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的目的不是減肥,而是為了健康

運動的目的不是減肥,而是為了健康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常常認為,也真的這樣做「我有運動,所以我可以多吃一點」,殊不知這樣的想法根本是減肥的大忌,劇烈運動一小時,消耗的熱量可能有 300 大卡,但抱著犒賞自己的心態,點了一份鹽酥雞套餐,吃了 2000 大卡,這樣的比例並不符合原則,所以,我想從根本上調整心態,運動並不是以減輕體重做為出發點,運動的目的是讓我的體態變好,身體變的健康。

接下來,我會從 腦科學、營養學、運動生理學 的角度支撐你的觀點,並提供詳細的執行方法,幫助你真正改變心態。


🔬 為什麼「運動 ≠ 減肥」?這些科學證據支持你的想法

1️⃣ 運動消耗的熱量遠比想像中少(運動不能「抵消」暴食)

  • 劇烈運動 1 小時大約消耗 300~600 大卡,但 一份鹽酥雞套餐可能高達 1500~2000 大卡,這樣的能量差距,光靠運動難以彌補。
  • 研究顯示人們高估運動消耗的熱量,低估飲食攝取的熱量,這是導致運動後暴食的關鍵原因之一。

結論:如果目標是減脂,運動是輔助,飲食才是關鍵!


2️⃣ 運動的真正價值:改變體態,而非體重

  • 重訓和運動能提高肌肉比例,即使體重沒變,身形卻會更緊實、好看。
  • 身體組成比體重更重要:同樣 60 公斤,一個人可能看起來很結實,另一個人卻可能體脂率偏高。

結論:應該關注體態變化,而非體重數字。


3️⃣ 運動的重點是健康,而非「燃燒脂肪」

  • 運動能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的風險
  • 運動能改善睡眠品質、減少壓力,這些都與「減脂」間接相關。
  • 運動能提升胰島素敏感性,讓身體更有效利用能量,而不是囤積脂肪

結論:運動的價值不只是燃燒卡路里,而是讓身體更健康、更有效率地運作!


📌 如何實踐?這 3 個核心原則讓你真正改變心態

🔹 原則 1:用「體態」和「健康指標」取代體重數字

  • 停止每天量體重,改用更科學的指標:
    ✅ 體脂率、腰臀比(WHR)✅ 肌肉圍度(例如大腿、手臂)✅ 鏡子裡的體態變化(而非體重機數字)
  • 專注在「變得更結實」而非「變輕」

🎯 執行方法

📌 每 2 週拍一次身體對比照(不要每天照,這樣變化更明顯)

📌 記錄身體數據,但不執著於體重



🔹 原則 2:運動不為了「補償」飲食,而是建立規律習慣

  • 錯誤心態:「運動是為了吃更多」 → 容易陷入暴食循環
  • 正確心態:「運動讓我變得更健康、更有活力、更有自信」

🎯 執行方法

📌 運動完的獎勵不是「食物」,而是「正向強化」


✅ 例如運動後泡個熱水澡、聽喜歡的音樂、讓自己放鬆,而不是「吃一頓大餐」。📌 找到讓你開心的運動方式,例如跳舞、爬山、游泳,而不是逼自己做討厭的運動。



🔹 原則 3:用「營養」的角度看待食物,而不是「熱量」

  • 不要用「好壞」來區分食物,而是考慮它能給身體什麼營養
  • 食物不只是熱量,而是「幫助身體運作的燃料」

🎯 執行方法

📌 用「營養密度」來挑選食物(高蛋白、高纖維、健康脂肪)

錯誤心態:「我要減肥,所以不能吃鹽酥雞」→ 容易報復性暴食

正確心態:「我想變健康,所以偶爾吃,但不會天天吃」


📌 如果真的想吃高熱量食物,設定「高級享受法則」

寧願吃 300 元的高級蛋糕,也不要吃 50 元的廉價加工甜點(品質 vs 份量)



📝 結論:重新定義運動與飲食的關係

錯誤觀念正確觀念

運動是為了燃燒卡路里

運動是為了提升健康、體態、活力

運動完可以吃更多

運動不是「補償」,而是「習慣」

減肥最重要的是體重數字

重點是體脂率、體態、肌肉比例

食物分成「好」或「壞」

所有食物都可以吃,重點是頻率與份量


🎯 簡單行動計畫(適合馬上開始)

1️⃣ 設定「非體重」的進步標準(例:腰圍變小、體態變好)

2️⃣ 運動的目標是「提升健康」,不是「燃燒卡路里」

3️⃣ 運動後避免用食物獎勵自己,改用其他方式(如泡澡、聽音樂)

4️⃣ 培養「高品質食物習慣」,而不是完全禁止某種食物

5️⃣ 找一種讓你享受的運動,而不是逼自己做討厭的訓練


這樣你才能真正 享受運動、擁抱健康,而不是陷入「運動 → 暴食 → 罪惡感」的循環! 💪

avatar-img
YC Life 碎碎念
2會員
29內容數
我是一位系統分析師,名副其實的打工仔;內心富含正義但卻是個膽小鬼。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YC Life 碎碎念 的其他內容
你是否也曾多次嘗試減肥,卻總是難以持久? 面對琳瑯滿目的減肥方法,是否感到迷茫而無力? 或許,你需要的並非更複雜的計畫,而是回歸更簡約、更自然的健康之道—— 「斷食」。 今天,我們將以《斷食全書》為指引,聚焦「隔日斷食法 (Alternate-Day Fasting, ADF)」,探討其科學原
當壞事發生時,我們可以透過 4A 法則(接受事實、調整情緒、分析對策、達成行動)將困境轉化為成長機會。✨ 接受現實,別糾結過去;調整情緒,穩定心態;分析對策,找到解決方案;立即行動,快速前進!🚀 別讓焦慮偷走你的現在,行動比完美更重要。人生只有一次,請勇敢迎戰,讓每一次挑戰都成為成長的機會!
探討《不是你犯小人,而是你太想當好人》這本書的核心觀點,提醒我們放棄過度好人的心態,以自我為中心才能找到真正的幸福。透過書中的見解,將瞭解放棄「好人」角色的重要性,明白適當的幫助才能增進人際關係的健康,並學會釋放壓抑的情感,創造真誠的社交環境。最後,這番思考教我們尊重自己的需求與情感,尋找內心平靜。
成功的業務推廣並不單靠銷售技巧,更在於建立客戶信任。本文將探討如何透過有效的交流策略、需求探詢和簡報技巧來贏得客戶的心,並維護長期的業務關係。發現壓力中的放鬆技巧,瞭解不同客戶的反應,從而形成良好的互動。無論是面對決策猶豫的客戶還是直接拒絕的回應,業務員都能夠有效應對,並將焦點放在未來的合作機會上。
運用表達的能力,讓否定變成肯定 千算萬算卻算不到人的喜新厭舊。這幾十斤的椪柑怎麼辦 ? 如果我用強硬的態
你是否也曾多次嘗試減肥,卻總是難以持久? 面對琳瑯滿目的減肥方法,是否感到迷茫而無力? 或許,你需要的並非更複雜的計畫,而是回歸更簡約、更自然的健康之道—— 「斷食」。 今天,我們將以《斷食全書》為指引,聚焦「隔日斷食法 (Alternate-Day Fasting, ADF)」,探討其科學原
當壞事發生時,我們可以透過 4A 法則(接受事實、調整情緒、分析對策、達成行動)將困境轉化為成長機會。✨ 接受現實,別糾結過去;調整情緒,穩定心態;分析對策,找到解決方案;立即行動,快速前進!🚀 別讓焦慮偷走你的現在,行動比完美更重要。人生只有一次,請勇敢迎戰,讓每一次挑戰都成為成長的機會!
探討《不是你犯小人,而是你太想當好人》這本書的核心觀點,提醒我們放棄過度好人的心態,以自我為中心才能找到真正的幸福。透過書中的見解,將瞭解放棄「好人」角色的重要性,明白適當的幫助才能增進人際關係的健康,並學會釋放壓抑的情感,創造真誠的社交環境。最後,這番思考教我們尊重自己的需求與情感,尋找內心平靜。
成功的業務推廣並不單靠銷售技巧,更在於建立客戶信任。本文將探討如何透過有效的交流策略、需求探詢和簡報技巧來贏得客戶的心,並維護長期的業務關係。發現壓力中的放鬆技巧,瞭解不同客戶的反應,從而形成良好的互動。無論是面對決策猶豫的客戶還是直接拒絕的回應,業務員都能夠有效應對,並將焦點放在未來的合作機會上。
運用表達的能力,讓否定變成肯定 千算萬算卻算不到人的喜新厭舊。這幾十斤的椪柑怎麼辦 ? 如果我用強硬的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