓生活更加純粹,也讓我們有更多的空間去認識對自己有意義的人。


書中提到:「生活以自我為中心,落實『把自己的感受放在第一』,自然會發現自己的吸引力愈來愈強大。」當我們能夠坦然面對自己內心的需求,並且將這些需求轉化為行動,就能吸引到志同道合的人。這樣的轉變,讓我們不再被人際困擾,也能以更加真誠的方式經營自己的人生。


結語


《不是你犯小人,而是你太想當好人》提醒我們,不要為了別人而委屈自己。只有當我們重視自己的需求,並願意真誠地表達感受時,才能真正找到屬於自己的幸福。當我們從「好人」的角色中解放出來,生活將會變得更輕鬆,而身邊的人際關係也會更為純粹和穩定。


所以,試著從今天開始,以自我為中心,不再過度在意他人的感受,學會尊重自己的情緒和需求吧!幸福並非依賴他人而來,而是源自我們內心的平靜與滿足。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YC Life 碎碎念
2會員
29內容數
我是一位系統分析師,名副其實的打工仔;內心富含正義但卻是個膽小鬼。
YC Life 碎碎念的其他內容
2025/04/25
前言 在當今資訊爆炸的數位時代,個人與專業人士普遍面臨著資訊過載的挑戰。大量的數位檔案、筆記、電子郵件和書籤散落在各處,導致尋找關鍵資訊耗時費力,重要想法與計畫容易遺失在混亂之中,進而引發壓力和焦慮 1。為了應對此挑戰,一個清晰、有效且易於維護的數位資訊組織系統變得至關重要。 PARA 方法應運
2025/04/25
前言 在當今資訊爆炸的數位時代,個人與專業人士普遍面臨著資訊過載的挑戰。大量的數位檔案、筆記、電子郵件和書籤散落在各處,導致尋找關鍵資訊耗時費力,重要想法與計畫容易遺失在混亂之中,進而引發壓力和焦慮 1。為了應對此挑戰,一個清晰、有效且易於維護的數位資訊組織系統變得至關重要。 PARA 方法應運
2025/03/18
你是否也曾多次嘗試減肥,卻總是難以持久? 面對琳瑯滿目的減肥方法,是否感到迷茫而無力? 或許,你需要的並非更複雜的計畫,而是回歸更簡約、更自然的健康之道—— 「斷食」。 今天,我們將以《斷食全書》為指引,聚焦「隔日斷食法 (Alternate-Day Fasting, ADF)」,探討其科學原
Thumbnail
2025/03/18
你是否也曾多次嘗試減肥,卻總是難以持久? 面對琳瑯滿目的減肥方法,是否感到迷茫而無力? 或許,你需要的並非更複雜的計畫,而是回歸更簡約、更自然的健康之道—— 「斷食」。 今天,我們將以《斷食全書》為指引,聚焦「隔日斷食法 (Alternate-Day Fasting, ADF)」,探討其科學原
Thumbnail
2025/03/17
常常認為,也真的這樣做「我有運動,所以我可以多吃一點」,殊不知這樣的想法根本是減肥的大忌,劇烈運動一小時,消耗的熱量可能有 300 大卡,但抱著犒賞自己的心態,點了一份鹽酥雞套餐,吃了 2000 大卡,這樣的比例並不符合原則,所以,我想從根本上調整心態,運動並不是以減輕體重做為出發點,運動的目的是讓
Thumbnail
2025/03/17
常常認為,也真的這樣做「我有運動,所以我可以多吃一點」,殊不知這樣的想法根本是減肥的大忌,劇烈運動一小時,消耗的熱量可能有 300 大卡,但抱著犒賞自己的心態,點了一份鹽酥雞套餐,吃了 2000 大卡,這樣的比例並不符合原則,所以,我想從根本上調整心態,運動並不是以減輕體重做為出發點,運動的目的是讓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討好型人格和冷漠之間的平衡,如何成為一個溫柔卻不委屈自己,有界線卻能與人靠近的成熟大人。文章提出幾個方法,幫助讀者從情緒覺察、設立界線到內在對話的轉變,最終找到內在平衡,成為一個「剛剛好的自己」。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討好型人格和冷漠之間的平衡,如何成為一個溫柔卻不委屈自己,有界線卻能與人靠近的成熟大人。文章提出幾個方法,幫助讀者從情緒覺察、設立界線到內在對話的轉變,最終找到內在平衡,成為一個「剛剛好的自己」。
Thumbnail
這本書旨在幫助讀者找回真正的自己,並學習愛自己。文章指出,許多人因為社會角色和他人期望而迷失自我,建議讀者擺脫對他人眼光的依賴,並學會享受當下,不再被各種「癮」所控制。愛自己並不是沒有條件的付出,而是接納真實的自己,原諒過去的傷害。最後,誠摯推薦讀者閱讀《弄丟自己的你,過得有點辛苦吧》一書。
Thumbnail
這本書旨在幫助讀者找回真正的自己,並學習愛自己。文章指出,許多人因為社會角色和他人期望而迷失自我,建議讀者擺脫對他人眼光的依賴,並學會享受當下,不再被各種「癮」所控制。愛自己並不是沒有條件的付出,而是接納真實的自己,原諒過去的傷害。最後,誠摯推薦讀者閱讀《弄丟自己的你,過得有點辛苦吧》一書。
Thumbnail
探討《不是你犯小人,而是你太想當好人》這本書的核心觀點,提醒我們放棄過度好人的心態,以自我為中心才能找到真正的幸福。透過書中的見解,將瞭解放棄「好人」角色的重要性,明白適當的幫助才能增進人際關係的健康,並學會釋放壓抑的情感,創造真誠的社交環境。最後,這番思考教我們尊重自己的需求與情感,尋找內心平靜。
Thumbnail
探討《不是你犯小人,而是你太想當好人》這本書的核心觀點,提醒我們放棄過度好人的心態,以自我為中心才能找到真正的幸福。透過書中的見解,將瞭解放棄「好人」角色的重要性,明白適當的幫助才能增進人際關係的健康,並學會釋放壓抑的情感,創造真誠的社交環境。最後,這番思考教我們尊重自己的需求與情感,尋找內心平靜。
Thumbnail
我在文章【成年人必修:不再與爛人內耗,找到自己幸福生活的態度,你需要這3個對關係的認知】提到,你會被你平時來往的人拖累,他們正在阻擋你成為你想要成為的更好的人。 你身邊是否有常常抱怨的人呢? 遠離他們,你才有機會真的成為你想要的樣子。
Thumbnail
我在文章【成年人必修:不再與爛人內耗,找到自己幸福生活的態度,你需要這3個對關係的認知】提到,你會被你平時來往的人拖累,他們正在阻擋你成為你想要成為的更好的人。 你身邊是否有常常抱怨的人呢? 遠離他們,你才有機會真的成為你想要的樣子。
Thumbnail
有讀者在如何判斷自己是真好人,還是自我安慰的好人?下面留言: 「所以結論是什麼 大部分內容跟你標題的問題有什麼關係?」 在讀者留言的那篇文章是以男性角度去探討我們被女人說好人,背後的意思是什麼,以及多數男人誤會的意思,結論是不用視為自己是好人,而是要以自身利益開始打造吸引力,而不是追求所謂好人或壞
Thumbnail
有讀者在如何判斷自己是真好人,還是自我安慰的好人?下面留言: 「所以結論是什麼 大部分內容跟你標題的問題有什麼關係?」 在讀者留言的那篇文章是以男性角度去探討我們被女人說好人,背後的意思是什麼,以及多數男人誤會的意思,結論是不用視為自己是好人,而是要以自身利益開始打造吸引力,而不是追求所謂好人或壞
Thumbnail
《被討厭的勇氣》是多年前在書局裡看到書名與副標後,回家在TAZZE上面看到有人在販售二手書,立馬下單的一本書。記得那時候的我對自己相當沒有自信,應該可以說是自卑吧!心裡總有許多負面的思考,看待人事物也總會以悲觀的角度去解讀,常常會覺得無論我怎麼做別人都不會喜歡我的感覺。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剛開始培養
Thumbnail
《被討厭的勇氣》是多年前在書局裡看到書名與副標後,回家在TAZZE上面看到有人在販售二手書,立馬下單的一本書。記得那時候的我對自己相當沒有自信,應該可以說是自卑吧!心裡總有許多負面的思考,看待人事物也總會以悲觀的角度去解讀,常常會覺得無論我怎麼做別人都不會喜歡我的感覺。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剛開始培養
Thumbnail
《好人只會越當越委屈,不要讓當好人成為你的壞習慣》 這本書直接打中我的心! 我是一個很容易受到情緒動員的人,只要別人說什麼、要求什麼我都是好好好,但是沒有想到這些好好好總是得不到回報,我不要再當好人了啦!
Thumbnail
《好人只會越當越委屈,不要讓當好人成為你的壞習慣》 這本書直接打中我的心! 我是一個很容易受到情緒動員的人,只要別人說什麼、要求什麼我都是好好好,但是沒有想到這些好好好總是得不到回報,我不要再當好人了啦!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