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英惠活在2024?」韓江《素食者》揭露壓抑下的個人追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韓江的《素食者》描寫了女主角英惠在家庭與社會的壓迫下,選擇以拒絕肉食、逃避人際關係來追求內心平靜的掙扎與痛苦。小說中,英惠的「素食」是對身體和自由的最後掌控,但她最終卻被社會孤立、被家人視為異類,甚至被醫療系統當作精神病患來對待。這個故事細膩地揭露出性別、身心自由與社會壓力的交織,讓人不禁思考:「若英惠活在2024年,她的命運會不會有所不同?」🤔

raw-image


 📖 追求自由代價


在《素食者》中,韓江以英惠為主角,呈現出她在異常夢境後決心開始吃素,逐步與現實世界割裂的過程。這個轉變讓她被家人視為「異類」、被醫療體系視為「病患」。正如書中所說的:「我一點都不餓,也沒有食慾……我只是覺得不應該再吃肉了。」這一宣言標誌了她的抗爭,但她的選擇並未得到理解,反而激發出更多壓迫。

英惠的素食決定象徵她尋找自我、脫離壓抑的嘗試。從家人的不解到丈夫的背叛,社會規範不斷將她推向孤獨。這是韓江想傳遞的訊息:一個人要追求真正的自由,必須面對的巨大社會代價。

 🌍 英惠在2024年會面對什麼樣的世界?


如果英惠活在2024年,情況會不會有所不同?二十年來,東亞在性別、心理健康和個人價值上經歷了顯著的變遷。

 1. 性別平等觀念提升

台日韓近年在性別平等議題上進展顯著。台灣率先通過同婚法案,性別平等意識深入教育體系,而韓國的女性主義運動也日益強勢。雖然仍存在挑戰,但現代社會對女性的包容度較過去高得多。

2024年的英惠或許能擁有更多發聲機會和社會支持,不必僅以「素食」來表達對身體自主的渴望。

 2. 心理健康意識增加:

心理健康意識在過去二十年逐步提升,特別是在台灣,社會對心理健康的接納度顯著增加。即便在韓國,#MeToo運動和年輕世代的影響,也促使心理健康逐漸被重視。假如英惠在現代,她有更多機會得到專業協助,而不是被迅速定義為「異常」。

raw-image


 🧑‍🤝‍🧑 英惠若是男性,是否會有所不同?


假設英惠是一名男性,性別角色帶來的壓力或許會有不同面貌,但男性選擇素食依然會挑戰東亞的傳統觀念,特別是在韓國這樣重視男性陽剛氣質的社會中,英惠的性別轉換為男性會讓作品的核心議題從女性對抗父權體系的角度,轉向對「男性如何逃離社會框架」這一問題的探索。社會對男性的批判可能更集中在「不負責任」或「逃避責任」的角度上,而非僅僅是對「異類」的排斥。


心理健康對男性來說往往是更隱蔽的議題,因為他們普遍承受著不表露脆弱、不向外界求助的隱性壓力。英惠的極端選擇和崩潰,在男性角色身上可能更具有震撼力,因為這樣的行為違反了人們對男性的傳統期望,也因此更能突出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若英惠是男性,他仍需面對家庭和社會的無法理解,但可能更有空間去重新定義自己的生活。

raw-image


 🌱 素食風氣的崛起:英惠的選擇在現代被接受嗎?


隨著健康飲食和環保意識的興起,素食在東亞地區也逐漸被視為生活方式而非異類行為。台灣的素食風氣快速發展,而日本和韓國也開始接受蔬食,餐飲業出現更多蔬食選項。在這個時代,英惠的選擇可能不再孤立,甚至視為健康飲食的一種生活方式。


 ✨ 《素食者》不僅講述了英惠的故事,更反映了東亞社會中的個人與集體的張力。性別平等、心理健康、婚姻價值和飲食文化的蛻變,讓我們反思近20年間東亞社會的成長與挑戰。現代的英惠可能擁有更多選擇,而這個故事確實讓人感到挫敗,追求自由與自我價值的過程中,我們仍需要付出非常大的代價。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台北女子讀書時間
9會員
28內容數
關於閱讀和生活,這裡分享閱讀與人生
2025/04/15
近期川普政府的關稅政策在全球經濟海面掀起波瀾,股市震盪不已,牽動著每一位投資者的心。在這樣一個充滿不確定性的時代,我們不禁要問:什麼才是真正能抵抗風險、帶來長久幸福感的基石?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個或許與傳統投資觀念有所不同的觀點,它來自書籍《重啟人生》
Thumbnail
2025/04/15
近期川普政府的關稅政策在全球經濟海面掀起波瀾,股市震盪不已,牽動著每一位投資者的心。在這樣一個充滿不確定性的時代,我們不禁要問:什麼才是真正能抵抗風險、帶來長久幸福感的基石?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個或許與傳統投資觀念有所不同的觀點,它來自書籍《重啟人生》
Thumbnail
2025/03/30
《清晨5點俱樂部》強調,每天清晨5點起床,透過20/20/20原則(20分鐘運動、20分鐘反思、20分鐘學習)打造高效「Me Time」,幫助個人成長與財富累積。早晨是一天中最純粹、不受干擾的時段,適合鍛鍊自律、提升專注力,為事業與財務決策奠定基礎。
Thumbnail
2025/03/30
《清晨5點俱樂部》強調,每天清晨5點起床,透過20/20/20原則(20分鐘運動、20分鐘反思、20分鐘學習)打造高效「Me Time」,幫助個人成長與財富累積。早晨是一天中最純粹、不受干擾的時段,適合鍛鍊自律、提升專注力,為事業與財務決策奠定基礎。
Thumbnail
2025/03/22
這篇文章介紹時間管理經典書籍《搞定》(Getting Things Done, GTD),並分享其核心概念、實用技巧及對生活工作的提升效益,例如:降低壓力、提升決策品質、專注力及掌控感。文章也摘錄書中精髓,並說明GTD不只是一種生產力工具,更是一種人生策略,幫助讀者聚焦真正有意義的工作。
Thumbnail
2025/03/22
這篇文章介紹時間管理經典書籍《搞定》(Getting Things Done, GTD),並分享其核心概念、實用技巧及對生活工作的提升效益,例如:降低壓力、提升決策品質、專注力及掌控感。文章也摘錄書中精髓,並說明GTD不只是一種生產力工具,更是一種人生策略,幫助讀者聚焦真正有意義的工作。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韓江的《素食者》透過英惠拒絕肉食的故事,探討社會壓迫、女性自主權和精神崩潰等議題。英惠的行為並非單純的飲食習慣改變,而是對社會框架和個人壓力的極端反抗。小說引發讀者反思社會期待、女性處境以及個人在社會壓力下的生存狀態。
Thumbnail
韓江的《素食者》透過英惠拒絕肉食的故事,探討社會壓迫、女性自主權和精神崩潰等議題。英惠的行為並非單純的飲食習慣改變,而是對社會框架和個人壓力的極端反抗。小說引發讀者反思社會期待、女性處境以及個人在社會壓力下的生存狀態。
Thumbnail
閱讀《素食者》,你會被女主角英惠突然不吃肉、改吃素的謎團吸引,想要知道她突然改變的真實原因。作者始終沒有讓英惠以獨白的形式詳細闡述,但隨著她的夢境、以及日漸展開的劇情,讀者會慢慢體會到: 《素食者》是關於女性隱隱反抗的故事。 故事分成三個部分:以英惠丈夫為第一人稱視角的「素食主義者」、以其姐仁惠
Thumbnail
閱讀《素食者》,你會被女主角英惠突然不吃肉、改吃素的謎團吸引,想要知道她突然改變的真實原因。作者始終沒有讓英惠以獨白的形式詳細闡述,但隨著她的夢境、以及日漸展開的劇情,讀者會慢慢體會到: 《素食者》是關於女性隱隱反抗的故事。 故事分成三個部分:以英惠丈夫為第一人稱視角的「素食主義者」、以其姐仁惠
Thumbnail
韓江的《素食者》描寫了女主角英惠在家庭與社會的壓迫下,選擇以拒絕肉食、逃避人際關係來追求內心平靜的掙扎與痛苦。小說中,英惠的「素食」是對身體和自由的最後掌控,但她最終卻被社會孤立、被家人視為異類,甚至被醫療系統當作精神病患來對待。這個故事細膩地揭露出性別、身心自由與社會壓力的交織,讓人痛苦
Thumbnail
韓江的《素食者》描寫了女主角英惠在家庭與社會的壓迫下,選擇以拒絕肉食、逃避人際關係來追求內心平靜的掙扎與痛苦。小說中,英惠的「素食」是對身體和自由的最後掌控,但她最終卻被社會孤立、被家人視為異類,甚至被醫療系統當作精神病患來對待。這個故事細膩地揭露出性別、身心自由與社會壓力的交織,讓人痛苦
Thumbnail
從未讀過韓國作家的書,因為文學獎挑了韓江的《素食者》來讀,原先帶著一絲擔憂,怕是太過沈重、難以消化的作品,看完反倒覺得氛圍平靜,只是有無以名狀的深刻的憂傷,不曉得到底藏在哪裡。 故事分成三個章節,以三個不同人物視角書寫同一件事情的發生:英惠的老公、英惠姐姊的老公、英惠姊姊。 英惠算是故事主線,是那
Thumbnail
從未讀過韓國作家的書,因為文學獎挑了韓江的《素食者》來讀,原先帶著一絲擔憂,怕是太過沈重、難以消化的作品,看完反倒覺得氛圍平靜,只是有無以名狀的深刻的憂傷,不曉得到底藏在哪裡。 故事分成三個章節,以三個不同人物視角書寫同一件事情的發生:英惠的老公、英惠姐姊的老公、英惠姊姊。 英惠算是故事主線,是那
Thumbnail
如果有一個人表明自己不吃肉,是否就很容易被歸類為因為宗教信仰或環保概念而成為「素食者」呢?難道,不吃肉不能單純只是個人的喜好,非得要被冠上「素食者」的標籤嗎? 韓國小說家韓江的《素食者》透過決定停止食肉來表達對於壓迫的抗拒,無論是童年時期遭受家暴、婚姻裡被丈夫指責、在精神病院被強制餵食等,
Thumbnail
如果有一個人表明自己不吃肉,是否就很容易被歸類為因為宗教信仰或環保概念而成為「素食者」呢?難道,不吃肉不能單純只是個人的喜好,非得要被冠上「素食者」的標籤嗎? 韓國小說家韓江的《素食者》透過決定停止食肉來表達對於壓迫的抗拒,無論是童年時期遭受家暴、婚姻裡被丈夫指責、在精神病院被強制餵食等,
Thumbnail
本次雙週報喵嗚跟夏夜筱薔,捎來春意,分享一本小說,《素食者》、以及一篇對談實錄:魏明毅X胡慕情對談《受苦的倒影》。截然不同的兩個文體,不意外地是對於「人在結構下的社會性受苦」主題的相互映照,向現代社會提出詰問。
Thumbnail
本次雙週報喵嗚跟夏夜筱薔,捎來春意,分享一本小說,《素食者》、以及一篇對談實錄:魏明毅X胡慕情對談《受苦的倒影》。截然不同的兩個文體,不意外地是對於「人在結構下的社會性受苦」主題的相互映照,向現代社會提出詰問。
Thumbnail
2023年開始到現在讀了幾本書,生活卻因為雜事、過年等十分的繁忙,剛成為菸酒生的我也即將開學,沒有太多時間替每一本看過的書籍單獨寫長篇心得,因此想以本篇短心得簡單做個記錄,也跟大家分享這些書籍。 以下提到的書籍包含日韓小說、人文書籍以及兩部日本漫畫作品,內含一些劇透,還請會介意的人注意。
Thumbnail
2023年開始到現在讀了幾本書,生活卻因為雜事、過年等十分的繁忙,剛成為菸酒生的我也即將開學,沒有太多時間替每一本看過的書籍單獨寫長篇心得,因此想以本篇短心得簡單做個記錄,也跟大家分享這些書籍。 以下提到的書籍包含日韓小說、人文書籍以及兩部日本漫畫作品,內含一些劇透,還請會介意的人注意。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