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批評的背後真相 — 3步驟幫你分析批評並轉危為機!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C,最近我在工作中遇到了困擾,就是有時我會收到一些感覺不太公平的批評,讓我有點不知所措,你在職場上有遇過類似的情況嗎?應該怎麼調適和處理呢?」一位在大型企業內服務的朋友向我問道。


這個問題很常見,我自己也遇過,我回答:「面對批評,首先要做的是冷靜下來,客觀地分析批評的來源和本質,這些批評是來自上司、同事,還是其他人?了解他們的立場和動機,有助於你更全面地看待問題

如果批評很籠統,也沒有具體的問題,我們可以考慮主動尋求對話,用冷靜和專業的態度請對方具體說明問題,展現自己的誠意,以及希望與對方一起解決問題的立場,來促進更有效的溝通。」

 

朋友聽了之後還是一臉困惑,繼續詢問:「如果對方不願意具體說明,我該怎麼辦呢?如何保持自己的內心在面對批評時不被影響?」

 

「如果直接溝通無法解決問題,那有可能是對方無法明講的原因,比如我以前在剛接任PM時,原先全權負責某客戶的業務人員,直接在全辦公室人面前對我說:”我負責的案子,你不需要跟進。”對方說是擔心太多人插手會造成流程混亂,但其實在背後沒說出來的,是擔心流程改變可能降低自己對專案的掌控度。

在不同的情況下要有不同的處理方式,所以要培養自己看懂局勢及各種輔助的能力來應對;至於面對批評,我的看法是沒被批評的才是庸才,必須要明確自己的職業目標、持續學習和提升自己的專業技能、增強你的自信並保持競爭力,記住,一隻大象是不會受身旁螞蟻的作為影響的。」

--------------------

在職場中,批評是不可避免的,無論是來自上司、同事、或是外部合作夥伴。

而如何用冷靜和專業的態度處理批評,不僅對是情緒管理的考驗,更是專業能力的展現,本文將進一步探討應對批評的策略,讓我們在職場中轉危為機。

 

在專案管理中,衝突與批評不見得是壞事,有時還可能會刻意製造衝突來協助推進專案,對於這些批評,我們可以運用專案管理的「需求分析」和「風險管理」來進行應對,以便從批評中挖掘需求。


分析批評的潛在需求

即使批評表面上不公平,也可能反映了對方的某種隱藏需求或擔憂。例如,批評你的計畫可能是因為對方感到自己的目標被忽視、或者認為某些細節沒有被充分考量。

此時自己要先意識到自己的情緒,並停下情緒化反應,從專案需求的角度來看待批評,並尋求對方進一步說明,可以詢問對方:「是否可以具體說明有哪些細節需要調整?我們可以一起找到解決方案。」


用風險管理面對批評

批評往往是專案中的潛在風險信號。例如,上司的批評可能暗示著資源分配不均,同事的抱怨可能預示著團隊間的協作問題、或是感到自己的權益受損。

我們可以將批評轉化為風險清單中的一項,分析其可能的影響和應對措施,並在下一次討論會議中,主動提出風險預防計畫,例如重新分配資源或優化流程,主動展示自己的解決能力。


看清局勢並調整計畫

在對話中與業務人員的例子,我當時回覆:「我的工作是協助公司內部各種資源的調配更迅速,幫助客戶端與業務端減少溝通成本,我們對於”達成客戶需求”這個共同目標是一致的。」

不過對方真正擔心的是,原本業務人員各自下指令各自追蹤的情況,將會變成統一指令在我這邊分配後執行;於是,便會質疑流程的改變,是否對於順利推進進度真的有幫助?在我後續針對其需求建立更透明的回報機制、改善會議流程後,不管是客戶端、業務端、工廠端都感覺到指令更清晰、會議更流暢,讓整體工作效率有顯著的提升。

 

 

綜上所述,當在職場上遇到批評,大多是因為自己的位置或是正在做的事有一定的影響力,若是沒有任何影響力也不會有人要花時間批評你,此時正是審視自己與計畫,找到成長和提升的機會;因此,保持成長與開放心態,並客觀判斷批評的建設性,以便從批評中學習和改進。

除了工作本身的解決方案之外,我們也要花時間明確自己的職業目標、持續學習和提升專業技能、增強自信心並保持競爭力,才能超越這些批評,在職場中更加游刃有餘。

 

#CarryKuoOnBoard

 

延伸閱讀

解決事情前先處理情緒—兩個概念讓你提升關係品質

職場溝通激烈時,如何保持冷靜和有效溝通?

你的擔心成為我的壓力!—掌握向上管理與工作回報機制,讓主管不焦慮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CK On Board
367會員
249內容數
使用專案管理與商業分析的角度,分析並分享在職場與商場的所見所聞, 來與CK一起討論職場管理心法 & 人際關係心得吧!
CK On Board的其他內容
2025/04/14
職場魅力不只是外表與談吐,而是專業知識、溝通技巧與情緒智商的綜合展現。 必須持續學習與自我反思,透過專業能力與溝通藝術,在競爭職場中脫穎而出。
Thumbnail
2025/04/14
職場魅力不只是外表與談吐,而是專業知識、溝通技巧與情緒智商的綜合展現。 必須持續學習與自我反思,透過專業能力與溝通藝術,在競爭職場中脫穎而出。
Thumbnail
2025/03/26
主動提問是與主管高效合作的關鍵,提供思考、整理過的資料能幫助討論聚焦。 利用圖表化與數據化提問,不僅讓主管更容易理解,還能提升與AI協作的效率。
Thumbnail
2025/03/26
主動提問是與主管高效合作的關鍵,提供思考、整理過的資料能幫助討論聚焦。 利用圖表化與數據化提問,不僅讓主管更容易理解,還能提升與AI協作的效率。
Thumbnail
2025/03/24
主管如何讓團隊運作更順暢?掌握工作分配技巧的3個關鍵,提升團隊效率。 分配工作不只對人,在AI協作時代更要學會拆解流程引導AI,優化工作成果。
Thumbnail
2025/03/24
主管如何讓團隊運作更順暢?掌握工作分配技巧的3個關鍵,提升團隊效率。 分配工作不只對人,在AI協作時代更要學會拆解流程引導AI,優化工作成果。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職場受委屈?別只當受害者!本文教你用「戰略性思維」分析職場困境,找出主管針對你的原因,並提供應對策略,助你從情緒化反應轉為掌控局勢,在職場中提升影響力。
Thumbnail
職場受委屈?別只當受害者!本文教你用「戰略性思維」分析職場困境,找出主管針對你的原因,並提供應對策略,助你從情緒化反應轉為掌控局勢,在職場中提升影響力。
Thumbnail
當眾被主管指責是一種高壓情境,容易讓人愣住、尷尬,甚至影響職場信心。這種羞辱感來自於「社交威脅」,大腦會進入「戰或逃」模式,使我們難以即時回應。但如何應對,才不會影響自身的專業價值? 文章提供了 3 種應對策略,根據不同情境選擇合適的回應方式
Thumbnail
當眾被主管指責是一種高壓情境,容易讓人愣住、尷尬,甚至影響職場信心。這種羞辱感來自於「社交威脅」,大腦會進入「戰或逃」模式,使我們難以即時回應。但如何應對,才不會影響自身的專業價值? 文章提供了 3 種應對策略,根據不同情境選擇合適的回應方式
Thumbnail
職場霸凌讓人厭煩,但冷靜分析原因並採取對策,才能有效應對。本文探討職場霸凌的三個常見原因:學經歷太突出、太好說話、霸凌者內心恐懼。並提出對應策略:低調展現實力、設定界線、觀察對方的需求。文章強調保護自己、維持自身價值,並告誡讀者:做人可以善良,但不要無限度退讓。
Thumbnail
職場霸凌讓人厭煩,但冷靜分析原因並採取對策,才能有效應對。本文探討職場霸凌的三個常見原因:學經歷太突出、太好說話、霸凌者內心恐懼。並提出對應策略:低調展現實力、設定界線、觀察對方的需求。文章強調保護自己、維持自身價值,並告誡讀者:做人可以善良,但不要無限度退讓。
Thumbnail
最近職場霸凌層出不窮,這讓我在想:除了感到憤怒與轉發文章,我還能做些什麼? 於是想透過這篇文,來談談在面對職場上的隱形壓迫,甚至是惡意對待時,我們能如何自救,避免摔碎身心的重挫與悲劇。
Thumbnail
最近職場霸凌層出不窮,這讓我在想:除了感到憤怒與轉發文章,我還能做些什麼? 於是想透過這篇文,來談談在面對職場上的隱形壓迫,甚至是惡意對待時,我們能如何自救,避免摔碎身心的重挫與悲劇。
Thumbnail
職場霸凌,像遊戲中的挑戰,潛藏在表面和諧之下。學會識別霸凌行為,建立心理防線,及時反擊,將有助於保護自己的職場尊嚴。透過詳盡的策略和內在堅韌,能有效應對各種霸凌情況,營造健康的工作環境。
Thumbnail
職場霸凌,像遊戲中的挑戰,潛藏在表面和諧之下。學會識別霸凌行為,建立心理防線,及時反擊,將有助於保護自己的職場尊嚴。透過詳盡的策略和內在堅韌,能有效應對各種霸凌情況,營造健康的工作環境。
Thumbnail
面對職場中不可避免的批評,該如何調整情緒並化壓力為動力? 透過本文分享的3個步驟,幫你分析批評、超越批評並轉危為機!
Thumbnail
面對職場中不可避免的批評,該如何調整情緒並化壓力為動力? 透過本文分享的3個步驟,幫你分析批評、超越批評並轉危為機!
Thumbnail
在現代競爭激烈的職場中,面對各種挑戰和壓力是不可避免的。然而,我們可以學會如何化解這些緊張局勢,將其轉化為機會,讓自己在職場上更加成功。以下是4招,幫助您在職場求生求勝,轉危為機。
Thumbnail
在現代競爭激烈的職場中,面對各種挑戰和壓力是不可避免的。然而,我們可以學會如何化解這些緊張局勢,將其轉化為機會,讓自己在職場上更加成功。以下是4招,幫助您在職場求生求勝,轉危為機。
Thumbnail
面臨工作壓力或低潮,這篇文章適合所有感到心力交瘁的職場人士。 閱讀完這篇短文後,你將了解如何積極面對困境,並將壓力轉化為促使你前進的動力。 讓我們一同深入探討,重新定義你的職業生涯和個人發展。
Thumbnail
面臨工作壓力或低潮,這篇文章適合所有感到心力交瘁的職場人士。 閱讀完這篇短文後,你將了解如何積極面對困境,並將壓力轉化為促使你前進的動力。 讓我們一同深入探討,重新定義你的職業生涯和個人發展。
Thumbnail
職場是工作的地方,但也是充滿評價和被批評的地方。很多人對別人的評價都帶有目的性,評價行為只是滿足自己的個人動機,就會陷入巨大的陷阱,很難再跳出來。被念了,不代表我們錯了,相反,無論何時都要認可自己。每個人的想法和立場不同決定了處理方式的不同,把這當成一種性格磨煉,如果長官批評的對,我們改進,如果只是
Thumbnail
職場是工作的地方,但也是充滿評價和被批評的地方。很多人對別人的評價都帶有目的性,評價行為只是滿足自己的個人動機,就會陷入巨大的陷阱,很難再跳出來。被念了,不代表我們錯了,相反,無論何時都要認可自己。每個人的想法和立場不同決定了處理方式的不同,把這當成一種性格磨煉,如果長官批評的對,我們改進,如果只是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