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八佾第三)。
孔子說,『中原周邊的夷狄即使有君主,也不如中原諸國沒有君主呢!』 夷狄,泛指周邊遊獵民族,包括東稱夷。北稱狄,西稱戎,南稱蠻,是華夏民族對周邊民族的貶稱;諸夏,中原眾國;亡,無。
孔子是個文化中心論者,認為華夏農耕民族是文明先進的,所居住的中原地區是文明的中心。而周邊的遊獵民族是野蠻落後的,是未開化的地區。於是設想了這個極端情況,來闡述他的文化優越觀。
正常情況下,中原諸國都會君主。沒有君主的時期是很短暫的。一般出現在爭奪王位,勝負未分之時。舊君去世或被推翻,出現權力真空,新君又尚未勝出之際。這個是暫時的。總會分出勝負。『國不可一日無君』的政治共識,決定了『無君』狀態必然是不穩定而短暫的。而夷狄則沒有君主。這裡的『君』有特定的涵義,是指遵行儒家禮義的君王。夷狄的權位最高者,稱之為『王』或『首』,不稱為『君』。『夷狄之有君』是不可能的,而『諸夏之無君』則是暫時的。即便在兩種極端情況下,孔子也認為夷狄不如華夏,華夏勝過夷狄。
孔子還有段話,也表現出他的華夏文化優越感。
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子罕第九)。
孔子對學生說乾脆去夷狄那裡得了。這肯定是他的受挫後的氣話,不是真心所想。學生就問,『夷狄地區,太落後了,怎麼過得慣!』 陋,當指物質和文化都很落後。孔子很機智,回答到,『我們這樣的君子去那裡居住的話,就不落後了。』言下之意,華夏君子去周邊夷狄地區,就會改變那裡的落後。雖然這是氣話和戲言,但卻在不經意間真切流露出孔子內心的文化優越感和傲慢。
孔子意識到價值觀和社會習俗具有比政治制度更深沉、更廣泛和更強勁的作用,政治制度必須適應價值觀和靠價值觀來支撐。所謂『禮失求諸野』。華夏民族信奉忠孝價值和在日常生活中遵循相應的禮俗,即便暫時『無君』,也是文明的,也必然恢復到『有君』。就如美國聯邦政府『關門』,也不會嚴重影響美國人民的生活;而夷狄即使有君,但他們的日常生活仍然不忠不孝,野蠻而未開化,『有君』也是暫時的。就如假使讓美國總統來中國當政,他肯定無法施展,社會的基本面不會有什麼變化,也幹不長久。
這句話也是『夷夏之防』的思想來源。既然周邊民族比華夏民族落後,那就只能是『以夏變夷』,而不能『以夷變夏』。只能允許夷狄歸化華夏,而不能允許華夏採納夷狄的禮儀習俗。但儒家及華夏民族其實對『以夏變夷』不感興趣,沒有積極主動地去『以夏變夷』,只是不拒絕夷狄主動歸化華夏。
那到底華夏民族是不是比周邊民族更先進更文明呢?從生產方式及產出來看確實如此。華夏民族的農耕生產方式,靠在土地上勞動獲取經濟資源,比遊獵民族的掠奪方式更文明,產出也更高。游獵民族獲取經濟資源要麼直接靠捕獲或收取自然資源,要麼靠搶奪其它民族的經濟資源。但從價值觀和競爭規則而言,很難說有多大進步。遊獵民族的價值觀更接近於動物世界的『叢林法則』,力者能者為大為王,不唯老是從。人老了,體力智力衰退了,就會被年青人替代。基本上停留在動物的競爭法則水準。而華夏民族遵行『忠孝』價值。老人年紀大了,即使體力和智力衰退了,也掌握著權力和話語權,年青人必須得服從父母和老人。本質上仍然是『叢林法則』,弱肉強食,但在這個基礎之上附加了老人的權威,不完全以體力和智力為競爭的依據。就與動物相比較而言,在生產方式和競爭規則上,遊獵民族比華夏民族確實與動物更接近,稱其未開化也言之成理。
顯然,價值觀及競爭規則是與生產方式相適應的。農耕生產方式需要穩定的外部環境,老人的經驗也更重要,所以會對競爭有所抑制。而靠游獵獲取經濟資源,面臨的外部威脅大,必須通過激烈頻繁的競爭才能保持群落的戰鬥力,才能維持生存。如果說孔子及儒家的『忠孝』價值有什麼正面的歷史作用,那就是避免了遊獵民族那麼頻繁、激烈和殘酷的爭鬥;但負作用就是導致失去戰鬥力和協同能力,沒有抵禦外侮的能力,以至屢被來自北方的遊獵民族所侵襲和統治。
2018年5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