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0(三)14:00-16:00(博物館吧)
博物館新動態:直擊全球視野下的創新實踐
(談談近年國際博物館的最新動態與重要實踐)
去年上海朋友本想跟我談合作協助一工廠園區的設計案,所以有段時間借了好些關於展場、博物館,這類大空間的設計參考書籍翻閱。後來雖然因為眾多考量而沒有接下工作,但關於這樣的大空間量體該如何規劃,卻讓我開始有些感興趣起來~
在發現博物館吧The Museum Bar於這個月在台北有講座,雖還不確定自己接下來行程的我,仍是優先先去預約了聽講。(我不會說我是為了看美女才去的!哼~😏)
一開始的分享便是從2024 Museum + Heritage Show開始。馬上我就聽到了幾個熟悉的名詞,像是防火地毯、防火窗簾....。瞬間才想起,我們都只關注在每次的展覽要展些甚麼,可是周圍環境要如何保護這些展品可是更重要的啊!
(想起聽時間的女兒的podcast,有次提到從前歐洲女性服飾的大裙擺,便是經常在派對上引火燒身的可怕原因!!!)
這裡我還聽到個有趣的小知識~原來國外的博物館會希望熟知展品的館員能夠有能力規劃展場,因而有些方便人員自行規劃展場的軟件可以使用,能夠輕鬆地更換地板或牆面顏色,或是建立隔間牆與放上要展出的作品。我猜想應該和一些簡易化能夠讓素人使用自行做家裝規劃的線上系統類似。(台灣則是由研究人員做策展,會另有展場設計公司承接設計及工程)
而現今進步的科技,又增加了更多產品可以幫助博物館方更好的去針對展品做管理。不論是在記錄歸檔,或是可以及時連結現場警衛能夠得知什麼區域的展品出狀況,方便第一時間趕到所在位置等。
後半段的部分,我沒有拍太多照片記錄,因為更多說的不是物品,而是人,還有心。
這裡我想結合如何把這些分享也能同時應用在我們所生活的家來一起討論,讓講座能夠延伸到生活化的角角落落。
從博物館視角縮小看看我們的家
在我的沙龍中,其實也經常提到家應該以人為本,而不該淪為物品的收納處。今天博物館吧也提到展覽的意義在於「人」,讓我不禁精神一振,開心地感到共鳴~~
- 無障礙博物館:說到無障礙,我們想到的是各種措施,能夠方便身障者便於使用、行走、活動。但我們沒想到的是除了身障.還有我們看不到的無形障礙可能也困擾著不同的分眾,讓他們不方便參與博物館展覽。像是色盲、閱讀障礙、自閉症....等等。
這時我突然理解之間她有篇簡化介紹文字內容的貼文,其實就是對於不同需求的人們的重要性!再加上圖片輔助的話,就能讓更多人感覺容易親近了!
👉如何運用在家中:在上篇【閱讀】40歲後的人生下半場,我們都要活的舒心也開心時有提到關注銀髮族住家的議題。除了居家環境之外,其實出發點也需從身+心一起考慮。同理,不論處在甚麼樣的人生階段,我們該為自己塑造的"無障礙住家"其實不只是家中的設計規劃,你住的地方是否讓你自在放鬆呢?是不是也能支持你邁向夢想、塑造美好家庭呢?試著這樣問問自己吧~或許你會對家有著更不一樣的觀感!
- 家庭友好:像牛一般衝撞或是因為好玩而破壞展品的小小孩時有所聞。但教育從小做起卻又是令為人父母所重視的,所以不可能禁止孩童進入博物館。而過多人潮時,孩子也可能被擋住無法好好看展,針對大人所設計的展場和活動,孩子也可能感覺無聊。所以有些博物館開始注意到這些小小的觀賞者,特地為他們設定家庭日來參觀,也設計了讓孩童更感興趣的活動可以參與體驗。像是日本就曾在介紹家中的昆蟲時,做了蟑螂的造型服,讓孩子可以穿上並在設計的場域中看到家中的蟑螂視角(我內心一邊驚恐一邊驚訝於如此...貼心的設計!!!🤣🤣🤣)。除了可以更符合家庭需要外,也能更得到此分眾群體的心,讓大家更願意走進博物館吸收新知~
👉如何運用在家中:對於不同年齡層共居的家庭,擁有部分孩子的家具是我們最容易做到的。像是兒童書桌椅、幼兒餐椅或是餐具、便盆等物品。再延伸出去的話,家庭活動也會因為有了孩子而更多是可以親子共同體驗的的行程。不論是在家一起做三明治,或是一塊出國旅遊,讓孩子在做中學,並同時吸收進入學校或是社會前的相關知識便是家庭的重要責任。
- 社會議題:面向公眾的團體或名人總是會連帶肩上扛有社會責任,博物館也是。近年來偶爾會被提到的"展品的正義性",便是從不能說出口到逐步開始能夠去反思與分享的部分。像是收藏品的來源有可能是強取豪奪或連哄帶騙的取得,或是某個令人傷心的社會事件的紀錄,都可能在展覽的同時也傷害著相關後代的心。如何去平衡並仍舊能把這些帶有歷史意義的展品能夠公開在世人眼前,其實在展覽的背後需要考量的點很多。
而今天還有分享的便是流浪漢議題。透過導覽人員親自介紹某個曾在街頭流浪街友的物品,希望能夠導正社會觀感,能夠體諒有些人流落街頭並非自願,或是懶惰不作為。而是有可能遇到某些無法立即處理的人生議題,而被迫流浪街頭。而這些議題透過博物館而非社會局或是社工團體宣導,似乎參與者的視角與心情也會開始有些不同。不是因為這些群眾是弱勢團體需要同情,而是我們透過某些事件或是物品在短暫的瞬間體驗、經歷了對方的人生,用理解來增加同理,我覺得是很值得能夠被參考的做法。
👉如何運用在家中:聽過六度分隔理論(註一)嗎?那些看似我們不認識的人們其實可能是某人朋友的朋友。因此所有我們的作為與世界都是連結在一起的。選擇善良且實誠的方式去生活,選擇能夠幫助到他人及環境的產品都是可以間接讓世界變更好的方式。例如選有標示公平貿易的產品、拒絕凌虐麝香貓的咖啡豆品牌(心疼...印尼「麝香貓」遭爆不人道 疑「虐待脫毛」)、支持在生產過程中注重環境保育的商家(每一步都是疼痛...北極熊掌結冰球、疼痛難行 暖化是元兇)....我們能做的事看似很小,集結起來卻很大。環境浩劫是人類種種小事累積起來的,拯救地球我相信也是!
- 人類遺骸詮釋:人類遺骸在世界最知名的就是木乃伊吧!但在歷史各種事件之下,木乃伊變成了被交易的商品、被拿出來炫耀的展品、供人"開箱"娛樂的消遣品、被拿去磨成粉"吃掉"的藥品或繪畫時使用的顏料!我們似乎都忘了,他/她也曾經是個人。有名字、有故事、有親友的人!博物館現今也在反思並在某些地區開始有不一樣的展覽方式,試圖做出更多的互動,讓大家注意到我們更該關注的除了表面的埃及式華麗外,回歸本質帶著不一樣的心情去關注並尊重我們所看到的一切。
👉如何運用在家中:普通民眾的我們不太可能擺人類遺骸在家,但可能擺動物標本或是去世親人的物件或牌位在家中。在生活中也會遇到不同類型的人們。像是孩子的同班同學就曾有過動兒,而我們自己是單親家庭,未來還可能面對這社會上常聽到的種族歧視,性別歧視....等等議題。如何學著去瞭解與尊重逝去的生命,兼容不同於自己的不同類型人群,是我們可以用一生去學習的。讓你的大腦與靈魂同時成長,學習放下執著與過度的分別心,你會發現世界真的是地球村。
by the way,在講座中與後續和美女講者近距離問答時也直接/間接地聽到了關於如何讓博物館或其文章更被大眾能夠樂於去接觸,增加流量的小祕訣,在這裡也簡單分享給各位創作者們。
其重點就在於-體驗感、互動、有趣、貼合生活/時事
註一(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六度分隔理論(英語: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認為世界上任何互不相識的兩人,只需要很少的中間人就能夠建立起聯繫。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斯坦利·米爾格拉姆於1967年根據這個概念做過一次連鎖信實驗,嘗試證明平均只需要6步就可以聯繫任何兩個互不相識的人。
幸運的話,下周的講座應該也是預約成功。希望更幸運的是剛開工的工地能放我半天假去現場聽講!(許願!)
而這個月的活動都已約滿,想聽的人其實還是能去現場碰碰運氣。因為即使是今天也沒有坐滿,並有些人會因臨時行程而無法到場。(就像上週客戶說要開會導致只好取消聽講的我,然後又在前一天晚上通知我會議想要延期!!!!)
下個月的活動應該在12月才會在孔廟官網上釋出參加的預約。想參加的格友再多多注意官方訊息囉~(台北孔廟粉專點這裡)
最後的最後.....要是博物館吧本人看到這裡的話.....這些都是我今天聽講後憑記憶整理下來的文字,再加上我自己的認知完成的.....要是哪裡出錯了請不吝告訴我啊!!!