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善行變成無法拒絕的責任時,
它便失去了原本的價值,轉而成為一種壓迫。
「道德是一種美德。」
這句話從古流傳至今,是我們傳承於血脈,融於骨子裡的素質涵養。
道德由心而生,體現於行為,付出於行動。
光從心出發,施者炙熱,受者暖心,聞著認同,觀者佩服。
道德最大的價值是它感染人心的力量,沒有金錢的誘惑,沒有權利的壓迫,只有心靈的滿足和慰藉,因此也被稱作美德。
比起義務,它更是一種榮譽。
榮譽的加冕有則錦上添花,無則秉持本分。
無對和錯,僅做與不做。
不是義務也不是責任,是體諒和包容。
打著同理心的名號,被逼迫做的事,是名為道德綁架的忍讓。
沒有發自內心的執行,就算做得再好也會有所牴觸。
當一切只是因為「應該」而執行,道德就失去了美的本質,紛爭也隨之而來。
它無法被要求,也無法被強求,只是存在著。
脆弱的經不起壓迫,卻又頑強的流傳。
雖然看不見也摸不著,但它依舊存在。
當心達到了一種高度,就算無人言語,我們也將自發傳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